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为何要将价值形式的资本转化为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
在价值转形问题上,马克思面临很多困难与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主要困难是资本如何生产价格化。
马克思设想,资本有机构成高从而利润率低的部门多得到一部分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低从而利润率高的部门少得到一部分剩余价值,以这种方式实现平均利润。但是,我们已经证明,用这种方法,如果满足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条件,那么,一定不满足价值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如果满足价值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那么,一定不满足价值形式的平均利润条件。
原因在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仍然为价值形式。只要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仍然为价值形式,就无法同时满足再生产条件和平均利润条件。满足再生产条件的问题,就是资本生产价格化的问题,因为生产资料与雇佣劳动者需要的生活资料,只能在市场上以偏离其价值的生产价格购买。
如果要具体说明每个部类购买的生产资料来自哪个部类,雇佣劳动者所需的生活资料来自哪个部类,资本家所需的生活资料来自哪个部类,每个部类的产品出售给哪个部类,产品价值如何实现,那么,必须引入生产价格形式的再生产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必须对价值形式的资本进行修正,转化为生产价格形式的资本。
马克思考虑这种变化后提出:“一个商品的这样同价值偏离的生产价格,会作为要素加入另一个商品的成本价格,因此,撇开对商品本身由于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差额而产生的偏离不说,一个商品的成本价格,已经能够包含同该商品中所消费的生产资料价值的偏离。”[1]
虽然马克思没有进一步提出应该如何实现这种转变,但是,他始终在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他认为:“价值转化为费用价格有双重作用。……加到预付资本上的利润可以高于或低于商品本身包含的剩余价值……不变资本——或者说,作为原料、辅助材料和劳动工具,总之作为劳动条件加入新生产的商品的价值的商品——的费用价格,同样可以高于或低于它们的价值。……可变资本,无论它的价值和费用价格之间有多大差额,总是由构成新商品的价值组成部分的一定劳动量补偿的,至于新商品的价值是恰好表现在新商品的价格上,还是高于或低于价格,那是无关紧要的。相反,如果说的是不依赖新商品本身的生产过程而加入该商品的价格的价值组成要素,那末费用价格和价值的这种差额将作为先决要素转入新商品的价值。”[2]
他还认为:“商品的费用价格和价值之间的差额是由双重原因产生的:一方面是那些构成新商品生产过程的前提的商品的费用价格和价值之间的差额,另一方面是实际加到生产费用上的剩余价值和[按预付资本]计算的利润之间的差额。”[3]
他明确指出:“费用价格对价值的这种有重要意义的偏离——这种偏离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决定的——丝毫没有改变费用价格照旧是由价值决定这个事实。”[4]
价值转形不能同时满足价值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与平均利润条件,只能同时满足生产价格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与平均利润条件。无论按照生产价格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还是按照生产价格形式的平均利润条件,资本都只能是生产价格形式的。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3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81-182.
[3]同上书,182页。
[4]同上书,1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