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建设,根本说来是一个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社会建设直接地是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提出的,它是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问题,因为“只有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体制,才能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3]。加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意义,首先体现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意义。但是,对于这一意义的理解,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两个方面,还要把它放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任务和总体进程中。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中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和迫切的问题需要回答。而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可能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点,如对新技术革命、全球化、时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的认识。其中最迫切和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面临的根本性主题。这不仅因为社会主义代表的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根本方向,还因为社会主义的曲折经历使这一问题的回答变得极为现实和迫切。实践证明,我们过去和现在生活中的一切矛盾和问题、成功与失败,都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有关。我们谈的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不是其他社会形态的社会建设。对这样一个问题的认识与解决,自然应当被放到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特别是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大的主题中来。
把社会建设问题放到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主题中来认识和思考的理由,还在于社会建设的意义本身。社会建设,内容所指不是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在内的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而是特别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的包括社会制度(体制)改革、社会价值整合、社会组织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和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等内容的实践过程。这一实践和问题的解决,围绕的基本是民生问题。正因为具有这一确定的内容或规定,它才有可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相对独立的“一位”。有了它,才有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的发展。社会建设概念的提出,从社会生活和结构的一个特殊方面使我们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理解和回答在理论上前进了一步。
注释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5.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58.
[3]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