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独立运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起义的进程及结局

著名的涂油子弹事件和殖民当局的残酷镇压促成了起义的爆发。1857年米鲁特印度土兵揭竿而起,标志着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爆发。1857年到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主要分为3个阶段:1857年5月10日到8月,是起义沿上升线发展时期;1857年9月到1858年4月,是城市保卫战时期;从1858年4月起,起义转入游击战阶段。大起义中,广大群众支持起义军。1859年4月,随着游击战中抗英领袖坦地亚·托比被出卖后英勇就义,轰轰烈烈的大起义宣告结束。

一、起义的酝酿

这次大起义经过了一定的酝酿。1856年,印度各阶层人民反英力量迅速集聚,印度社会局面十分动荡。就在此时,英国对外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这一年,它刚刚结束了与俄国争夺土耳其霸权的克里米亚战争,又在中国开始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时进行波斯战争,这就不可避免地分散了英国的兵力,放松了对印度的戒备。在印度的许多战略要地,如孟加拉、德里和阿拉哈巴德等地,没有英军驻防,这为武装起义的酝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起义前夕,在农村中秘密传递烤薄饼“恰帕蒂”,在土兵中传递红荷花,这是预示要发生大变动的信号。有些地方出现了秘密组织,也有少数串联活动,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那么它究竟是一次有组织的、精心策划好的起义,还是自发性的起义呢?领导者的态度和发起的运动无法说明他们是有计划和共同策划的,若真的要说是的话,那么它是正处在萌芽时期。所以,我们只能说起义不是有领导有计划开展的,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自发性质。

1857年初,英印军队改用新式恩菲尔德来福枪,子弹包皮上涂有猪油或牛脂,使用时须用牙咬。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认为这是侮辱自己的宗教感情。前者手捧恒河水,后者面对《古兰经》,发誓要把英国统治者赶走。1857年3月,巴拉克浦尔的第19步兵团因拒绝使用这种子弹,遭到镇压,该兵团被解散。第34步兵团一个叫曼加尔·潘迪的士兵因击毙了英国军官被绞死,他所在的团队被解散。第7奥德步兵团也公然反抗军官,最终同样遭此命运,兵团被解散。5月6日,在米鲁特,当局又因士兵拒绝使用此种子弹,逮捕85名士兵并判重刑。

屠杀吓不倒印度人民,潘迪的爱国行为鼓舞了人们的斗志,民族大起义的爆发迫在眉睫。在德里的英国官员已意识到这点:英国人正像生活在一座随时都会猛烈爆发的火山上一样。

二、米鲁特土兵揭竿而起

1857年4月24日,米鲁特骑兵团的85名土兵,在训练中因拒绝使用涂油子弹,而被军事法庭审判。

5月9日,驻扎在米鲁特的全部3个土兵团队在操场上集合。殖民当局的军事法庭当着全体印度土兵的面,以不服从命令罪判处85名土兵8年至10年监禁,并当场戴上手铐脚镣押送监狱。

英国人的这一举动目的在于杀一儆百,但实际上却进一步激起了印度士兵的民族仇恨。“他们已按捺不住满腔怒火,决定不等到预定的5月31日起义日期,而提前发难。”[8]

米鲁特

5月10日早晨,土兵已做好起义准备,决定下午5点钟趁英国人在教堂祈祷的时候,米鲁特3个团的土兵同时行动,并派出代表前往德里联系。下午5时,骑兵团的土兵奔向监狱,米鲁特市民和郊区农民闻讯赶来助战。高大的监狱围墙被人群推倒,释放了被关押的85名战士和700名囚犯。

第11步兵团英国上校菲尼斯率兵前来镇压,他还没来得及发话,就被第20步兵团的士兵一枪从马上打下来。这时全城枪声大作,刚刚从教堂出来的英国军官和民政军官,不是被打死,就是躲在阴沟里。许多殖民者的住宅被焚毁。“杀死白种人”的呐喊声响成一片,电线被切断,铁路被封锁。驻在米鲁特的1500名英军也惶惶不知所措,直到当天深夜司令官威尔逊才集合一团龙骑兵赶到兵营。

