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康复:社会工作的本土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一 目的

本研究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开展精神障碍者康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方面是为了回应国内精神健康问题日益严峻的局势以及精神康复服务中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满足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属日益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促进国内精神健康服务的发展与完善;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在国内的起步较晚,专业化、本土化不足,本研究以精神障碍者的康复服务为切入点,开展社会工作在精神卫生服务领域的实践探索,通过行动研究,探索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精神病康复服务的路径和方法,推动国内精神健康领域的社会工作专业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此外,本书尝试运用优势视角和抗逆力理论来开展国内精神障碍者的社会工作实践探索,探索解决我国精神障碍者在社区康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 主要内容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系统介绍西方精神康复的主要理论,指出将其应用于中国本土实践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其次,通过案例调查,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分析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以上海、深圳、浙江为例)和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云南为例)的一些机构所开展的精神障碍者的康复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再次,开展社会工作促进精神障碍者康复的行动研究,探讨社会工作介入精神病康复服务的途径、方法,反思西方理论的本土适应性。行动研究主要以昆明的两家医院和一个社会组织开办的社区康复服务为例,以精神障碍者的特定需求评估为基础,以抗逆力、复原理论为指导,做出干预研究,反思将西方康复理论应用于本土实践时要注意的问题。

又次,探讨社会工作者在精神障碍者康复工作中的角色,分析精神医疗社会工作在国内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及其原因。

最后,提出推进我国精神医疗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三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进行,具体包括深度访谈、观察法和行动研究。

(一)什么是质性研究

陈向明指出,“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与其行为和意义的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质性研究以解释性理解和提出新问题为研究目的,它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研究过程中既强调双方的互动,又强调研究者的共情”[64]

尽管社会科学界对什么是质性研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大部分研究者已经对质性研究的主要特点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质性研究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65]

1.遵循自然主义的研究传统,在自然情景下进行研究,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质性研究必然在自然情景下,对个人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组织的日常运作进行研究。要了解个人和组织,必须把他们放到丰富、复杂和流动的自然情景中进行考察。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还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该事件和其他事件的关系。对部分的理解必须依赖于对整体的把握,而对整体的把握又必然依赖于对部分的理解。对于我国精神障碍者和精神康复服务的认识和理解,必须放在当前我国社会现实处境下,才能正确地理解和认识问题存在的根源和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2.研究的目的是对研究对象的个人经历和意义建构做解释性的理解(interpretive understanding)

研究者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对研究对象的生活故事和意义建构做出解释。除了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和知觉规则之外,研究者还要了解自己是如何获得对对方意义的解释、自己与对方的互动对理解对方的行为有什么作用、自己对对方行为的解释是否确切。在对精神障碍者及其家属、医护人员、精神科社工的访谈过程中,笔者尽量放下自己的价值判断和理论假设,了解精神障碍者及其家属在康复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服务需求和康复过程中的感受,准确理解其服务需求;在对专业人士(医生、护士、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的访谈中,笔者仔细聆听他们对精神康复工作内容的介绍,了解他们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对康复服务未来发展空间的建议。社会工作者的理念是:当事人才是解决问题的专家,研究者和服务提供者只是解决问题协助者。因此,笔者在开展对精神障碍者的康复服务的行动研究中,坚持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服务对象参与的原则,干预方案的计划与实施都是与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一起设计,并请康复者提出修改意见之后实施的。

3.研究是一个演化发展的过程

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研究对象和研究者本身都可能会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也会变,建构研究结果和理论的方式也会变,研究者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在本研究中,笔者不是按照事先预定形成的研究假设和访谈提纲来收集和分析资料,常常是一边访谈,一边整理资料,发现忽略的细节就再次约见研究对象进行第二次、第三次访谈,以达到对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的深度理解。

