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介融合论:融媒时代的大电视产业创新发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论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是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全球传媒业带来的一场“生态变革”。传统媒介的文字、声音、图像等原属不同的“原子”,经由数字技术的融合,纷纷变身为一串串由“0”和“1”重新编码的“比特流”,广播、电视、报纸、期刊、手机、互联网等各种媒介形态内容在其实质上有了统一编码的基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消弭了传统的媒介产业和通信产业之间的界限,极大突破了传统媒介信息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受的限制,把媒介融合的范围拓展到产业结构和媒介形态等各个方面。在这样一种媒介生态的巨大变革中,传统电视媒介无疑受到了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的强力冲击。传统电视媒介如何迎接以双向互动传播为特征的新媒体浪潮的挑战,传统电视媒体如何才能顺应媒介融合的时代潮流,在事业和产业发展的“危”中寻“机”,这是本研究重点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媒介的研究往往是从现象开始的,本研究也不例外。2011年底,笔者应邀在欧洲的法国、德国、比利时、奥地利等国参与拍摄制作了一个海外华人的电视系列节目,对于海外华人的电视生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观察。在法国巴黎,几位中国留学生每天把网络视频当电视看;在德国法兰克福,一位年轻的中国白领凌晨时分还在网上观看电影《笑傲江湖》和《百里挑一》等婚恋电视栏目。对于青年一代来讲,网络视频就是电视,电视机则成了一台行将被淘汰的破旧的显示器。2012年被称为“互联网电视元年”。这一年OTT TV(互联网电视)盛行,借着“过顶传球”(Over the Top)名义,小米、小红、彩虹等各种互联网电视盒子风起云涌,大大超出了“三网融合”进程中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的风头。家电商场的电视机专区,也早已成为智能电视的天下,3D电视机、互联网电视机、云电视等概念高频次出现,电视机终端设备的变化,令人目眩神迷。2013年,电视荧屏上开始出现一块块电子科技的“补丁”,这个黑白相间的二维码小方块,正试图担负起拓展手机用户和电视内容跨屏互动的功能。2014年,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致力成为继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之后的“第四运营商”。2015年,“互联网+”成为媒体深化融合新引擎,“互联网+电视”的趋势与潮流,汹涌而至,不可遏抑。这一系列现象,用学术的眼光审视,即美国学者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在《自由的科技》(The 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一书中所提出的“媒介融合”问题。

媒介融合引发了传媒生态的变革。数字技术、网络融合、云计算等高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让传统电视与互联网不可避免地融合在一起,衍生出IPTV、OTT TV、视频网站和手机电视等视听新媒体形态,为电视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这种传媒生态的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传统电视产业的范围,其上下游产业包括机顶盒、智能电视、互联网电视、移动终端等设备生产商、技术运营商、网络运营商和内容集成商共同建构起电视新媒体产业链条。这个被技术驱动扩大了的新的电视媒体产业,其实质是在传统电视业中增加了信息通信产业的部分功能,同时又拓展了视频内容生产和传播的多种管道,打破了传统电视媒介的边界。随着下一代互联网(CNGI)、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移动网络(Mobile Web)等网络信息新技术应用,媒介融合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传媒业竞争正呈现融合与竞合、信息功能升级、新经济空间增量变革的新趋势。由于目前学术界和实业界尚没有统一的名词来称谓这个范围扩展之后的新的电视媒体产业,笔者暂称之为“大电视产业”。

