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青年时期马克思的宗教思想分析
《约翰福音》是《圣经》中四福音书之一,被称为《圣经》中的《圣经》。不仅在西方宗教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在西方哲学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按照基督教教会传统的看法,《约翰福音》的作者是耶稣的爱徒约翰。在其中,基督耶稣的道得到了最明显、最直接的表达。
在这本书中,有关耶稣的事迹被略去很多。作者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使人相信耶稣是基督,人们因信从这位神的儿子而得生命。《约翰福音》从13章到17章是基督耶稣临受难前的一篇很长的教导。15章教导,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1)门徒与主的关系;(2)门徒之间的关系;(3)门徒与世人的关系。耶稣要门徒在世上荣神益人,成为他的见证。其中,第1—14节主要讲主与门徒的关系,也就是题目中信徒和基督的一致性。
《约翰福音》15章开篇就说:“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栽培的人。”(15:1)接着耶稣用枝子和葡萄树的关系来形容门徒与主的关系。他说:“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15:4)“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15:5)[1]耶稣是真葡萄树,我们是枝子,只有与树相连的枝子才有生命力,与树失连的树枝是没有生命的。
耶稣说要常在他里面,就是常跟这个真葡萄树接连在一起。枝子怎样才能连在生命之树上?要常在主里面。常在主里面,就是常在主的话里面,按照主的吩咐去行动。这里的“话”也有“道”的意思,也就是常在道里面,与道相连、相融,合于道。常在主里面、合于道,就是常在他的爱里,跟耶稣的爱连在一起。常在主的爱里面,与主的爱相连,人就分有了道,有了爱的本性。
对这“《圣经》的心中之心”,“福音中的福音”,“神启示中的启示”,中学时期的马克思是如何领受的?在耶稣离世升天前的谆谆教导中,马克思感悟到了要和基督一致,追求人的尊严和道德的高尚!
1.2.1 摆脱迷信,让爱代替恐惧
马克思认为,从人类的历史来看,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摆脱迷信的枷锁,不懂得基督教教义的民族对自己以及对神都没有形成有价值的观念。这些民族的人生活在深深的恐惧之中,恐惧神灵的无上威力,“深信自己会被鄙弃”,生活在战栗之中。神仿佛是高悬在他们自己头顶的利剑。
在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看来,没有听过基督教教义的民族,没有信从耶稣的民族,就没有形成对神的正确的、有价值的观念,也就没有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因此,我们要信从耶稣,“和基督一致”,在这种一致中我们首先要用爱的眼神注视上帝,要在心中洋溢最热忱的感激之情,要心悦诚服地拜倒在他的面前。我们和基督一致,回到了神的怀抱。虽然我们是被抛弃的,但我们得到了拯救。那份喜悦是无以言表的。而被拯救的我们,才可能真正去爱我们宽宏大量的“父亲”。上帝在我们眼中的形象改变了,上帝不再是让我们受辱的主宰者,而是我们仁慈的“父亲”。因此我们说,《新约》不是上帝的恐吓信,而是爱,上帝就是爱本身。
上帝创造了人,从此人具有了上帝的形象,具有了神性。但人却背离了上帝,人充满欲望,而欲望本身就是一种魔性。上帝并没有因此嫌弃、抛弃他的创造物,上帝派基督来拯救人类,因为人类根本无法自救。只有上帝救了人,然后人才能自救。人的自救要靠信奉基督,只有信奉基督,人才能被拯救。马克思认为,人只有接受基督教,信从上帝,达到和基督的一致,形成对上帝的正确态度,才能摆脱迷信,摆脱对神的恐惧,因人的得救而找到人的尊严。人只有通过和基督一致,达到“上帝从无中创造出人的那个目的”,才能走出生存困境,才能过上真正的幸福生活,才能走向完美!