但是,起义的3个团的印度土兵,在“打到德里去”的口号下,早已向古都德里进发了。英军没敢追击,只向空无一人的兵营中打了几炮后,撤回自己的营地。米鲁特被起义的市民和农民控制。就这样,米鲁特印度土兵起义的枪声,拉开了印度空前规模的民族起义的序幕。

三、德里起义政权的建立

德里起义政权建立的标志是莫卧儿帝国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被起义军推上王位。但是,在当时的印度反英分子心中却有相对的两种呼声。许多印度人加入抗英运动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希望恢复莫卧儿帝国或者马拉特帝国。东印度公司在1853年占领了章西地区。起义爆发后,该地区的女王拉克希米·巴伊发动暴力反抗。许多伊斯兰教徒因为宗教原因参加反抗运动。但是,一部分印度人不支持这次起义。旁遮普的锡克教徒对莫卧儿帝国恨之入骨,他们和英国人站在同一条战线。在奥德地区,逊尼派的人民不希望什叶派的莫卧儿复位。南部地区的印度人当时并没有受到东印度公司的管辖,所以只是零星反叛,没有大的起义活动。

米鲁特距德里约60多千米。起义者经过一夜行军,骑兵团队在11日早晨抵达德里城下。之所以要来德里是因为这里是莫卧儿帝国古都,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还在这里,起义者要拥立皇帝为领袖,号召全国反英。德里城内没有驻守英国团队,只有9名英籍士兵看守军火库。英国旅长黎伯勒上校所指挥的3个团驻军全是印度土兵。当英国军官率领印度土兵进行抵抗时,双方土兵一接触,立刻互相致意,把枪口共同对准英国军官,黎伯勒当场毙命。起义的德里军民打开城门,鸣炮欢迎米鲁特起义军进城;郊区农民也参加了进来。经过6天的战斗,起义军民除了军火库被英国士兵炸毁外,控制了整个德里市区,在红堡上升起了莫卧儿王朝的绿旗。

起义的士兵和农民虽然夺取了德里政权,但因为历史和自身阶级的局限性,他们没有提出明确的斗争纲领,只能以恢复旧的封建王朝作为目标。故起义军将当时已82岁的莫卧儿王朝的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推上王位。巴哈杜尔沙二世与英国殖民者有矛盾。在大起义前夕,英国还企图取消他的皇帝称号,还决定减少他的赡养金。但是,人民的武装斗争也使他和贵族们感到害怕,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他的阶级软弱性。他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依附者,享受着东印度公司给予的福利,他所拥有的只是这个强大的莫卧儿王朝的虚名而已。这位皇帝的“权力超不出宫墙范围”,“像家兔一样听其自然地繁殖着”。[9]巴哈杜尔沙二世左右摇摆,无法作出决定,因为他尚未确定印度土兵的真正动机,同时对自己的能力也缺乏信心。当起义军冲进皇宫要求皇帝领导反英斗争时,他还私下告知英国人当下的德里事态,希望借助英军来驱逐起义军。但当他看到德里殖民政权被推翻时,这位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被革命浪潮所携卷,不得已地由英国殖民者的傀儡变成起义者的傀儡。德里城的成功夺取和巴哈杜尔沙被奉为印度皇帝,对这一次的民族大起义起到了积极的政治意义,同时为起义军提供了一个重现皇城过去辉煌的机会。

5月12日早晨,在起义军的迫使下,巴哈杜尔沙二世发布文告,宣布恢复莫卧儿帝国,号召全体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团结在一起进行反英“圣战”。接着,并任命米尔扎·莫卧儿为起义军总司令。起义土兵推选了一个由10人组成的军政管理委员会。其中,6人是军队代表,步、骑、炮兵各2名,主管军事;另外4名系文职人员,主管民政事务。军政管理委员会是起义政权机构,实际上掌握了最高权力。它下设各种专门委员会,处理日常事务。所有司法和税收官吏,均由军政管理委员会任命。德里起义政权在与英国殖民者进行紧张艰苦的斗争条件下,实行了一些为人民谋福利、巩固新政权的措施:1857年6月,决定城市贫民一律免税;7月,下令取缔柴明达尔租佃制度;8月,颁布了耕者有其田的法令。由于德里政权存在时间不足4个月,上述反封建措施没有来得及实施。尽管如此,德里起义政权的建立具有重大政治影响。它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莫卧儿王朝的古都,是亿万印度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自由的象征。起义军在德里建立政权,发布各项法令,无疑增强了起义的民族意义,使民族起义的烽火燃遍全国。

