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轻工业品牌集群的初步形成
在区域发展战略调整的背景下,1986年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通过第七个五年计划。计划提出,“应当把食品工业、服装工业、耐用消费品工业作为重点,带动整个消费品工业生产的更好发展”,“要继续增加石油、煤炭、有色金属和农副土特产品的出口,特别要充分发挥我国传统的轻纺工业和新兴的食品工业的优势,增加这方面的出口。要把机电产品的出口提到十分重要的地位上来,逐步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的机电出口产品”。“必须在继续增加日用必需品生产的同时,努力增加肉、禽、蛋、奶、水产品、水果、方便食品和各种饮料的供应,增加各类织品、中高档服装及其配套产品的供应,增加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名牌自行车、成套家具等用品的供应。”“七五”计划指明了当时我国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在当时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朝着质的扩充方向改变,以及轻工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在东南沿海地区初步形成了家电、服装服饰、食品等产业集群,并在此基础上涌现了一批知名品牌,形成了初步的品牌集群。品牌集群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标志我国经济发展、品牌成长和居民消费进入了一个新的境地。
一 沿海地区轻工业的发展
1.区域发展战略转变,沿海地区率先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实施的是以“平衡生产力布局、加强内地建设、巩固国防”为目标的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该战略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也产生了积极的效应,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经济发展指导方针的大转移,平衡发展战略存在的严重缺陷开始暴露,这种通过抑制沿海地区来强化内地区域的发展战略违背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忽视了区域生产力布局的效率原则,追求的只是一种低水平的平衡并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基于此,平衡发展战略必然会被非均衡发展战略所替代。基于国际国内形势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经济发展指导方针的转变,改革开放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区域经济实施了沿海地区优先发展(1981~1985年)和三大地带梯度转移(1986~1992年)的非均衡发展战略。[8]
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有力地推动了沿海地区的发展。第一,沿海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新兴工业地区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进程。第二,东部地区的率先发展,提高了资金的运转效益,使沿海地区成为最具活力的经济高速增长区,实现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最大化。“六五”期间,全国GDP 的年增长速度达9%以上,几乎为“五五”期间的2 倍,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更为迅速。14 个开放城市1984年的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7%,工业产值却占全国的23.1%,人均工业产值为全国的3 倍。“七五”时期,东部沿海地区的高速发展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发动力。1979~1988年,按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6%,超过1953~1978年年平均增长6.1%的速度,远远高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年平均增长2%~3%的速度。第三,东部地区的优先发展,产生了较大的扩散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1952~1978年,东、中、西三大地带人均国民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4.63%、2.92%、3.53%,而1978~1992年,年均增长速度分别提高到8.28%、6.73%、7.1%。当然这种战略也是有弊端的,改革开放初期至90年代中期实施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第一,拉大了地区发展差距。在1979~1995年的17年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为12.8%,而西部地区为8.7%。在199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中,东部地区则由1978年的5.01%提高到57.7%,西部地区则由1978年的15.6%下降到14.0%。东西部相比,人均GDP 由1978年的1 ∶0.52 扩大到1995年的1 ∶0.43。第二,在实行一系列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政策措施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倾斜范围过窄、倾斜力度过大和倾斜时限过长的状况,在追求效率的同时,相对忽略了兼顾公平的目标。第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举措还不够完善,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区域经济封锁、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区域之间利益摩擦和冲突、过分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等诸多矛盾和问题。[9]