4.通过归纳的方法形成理论和概念

质性研究者在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时候采用自下而上的归纳路线,分析资料和收集资料同时进行,用“深描”(thick description)呈现资料,透过细节来表现研究对象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兴趣、利益和动机。理论的建构也采用归纳的路线,通过研究者自己收集的资料建构理论,从资料中产生理论假设,并不断通过相关检验和比较逐步得到充实和系统化。

5.重视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关系

研究者一方面要和研究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公正地对待研究对象和研究成果,恰当处理敏感信息;另一方面要对自己的角色、个人身份、思想倾向、自己与研究对象的关系以及这一切对研究结果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反省。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昆明Y医院是云南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基地且已经有10年的历史,笔者和专管医生、心理治疗师和社工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昆明X康复会所成为该校的实习基地已经有5年,机构每个季度都会把他们的成长日志发给笔者,有重大活动也会邀请笔者团队出席,由于笔者每年都带学生到这个机构实习,很多会员和会员家属都对笔者团队熟悉和了解,访谈过程中他们都很开放,愿意敞开心扉交谈。

(二)为什么要用质性研究

第一,本研究是社会工作(实践)取向的研究,研究是为了后续的行动和干预,即探讨我国目前精神康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如何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理解精神疾病与精神障碍者,如何通过干预服务对象及其环境来帮助其康复,比较适合采用质性研究。因为“定性研究范式在理念上比较倾向于社会工作的内在逻辑,比较贴近社会工作的理念,并且比较与社会工作的实践相关联。在社会工作实践的适用性方面,定性研究在‘语言’上也更接近社会工作实践的真实环境,而这是由定性研究本身的特点与性质决定的”。“定性研究主要是一种有关对主体(被研究者/信息提供者/研究参与者)进行诠释的、自然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强调在自然真实的环境场合中进行研究活动,研究者自己作为研究工具、深入现场获取资料,包括观察、参与观察、深入访谈等”,“注重‘理解’及对‘日常生活’与‘意义’的探索。质性研究重在探索被研究者的想法和观念,从被研究者自己的参考架构去理解他们的主观经验及社会现实对他们的意义”[66]。从这个意义来说,质性研究是协同探究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实践取向。

第二,本研究从社会工作的视角研究精神障碍者的康复服务,从精神障碍者的服务需求角度来分析目前康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以服务对象为本的精神康复模式。要想深入认识、了解我国目前精神康复服务的理念、内容、方法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通过深入分析一些典型个案,从中找到问题的内在一致性。本研究更适宜深度访谈、自然观察等更具有生态效度的质的方法。

第三,质性研究具有非常明显的“贫民性”,能提供被研究者以人文关怀。由于强调从当事人的角度去看问题,重视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互动,这种方法给参与研究的人以极大的尊重。这种从事研究的态度使得研究与“人”的日常生活更加接近,使社会科学研究中本来应该有的人文精神得到了肯定和倡导[67]。由于目前精神卫生知识的社会普及程度很低,大多数人对精神疾病认识不足,对患者缺乏应有的理解和同情,偏见与歧视情况较严重,因此,在研究过程中给予精神障碍者尊重和关怀在本研究中显得十分重要。通过研究者去聆听他们的生命故事,给予研究对象理解、支持和鼓励,体现社会工作追求社会关怀的价值理念,并为访谈结束之后的干预服务奠定基础。

第四,现有精神障碍者的康复研究主要以定量研究为主,较少从精神障碍者的视角、从人与环境互动的角度来研究精神障碍者的康复服务。质性研究比较重视从被研究对象的视角看问题,有助于从服务对象的视角来理解精神病对服务对象的影响,从服务对象的需求出发来设计和开展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服务。

