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篇 指导思想探索

本篇主要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系列讲话中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特别是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指导思想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本篇可以看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历史篇,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回顾。在这一历史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当时意境和语境下,这些理论观点的意蕴。

本篇的主要理论观点:

——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现时代的新发展。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仅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具有严整的科学性,而且还具有显著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践中,邓小平不断探索包括方法、环节、途径、机制等方面在内的新路径。

——世纪之交,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为什么要“更加重视德育”、如何“更加重视德育”的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更加重视德育”及其实施,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振兴,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产生了现实的和深远的影响。

——在党的十六大,江泽民从时代发展的高度,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要求的高度,也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新要求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内涵。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2005年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是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局之作,也是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新阶段的重要开端。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有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立德树人”要落实和体现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之中,要实现“立德树人”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之间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

——要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丰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三个自信”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建设水平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高校“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

——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这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深刻理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特殊定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探索的理论境界,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当代发展的新概括和新提炼,要凸显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时代内涵、时代精神和时代风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弘扬主旋律和传播正能量的理论研究和现实践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弘扬主旋律,才能树立社会思想的主心骨;传播正能量,才能凝聚社会发展的动力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力和聚焦点,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个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更大的理论引导和实践指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