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

(一)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是党的实践主题和历史地位转变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是先进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当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处于被剥削被压迫地位的时候,她要领导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政权。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在无产阶级夺得政权以前的时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面临的任务或实践主题,是革命,是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而在无产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以后,无产阶级的实践主题就会发生转变,即由革命转变为建设。

我们党对于革命胜利后实践主题的转换,有十分明确的意识,并且这种意识的产生是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而不是以后,这可以从毛泽东在1949年3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看出。报告向全党发出了“开始着手我们的建设事业”的号召,明确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生产建设成为党的中心工作,并且提出“城市中其他的工作,例如党的组织工作,政权机关的工作,工会的工作,其他各种民众团体的工作,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肃反工作,通讯社报纸广播电台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他说:“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1]我们注意到,关于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关于使人民生活有所改善等社会建设思想在报告中已经存在,只是还不够充分、系统,还没有形成明确的社会建设概念。并且,在生产建设概念形成的同时,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等同样没有形成和明确地提出来。但是,应该承认,革命胜利这一事实已经奠定了实践主题转变的基础。生产建设(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是经济建设)概念的提出是一个标志。按其逻辑,距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概念的提出不会远了。社会建设概念和理论提出的根本的事实基础和逻辑基础已经奠定了。

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国际国内斗争的影响,党的工作中心、重心发生了动摇、转移,“以阶级斗争为纲”代替了以生产建设、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回到这个中心上来则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但是,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以后,并不是自然而然地就确立起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思路,而是在发展出现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后,作为对这种倾向的一种反驳、纠正而提出这一思路。它不是抽象的逻辑演进的结果。同样,社会建设概念和理论的形成,也有其客观基础。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和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奠定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从而有根据提出和确立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思路。这一思路内在地包含着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思想,只是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进程,特别是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达到明确提出这一概念和理论的条件。

另一方面,社会建设概念和理论的提出除了有社会发展方面的客观条件外,还有主观条件,其中主要的是我们党关于历史方位的明确认识,即在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后,如何执好政,如何通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使国家快速地发展和富强起来,使广大人民群众尽快富裕起来,使人民尽快过上“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要求,在性质上已经是一种社会建设的思想。当我们确立了这样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由于发展中的不平衡、政策缺失和执行失当,也由于改革和发展的不足与相对滞后,在与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相对集中地暴露甚至激化的情况下,提高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问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问题就明确地摆在党和政府面前。于是,社会建设概念和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就形成并明确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