(三)具体的方法

1.深度访谈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访谈法是一个普遍应用的研究方法,是一种最古老、最普遍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也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调查方法之一。访问的过程实际上是访问者与被访者双方面对面的社会互动过程,访问资料正是这种社会互动过程的产物。按照对访问过程的控制程度,可以将访问分为结构式(封闭型)访谈、无结构式(开放式)访谈、半结构式(半开放式)访谈。结构式访谈主要用于定量研究中,以便收集统一的数据,对其进行分析。而质的研究在初期往往采用无结构型访谈的形式,了解被访问者关心的问题和思考的方式;然后,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转向半结构式访谈,重点就前面访谈中出现的重要问题以及尚存的疑问进行追问。目前学界所指的深度访谈,就是指半结构式访谈[68]

在本研究中,笔者深度访谈的对象包括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及其家属。对机构管理者的访谈问题主要包括:“贵机构近期主要开展了哪些精神康复服务?”“贵机构开展康复服务的理念、内容和方法有哪些?”“服务中有哪些主要的困难?今后的发展计划是什么?”等。对机构工作人员及社工的访谈问题包括:“你在机构中主要从事的工作有哪些?”“开展康复服务中的主要困难是什么?”“你有哪些解决困难的建议?”对服务对象的访谈提纲是:“除了服药之外,你还得到了哪些服务?”“生活中你面临的困难有哪些?”“在机构中,你最喜欢的服务是什么?”“这些对你有哪些帮助?”“你还希望得到哪些服务?”对家属的访谈提纲是:“你认为家人患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你面临的困难有哪些?”“你最希望得到的服务是什么?”

2.观察法

在研究期间,参与本项目研究的一些研究生以社工实习生的身份,采用参与式观察的方法,参与了昆明Y机构、T机构半年的康复活动,并在其中进行观察,对每一天每项康复活动中会员的参与度、会员反应反馈进行观察。如哪些活动会员最欢迎,何种活动会员反应冷淡,每个活动结束之后精神障碍者的表现等,观察指标包括会员在活动前、中、后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活动中的投入程度,活动后的行动改变等,了解会员对于会所各项康复活动的意见和想法。将会员自身的想法与笔者的观察发现相结合,了解会所康复活动的效果。在整理观察信息时,将观察时所做的书面记录及活动影像资料相结合,整理所得信息,并将部分不确定的信息与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讨论,保证观察结果的客观性和观察资料的有效性。

3.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是一种典型的定性研究的方法,是指对研究对象中的某个单一元素所进行的调查,比如对某个个体,某个时间,某个单位、组织或集团,或者某个社区进行的研究[69]。个案研究的优点是能够帮助人们深度地了解社会现象,可以提供对某个问题的成因的解释,覆盖复杂的对成因的解释,对事物的动态发展过程做出适当的分析。开展个案研究的条件之一就是研究者需要有一个较长的时间沉浸在研究田野中。

笔者在本书中重点介绍的三个昆明精神康复服务机构的个案都是由笔者所在单位的实习机构提供的,笔者与这些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长期跟踪并参与其康复服务,时间最少的3年,最多的10年。良好研究关系的建立为课题组成员开展访谈和干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的社会工作者约翰·考利尔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之后,德国完形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勒温率先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应用。行动研究的焦点在于即时的应用,不在于理论的发展,也不在于普遍的应用,它强调贴近情境中的问题,目的是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以达到即时应用之效,行动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三点:第一,参与,即研究者成为反思性实践者;第二,改进,包括改进实践、行动者的“理解”以及相关的“社会情境”;第三,系统,它反对实证主义的严格控制保留“科学的方法”;第四,公开,研究者之间合作对话并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以便接受公众的批评。行动研究在形成自己的基本特征的同时也提出了一套操作程序和方法,其经典的操作程序为“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再计划……”笔者在该研究中也秉承这一研究程序,在行动中不断深入对该群体的了解,不断反思服务的有效性,继而修改自己的服务计划,以期达到更好的服务效果。具体的操作流程可以概括为“进入医院,参与并观察医院中的康复服务—发现问题和缺点—探索问题形成的原因—拟订服务计划提交医院和督导—医院接受建议并修改服务计划—实施服务—反思服务,发现新的问题—改进服务,再次与院方督导和指导老师进行探讨并修改服务—再次开展服务—再次反思服务,发现新问题—再次改进服务……”通过该方法,不断促进服务的改进,最终总结出一套可以促进精神障碍者康复的社会工作技术。