四、起义的迅猛扩展

成功夺取德里之后,短短的一个月内,起义逐渐扩大到全国各地,呈现烈火燎原之势。5月13日费罗兹浦尔驻军起义,5月20日阿里加军民起义,5月21日白沙瓦驻军起义,5月30日勒克瑙和巴莱利军民起义,6月4日康浦尔和贝拿勒斯军民起义,6月5日斋浦尔军民起义,6月6日章西和阿拉哈巴德军民起义。这样,随着一个接一个城市的起义,不到4个月,起义地区就囊括了几乎整个北印度和中印度的大片地区,包括西北省、奥德、洛希尔坎德、比哈尔和本德尔坎德。在这广大地区内,起义城市连成一片,殖民政权除少数据点外荡然无存,民族政权到处建立起来。在旁遮普、拉其普塔纳、马哈拉施特拉、海德拉巴和孟加拉,也有零散的起义发生。

起义者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控制了一个又一个的军事重镇以及广大的农村地区,先后形成了几个起义斗争的战略重镇。德里、勒克瑙、康浦尔、章西是起义的几个主要中心。德里是起义的心脏,皇帝在这里,这里就是起义的中央政权所在地。许多地方的印度土兵在起义后自动来首都会合,接受调遣。这里聚集的武装力量很快达到5万人。政权和军权最初都操在皇族手里。

勒克瑙是原奥德土邦首府,这里起义主要领导人是著名穆斯林学者、前奥德纳瓦布顾问阿赫默德沙。他反英态度坚决,被英当局监禁,勒克瑙土兵起义后被救出。5月30日勒克瑙爆发起义,驻奥德的英国殖民长官亨利·劳伦斯率部退入官邸堡垒负隅顽抗。到6月中旬,起义者基本解放了整个奥德城乡。奥德各地起义军源源不断向勒克瑙集中,堡垒中的英军在几路起义军的重重包围下,已成瓮中之鳖。7月3日,在起义军的猛攻下,亨利·劳伦斯身负重伤,翌日毙命。奥德起义胜利后,宣布恢复旧土邦王朝,因纳瓦布年幼,由其母哈兹拉特·玛哈尔摄政。起义军控制了奥德,对起义中心德里形成了一道东北屏障。

康浦尔起义领导人是那那·萨希布,他是前帕什瓦巴吉·拉奥二世的养子。他甘愿放弃家族的头衔,被驱逐出浦那市,之后他就生活在靠近康浦尔的地区。6月4日,康浦尔爆发起义,附近成千上万农民加入起义行列。英军司令胡格·韦勒带领残兵败将,退守城东郊阵地。6月6日,起义军开始围攻英军阵地。6月25日,陷于绝境的英军举起白旗投降,康浦尔起义取得胜利。7月30日,那那·萨希布加冕为马拉特联盟的帕什瓦(即首相)。他在助手坦地亚·托比的协助下,整顿队伍,维持城内秩序,准备与英军进行长期斗争。“那那·萨希布恢复帕什瓦称号对马拉特人有一定的号召力,在他们看来,这是恢复马拉特人国家的信号”[10]

章西女王雕像

章西起义领导人是拉克希米·巴伊,她是已故王公的王后。6月初,章西城内的印度土兵和贫民发动起义,占领军火库。次日,驻守章西的一个骑兵团队响应起义。6月5日,拉克希米·巴伊率领自己的亲兵与起义土兵会合,向市区进攻。英军退守堡垒进行顽抗,被起义军团团包围,最后被迫于6月8日投降。起义胜利后,拉克希米·巴伊宣布为章西女王,领导起义军民修筑工事,赶制武器,准备与英军血战到底。

