政府2.0:新常态下的政府治理创新(领导干部悦读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如何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政府

越来越多的优秀的年轻人不再把进入政府从事公共管理作为自己的第一选择;越来越多的优秀公务员离开政府,进入社会各个行业。如何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政府,开始成为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美国的公共管理研究者通过研究纽约的公务员制度,发现公务员大都希望改革公务员制度。他们支持下列改革:削减和重新定义公务员头衔,从现有的3.000个减到100个;取消雇佣和晋升中的笔试,以便管理者能够以经验和功绩为依据选拔职员;允许城市工作人员分享他们实质性的成功——那些找到方法节省资金和减少职员的部门应能够根据其绩效而获得奖金;创立高级职务,发展一批专职的、中立的管理者。[1]

日本公务员薪酬制度

在日本,公务员与公企业人员的服务者形象深入人心,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薪酬制度。

日本公务员与公企业人员主要有三大类:国家公务员、独立行政法人(政府各部门管辖管理机构人员)和特殊法人(政府设立的公共事业公企业人员,如株式会社)。这三类群有着不同的薪酬管理规定。

在国家公务员方面,日本政府采用“人事院劝告”的方式来制定或修改其工资水平,人事院每年定期进行生活费与工资调查,并与民间企业员工比较,在这个变化基础上调整并参照民间企业工资水平的增减幅度,直接向政府提出报告,得到批准后实施。

在独立行政法人方面,制定《独立行政法人整合合理化计划》等法规,约束和制定这部分人群的薪酬待遇。对于薪酬水平高于国家公务员的那部分人,要求将其原因公之于众,并要得到官民认可;并且,独立行政法人工资要与业绩挂钩,作为考核基准;同时,还要由监事进行监察,由评价委员会进行事后评价,作为调整依据。

对于特殊法人,由于他们采取的是与民间企业一样的企业形态,虽然在经营上和薪酬水平上能够自主掌握,但是必须要受到政府制约和规制,被规定只能略高于独立行政法人的水平上,如有需要,以此作为参考依据及时修改。

针对不同的人群制定不同的方针,并且公之于众,既保证了各机构的运作和人员安排和合理化,又得到了国民的有力支持和响应。

资料来源:参见刘昌黎:《日本怎样控制公务员与公企业的薪酬》,见新浪博客,2010-07-23。

新加坡“高薪养廉”是个传说

新加坡“高薪养廉”在某种意义是个传说。新加坡公务员在获得高薪之前,就已经廉了。

新加坡卓有成效的廉政努力,始于李光耀领导的人民行动党1959年上台。那时,内阁成员宣誓就职,没按惯例穿西服,而是白衣白裤以示廉政的决心。在此后一段时间里,反腐取得进展:一方面修法降低反腐法律实施的难度,提高腐败的惩罚程度,雷厉风行地查案,维持压力;另一方面则减少行政审批流程,压缩基层执法人员便宜行事的权力,减少灰色空间。

人民行动党上台初期,面临内外挑战,财政也有赤字。至少在1972年之前,高薪尚未出现,高级公务员反而一度减薪。直到1972年,公务员的薪水才向市场水平看齐。1993年,政治任命的职位和公务员体系开始大幅提薪。部长的年薪与律师、医生等私营业界收入最高的极少数人挂钩,如今达到以百万美元计的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高薪养廉”的传说。

部长的高薪,不是为了“养廉”,而是为了揽才。在新加坡这个高度商业化的城市国家,经济腾飞和人才竞争的国际化使得企业高管的薪水迅速飙升,政界人才流失严重,给新加坡坚持的精英治国理念造成了严峻挑战。

新加坡并非所有公务员都高薪。公务员队伍也包括教师和一些技工,有些工种的低级别公务员月薪仅约1.000美元。准确的说法或许是薪酬市场化或合理化,薪酬与其技能和劳动付出匹配,与私营业界持平。公务员是一种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进出自由,高级别的公务员也可从市场上选聘,好处是稳定,但约束也更多。正因如此,新加坡没有热门的公务员招聘考试,政府为了“预订”潜力人才还发奖学金。

新加坡的公务员薪资还有另一原则——“裸薪”。总理没有专机,部长也没有分房、没有专车,使用公车要详细到报备每一段行程。甚至,一般情况下公务员连政府负担的退休金也没有。李光耀曾说,他是东南亚薪水最高的总理,但也是最穷的总理之一。

部长有高薪,却非热门。部长中有不少人原来是资深的律师或医生,找他们出来参加竞选不容易。当地人说,对这些人来说,部长没什么好当的,拿的钱不如原来多,还要“挨骂”。

有学者说,薪酬合理化可以减少腐败的诱因,只不过要与推进“看得见的廉洁”配合同步进行。或许正是如此,在新加坡,给公务员调薪水没那么多人反对。

仅靠高薪,未必就能养廉。新加坡最近也有高官贪小便宜被控上法庭的案例。新加坡当初的风气转变,公众逐步树立对反腐的信心,靠的是修法和执法的决心,维持廉洁靠的亦是决心与坚持,依法查处每一个案件,不管涉案者是谁。

资料来源:陈济朋:《新加坡“高薪养廉”差不多是传说》,见新华每日电讯,2014-01-10。

不过,对于真正想在政府任职的优秀人才来说,薪水并不是他们的唯一目标。他们需要实现自己的抱负、人生价值。特别是有志担任政务官的优秀人才,通过在竞选或竞聘时发表自己的施政演说,使选民有机会从中挑选那些对政府治理有可行设想的人,并且在一开始就使得他们的“未来顶层设计”具备民意基础,有助于避免一些只是对当官有欲望、而对治理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人混进政府高层。

另一个问题是如何解雇不符合要求的公务员。公务员权益保护所提供的工作保障会吸引一些不愿意冒险的人进入政府。让那些被动的、一心求稳的官僚去实行一项有进取心的大胆的计划是很难的。吸引那些富有创新精神的人,让他们在不受激励的环境中工作也是很难的。


注释

[1]参见[美]史蒂文·科恩、威廉·埃米克:《新有效公共管理者——在变革的政府中追求成功》,35~36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