在本研究中,行动研究的方法主要应用于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干预精神障碍者的康复服务中,提升康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首先通过小型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了解服务对象的康复需求和现有的服务,并就相关信息与机构工作人员不断进行讨论,确定精神障碍者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设计行动方案,并与机构工作人员不断进行沟通,修改和完善服务计划。在获得机构同意的情况下,招募愿意参加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通过实施服务计划,推动精神障碍者意识和行为的改变,促进其康复与社会融入。

(四)本书结构

本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文献回顾,从医学视角和社会工作视角系统梳理国内外对精神疾病康复服务的研究情况。第三章是精神病康复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系统介绍国内外精神疾病康复服务的理论和实践的演变过程,其中重点介绍了精神病服务理念、模式和方法的转变过程。第四章是精神科社会工作,以案例研究的方式介绍我国目前部分城市在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精神科所开展的精神病康复服务的内容、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未来发展的方向。第五章是精神病社区康复服务研究,介绍我国目前精神病社区康复服务的主要模式、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第六章是社会工作介入精神病康复的行动研究,以案例研究的方式,重点介绍了本课题组5年来以专业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积极嵌入精神卫生领域开展精神医疗社会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并以实践为基础,反思西方的精神病康复理论在中国本土应用中的适切性。第七章是角色、挑战与发展,也是对全书的总结,首先通过总结社会工作在精神疾病康复服务中所发挥的角色为切入点,阐述了社会工作在精神病康复服务中的功能和重要性;其次,透过分析社会工作者在该领域中面临的角色困境,全面分析社会工作在嵌入精神病康复服务领域中面临的困难和原因;最后,提出未来如何发展精神医疗社会工作的对策建议。


[1]郑杭生:《社会转型论及其在中国的表现——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探索的梳理和回顾之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2]郑佳明:《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3]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4期。

[4]高万红:《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抗逆力建设过程研究》,载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10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5]徐岫茹:《心理危机干预及健康教育》,《中国健康教育》2003年第8期。

[6]世界卫生组织:《全世界逾10亿人受到精神疾病困扰》,《广西医学》2007年第11期。

[7]陈正:《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及家庭负担调查》,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0。

[8]季卫东、周国权、黄佩蓉等:《发展中国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思考》,《中国卫生资源》2011年第4期。

[9]引自《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第3页。

[10]郑灵巧:《中国精神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医院管理论坛》2008年第1期。

[11]高万红:《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抗逆力建设过程研究》,载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10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12]张明园:《全球化和中国的精神卫生及其政策》,《上海精神医学》2009年第1期。

[13]汪润炎、陈丽华:《精神卫生事业纳入公卫体系是发展精神卫生事业的重要保证》,《医学与社会》2005年第4期。

[14]季卫东:《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思考》,《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年第6期。

[15]滕建荣:《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服务模式及现状评述》,《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二〇〇八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8。

[16]胡盛麟、陆志刚:《生物医学模式及生物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性》,《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3年第3期。

[17]陶庆兰、李小麟:《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服务需求调查及展望》,《华西医学》2004年第4期。

[18]童敏:《精神病人社区康复过程中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能性和方法探索》,《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9]接雅俐、汤先忻:《谈我国精神卫生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6年第1期。

[20]石光、崔泽、栗克清、张勇:《中国精神卫生服务投放研究(二)》,《上海精神医学》2003年第6期。

[21]王俊成、张瑞岭、周芹:《中国精神卫生服务现状与建议》,《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年第5期。

[22]图雅:《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卫生软科学》2008年第2期。

[23]接雅俐、汤先忻:《谈我国精神卫生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6年第1期。

[24]张少觐、王建国:《上海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调查》,《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年第2期。

