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4 主要结论

本项研究对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演进规律与优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这里列出一些主要结论。

(1)伴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变迁,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和特点:20世纪80年代财政承包制改革以来,政府规模呈现出明显下降态势,经济性支出比重明显下降,社会性和维持性支出比重持续增加;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政府规模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势头,经济性支出比重也有所增加,而社会性和维持性支出比重有所下降。不同级次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的变化趋势总体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较省和地市级地方政府而言,县级地方政府承担着较重的支出事务,特别是担负着沉重的维持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事务,并且近年来表现得更为突出。

(2)财政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变迁构成了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演进的重要体制性动因:财政收支分权对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影响——财政支出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以及经济性支出具有较为显著的扩张效应,对教育等社会性支出和行政管理等维持性支出规模则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财政收入分权的影响则完全相反;纵向政府级次减少有助于遏制地方政府规模膨胀,促使地方政府更加关注教育等社会性服务发展,但也导致行政管理等维持性支出增加,抑制了农林水和基本建设等经济性事务的投入力度;辖区政府数量增加对地方政府规模膨胀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3)财政分权特别是财政收入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与政府组织结构有关:政府级次减少有助于强化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膨胀的遏制作用,辖区政府数量增加将会抑制财政收入分权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作用。

(4)我国地方政府间存在着显著的策略互动行为,财政竞争机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导致地方政府规模增加且更加侧重于经济性和社会性支出事务,但有助于遏制维持性支出规模膨胀。这些影响存在着明显的跨时差异:1994年分税制改革明显改变了地方政府间策略互动行为模式,有助于遏制地方政府规模膨胀,但也过度削弱了经济性支出竞争,对经济性支出具有紧缩性影响。

(5)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我国地方政府竞争性行为进而对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具有显著影响: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总额以及财力性和专项转移支付对省级财政总支出、经济性和维持性支出竞争具有显著弱化作用,有助于遏制地方政府规模过度膨胀,但也遏制了经济性支出的正常增长,削弱了财政竞争对维持性支出膨胀的遏制作用;税收返还对省级财政总支出和各类支出竞争均具有显著强化作用,其中对经济性支出竞争的强化作用表现得尤为突出,总体上不利于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

(6)公共池机制同样在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演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在财政收支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与地方政府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有关——地方政府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越高,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行为的约束作用越弱,不利于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

(7)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总体而言不利于地区经济增长,突出表现在财政总支出和维持性支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社会性支出则有助于地区经济增长。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着明显的跨级次差异和跨时差异:1994年分税制改革改变了地方政府间策略互动行为,促使地方政府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但也加剧了经济性支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县级地方政府经济性支出有助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维持性和社会性支出则具有显著负影响,这可能与我国县级地方政府承担的支出事务特别是社会性和维持性支出事务过重有关。

(8)我国地方政府公共资本投资构成不尽合理,在基本建设等公共物质资本投资与公共教育等公共人力资本投资之间更加青睐于前者,从而导致公共教育投入明显不足,抑制了长期经济增长,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进一步强化了地方政府公共资本投资构成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

(9)我国省份地方政府支出行为呈现出较明显的全国反周期和省份顺周期特征,有助于全国经济稳定但加剧了省份经济波动,这在欠发达省份表现得尤为突出;财权与事权错位导致财政收支分权对地方政府支出行为的周期性特征具有较明显的非对称影响:支出分权会削弱地方政府支出行为的全国反周期特征,强化其省份顺周期特征,收入分权的扭曲性影响较弱;官员治理制度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干部队伍年轻化和知识化有助于弱化地方政府支出行为的省份顺周期特征,较长的任期和中央任职经历则具有相反影响,但这些因素对地方政府支出行为的全国反周期特征的影响较为模糊。

(10)我国省级地方政府收支规模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财政收入规模增加有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但影响并不显著,财政支出规模增加则进一步增大了居民收入差距。经济性和维持性支出比重增加加剧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社会性支出则有助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但影响并不显著。

(11)我国地方政府在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时没有很好地将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地方公共教育投入政策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不利于缩小劳动力工资差异;教育资源更多地向基础教育倾斜将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同时也有利于缩小劳动力工资差异,但后一种影响并不显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支出和高等教育支出政策对地区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溢价水平的影响总体上较为模糊;高校扩招政策有助于降低人力资本溢价水平,但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12)为了更好地实现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优化,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中央政府应着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统筹规划、促进财政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减少级次、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扁平化”改革,合理分权、深化我国特别是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