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 生态经济林哲学研究内容
生态经济活动的主要对象是人与物质。生态经济林哲学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是马克思的生态观和习近平的生态观。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用“人与自然”来定义劳动关系,并分析人与自然的物质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物质变换的关系,其经济活动运行的规律实质也是生态经济活动的规律。人类所有的经济活动过程,都是人的经济属性条件下的物质变换过程。人和自然之间的经济活动在共同需要的前提下,就会有物质变换活动产生,生态经济活动涉及的所有系列行为和活动都是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人类自身的经济活动只是劳动。人类生存所必须取得的各种非常有用的物质,在生态经济活动规律中,转化为废弃物并排放到体外的生命活动,也是典型的物质转化活动。人与自然之间的合理的物质转换是生态经济哲学研究的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如果产生了不合理的物质转化就会产生生态危机,这是研究的重要课题。
因此,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也可以称为生态经济理论。马克思指出:“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5]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虽然要以劳动为中介,采取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形式来进行,但是这一过程不能扰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二 生态经济活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行为,是以追求利润和剩余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其结果是贫富分化,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关系加深,由于生活的需要人们对自然资源进行无序开发,对劳动力采取掠夺性使用手段,激化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分析研究人类文明史和发展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使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的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创造了以往社会无法比拟的社会生产力,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又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颠倒,导致人类与自然矛盾的激化。从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化解生态危机,实现生态文明,只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制度。“共产主义不存在社会基本矛盾。这是因为,在生产力极度发展的基础上,共产主义的实现过程就是消灭经济剥削和政治剥削的过程,就是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实现过程。”[6]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社会主义国家不得不承受旧的生产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带领人类走向与自然和谐的全面发展时代,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长期坚持下去。正是在社会主义这个崭新的制度下,“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
三 生态经济林哲学侧重区域生态现状研究
生态经济林哲学研究的内容是区域生态经济现状,或者是局部的生态经济情况。笔者认为,生态经济林哲学研究是对中国生态危机区域或者典型区域进行分析,并找出治理保护的措施。研究统计资料表明:我国西部地区土地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1.5%;区域人口3.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7%,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0万亿元,仅占全国的19.2%。2011年人均国内(地区)生产总值27731元。西部地区是天然的生态屏障,牧草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93%以上,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占全国的37.5%,但是西部地区能源消耗指标高于东部地区,2011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每万元,标准煤计算)全国平均指标是1.01%,而西部地区平均能耗比是1.21%,远远高于全国水平。这些数据说明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耗问题比较严重。
为了实现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共同推进,必须抓好生态经济活动,使生态经济活动与发展同步,对西部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加快对西部地区生态规划和实施。在规划实施中,要重点研究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如水土流失严重,导致区域性的地质灾害频发;适应性树种少,草地不断退化,土地荒漠化严重;区域森林覆盖率逐年下降,区域生态脆弱性延伸;水资源短缺,乡土树和植被减少加速自然灾害形成;等等。对这类生态环境问题要密切关注,加强研究。西部地区资源丰富,既是全国生态资源的供给源头,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又是我国主要的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生态经济活动的主要区域,是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区域。
西部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特别是经济高速增长以来,在生态经济活动过程中,大量的资源耗损与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严重危害着西部地区的生态平衡,同时西部地区的民众生态保护意识相对淡薄,使西部地区生态保护工作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青海肩负重要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青海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把“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作为发展方向,坚持以绿色发展扮靓美丽青海,着力构建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生态功能区屏障、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带、青海湖草原湿地生态带“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
2017年2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生态空间是指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滩涂、岸线、海洋、荒地、荒漠、戈壁、冰川、高山冻原、无居民海岛等。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对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划定保护的空间边界,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区域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
西部地区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主要屏障区域,目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搞好西部地区特别是长江、黄河源头和上游重点区域的生态建设,对于改善全国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对西部地区进行开发和保护的生态经济活动使西部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状况显著改善,环境恶化的速度减慢,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程度不一,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进行彻底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