2.产业结构调整,轻工业发展迅速
1978~1989年中国的产业政策主要解决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30年中,优先支持重工业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使得中国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同时也造成了农、轻、重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的局面。到改革开放前夕,中国经济生活中消费品奇缺,呈现较为严重的短缺经济特征。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严重失调,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相当严重。一是农业远远落后于工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产品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不能解决国民的温饱问题。二是轻工业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导致市场工业紧张,人民生活比较困难。三是能源、电力、燃料、动力以及交通运输业发展滞后,成为阻碍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产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开启了产业调整。1978年国家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简称《工业三十条》),其重要内容就是解决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其后在1979年“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方针的指导下,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国民经济调整,政策内容主要是大力发展农业和轻工业,改变重工业生产的服务方向,调整农、轻、重比例关系。适当加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调整能源工业和其他工业的比例关系。从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改革开放释放了巨大能量,加上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中国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非常迅速,国民收入分配逐步向居民个人倾斜,形成了1984~1988年以消费需求拉动和消费品供给推动相结合为主导的经济增长。这一时期,中央对轻工业实行政策倾斜,出台了一些鼓励和促进轻工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并通过外贸和利用外资的政策支持轻工业部门的较快发展。这些政策与措施调整了过去压制轻工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弥补了轻工业投资的欠账,释放了轻工业发展的潜力。其中轻纺工业[11]六优先的扶持政策对工业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从1978年开始,轻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比例连续上升,到1990年该比例接近50%,轻工业几乎与重工业形成平分天下的格局。[12]农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轻工业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产业政策调整和区域发展战略这一经济板块划分的举措对于中国品牌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关键性的意义。在政策的引导和消费的驱动下,沿海地区率先初步形成了以满足人民日常生活消费需求的不同的轻工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不同的产业集群孕育了不同的专业市场和品牌集群,刺激并引领了一浪接一浪的消费需求,一浪接一浪的消费需求反过来又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的繁荣。在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双重调整下,中国企业的生产能力得以与消费需求对接,在生产与消费的强烈而大规模的互动中,市场由此活跃了起来,中国的品牌得以迅速发展。
二 沿海地区初步形成品牌集群
1.家电品牌集群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上海地区为代表的长三角家电产业集群、以青岛为代表的环渤海家电产业集群和以广东顺德为代表的珠三角家电产业集群初具雏形。上海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形成了金星、凯歌、水仙等知名品牌,此外苏州家电四大名旦——长城牌电扇、春花牌吸尘器、孔雀牌电视机和香雪海牌电冰箱也名噪一时,安徽合肥的美菱牌——阿里斯顿九兄弟的仅存硕果,在这个时候也比较闻名。环渤海地区则在80年代中后期逐步形成了海尔、海信、澳柯玛、北京牌等著名家电品牌,尤其是海尔在80年代末以质量和名牌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改革开放后,广东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形成了众多家电品牌,尤其以顺德为代表。在当时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之下,顺德家电企业率先制定了外向型发展模式,以地区优势获得了香港制造业项目转移到此地,顺德家电企业抓住这次机遇,学习外来先进管理经验、市场运行规律等,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先动优势。随后顺德集聚了很多大中小不等的家电企业和众多家电品牌,其中有很多名牌产品,如容声、美的、万家乐、康宝、万和等知名品牌。
表2-2-2 1991年“三大件”家电产量排名前八的省市
2.服装服饰品牌集群
1978~1991年,改革开放政策使得部分沿海省份和城市发挥毗邻港澳台地区的优势和精于国际贸易的能力和传统,积极利用境外资本,发展外向型经济,从纺织服装商品贸易开始,逐步培育起东莞、佛山、石狮、温州等服装市场和生产基地,在承接国际产业的过程中逐渐培育起了本土服装品牌。