从5月10日米鲁特首先发难到8月中旬,起义的烽火在印度迅速蔓延。仅仅3个月时间内,英国人在印度一百年的殖民统治几乎全部垮台了。英国殖民统治者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形势惊惶万状。当时印度的英籍士兵只有4万人,驻扎分散,不足以镇压起义。当局赶忙从英国本土和伊朗调兵,并把正派往中国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侵略军中途截回,同时征召尼泊尔和旁遮普封建主的军事力量。英国援军分成几路,向起义地区发起反扑。于是,英勇的城市保卫战开始了。

五、城市保卫战

1857年9月到1858年4月是城市保卫战时期,这是大起义的第二阶段。英军反扑的重点目标是德里、康浦尔、勒克瑙、章西。

在德里,掌权的皇亲贵族并不认真组织防御,而是贪污腐化,克扣军饷,向商人敲诈勒索。王妃姬娜特·玛哈尔、大臣阿赫沙努拉等还秘密通敌,充当内奸。起义土兵极为愤慨。7月,他们通过选举建立了新的政权机构——行政会议,由6名军队代表、4名文职人员组成,巴雷利起义土兵领袖、原炮兵上尉巴克特汗被推举为领导人。行政会议接管了德里政权,不顾贵族反对,采取了许多革命措施,巩固与群众的联系,加强防御力量,如惩治内奸(包括对通敌的王妃实行监视)、打击投机商、向富商征收特别税、取消盐税和糖税、给起义牺牲的战士5卢比加免税土地永远使用、宣布以后将废除柴明达尔制、保证“土地归耕种者”等,得到人民热烈拥护。起义土兵和行政会议还迫使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免除皇子莫卧儿的总司令职务,改任巴克特汗为军队总司令,接管德里的防御指挥权。封建贵族不愿大权旁落,对行政会议和巴克特汗的工作竭力阻挠破坏,但只要被行政会议查获,给予惩治也毫不留情。在巴克特汗的指挥下,起义军不断袭击围城英军,使其遭到重大损失。从6月到7月,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英军换了4个总司令,致使他们包围德里3个月而不敢攻城。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对起义军越来越不利。英军不断得到增援并拦击德里周围各路起义军,使德里日益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城内粮食不足,起义军财政供应发生很大困难,各地来此的部队为款项分配时常发生纠纷,再加上起义军中的语言隔阂、宗教和种姓间的矛盾,来自四面八方的起义军大都各行其是,使起义军内部裂痕加深。皇帝参加起义本来就出于勉强,并一直与英国人保持联系,王公贵族同英国勾结,从内部瓦解起义军,逼走了大量起义战士。到9月初,德里城内保卫者只剩下1.2万人。9月14日,英军在做好充分准备后,分五路向德里发起总攻。在英军用重炮轰开城墙蜂拥入城后,起义军在人民支持下实行巷战。经过6天6夜反复争夺,英军死亡5000人,4名司令官中有2名被击毙,2名受伤。9月19日深夜,起义军在巴克特汗率领下撤出德里。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没有接受起义军的随军突围劝告,被英军俘获。3个皇子当即被处死。皇帝本人被押往缅甸,1858年死于仰光狱中。莫卧儿帝国至此寿终正寝。[11]德里陷落后,英军纵兵3天,烧杀抢掠,尸体枕藉,血流成河,德里变成一座死城。

勒克瑙起义

德里失陷后,起义中心转向奥德首府勒克瑙。从德里撤出的起义军集中在此。9月下旬,一支英军突入城内,但被起义军围在里面。11月中旬,英军总司令科林·坎贝尔亲自指挥援军,从康浦尔出发,进攻勒克瑙。经过6天激战,英军付出了极大代价,与城内被困英军会师。但市区仍控制在起义军手中。这时,坦地亚·托比率领的2万起义军与那那·萨希布的军队会师,攻占了康浦尔。11月24日,坎贝尔匆忙率领军队从勒克瑙撤向康浦尔,双方展开激烈的争夺战。11月30日,经过6天激战,坦地亚·托比战败,撤回卡尔比,康浦尔再次陷落。从此,勒克瑙与中印度起义军的联系被切断。1858年3月,坎贝尔集中9万大军再次向勒克瑙大举进攻。起义军与敌人短兵相接,殊死战斗,抗击敌人20天之久,最后被迫撤出勒克瑙。勒克瑙陷落后,同样遭到英军的杀戮和洗劫,仅抢走的财物就达600万英镑。

