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品市场监测与分析报告 2014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中国消费品市场供给状况分析

2013年我国消费品市场的供给状况相比2012年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与完善。全球经济总体趋势呈现缓慢回升,我国经济发展高位趋稳,正在进入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风险和挑战。因此,2013年,我国保持宏观经济和消费品市场稳健、较快增长的任务依然繁重。具体而言,对2013年我国消费品市场供给状况的分析主要从商品供给、商品质量、商品品牌和渠道建设四个方面着眼。

(一)商品供给

2013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商品供给的发展情况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国内消费品市场的总体供求态势持续平衡

2013年商务部组织2000余家重点流通企业就2013年上半年和下半年600种主要消费品市场供求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图1—18所示。2013年上半年,认为消费品市场总体供求平衡的比重为84%,认为供过于求的比重为15%,认为供不应求的比重仅1%;下半年,认为消费品市场总体供求平衡的比重为82%,较上半年下降2个百分点,认为供过于求的比重为15%,与上半年持平,认为供不应求的比重仅为2%。可见,虽然消费品市场总体供求态势出现小幅波动,但2013年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仍以平衡为主;与此同时,也应看到供求态势存在向供过于求演化的趋势,特别地,从消费品全部18大类来看,乘用车类商品供过于求的趋势较为显著,上半年、下半年相应比重均为26%,应特别重视。

图1—18 2013年主要消费品市场供求状况

从更长的时期看,如图1—19所示,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五次调查清晰地显示,我国主要消费品市场供求演进态势整体趋稳,总体保持平衡。近三年来,供求平衡比率始终高于82%,2013年供求平衡状况虽未能持续2011年下半年和2012年上半年的较高水平,但总体表现良好;供过于求的比重也始终保持在15%左右,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消费品市场的供求平衡态势。

图1—19 2011—2013我国主要消费品市场总体供求态势演进情况

总体来看,2013年国内消费品市场将继续平稳发展,市场供求关系稳定,广大流通企业积极增加供应满足市场需求,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压力逐步得到缓解,总体价格水平将逐步企稳。2013年消费品市场呈现出上述发展特征,与以下一些宏观经济因素密切相关:

(1)国内经济增长稳中有进,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6 %,其中第一季度增长7.7%,第二季度增长7.5%,较上年年末回落0.1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增长7.8%,第四季度增长7.7%,较上年同期增长0.3%。

(2)国内消费方面,在国家扩大消费政策的作用下,国内消费市场总体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加快的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810亿元,同比增长13.1%,保持了近年来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定,全年CPI上涨2.6%,与上年持平。

(3)进出口方面低位企稳。2013年第一、二、三季度进出口值分别为9754.1亿美元、10220.2亿美元、10629.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5%、4.3%和6%。前三季度累计进出口总值约3.0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7%。其中出口1.61万亿美元,增长8%;进口1.45万亿美元,增长7.3%;贸易顺差1694亿美元,扩大14.4%。前三季度,我国出口价格总体下跌0.6%,进口价格总体下跌1.8%。价格条件指数为1.01,表明我国对外贸易条件有所改善,对外贸易效益有所提升。

(4)我国居民消费增长速度呈现出稳步回升的趋势。2013年我国经济整体复苏,宏观经济企稳向好,其中工业生产增势平稳,农业生产再获丰收,进出口增长也有所回升,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9547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0%,有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回升。

(5)国际方面,全球经济继续缓慢复苏并面临一定下行风险,主要包括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财政不确定性增大,以及发达国家退出非常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全球资本流动波动加剧等。尽管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增速放缓,但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在全球经济金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我国经济增长转型、增速转段的内外部作用下,2013年中国外贸保持稳中回升的态势。

2.利用国际市场平衡供求态势的能力稳定提升

据海关统计,2013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为25.83亿人民币(折合4.16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7.6%,比2012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72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21万亿美元),增长7.9%;进口12.11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95万亿美元),增长7.3%;贸易顺差1.61万亿人民币(折合2597.5亿美元),扩大12.8%。2013年各月情况参见图1—20。

图1—20 2013年进出口规模统计

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对缓解国内消费品市场供给压力发挥了重要的市场调节作用;进口规模的必要扩张,对丰富我国居民生活和繁荣国内市场也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可以说,经过多年消费品市场监测和供求调控,我国已经具备了利用国际市场平衡国内市场供求态势的能力。

