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劳模精神的时代彰显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来自于伟大的人民。”[11]劳模精神正是来自亿万劳动群众、贡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伟大精神,是实现人民幸福、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的动力源泉。因此,我们要坚持在多样化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中始终弘扬以劳动最伟大、实践最光荣、创造最崇高、奉献最美丽为核心的高尚价值准则,不断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争当劳动模范、争创劳模精神,在劳动实践中实现自我审视、自我净化、自我磨炼、自我提升,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汇聚强大正能量。

1.劳模精神的时代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类不断遭受到来自经济危机、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生态环境破坏等的威胁与挑战,在精神文化方面也突出表现为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的差异日益明显。价值观是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未来全球的冲突源于不同文明价值观的冲突,而并非源于异质的社会形态或经济力量。在市场经济观念的冲击下,多种思想的交流与交锋,社会价值的多元与多变,使得一些人妄图一夜暴富而不屑于勤劳致富,只求投机取巧而摒弃踏实创新,只贪个人之功而不愿为民奉献。另外,一些人逐渐淡化、远离曾经激励亿万群众拼搏奋进的劳模精神,认为劳模精神这个计划经济的产物早已“过时了”,声称市场经济“利”字当头、已完全不再需要劳动模范和劳模精神了。

毋庸讳言,劳模精神是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因而,在一定的特殊历史时期必然会承载一定的时代烙印。这些“历史印记”仅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外化特征,而绝非劳模精神的本质与核心。矮化、弱化、无视劳动价值和劳模精神的错误思潮,是对劳模精神的肆意曲解与严重误判。

因此,要清楚地认识到,劳动概念与劳动形式已随我国大步迈入现代化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劳动模范与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科学定位、价值评判,促使那些尚止于20世纪的、简单认为劳模精神就是“苦干实干”的落后误读不断与时俱进,要从更多引领时代进步的先进模范中深入总结新形势下劳模精神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时代化的丰富内涵,以保持劳模精神不朽的生命力与感染力,进而引领广大劳动群众继续投身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

2.劳模精神的大众化

劳模精神的实质在于对劳动的历史作用和价值意义的肯定。劳模精神能够流传至今,说明它仍然符合现代社会(现代人)的需求,即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需求、促进个体劳动社会化的需求以及通过劳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需求。

弘扬劳模精神,一方面,要在全社会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实践观念,让“劳动光荣”的价值理念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继而塑造一个社会成员广泛践行劳模精神的“知行场”和“养成域”,让“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中华民族传统古训根植于人民的精神世界之中,让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淡泊名利、忠于奉献的业绩观与政绩观筑牢广大从业者的价值防线。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就都能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12]这就要求全社会要积极倡导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尊师重教、求富重德的工匠精神,以崇尚技能、崇尚传承、崇尚创新的务实劳作的社会氛围扭转当前社会中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风气,通过提高从业者技术、技艺水平与基本职业素养带动产品品质的提升和产品供需结构的完善,“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13]

3.劳模精神的生活化

培育和弘扬劳模精神,不仅要在劳动生产中呼吁对当代更高标准的劳动精神的学习与追求,更要激发广泛的社会主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认同与信心。弘扬劳模精神的形式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国家政治层面的表彰与宣传,也可以深入人民群众,表现为普通百姓、劳动群众在日常生活与平凡工作中对“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积极追求,这正是人民群众最感性、最质朴的情感认同。在现实生活中弘扬劳模精神、宣扬劳动价值,最能打动人民的并非“豪言壮语”的辞令表达,或是张贴红榜、事迹报告、学习会谈等走马观花似的表层宣传,而是以朴实无华的话语和亲切可感的目标来融入广大群众的生活。

一方面,要构建实践活动的宣传机制。人的德行修养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我们做公正的事才能成为公正的,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表现勇敢才能成为勇敢”,以实践活动作为弘扬劳模精神的宣传手段,既符合人的思想品德生成与发展规律,又符合劳模精神对于劳动和实践的目的诉求与价值取向。应通过开展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弘扬劳模精神的主题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去涵养劳模精神并入脑入心,将其牢牢熔铸于自身的言行举止之中,进而转化为群众的自觉实践与自愿追求。

另一方面,要构建大众传媒的宣传机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方便快捷、覆盖广泛的宣传手段,是增强劳模精神的影响力、感召力、渗透力的重要路径;要着眼于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角度,不断加强劳模精神的传媒宣传路径建设,以多种媒体形式将劳模精神“润物细无声”地广泛渗透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并以其内蕴的价值导向进一步引领、规范人民群众的个人发展价值取向。


[1]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类基金重大项目: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劳模文化”史料编纂及当代价值研究(15ZDB052)的阶段性成果。

[2]田鹏颖,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圆圆,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58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92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669页。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14页。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602页。

[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第26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43页。

[10]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第4页。

[11]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第4页。

[12]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第10页。

[13]《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