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2030:中国公共服务现代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通过第一部分对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重要性的分析,第二部分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理论模型的开发,以及第三部分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历史演进及其问题的分析,我们更好地了解了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在哪里”“走向哪里”“为什么如此”,现在我们进行最后一部分,即讨论从“在哪里”到“走向哪里”之间的路径问题和战略、策略选择问题。结合第二部分的理论模型及第三部分的问题分析,我们认为中国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需要采取如下路径:

1.建构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的新型治理理念

根据第三部分的分析,中国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公平问题(均等化)、专业化问题(质量)、多样化问题(需求)和效率问题(经济),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变革基本公共服务的治理理念,以基本公共服务的“新秩序”取代基本公共服务的“旧秩序”,建立新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这些新型治理理念主要是公共服务供给、生产与治理过程中的一些设计原则,如财政平衡原则、民主决策原则、公平正义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合作生产原则、效率原则、竞争原则、多样性原则、共同行动原则、监管原则、责任原则和信任原则,以实现满足多样化需求、提供高质量服务,形成高效、公平和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2.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规模和获取资格

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首先需要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规模和获取资格,即我们需要回答“谁可以获取什么样的基本公共服务?”“可以获得多少基本公共服务?”从理想上看,应该有一个基本公共服务的清单,当然这一清单本身也应该随着时间变化和公民需求变化而改变。但是,在每一个给定时期,都应该有一个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它为民众获取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对政府和公共服务组织进行监督提供基础。

由于地域的差异性,这个基本公共服务清单肯定存在地区差异。一般而言,应该有两个清单:一个是中央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清单,这是基础性、根本性和底线性的基本公共服务,中国所有公民都可以享受,并且这是一种基本权利,所有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内容不应该少于这一标准;另一个是地方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清单,这是差异性、地域性和特色性的基本公共服务,每一个地区可能存在差异,但是各个地方政府应该保持基本公共服务获取的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当前,很多地方政府把基本公共服务获取与户籍制度挂钩,未来要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建立一种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准入制度。

3.建立基于公民需求和选择的多元化服务供给体系

从基本公共服务到非基本公共服务,再到服务本身是一个谱系。基本公共服务在现代化服务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但是基本公共服务只能够满足公民最基本的需求,对于公民的非基本需求,应该为公民的选择权利提供空间和可能性。要满足公民的非基本需求,就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服务供给体系,使基本公共服务、非基本公共服务能协调发展。

非基本公共服务和服务的发展本身也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这主要是“知识的外部性”带来的。通过让有能力和愿意付费的公民选择非基本公共服务或者服务,他们的支付本身会为整个体系的发展做出贡献。例如,私立营利医院的发展也可以为公立医院的发展创造条件,它也可以为公立医院发展提供参照体系。

4.建立高效、专业、人性、竞争的现代化公共服务组织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通过政府购买,还是设立公立组织进行提供,几乎所有的基本公共服务都由专业化的公共服务组织生产。这些专业化的公共服务组织主要是通过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来提供服务,这种服务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统一的,医生生产医疗服务的过程,也是病人消费医疗服务的过程;教师提供教育服务的过程,也是学生消费教育服务的过程。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使得监管存在难题。如何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良好的激励和正确的约束,这是公共服务组织面临的最大挑战。

根据现代组织的特征,现代化公共服务组织需要具备高效、专业、人性化和竞争等特征。高效意味着要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收益,也意味着需要节约服务对象的时间;专业是质量的保证,这也是公共服务组织最根本的特征之一,它是由专业人员来提供专业服务,这种专业服务是以专业人员的知识、学识和经验为基础;人性化是由服务的特征决定的,基本公共服务最终需要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但是服务对象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在“标准化和差异化”与“统一化和多样化”之间寻找结合是公共服务组织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竞争意味着需要促进公共服务组织之间竞争,这种竞争过程既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为专业人才流动提供平台。

5.建立专业、法治、负责和具有回应性的现代公共服务监管体系

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公共服务供给、生产与治理过程的分离,监管作为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解决基本公共服务生产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被监管对象的专业化特征,现代公共服务监管体系首先必须具备专业性,只有拥有更加专业的知识才能够对现代公共服务实施有效监管。与此同时,现代公共服务监管体系也必须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政府能够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体系,使得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生产和治理过程都有规可循。此外,公共服务监管者也必须具有责任意识,这种责任意识可以更好地发挥监管者的主动性,避免监管者被被监管者控制。最后,这种监管体系必须能够回应需求者的诉求,并且及时根据诉求的特征形成长效解决机制。

6.建立公民、政府和公共服务组织间伙伴关系的公共服务体系

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要求各个行动者合作、共同行动和相互信任,这就需要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中建构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可以是公民和政府之间在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伙伴关系,也可以是公民和公共服务组织在公共服务生产过程中的伙伴关系,公共服务组织之间在生产过程中的伙伴关系,还可以是政府和公共服务组织在治理过程中的伙伴关系。

要建立伙伴关系,就需要为各方的互动创造一些平台。各个行动者只有通过对话、协商、谈判、沟通和倾听来解决其共同面对的问题时,才能够拥有情景意识,以形成对双方行为的理解,这种理解为共同行动奠定了基础,这种理解也为共同信仰奠定基础。

7.建立基于现代制度、技术和文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

制度是人类解决其面临问题的重要工具,它具有预期性、节约交易成本和提升效率等作用。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生产与治理过程等都需要建立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制度,使得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受到制度约束。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生产和治理过程中的融资问题、决策问题、分配问题、责任问题、生产问题、合作问题和监管问题等都需要建立规范的制度,如对于公共服务组织,我们需要建立人事制度、信息披露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本身需要公开、可执行并且做到行之有效。制度必须公开,让所有利益相关者知晓,制度的公开也为社会监督创造了条件。制度也必须可执行,要使得制度能够真正落实,无法执行的制度只是一纸空文。此外,还需要评估制度的效果,为制度变迁设定条件。

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整个人类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也必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可以使得公共服务组织智能化,这种智能化有利于提升公共服务组织的效率,也可以让公民以更加便捷的方式获取基本公共服务。

此外,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还需要改变传统官僚文化,形成以专业为基础的服务文化,这种文化应该能够体现公共服务组织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