表1—1列示了我国2013年重点商品的出口情况。这些国内供给充裕、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商品出口稳步提升,为国内潜在生产能力的调动以及市场供求态势的稳定创造了条件。2013年,大米、焦炭及半焦炭、成品油、塑料制品、鞋类、钢材、集成电路、集装箱、摩托车及有动力装置的脚踏车等我国的传统优势出口商品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是开拓国际市场、释放国内供给压力的主导力量;除此之外,大米和焦炭及半焦炭的出口总额大幅增长,相比上年分别增长了53.2%和154.8%,表明国内这两种商品的生产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有所提升。而玉米、煤及褐煤、原油、锯材、钢坯及粗锻件、彩色电视接收机等商品的出口相对乏力,出口总额呈现出负增长。

表1—1 2013年重点商品出口情况

续前表

续前表

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包括本表中已列名的有关商品。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www.customs.gov.cn),数据截至海关总署12月10日发布的重点出口商品量值。

表1—2反映了2013年我国重点商品的进口情况。各种国内生产能力相对滞后、供给偏少但又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的进口仍保持了较大的增幅,如原木、锯材、纺织用合成纤维、飞机、农药进口金额增幅分别为28.5%、23.7%、14.5%、33.3%、17%。鲜、干水果及坚果,谷物及谷物粉,大豆,铁砂矿及其精矿、聚酯切片、钢胚及粗锻件、汽车和汽车底盘的进口增幅也保持高位,主要是由于市场需求庞大,难以通过国内供给得到全部满足。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高端消费品的市场需求日益扩张,同样需依赖进口。

表1—2 2013年重点商品进口情况

续前表

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包括本表中已列名的有关商品。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www.customs.gov.cn),数据截至海关总署12月10日发布的重点进口商品量值。

我国逐步具备进口替代能力的商品,其进口增幅则处于较高的水平,如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金额增幅分别为7.3%和10.1%。另外,植物食用油、原油、成品油、肥料、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木质胶合板、纸及纸板、钢材、废铜、氯化铝、未锻造的铝及铝材、废铝、金属加工机床的进口总额呈现负增长,侧面反映出2013年国内以上几类商品生产能力有所增强,市场供给相对充足。

2013年全球主要市场的总体需求仍处于萎缩状态,我国出口产品的增长空间受到抑制。从中长期看,我国拥有完善的产业配套和加工能力,出口企业的比较优势仍然存在。全球经济表现为不平衡复苏状态,美国经济已经呈现出改善迹象,但欧元区经济整体未见改观且有继续衰退的趋势,我国外贸依然能实现稳定增长。总体来看,2013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呈现出以下五方面的特点。

第一,贸易伙伴更趋多元。

欧美日传统市场份额下滑,东盟等新兴市场成为新增长点。2013年,欧盟、美国、东盟、中国香港和日本为中国内地的前五大贸易伙伴。其中,对欧盟、美国的双边贸易额分别为5590.6亿、5210亿美元,分别增长2.1%、7.5%;对日本的双边贸易额为3125.5亿美元,下降5.1%;欧美日占中国内地的外贸的33.5%,同比下滑1.7个百分点。同期,我国对东盟、南非、中亚五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双边贸易额分别为4436.1亿、651.5亿、502.8亿美元,分别增长10.9%、8.6%、9.4%。此外,中国内地对中国香港的双边贸易额为4010.1亿美元,增长17.5%。

第二,贸易区域布局更趋协调。

广东、江苏等7省市对外贸易所占的比重下降,中西部地区贸易活跃。2013年,广东、江苏、上海、北京、浙江、山东和福建7个省市合计进出口值达3.29万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79%,比上年回落了0.9个百分点。而中西部地区的重庆、河南、安徽、云南、陕西、甘肃、贵州7个省市外贸增速都在15%以上,合计进出口占进出口总值的5.7%,比上年提升了0.6个百分点。

第三,外贸主体结构更趋合理。

民营企业所占比重有所提升,对外资企业的依赖有所减轻。2013年,民营企业进出口值达1.39万亿美元,增长20.6%,快于同期我国外贸总体增速13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达到33.3%,提升了3.6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值达1.92万亿美元,增长1.3%,占46.1%,下滑2.9个百分点。此外,国有企业进出口7479.7亿美元,下降0.6%,占18%,下滑1.5个百分点。

第四,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机电产品以及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稳步增长,消费品、部分资源产品等进口增长较快。2013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2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3%,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为57.3%。同期,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618.4亿美元,增长10.3%,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为20.9%。进口方面,2013年,我国进口消费品2322.9亿美元,增长24.6%;进口原油2.8亿吨,增长4%;铁矿石8.2亿吨,增长10.2%;煤炭3.3亿吨,增长13.4%。

第五,对外贸易自主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一般贸易比重增加,加工贸易比重减少。2013年,我国产业链长、增值率较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值达2.2万亿美元,增长9.3%,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2.8%,提升0.8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值达1.36万亿美元,增长1%,占32.6%,比重下滑2.2个百分点。同期,我国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货物值达4957.8亿美元,增长20.2%,占11.9%。