“大电视产业”以视频信息传播为中心,跨越了传统电视产业和视听新媒体产业,这种“媒信”产业互融的结果使其产业的整合与竞争格局发生了巨变。放眼传统电视产业的竞争,在国内基本上是以中央电视台和各省级电视台为主体,基本营销模式为向用户提供优质内容,吸引观众注意力,通过售卖广告时间实现盈利。同时,有线电视网络收视费用也是一笔重要的产业收入。我国传统电视产业的这两项收入,放置在全球范围内来看,收入总和跟发达国家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媒介融合促使视听新媒体加盟到“大电视产业”中,由于新媒体技术应用全球同步的特性,加之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视听新媒体产业发展迅猛,与发达国家几乎同步,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增强我国媒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打开了一条新的通道。此外,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媒介产业区域性发展也快慢不一,各地传媒发展指数有升有降,区域性媒介产业竞争正在加剧。作为媒介融合的产物,“大电视产业”面临区域性竞争和全球性竞争的双重市场力量的对比,在本土化和全球化之间拥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2014年8月18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国务院会议上通过了《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决议,这一政策指导性的文件的出台,再一次点燃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研究议题,媒体融合成为我国传媒业深化改革的发展指向,这一研究领域迅速引起各界关注。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编的《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一书,由学习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月,人民日报社编的《融合元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年度报告(2014)》,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两本书均以时任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发表在《人民日报》2014年4月23日06版的《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一文代序,收纳了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全国重要媒体机构在媒体融合方面的创新发展案例,还系统梳理了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其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理论文章主要有:田进的《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部署 加快推进广电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胡占凡的《推动台网深度融合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案例有:《中央电视台:推动台网深度融合》《湖南广播电视台:以我为主建设新型主流媒体》《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台网融合”接棒“制播分离”》,以及北京广播电视台的《建设“大媒体”平台 探索媒体融合发展之路》,辽宁广播电视台的《抢先机 促融合 迎接传媒发展新常态》,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深入推进媒体融合 打造全国一流新型主流媒体》,山东广播电视台的《策划先行 产品驱动 移动传播 融合发展》,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大象融媒 融创天下》,湖北广播电视台的《微信摇电视 融合有深意》等。

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的实践探索方面,中央电视台网络传播中心的主要做法是“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融合发展”,“面向移动互联网,建设4G视频传播中心”[1];北京广播电视台的主要做法是“超越电视屏幕的传播模式”,“走‘大媒体’之路”,投资3亿元建成“与北京电视台媒资系统和内容生产网打通”的“私有云计算中心”,“形成了新媒体云基础支撑平台”[2];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的主要做法是加强“台网融合”,加速推进传统媒体向媒体转型;辽宁广播电视台的媒体融合实践则突出了一个“抢”字,即“资源整合抢机遇”“平台融合抢观众”“终端硬件抢市场”“内容生产抢速度”“渠道扩张抢收入”“机构重组抢发展”[3];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则致力于建设“全国一流的新型主流媒体”,打造“云·组团·多终端”的新型传播体系[4];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则率先在全国建立起第一家“融媒体集团”——大象融媒体集团,谋求多种媒体形式融合创新发展;湖北广播电视台对“微信摇电视”做出了创新性探索;湖南广播电视台启动“芒果TV”独播战略,开启了“以我为主”“打造视听新平台”“建设IP化新生态”“实现制播一体化”“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新探索。[5]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22829.53万户,数字电视实际用户20157.24万户,付费数字电视实际用户5817.15万户。[6]截至2017年2月,中国IPTV用户达1亿,占宽带总用户数(3.07亿)的三分之一。[7]奥维云网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互联网电视终端保有量2.13亿台,其中智能电视机激活量9729万台,盒子激活量3186万台。[8]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5.65亿,网络视频用户使用率为75.2%。[9]这些数据表明,作为“大电视产业”的增量部分,以“互联网+电视”为核心特征的“电视融媒体”,主要包括IPTV、OTT TV和网络视频等,已经成为与传统电视产业争夺用户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新媒体产业是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目前中国新媒体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与国外新媒体产业发展齐头并进且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一次传媒产业转型升级,有望告别传统媒体产业固有的国际差距,全面塑造、提升中国新媒体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良机。目前,电视产业、互联网产业和电信产业间的产业融合竞争,正在形成一个跨界的以视频产业和设备生产为中心的“大电视产业”,其实质是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媒体产业形态。剖析国内外前沿领域的典型案例,破解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可以为我国电视新媒体产业未来的发展找到理论依据和应对策略。