在基督教看来,人是上帝造的。人的生命不能依靠人自身的追求而得到;生命是神赐予的,是造物主给的,是上帝给的,上帝创造了万物。当人依靠自己去追求生命时,人就丧失了生命。
但正如马克思在论宗教问题的毕业作文中所说,各民族的历史都处在无知与迷信中,人也在无知中罪恶满身。但创世主没有抛弃这些罪人,而是派自己的儿子来拯救世人。人只有信从耶稣,与基督合一,才能重生。人的重生同样是耶稣基督带来的。对生命意义的体认、灵魂的净化、生命的重生都必须要有对耶稣无限的信从。
可见,中学宗教作文时期的马克思完全站在基督教的立场上来认识人,认识生命和世界。在大学时期,受到青年黑格尔派以及一些启蒙思想家的影响,马克思认真研读了伊壁鸠鲁的无神论思想,进一步认识到恐惧是一切宗教的根源。
一般认为,《约翰福音》最初是用希腊文写成的,成书大约在公元1世纪的下半叶。许多学者发现,《约翰福音》的写作与古希腊时期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氛围有密切的关联。
《约翰福音》深刻表现了古希腊哲学思想对生存的关注,以及在古希腊社会动荡时期,人们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古希腊晚期哲学更多地关注灵魂安宁。对死亡的关注、对生命意义的沉思等成为伊壁鸠鲁派、斯多葛学派和怀疑派的思考主题,哲学把追求幸福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但古希腊哲学不能解答这些在生存中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哲学不能给生命慰藉,也无法引导人们追求真理和幸福生活。人们渴求让他们走出迷宫的方法。因此,“当《约翰福音》从拯救概念的角度回答这些问题时,无疑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2]。《约翰福音》的写作目的就是让人相信耶稣是基督,信仰耶稣就能得救,得生命。因信从而得救,从此西方社会走上了宗教的道路,信仰代替了哲学和理性。马克思分析信徒与基督结合为一体的必要性,突出强调信徒的信,认为“只有基督才能够拯救我们”[3]。只有信从耶稣,才能摆脱迷信,摆脱恐惧。
1.2.2 道德根源于对基督的爱
只有和基督一致,只有对上帝怀着崇高的爱,只有受到耶稣基督为拯救我们而献身的大爱的感召,我们才真正具有高尚的道德,才真正相亲相爱。对基督最纯洁的崇敬和爱戴,使我们做有德行的人。
在马克思看来,这是人和基督一致的最伟大的作用。道德的根源是爱:对基督的爱,对神的爱。
马克思认为,存在三种不同的道德:一是斯多葛学派哲学所描绘的道德;一是异教徒民族纯粹的、建立在天职基础上的严峻说教;一是建立在对基督、对神的爱的根源上的道德。只有第三种道德,因为其根源的纯洁,才成为真正神性的东西。人的道德总是有局限的。
马克思认为,对基督的最崇高的爱,不仅使我们对基督满怀最纯洁的崇敬和爱戴,而且使我们做有德行的人。科尔纽认为,人总是想让自己成为神,而要想成为神就必须提升自己的道德。古代最杰出的人物都在做这种尝试,最突出的代表是柏拉图。但只有通过基督教,只有通过神启,人才能变得道德高尚,人和神的结合才能成为可能。马克思把人神结合的原因归于这种对人的本质和人性的追求,显然马克思将宗教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所以,“从教义的观点看,这篇文章写得并不好”[4]。但科尔纽没有意识到,爱本身就是基督的道,“力图提升道德”就是常在主里面,就是合于道。常在主的爱里面,与主的爱连接,遵从他的教诲,学会做出牺牲,做有德行的人,这既是和基督一致的条件,也是和基督一致的结果。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的宗教思想充满人性关怀,充满对人类使命的信念。他对宗教的理解睿智而深刻。
宗教是道德的基础和依托,这在今天依然是提倡复兴宗教的一个重要理由,人们在反思宗教的作用时也免不了谈到这个问题。成熟时期的马克思揭示了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纲,揭示了宗教和道德的真实联系,但此时的马克思是站在宗教的立场来谈宗教与道德的作用的:人可以有道德,但人的道德有局限性,只有源于宗教的道德,源于对上帝的爱的道德才是纯洁的。
1.2.3 和基督一致才有真正的快乐
在分析和基督一致的影响或作用时,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只有具备了德行,只有达到这种纯洁的道德,只有和基督一致,才能真正抑制内心的恶,克服各种欲望,放弃世俗的追求,抵制各种诱惑。因为只有和基督一致,他才真正明白他的生命真正追求的、真正有益的是神性的东西,而且他追求的一切都可以得到。事实上,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站在宗教的立场上,表达的恰恰是宗教将现实的所谓幸福和尘世的一切追求看成虚幻的东西,根本没有什么永恒的存在,生命有更高、更有价值的意义,过于贪恋尘世是生命的迷失。
和基督一致,才有真正的内心宁静。“无畏地去忍受一切苦难”,人的内心变得高尚,心中充满博大的爱,这样就得到了真正的快乐。古往今来,人人都追求快乐,但都没有得到。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站在宗教的立场,认为无神论者伊壁鸠鲁派的思想是肤浅的,即使一些比较深刻的思想家也没有找到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能让人的心灵回到本初,享有返璞归真的愉悦。
在之后的岁月里,随着心灵的真正成熟,马克思对爱与恐惧、对宗教与道德、对快乐本身的理解不断变化,不断升华。马克思真正从彼岸来到此岸,对伊壁鸠鲁派,对与古希腊晚期类似的生存困惑有了新的解答。
注释
[1] 《圣经·约翰福音》,第15章,124页,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
[2] 谢文郁:《约翰福音和古希腊哲学》,见www.siwen.org/。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1卷,64页。
[4] 奥古斯特·科尔纽:《马克思恩格斯传》,第1卷,刘丕坤、王以铸、杨静远译,62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