3.重点商品供给积极调整有效缓解供求矛盾

(1)粮食市场供求态势相对紧张,部分供给依赖进口。

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0193万吨,比2012年增加1235.6万吨,增长2.1%,实现“十连增”,并首次突破6亿吨。其中,夏粮产量13189万吨,增长1.5%;早稻产量3407万吨,增长2.4%;秋粮产量43597万吨,增长2.3%。全年棉花产量631万吨,比上年减少7.7%;油料产量3531万吨,增长2.8%;糖料产量13759万吨,增长2.0%。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373万吨,比上年增长1.8%,其中猪肉产量5493万吨,增长2.8%。生猪存栏47411万头,比上年下降0.4%;生猪出栏71557万头,比上年增长2.5%。全年禽蛋产量2876万吨,比上年增长0.5%;牛奶产量3531万吨,下降5.7%。2013年,中国继续采取措施调动各方面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在连续多年提高粮食的最低收购价的基础上继续较大幅度提高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和玉米的临时收储价,推动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还通过金融、保险等渠道,多方面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但与此同时,由于人口总量增加、居民收入增长和粮食本身的刚性需求特征,粮食市场的需求总量不断上升,部分粮食种类的供需缺口仍需由进口手段填补。自2011年以来,我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小麦、玉米、稻谷三大主粮的净进口国。

(2)服装行业外贸市场持续低迷,国内市场规模增速放缓。

总体来看,2013年中国服装行业运行基本平稳。规模以上企业效益平稳增长,但受国内外市场、生产要素成本、汇率等因素影响,赢利空间缩小,亏损面有所扩大,2013年服装行业整体效益保持增长,但两极分化趋于明显;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各主要经济指标都有较明显的下滑,运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服装出口保持增长,增速回落。传统市场需求部分恢复,但中国的份额有所下降;对新兴市场出口则保持较大幅度的增长。内销市场方面,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增速放缓。

(3)家电市场开局利好,销售额实现增长。

2013年经济逐渐复苏,家电产业呈现相对利好。随着商品性住房销售趋势有所回暖,2013年家电市场总规模达到11880亿元,同比增长3.2%。作为家电产业的龙头品类,2013年彩电零售量达到4455万台,同比增长2.6%,零售额1538亿元,同比降低2.4%。虽然销售规模有所扩大,但销售额继2012年之后延续负增长态势。其中等离子电视机销售继续大幅下降,量、额分别下降16.7%和23.0%。此外,2013年白家电市场脱离负增长困境。2013年冰箱零售量3284万台,同比增长2.4%,零售额825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多门冰箱量、额同比增长达到31.6%、35.2%;洗衣机零售量3393万台,同比增长7.4%,零售额567亿元,同比增长8.4%;空调零售量3545万台,同比增长8.6%,零售额1213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变频空调继续走俏市场,销售量、额同比增幅分别高达43.8%、42.2%,定频空调市场份额继续被挤占。白色家电市场由“白”转“红”,高端产品齐齐发力,低端产品持续走低,产品结构升级加速,加上国家高能效政策的鼓励以及厂商的积极引导,市场高端化趋势愈发明朗。

(4)汽车市场缓慢增长,呈平稳调整态势。

2013年,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平均每月产销量突破180万辆,全年累计产销量超过2100万辆。2013年,我国汽车市场延续2012年的发展态势,保持平稳增长。汽车产销量稳中有增,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汽车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3年全年累计生产汽车2211.68万辆,同比增长14.76%,销售汽车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3.87%,产销同比增长率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10.2和9.6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产销1808.52万辆和1792.8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50%和15.71%,产销同比增长率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9.52个百分点和8.84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403.16万辆和405.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6%和6.40%,同比较2012年分别提高12.25个百分点和12.30个百分点。

(二)商品质量

近年来,全民重视商品质量的意识不断增强,社会环境逐步优化,我国主要产业整体竞争力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明显改善,部分消费品质量已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覆盖第一、二、三产业及社会事业领域的标准体系初步形成。但是,我国质量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质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事件仍然时有发生。部分生产经营者质量诚信缺失,肆意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破坏市场秩序和社会公正、危害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的现象依然存在。

2013年消费品市场商品质量方面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商品质量水平总体稳中有升

2013年,为规范消费品产销行为、整顿消费品市场秩序,国家质检总局对国内生产的食品、日用消费品、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等商品进行了全面的商品质量抽查。其中关于消费品类别的72个项目的抽查结果如表1—3所示。