1858年3月,英军向大起义的最后一个中心章西发起进攻。22岁的章西女王领导全城男女老幼奋起抵抗。坦地亚·托比率军从卡尔比赶来支援,在章西城郊遭到英军阻击,被迫撤回。援军撤退后,章西起义者的处境更加困难。4月3日,英军突入城区。经过2天浴血巷战,章西女王身背养子,骑马率残部突破重围,直奔坦地亚·托比驻地卡尔比。4月5日,章西陷落。至此,大城市都被英军夺取,起义军失去了斗争中心,武装斗争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由城市保卫战变为分散流动的游击战。

六、起义后期的游击战

从1858年4月起,起义转入游击战阶段。起义军失去全部大城市后,放弃了阵地战术,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在艰苦的条件下同敌人周旋,使英军遭到很大损失,对英国殖民统治仍然是一个严重威胁。从各沦陷城市撤出的队伍加上原来分散在农村的起义力量大约总共有12万人,他们分别在比哈尔、奥德和洛希尔坎德、中印度三个地区开展游击战,显示了印度人民的顽强斗争精神。起义后期,在奥德,有奥德皇后和那那·萨希布领导的起义军;在比哈尔,有昆瓦尔·辛格领导的起义军;在中印度,有坦地亚·托比领导的起义军。

1858年4月至5月间,英国殖民者企图在雨季来临之前,调集大批人马,一举消灭奥德起义军的主力。5月初,英军总司令坎贝尔集中兵力进攻奥德的巴莱利。当英军历尽艰辛赶到市郊,起义军早就撤走。而另一支起义军则乘敌军主力进攻巴莱利,后方空虚之机,一举攻克沙扎汗浦尔。当坎贝尔率军赶来援救时,起义军又北走穆汗逖。24日英军跟踪赶到这里时,起义军早已无影无踪了。这样,由于奥德起义军转战各地,拖得英军疲于奔命,在起义军的不断袭击下遭到严重伤亡,英国人企图在雨季到来前消灭起义军主力的计划彻底破产了。

在比哈尔,由年已七旬的昆瓦尔·辛格领导的起义军于1858年初已从比哈尔深入到奥德的东南部,运用游击战术把来犯的英军打得一败涂地。[12]4月初,英军攻陷勒克瑙后,集中兵力进攻昆瓦尔·辛格的队伍。在敌我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情况下,昆瓦尔·辛格被迫向东撤退,在撤退过程中起义军运用神出鬼没的运动战,打得英军闻风丧胆。昆瓦尔·辛格在抢渡恒河的战斗中负伤,一只手被炮弹炸碎。据说在当时激战的情况下,老人来不及包扎,自己用刀把断肢砍掉,投到河里,作为献给这条圣河的“最后祭礼”。昆瓦尔·辛格虽然身负重伤,在撤回比哈尔途中的丛林中,仍旧指挥起义军与在后面追击的英军激战,使英军遭到重创。英军第35团剩下的150人,有100人被打死,格兰德将军和另外两名军官被击毙,所有的炮兵损失殆尽。英军士气低落,只有随军的锡克士兵还能坚持战斗。4月23日,追击昆瓦尔·辛格的英军被打垮。第二天,昆瓦尔·辛格也因伤势过重,死在比哈尔根据地加德斯堡的王宫里。起义军由他的弟弟阿玛尔·辛格率领继续战斗,他在沙哈巴德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政府,任命了官员、法官,甚至建立了监狱。起义政权一直存在到雨季过后。