[25]图雅:《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卫生软科学》2008年第2期。

[26]费立鹏:《中国的精神卫生问题——21世纪的挑战和选择》,《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美国医学与公共卫生联盟首届中美医学与公共卫生整合行动研讨会论文集》,2004。

[27]于德华:《应重视综合性医院的精神卫生服务》,《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第42期。

[28]吴湘韩:《中国精神科医生严重短缺》,《中国青年报》2007年第3期。

[29]郑灵巧:《中国精神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医院管理论坛》2008年第1期。

[30]朱紫青、何燕玲、张明园:《中国精神卫生服务人员的现状》,《上海精神医学》2002年第1期。

[31]杨德森:《本世纪初我国社区精神卫生工作发展展望》,《上海精神医学》2002年第2期。

[32]王俊成、张瑞岭、周芹:《中国精神卫生服务现状与建议》,《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年第5期。

[33]封丹珺:《东营市农村居民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1。

[34]耿岚:《精神卫生人才现状与开发对策》,《中国医院》2007年第3期。

[35]江汛清:《中国精神卫生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载于叶锦成、高万红主编《中国精神卫生服务:挑战与前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第16~25页。

[36]朱紫青、何燕玲、张明园:《中国精神卫生服务人员的现状》,《上海精神医学》2002年第S1期。

[37]孟艳、钱玲、陈国永:《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人力资源现状》,《中国健康教育》2010年第1期。

[38]江汛清:《中国精神卫生工作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载叶锦成、高万红主编《中国精神卫生服务:挑战与前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第16~25页。

[39]肖水源:《我国精神卫生服务面临的重要挑战》,《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第12期。

[40]陈为富:《我国社区精神卫生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9。

[41]滕建荣:《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服务模式及现状评述》,《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二〇〇八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8。

[42]朱宏敏、鲍勇:《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卫生服务提供分析》,《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年第25期。

[43]滕建荣:《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服务模式及现状评述》,《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二〇〇八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8。

[44]刘慧玲:《我国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的介入》,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3。

[45]张明园:《减少精神障碍的未治率》,《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年第2期。

[46]阮列敏:《中澳两国精神卫生工作的比较及启示》,《中国医院》2005年第8期。

[47]王俊成、张瑞岭、周芹:《中国精神卫生服务现状与建议》,《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年第5期。

[48]龚华、杨建章:《精神病患者歧视问题调查及干预》,《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年第20期。

[49]周勇:《美国精神健康领域社会工作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50]单怀海、徐一峰:《社会精神病学实践》,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第234~235页。

[51]何文姬:《公共卫生政策视角下上海市精神卫生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08。

[52]王俊成、张瑞岭、周芹:《中国精神卫生服务现状与建议》,《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年第5期。

[53]徐文炜:《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一体化模式》,《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第9期。

[54]Anne-Marie Baronet and Gary J.Gerber,“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Efficacy of four models,”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pp.189-228.

[55]《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

[56]中国精神科学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山东利学技术出版社,2001,第136页。

[57]弗朗斯瓦兹·多尔多:《孩子出生以后3》,光明译,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58]叶锦成:《精神医疗社会工作》,台北:心理出版社,2011,第8页。

[59]陈亚林:《深圳市精神病患者社区康复服务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11。

[60]叶锦成:《精神医疗社会工作》,台北:心理出版社,2011。

[61]童敏:《社会工作的自助和同伴支持理念的产生和演变——西方精神健康服务模式的发展轨迹》,《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62]叶锦成:《精神医疗社会工作》,台北:心理出版社,2011,第17页。

[63]叶锦成:《社会工作本位的精神健康实务》,载何之君、麦萍施《本质与典范:社会工作的反思》,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2005,第168~178页。

[6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5]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6]马凤芝:《定性研究与社会工作研究》,载王思斌主编《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一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第181页。

[67]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8]杨善华、孙飞宇:《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69]风笑天:《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