表1—3 2013年消费品质量抽查结果

2013年消费品市场商品质量总体得以维持,并且相比于2012年有所提升。从图1—21中可以看出,质量抽检合格率高于90%的“放心”商品占比高达53%,比2012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抽检合格率在80%~90%之间的商品所占比例为35%,比2012年上升了6个百分点;抽检合格率介于70%~80%和60%~70%之间的商品分别占比5%和7%。商品合格率的有所提升,特别是抽检合格率高于90%的“放心”商品的比重过半,反映出我国商品质量总体水平有了较为显著的进步。可以说,商品质量的整体提升对政府部门和行业机构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反映出政府和行业完善商品质量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正推动我国消费品市场向着更加正规、有序、健康的方向迈进;另一方面,也对消费品质量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随着商品质量水平取得阶段性提升,商品质量监管工作应寻找新的突破点和立足点。

图1—21 2013年商品质量抽查合格情况

从商品种类来看,质量仍有待提升的商品类别主要是家居用品类(如旅行箱包、毛绒玩具、儿童家具)、信息技术设备用不间断电源产品以及建材用品(如冷轧带肋钢筋)。以上三类商品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政府部门和行业相关机构应予以重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商品和服务。

2.有关部门加强质量监管力度

2012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下文简称《纲要》)。《纲要》首先明确了我国质量发展的基础与环境、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发展目标,提出强化企业质量主体作用,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创新质量发展机制,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夯实质量发展基础,实施质量提升工程。《纲要》指明了未来我国质量工作的发展方向,它的贯彻落实将推进质量建设,全面提高各行各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2013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认真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不断强化监管措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逐步向好。但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分散,监管力量薄弱,农产品质量安全仍然存在较大隐患。为了贯彻落实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和《国务院关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国发 [2013]18号)的精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应做好如下方面:第一,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规划制定、力量配备、条件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第二,落实监管任务。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服务指导和监督检查,督促生产经营者认真执行安全间隔期(休药期)、生产档案记录等制度。第三,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要坚持绿色生产理念,加快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规范和标准,加大质量控制技术的推广力度,推进标准化生产。第四,加强畜禽屠宰环节监管。各地区要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工作的要求,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监管职责调整工作,涉及的职能等要及时划转到位,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衔接。第五,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要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等案件,切实解决违法违规使用高毒农药、“瘦肉精”、禁用兽药等突出问题。第六,提高监管能力。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等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工作力量,尽快配齐必要的检验检测、执法取证、样品采集、质量追溯等设施设备。

如表1—4所示,2013年我国进一步完善了流通标准体系,通过新标准的实施对固体饮料、熟制豆品、实木复合门等商品的品质标准做出了明确规定,并对百货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和管理技术规范、零售企业卖场安全要求、网店信用评估要素等提出了规范标准。

表1—4 2013年消费品市场领域实施的主要流通标准目录

续前表

续前表

3.外贸商品质量安全问题凸显

进口方面,在入境工业品及原材料中,棉花和金属矿的不合格率较高,分别为37.62%、29.41%,主要不合格原因是数(重)量短缺、与合同不符、品质缺陷等。2013年上半年共检出不合格危险化学品2014批,其中1884批为进口产品。进口废物原料共检出环保不合格275批、9.83万余吨,环保批次不合格率和重量不合格率分别为1.64‰和3.54‰。在入境农产品中,主要不合格原因是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携带一般性有害生物。进口食品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品质不合格、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不合格、标签不合格、污染物超标等,涉及产品种类主要是糕点饼干类、饮料类、乳制品类、酒类、粮谷及制品类糖类等。进口有机红酒、奶粉等食品还存在未获得认证、有机标签不合格等问题。出口商品方面,我国主要贸易伙伴欧盟、美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从产品本身的性能到对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全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出境工业品整体货值不合格率均比较低,但服装、小型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等轻工产品仍存在较多问题。从出口食品被境外通报的情况看,371批被境外实际通报的出口食品的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农兽药残留超标、品质不合格、微生物污染、生物毒素污染、食品添加剂不合格等,涉及产品种类主要是水产及制品类、蔬菜及制品类、粮谷及制品类、干坚果类、罐头类等。国外扣留(召回)产品中轻纺类产品被扣留(召回)的比例最高,其次为机电类产品。

4.全国缺陷汽车召回形势严峻

2013年,国家质检总局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规定,认真履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监管职责,加大召回监管力度。共召回缺陷汽车产品531.1万辆,比2012年增加了65.8%,也是历年来召回数量最高的,占实施汽车召回制度十年来的总量的36%。2013年国内共实施汽车召回133次,数据显示,我国对汽车实施缺陷汽车召回管理十年以来,召回数量和次数基本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2013年召回数量排名前五位的品牌分别是: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本田、长安铃木;召回次数排名前五位的品牌分别是:Mitsubishi(三菱)、BMW(宝马)、Hyundai(现代)、J eep(吉普)、少林。引发召回的主要故障部位分别是:发动机、动力传动系统、制动/车轮、转向/悬架、电子电器、车身部分。