在中印度,由坦地亚·托比领导的起义军,开展游击战的规模最大,坚持的时间也最长。4月4日后,坦地亚·托比和章西女王在卡尔比并肩战斗。5月22日,英军占领了卡尔比。坦地亚·托比和章西女王撤出卡尔比,于6月1日攻占瓜廖尔,在那里重整旗鼓,拥立那那·萨希布的侄子为帕什瓦,坦地亚·托比为起义军总司令。6月17日,几路英军赶来围攻瓜廖尔。在瓜廖尔保卫战中,章西女王身先士卒,勇猛杀敌,不幸落马身亡,时年23岁。这位巾帼英雄的英勇事迹一直为印度人民传诵,成为鼓舞人民反英斗争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同时,坦地亚·托比率军西撤到拉其普塔纳。大队英军不分昼夜跟踪追击,包围拦截,但坦地亚·托比的军队以机动灵活、行军神速见长,一天行军90千米。从1858年6月至12月半年中,这支起义军行程1.5万千米,牵着英军的鼻子东奔西走,一面巧妙地突破敌军的重重围堵,一面攻城略地,把英军拖得一筹莫展。最后,坦地亚·托比突入汉德希,当时他的部队只有1800人。由于长期跋涉和转战,士兵已疲惫不堪,给养不足,而英军又在西面挡住了去路,北面赶来追击的英军步步逼近。坦地亚·托比面对这种不利形势,决定转向北方,招募新兵,积蓄力量,准备继续战斗。

七、起义的失败

英军在雨季前消灭起义军主力的计划,在各地起义军游击战的打击下,已经彻底破产了。这样,英军不得不挨过雨季,于1858年10月开始对起义军大规模进攻。为了配合军事行动,在政治上采取了收买封建王公和地主的措施。11月1日,英国发表了《维多利亚女王宣言》,宣布取消东印度公司,英王直接管辖印度,保证英国不再扩大英属印度的领土,并“像尊重自己的一切一样,尊重印度王公的权利、尊严和荣誉”[13],允诺宽恕所有参加起义的封建主。这就使封建王公和地主,除了个别起义领袖外,纷纷投向英国殖民者的怀抱,从内部瓦解了起义队伍。

11月初,英军总司令坎贝尔亲自指挥3路大军,向奥德南部的起义军进攻。起义军在内外敌人的夹攻下屡遭失败。12月初,起义军残部在领袖班尼·马德赫率领下,分成小股流散到巴莱赤地区的农村里。而在奥德北部靠近尼泊尔边境地区,那那·萨希布和奥德王后玛哈尔仍然领导起义军进行艰苦斗争。由于奥德的大封建主大多放下了武器,起义队伍且战且退。12月末,那那·萨希布率领部队在尼泊尔边境与英军展开一场殊死搏斗,余部进入尼泊尔境内的密林里。尼泊尔政府只准许收容奥德王后玛哈尔。这样,玛哈尔被终生软禁在尼泊尔王宫里,那那·萨希布死在当地的山林里,但是关于他仍然活着并回来领导人民斗争的传闻,在人民中流传了很多年。

在比哈尔,起义军于10月雨季过后,英勇抗击围攻根据地加德斯堡的7路英军,并在阿玛尔·辛格的率领下突围。月底起义军进入恺慕尔山区,斗争一直坚持到年末。

1859年,在中印度,由坦地亚·托比领导的起义军的处境越来越困难了。由于奥德南部与北部以及比哈尔的起义军皆被镇压,各路英军都集中到中印度。他们改变了过去的穷追战术,采取步步为营的进逼办法,使起义军的活动范围越来越狭小。起义队伍内部王公地主在英国人的收买下,也纷纷倒戈叛变。部队的弹药和给养供应严重不足,作战连连失利。坦地亚·托比为了摆脱困境,决定从英德拉伽尔突围,深入拉其普塔纳西北部。1859年1月21日,起义军在行军途中与大队英军遭遇,在战斗中遭到严重损失,坦地亚·托比被迫隐匿到帕兰的丛林中。这时,跟随他的唯一的助手曼·辛格,一个混入起义队伍里的原瓜廖尔土邦的封臣,投降叛变。4月7日,英军由曼·辛格带路偷偷摸进林中营地,起义者大都遇难,坦地亚·托比在睡梦中被捕,于18日在锡普里被绞死。坦地亚·托比遇难后,分散到各地的小股起义队伍把斗争一直坚持到1859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