本书的主要内容结构如下。

“绪论”。主要是研究背景的交代和对“媒介融合”与“大电视产业”的初步认识。

第一章“大电视产业的基本概念及研究思维向度”。重点是从学理层面,界定基本概念,从电视新媒体融合、电视新媒体平台、电视新媒体内容、电视新媒体产业等四个维度,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和研究媒介生态的改变给电视媒介带来的变化。综合运用媒介环境、传媒经济和产业融合理论,探寻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学理基础。

第二章“全球视野下大电视产业的竞争格局”。主要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大电视产业”竞争格局及跨界合作。重点关注了著名电视机构(如英国BBC、美国Comcast、中国CNTV等)、互联网企业(如YouTube、Netflix、LeTV等)的电视新媒体战略,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探讨传统电视与互联网融合与竞争的趋势和规律。

第三章“区域视域下大电视产业的创新发展”。主要是从区域发展传播的视角,对山东省大电视产业进行个案研究,以及对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进行调研和思考。尝试提出山东省大电视产业发展的全球本土化策略,主要包括云媒体平台建构、视听终端定制和电视活动营销等。在对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调研基础上,综合整理了大象融媒发展的概况、融媒体实践探索等,对其“新闻岛”项目进行了简要的评析。

第四章“三网融合下大电视产业的媒介嬗变”。从媒介融合的新兴业态入手,研究未来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发展。撷取了电视融媒体创新发展中表现较为突出的IPTV、广电宽带和VR影视等,通过对这些电视融媒体业态发展历史与现状的梳理,从典型案例研究中判断其未来发展趋势与产业价值,探讨大电视产业发生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市场空间。

第五章“‘互联网+’时代大电视产业的内容创新”。从视听新媒体节目的类型和特征入手,研究电视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内容经济”,即在电视新媒体节目内容层面,找到“大电视产业”创新发展的源泉和趋势,找到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变化与革新。重点关注微电影、网络剧、网络节目等视听新媒体节目形态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欲从视听新媒体节目的维度,探究大电视产业内容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

第六章“融媒时代大电视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趋势”。大电视产业包括传统电视产业和电视融媒体产业两大组成部分。其中,电视融媒体产业是电视产业与电信产业融合发展的产物,也是大电视产业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其核心特征是“互联网+电视”。本书借助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数据,梳理总结了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中国电视融媒体产业创新发展报告,希望以此延伸对于大电视产业创新发展的趋势研判。

“余论”。主要是在大电视产业研究基础上对中国传媒业“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深化改革的前瞻。

媒介融合是当今世界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三网融合是目前我国政府正在强力推进的改革措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厘清“大电视产业”的内涵与外延,研究“大电视产业”的创新发展策略,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在理论意义方面,本研究旨在创建一种新的电视媒体产业理论范式,尝试为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电视产业的转型与升级,为重新定位电视传媒机构在产业价值链条上的角色和作用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在实践意义方面,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著名电视媒体机构和视听新媒体发展典型案例的分析,结合此领域中的最新发展动向和前沿理论成果,为中国未来“大电视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1] 中央电视台:《媒体融合让好内容更抓眼球》,载《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编,学习出版社,2015年,第88—100页。

[2] 北京广播电视台:《建设“大媒体”平台 探索媒体融合发展之路》,载《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编,学习出版社,2015年,第113—122页。

[3] 辽宁广播电视台:《抢先机 促融合 迎接传媒发展新常态》,载《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编,学习出版社,2015年,第135—144页。

[4]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深入推进媒体融合 打造全国一流新型主流媒体》,载《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编,学习出版社,2015年,第159—170页。

[5] 湖南广播电视台:《以我为主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探索》,载《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编,学习出版社,2015年,第284—289页。

[6]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7)》,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年,第372页。

[7] 潘红梅:《IPTV发展报告》,载《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7)》,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编著,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年,第55页。

[8] 董年初、张武琪:《互联网电视发展报告》,载《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7)》,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编著,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年,第66页。

[9]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