(三)商品品牌

2013年我国全面深入推进商标战略的实施,商标工作成为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有力抓手,实施商标战略已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工商主力、部门主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创新机制、优化流程、加强指导、完善监管,使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全社会的商标战略意识显著增强,为实现我国从商标大国向商标强国迈进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驰名商标认定工作持续推进

2013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在商标管理案件中认定并公布了492件驰名商标(见表1—5),在异议程序中认定了27件驰名商标,在商标异议复审、争议案件中认定了180件驰名商标。商标认定工作在数量、客观性和严谨性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为品牌建设营造了规范的市场和政策环境。

表1—5 2013年商标局在商标管理案件中认定的492件驰名商标

续前表

续前表

续前表

续前表

续前表

续前表

续前表

续前表

续前表

续前表

续前表

续前表

续前表

续前表

续前表

续前表

2.“商标大国”向“商标强国”转型

2013年8月3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表决通过,该决定于2014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的主要修改内容有:增加诚实信用原则条款;禁止抢注因业务往来等关系明知他人已经在先使用的商标;增加惩罚性赔偿的规定,提高侵权赔偿额;增加侵权人举证责任;增加关于商标注册审查和案件审理时限的规定;加强对商标代理组织的规范;增加声音商标;一标多类;修改异议复审制度;限定异议主体和理由;增加禁止宣传和使用“驰名商标”的规定;商标侵权判定中引入“容易导致混淆”要件。对于《商标法》的新修订有效地维护了市场公平竞争的良好秩序,使我国商标注册、管理和保护工作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推动了我国由“商标大国”向“商标强国”转型的步伐。

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超过188万件,达到1881546件,比上年增长14.15%。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商标累计注册申请量超过1300万件,达13241337件;累计商标注册量为8652358件,有效注册商标为7237894件。近年来,我国商标注册申请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自2010年起,商标注册年申请量连续四年超过百万件,2010年为107.2万件,2011年为141.7万件,2012年为164.8万件,2013年更达创纪录的188.2万件。可以看出,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呈现加速扩张态势。同时,2013年商标异议申请量为34667件,比上年减少4.58%。

虽然中国的商标申请量、商标注册量都是世界第一,但是与世界商标强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中国实现商标大国向商标强国的转变需三方面的努力。首先,要着力提高企业、市场主体的商标运用能力,提高商标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其次,要加快商标专业权保护长效机制的建设,同时继续保持对假冒侵权违法行为打击的高压态势,前瞻性地建立两个平台,即商标行政执法信息平台以及与司法衔接的共享平台。最后,要以《商标法》修改为契机,全面改进商标的申请和管理体制机制。

3.品牌建设进程持续深化

2013年可能是中国品牌史上最关键的一年,也许是转折性的一年。2013年6月26日,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了2013年(第十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自2004年发布第一份《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报告》以来,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品牌意识逐年提高,品牌总价值总体保持上升态势。2013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的总价值为81025.29亿元,2014年入选品牌的最低门槛是15.36亿元。

(1)企业品牌。

在2013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报告》这份基于财务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和品牌强度分析而得的中国品牌国家队阵容中,工商银行以2416.85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本年度最具价值品牌榜首。占据榜单前五名的还有国家电网(2356.57亿元)、中国移动(2279.45亿元)、CCTV(1682.37亿元)、中国人寿(1558.76亿元),从品牌价值角度分析,这些品牌已经迈进世界级品牌阵营(见表1—6)。

表1—6 2013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报告》前十名品牌

(2)行业品牌。

2013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共有来自包括食品饮料、纺织服装、传媒、信息技术、家用电器、汽车、能源等在内的27个相关行业的品牌入选。其中,食品饮料业依然是入选品牌最多的行业,共有75个品牌入选,占总入选品牌数的15.00%,相较2012年减少了5个品牌。最近几年,中国食品饮料企业饱受质量门困扰,消费者对行业的整体信任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虽然入选数仍居行业榜首,但有些品牌的价值跌幅厉害。纺织服装、传媒、建材行业并列第二,各有44个品牌上榜,各占上榜品牌总数的8.80%。详见表1—7。

表1—7 2013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行业分布(前10名行业)