表2-2-3 1988年服装相关工业当年价格总产值
3.日化品牌集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化产业蓬勃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日化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主要是以广东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当时以上海为龙头的江浙地区占据前五名的第一和第四位,主要有上海家化、百雀羚、霞飞、白猫、蜂花等品牌。广东的日化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形成了安安、榄菊、洁花等品牌。此外,广东还形成了以健力宝等为代表的食品品牌集群。湖北则拥有活力28、丝宝等品牌,但是这些品牌在90年代迅速衰落了下去。
表2-2-4 1991年合成洗涤剂产量
4.小商品品牌集群
义乌小商品市场创建于1982年,是我国最早创办的专业市场之一。目前浙江义乌有世界最大的袜厂,国内最大的易拉罐生产企业、圆珠笔芯生产企业、清洁球生产企业坐落其间;占世界总量40%的电子钟表,占全国总量70%的饰品、40%的拉链、35%的袜子在这里生产,产品辐射200多个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义乌小商品市场就已经成为闻名全国的小商品市场。义乌市场创办30多年来,可以说是“边争论、边繁荣、边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的经济运行政策还处在计划经济控制之下,义乌市场得不到国家任何政策的支持,义乌市场能否生存下去,是人们争论的主要话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许多专家学者都曾预言,义乌市场由于技术含量较低、市场形态简单容易复制,不出十年,其优势将完全丧失,义乌市场发展会很困难。但是种种预言和担心都没能阻止义乌市场的繁荣发展,其历经了自发形成阶段、政府引导阶段和完善提升阶段,最终形成了极具规模的十多个专业市场。1981年,为解决市场经营者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义乌县信用联社在廿三里公社试行向860户个体经商户发放了贷款,打破了“信用社贷款只贷种田农民,不贷经商者”的陈规。1982年,义乌县政府专门就个体摊贩数量、农民经商对象、商贩进城范围、小百货批发和自由市场等事项进行研究,对小百货市场进行全面管理,一是登记,二是发放临时执照,三是建立组织,四是按营业额征税,五是成立市场整顿临时机构。市场商品除本地生产之外,65%以上来自河北、江苏、福建、上海、天津、广东等地。在商品相对紧缺的年代,义乌市场很快就吸引了甘肃、宁夏、黑龙江、陕西、湖北、湖南、山东、安徽、江西等省份客商前来采购,摊位迅速爆满。由于政府的鼓励和支持,至1982年年底,义乌市场摊位已增至750多个,每日参加交易的人数有3000余人,当年交易额392万元。1983年年底,市场摊位达1050个,每日参加交易人数近万人。[13]1986年市场成交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10029万元。1991年义乌市场成交额达10.33亿元,位列全国各市场之首。1992年国家工商总局发文批准义乌小商品市场更名为“中国小商品城”。[14]
[1] 创业,从字面上理解是开创事业。正如其字面意义,本文的创业不局限于从0到1、从无到有的创业,也包含那些将原有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进而开创了企业事业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新局面的创业。
[2] 杨胜群、闫建琪:《邓小平年谱(1975-197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959页。
[3] 具体可参见杨胜群、闫建琪《邓小平年谱(1975-1977)》,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959页。
[4] 陈润:《创始人1984:中国商业教父的时代命运与崛起重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
[5] 杨欢:《市场诱入、政府推动与结构形塑——改革开放以来四次官员“下海潮”的内在机理》,《甘肃理论学刊》2017年第4期,第31~38页。
[6] “希望”的名字取材于当时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对公司的一句题词:“中国经济的振兴寄希望于社会主义企业家。”
[7] 洪正举:《希望集团——“中华饲料王”》,《上海农村经济》1995年第11期,第29~30页。
[8] 段娟:《改革开放初期至90年代中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转变的历史考察》,《党史文苑》2009年第12期,第4~7、20页。
[9] 段娟:《改革开放初期至90年代中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转变的历史考察》,《党史文苑》2009年第12期,第4~7、20页。
[10] 1978年,中国工农业的产值比为72.1 ∶27.9,在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与重工业之比为43.1 ∶56.9,农、轻、重关系严重失调,第三产业发展受阻。
[11] 轻纺工业是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部门,主要包括纺织、食品、造纸、日用陶瓷、自行车、缝纫机、钟表、皮革、工艺美术品等几十个生产消费资料的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轻纺工业可以视为轻工业的同义词。
[12] 马晓河、赵淑芳:《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产业结构转换、政策演进及其评价》,《改革》2008年第6期,第5~22页。
[13] 朱敏:《义乌专业市场发展历程、特征及启示》,http://www.sic.gov.cn/News/455/6999.htm,国家信息中心,2016年10月8日,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1月15日。
[14] 《市场大变身 要素大集聚 买卖全国货》,http://news.cnyw.net/view.php?newsid=63440,义务热线,2018年12月1日,最后访问日期:2019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