(3)区域品牌。

从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的地区分布来看,中国大陆有28个省(区、市)的品牌入选,加上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共30个区域入选,与2012年相比,入选省(区、市)完全相同。北京有98个入选,名列第一;广东和浙江分别有85个和40个品牌入选,位居第二和第三。在品牌数居于前十名的省(区、市)中,四川、湖南和湖北省为西部、中部省份,比2012年仅有四川、广西两个西部省份的情况有所好转。其余的北京、上海、福建等省市则分别属于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可见,我国品牌的区域分布并不均衡,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呈现“东强西弱”的格局(参见表1—8)。

表1—8 2013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区域分布(前10名省区市)

(4)品牌价值及影响力。

表1—9是2013年我国500强品牌的价值范围分布,能够明显看出价值在100亿元以下的“中小型”品牌仍占据多数,而价值在1000亿元以上的“大型”品牌仅占2.0%,比2012年提升了0.4%。500强品牌的价值范围呈“金字塔”形分布,说明虽然我国的品牌建设不断推进,但品牌的有机构成低,以价值较低的小规模品牌为主体,仍缺乏有较强实力的规模品牌。

表1—9 2013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价值范围分布

表1—10是500强品牌的影响力范围分布,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数为34个,这一数据基本上和2012年持平;具有全国范围影响力的品牌有450个,占90.00%;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品牌仅有16个。虽然我国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数量较少、占比低,但从发展趋势看,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数量持续增长,表明我国品牌的国际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表1—10 2013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影响力范围分布

(四)渠道建设

1.渠道景气指数温和回升,企业发展预期向好

2013年,全球经济表现为不平衡复苏状态,美国经济已经呈现出改善迹象,但欧元区经济整体未见改观且有继续衰退的趋势。2013年第一季度的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比2012年第四季度有所回升,但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有明显的回落,随后第四季度有缓慢的回暖,具体数据详见表1—11。但以上两种指数仍处于明显超过临界点100的景气区间,说明目前经济总体处于良性运行状态。

表1—11 2013年各季度企业景气指数及企业家信心指数

反映渠道景气的批发和零售业景气指数也伴随着总体的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上升与回落,如图1—22所示。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景气指数四季度平均为132.8(2012年第四季度—2013年第三季度),相比2012年下降了3.6个百分点。但总体来说,批发和零售业的企业景气指数相对较高且走势较为稳定,除2013年第一季度外,批发和零售业各季度数值高于各产业总体水平,反映出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在宏观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的带动下保持了相对景气的经营态势。

图1—22 2013年批发零售业企业景气指数与企业家信心指数

2.县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高效开展

截至2013年9月底,全国371个县级市中有243个完成了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完成率达65.5%(其中185个已获政府批准实施,58个待批准),53个完成商业网点规划初稿,正在组织论证或征求意见,65个正在开展编制工作,10个县级市尚未启动。吉林、黑龙江、浙江、安徽、宁夏的县级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已全部完成,江苏、江西、四川的县级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完成率超过90%。全国165个地级以上城市开展了商业网点规划修编工作,其中42个修编完成已获批准,占比25.45%,24个修编完成待批准,占比14.55%,99个正在修编,占比60%。全国有414个县(区)商业网点规划已获政府批准实施,63个待批准,占比15.22%,325个正在编制,占比78.50%。全国367个乡(镇)商业网点规划已获政府批准实施,67个待批准,占比18.26%,215个正在编制,占比58.58%。

3.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得到重点支持

(1)加强农产品流通领域信息化平台建设。

2013年4月11日,全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管理信息平台(http://ncplt.mofcom.gov.cn/)正式启用,以进一步做好农产品流通信息管理和服务工作,更好地发挥全国平台的作用和功能。全国农产品流通体系信息平台将实现以下功能:第一,报送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填报企业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和资金支持等信息,对以往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过的试点地区,全国平台项目信息进行了整理,并上传至全国平台;第二,开展农产品流通创新等重点工作。按照《商务部关于加快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创新的指导意见》(商建发 [2012]432号)和《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农产品流通创新和大型流通企业开拓农村市场重点联系单位名单的通知》(商办建函 [2013]100号)的要求,定期通过全国平台上报动态经营信息。第三,动态上报各类信息。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可通过地方信息上报模块报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工作中的动态信息、简报交流、工作成果、经验介绍。同时完成农产品流通领域各项支持政策专向调研等任务。第四,征集各地试点支持创立的农产品流通品牌。近年来,商务部陆续开展双百市场工程、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南菜北运”和“西果东送”试点等工作,在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下,各地涌现了一批农产品流通骨干企业和品牌,并在全国平台对成果进行了专题展示。

(2)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得到加强。

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是联结产地和销地的重要环节,是农产品大流通体系的中枢,价格形成、信息发布和中转集散等功能显著。近年来,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一批重要的产地和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也成功转型为集散地市场。但同时,也存在设施现代化水平低、管理不规范、市场功能不完善、盲目建设等问题,亟须加强引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 [2013]1号)对加快推进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健康发展提出了以下要求:第一,提高认识,加强市场全面建设。第二,统筹规划,促进市场合理布局。力争经过3~5年的发展,在全国打造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国家级农产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物流加工配送中心和国际农产品展销中心。培育一批市场规模大、辐射力强、具备区域性集散功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批发企业、流通加工企业和冷链物流企业。推动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电子结算率达60%以上,100%设立农产品流通标准化销售专区。第三,加快升级改造,完善市场功能,包括完善中转集散配套设施、健全价格形成机制、强化信息服务能力、增强产业促进功能、建设公益性保障制度。第四,强化组织保障,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建设联系制度、强化政策支持、做好宣传引导并建立信息报送制度。

(3)鲜活农产品流通创新加快推进。

2013年,我国各省(区、市)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 [2012]3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 [2011]59号)等文件要求,加快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创新,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聚要素,促进交易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创新协调发展,支持和鼓励各类创新主体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探索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实现创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强化相互支撑和联动,凸显一链多能、一网多用,促进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推动鲜活农产品流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创新整体效能。

通过不断创新发展理念,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鲜活农产品交易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制度创新,将进一步拓宽流通渠道,提高流通效率,有效引导生产。

4.流通领域响应节能减排理念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流通领域作为全社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节能潜力大,工作空间广阔。而做好流通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是降低企业成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也是倡导绿色循环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的需要。2013年,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积极运用各项节能减排政策,工作取得了有效进展。

2013年6月15—21日开展了全国范围的节能宣传周活动,北京、上海、深圳、青岛、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西安、福州、成都等城市作为流通领域节能宣传的重点地区,积极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大力促进节能低碳产品的销售使用。同时,各地商务主管部门积极做好流通领域“百城千店”节能环保首批示范企业的总结推广工作,对示范企业的先进经验予以推广,并对在节能改造方面拥有先进经验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除此之外,各地继续开展零售企业节能状况调查工作,以全面掌握零售企业的能耗水平,了解节能设施设备、节能技术的投入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零售业节能改造的关键环节和政策支持重点。

2013年,商务部进一步加强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管理工作,该年的项目重点向以下四个方向倾斜:一是向公益性品种倾斜。对于靠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并带有公益性质的品种的回收体系建设,要加大支持力度。二是向产业集聚倾斜。鼓励建设一批分拣技术先进、环保处理设施完备、劳动保护措施健全的再生资源回收分拣集聚区。三是向技术升级创新倾斜。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改造和信息化建设,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四是向龙头企业倾斜。支持龙头企业开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

5.流通领域食品药品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1)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针对中药材流通领域制假售假行为屡禁不止,中药材流通组织化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的现状,商务部在中央财政支持下,从2012年开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制度电子化,形成“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的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2012年进行试点的保定、亳州、玉林和成都四个城市,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都已取得积极进展,制度标准体系初步建立,中央追溯管理平台和统一软件开发建设完毕,并在2013年3月底实现了覆盖8530个中药材市场内外经营者、35个种植基地、195个中药材经营企业、338个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企业、20家医院和233个药店的目标。2013年,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商务部选取甘肃、云南、吉林、湖南、河南、江西、广东7个省份继续开展这项工作。到“十二五”末该体系将实现覆盖全国的目标。

(2)商务系统食品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 [2012]20号)、《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国办发 [2012]3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3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 [2013]25号),进一步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工作,商务部印发了《2013年商务系统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其中强调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强化食品流通行业的管理。

生猪屠宰。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及相关文件的规定,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调整工作。在职责调整工作完成之前,根据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生猪屠宰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商秩字 [2013]9号)的要求,继续做好生猪屠宰行业管理工作。

酒类流通。加强酒类流通行业监测统计工作。推进酒类流通体系创新,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酒类现代流通体系,提高流通效率,大力发展酒类连锁经营,强化酒类经营者备案和随附单溯源制度。开展溯源体系工程,推进酒类追溯体系建设。

农产品流通。统筹规划农产品市场网络布局,重点支持重要农产品集散地、优势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加快推进以城市标准化菜市场、生鲜超市、城乡集贸市场为主体的农产品零售市场建设。发展农产品冷冻贮藏、分级包装、电子结算。健全覆盖农产品收集、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

餐饮业。深入推进“早餐示范工程”,带动大众化餐饮发展,不断优化行业发展结构。推进餐饮业食品安全示范点建设,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饮食消费环境。

会展业。加强对会展活动的管理,规范会展交易行为和行业服务规范,明确食品博览会、交易会等主办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

电子商务。结合网络消费特点,加强对网络食品零售市场的跟踪研究,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完善相关制度,规范食品零售企业网络经营行为。

进出口食品管理。加强进出口产品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加强农产品出口公共服务。

2)加强行业管理能力建设。

加强商务领域食品安全管理法制化、标准化建设。推动出台《餐饮业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健全食品流通行业管理规章体系。建立屠宰、酒类流通、餐饮服务、肉菜追溯等行业标准体系,制定一批行业急需的标准,加大对标准的推广实施力度,切实提升标准化生产经营水平。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推动建立案件信息共享平台。

推动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和规范运行。一是继续加大基层执法队伍建设力度。二是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活动。三是建立部门间沟通与协作机制。四是创新和完善执法手段。

加强舆情监测和信息发布。在现有舆情监测制度下,进一步强化对网络食品安全舆情方面的监测。

3)做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按照2013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统一部署,配合相关部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整治行业中的共性隐患和“潜规则”问题,重点排查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的物质,发现异常及时评估风险,并应急处置。深入开展流通环节侵权假冒专项整顿,充分利用各地基层商务行政执法队伍,加强日常执勤和案件办理,定期开展集中整治。酒类流通专项整治重点检查酒类流通企业落实经营者备案制度和酒类随附单溯源制度,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酒类商品等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侵犯食品企业商标权、“傍名牌”恶意抢注食品商标或以驰名食品商标注册其他商品商标的违法行为,在进出口环节加大对食品商标权的保护力度。

4)继续推动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

扩大试点范围。新增15个左右试点建设城市,覆盖所有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形成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大流通相适应的网络架构。

加强对试点城市的分类指导。通过验收、评估、督导等方式,确保三批城市全部建成并运行追溯体系,有效发挥追溯体系建设成效。

加强追溯体系运行管理。研究制定追溯体系运行考核管理办法,细化考核指标,明确追溯体系运行管理要求。完善中央平台功能,加强数据监测分析,打造信息化监管手段,对城市追溯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全过程动态化管理。

强化保障机制。继续加强与农业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的沟通衔接,建立健全配套法规、制度和标准,强化市场准入管理和经营者责任,为追溯体系建设和长效运营提供保障。

加强宣传培训。制定专门的工作方案,部署开展大型宣传培训,分级分批对试点城市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培育高素质的追溯体系运行维护人才队伍。

6.传统零售业态积极寻求形式转变

2013年,中国内地11个一、二线城市共有68个购物中心开业,而2012年则有52个。兴建大型购物中心的势头没有减退的迹象,尤其在二线城市。数据显示,一线城市2013年的优质购物中心租金水平普遍攀升约8%,而二线城市则稍微回落2%,两者之间的租金差距略有扩大。同时,空置率也略为呈现出分化趋势。二线城市优质购物中心的平均空置率轻微上升至10.9%。2013年,购物中心的井喷式增长在2013年达到顶峰,但2013年的结束,标志着购物中心以规模为主导向的发展阶段基本结束。在政府限制公款消费的要求、电子商务冲击、同业竞争加剧以及居民消费欲望减弱等因素的影响下,百货零售业态逐渐进入“微增长”时代。在经历了2012年净利普遍缩水后,2013年前三季度,百货行业绩效虽有好转但整体走势依然不够乐观。就目前已发布三季报的十几家百货公司来看,近半百货公司的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具体来看,2013年前三季度,王府井、南宁百货、武汉中商、翠微大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23亿元、840.68万元、3472.15万元、1.0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62%、82.71%、28.14%、8.35%;广州友谊、杭州解百净利润分别为2.08亿元、5235万元,同比分别减少18.73%、20.09%。可见,百货业营业收入微增长已成态势。因此百货业应积极寻求特色的经营方式以增加消费吸引力和活力,百货业转型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加大自营比例,同时开发自有品牌;二是向购物中心转移;三是拓展电商渠道,实现线上下融合。

2013年,在人工、房租成本高企的情形下,各大型超市纷纷寻求转型,其中沃尔玛在2013年关闭了11家门店,为历年之最。同时在零售业进入微增长之时,零售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试图谋得企业利润的增长,其中在2013年本土零售龙头华润与全球第三大零售商乐购签订协议,双方以8∶2的股权比例组建合资公司,新的合资公司将全力布局多业态零售,以应对在中国零售转型期遇到的挑战。随后内资超市巨头物美商业和外资超市卜蜂莲花宣布订立框架协议,物美将斥资23.45亿港元收购卜蜂莲花中国区除广东省和湖南省以外的所有业务。

随着中国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升与购买意识的增强,中国零售业态正在悄然发生变化,面对零售业态大环境所带来的挑战,如何提高零售业平台的特色化经营水平以适应变化成为2013年共同思考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