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转形概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剩余价值在不同部类或部门之间转移如何实现

一、马克思的设想

马克思曾经设想,通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即不同部门的生产规模不断变化,改变原有的商品供求关系的方法,实现价值转形。具体地说,就是让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资本有机构成高、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出,生产规模变小,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多得到一部分剩余价值,利润率提高;让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资本有机构成低、利润率高的部门,生产规模变大,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少得到一部分剩余价值,利润率降低。

他认为:“资本家阶级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分配总剩余价值的:总剩余价值不是按照各个个别生产部门的资本所实际创造的剩余价值来分配,而是与他们的资本成比例地大致平均地进行分配。较高的利润——来源于某个生产部门内的实际剩余劳动,来源于该部门中实际创造的剩余价值——由于竞争会降低到这个平均水平,而另一生产部门的较低的剩余价值,由于该部门的资本被抽出并由此而形成有利的供求关系,就会提高到这个水平。竞争不能降低这个水平本身,它只是具有形成这个水平的趋势。……利润率的这种平均化是通过不同生产部门的价格关系实现的;在一些部门中价格降低到价值以下,在另一些部门中价格提高到价值以上。由此产生一种假象,似乎同量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中会创造出同样多剩余劳动或剩余价值。”[1]

他还认为:“竞争使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平均化为平均利润率,并由此使这些不同部门的产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而这是通过资本从一个部门不断地转移到利润暂时高于平均利润的另一个部门来实现的”[2]

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不同部类之间转移,不能说明剩余价值在不同部类之间转移是如何实现的

按照马克思的设想,资本从有机构成高、利润率低的部类或部门,转移到有机构成低、利润率高的部类或部门,可以说明剩余价值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部类或部门之间转移。但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不同部类或部门之间转移,也就是资本在不同部类或部门之间转移,无法说明这个问题。

第一,如果通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说明产品价格的变化,那么,必须了解当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发生变化时产品数量如何变化。也就是,必须了解资本数量与产品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还必须了解产品价格与产品供给数量的关系,以及产品价格与产品需求数量的关系。

当产品供过于求时,该产品的价格如何下降?当产品供不应求时,该产品的价格如何上升?换句话说,必须了解产品的价格与供求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例如,必须了解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是线性关系还是非线性关系。如果是线性关系,那么,截距和斜率是多少?如果是非线性关系,那么,是哪一种非线性关系?

只有同时知道产品数量与资本数量的关系,产品价格与产品供给数量的关系,产品价格与产品需求数量的关系,才能知道各部门资本数量发生多少变化才能实现利润率相等。

也就是说,这里不仅要分析商品供求平衡的情况,还要分析商品供求不平衡的情况。但是,以商品供求不平衡为基础进行分析,不符合马克思通常使用的分析方法,因为“在政治经济学上必须假定供求是一致的。为什么呢?这是为了对各种现象要在它们的合乎规律的、符合它们的概念的形态上来进行考察;也就是说,要撇开由供求变动引起的假象来进行考察”[3]

马克思认为:“在供求关系借以发生作用的基础得到说明以前,供求关系绝对不能说明什么问题。”[4]

第二,即使各部类或各部门的资本发生变化,也不能说明如何形成平均利润。

在资本家之间分配剩余价值,不能改变生产中已经耗费的劳动。当资本家开始分配剩余价值时,生产过程已经完成。生产两部类需要补偿的生产资料的劳动,应该等于第一部类生产过程耗费的全部劳动。生产两部类需要得到的生活资料的劳动,应该等于第二部类生产过程耗费的全部劳动。也就是说,价值转形中必须满足价值形式的再生产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不同部类之间转移,将破坏原有的简单再生产条件。

第三,资本在不同部类或部门之间转移,或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不同部类或部门之间转移,通常要经历一段比较长的历史过程,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例如在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内或一年内完成。马克思意识到,“在每一个真正从事生产的部门,——工业、农业、矿业等等,——资本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却有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因为存在着固定资本。”[5]

退一步讲,即使资本在不同部类之间转移能够在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内或一年内完成(在一般情况下,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资本转移导致原有的价值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被破坏,也应该满足新的价值形式的简单再生产条件。在新的价值形式的再生产平衡条件下,仍然应该满足:生产两部类需要补偿的生产资料的劳动,等于第一部类生产过程耗费的劳动;生产两部类需要得到的生活资料的劳动,等于第二部类生产过程耗费的劳动。

也就是说,无论是否形成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在生产过程中都要满足价值形式的再生产条件。只有在流通过程中,才满足生产价格形式的再生产条件,才实现平均利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形成,不可能是资本不断流出和流入的结果,而应该从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关系中寻找形成平均利润率的直接的真正原因。

第四,在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率表现为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例,资本有机构成表现为物化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例。在简单再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的各部类都要获得平均利润,也就是实现价值转形。但是,资本在不同部类之间流动与简单再生产相矛盾。在简单再生产中,不允许资本在不同部类之间出现宏观的流动;资本在不同部类之间出现宏观的流动,就不再是简单再生产。因此,不能通过资本在不同部类之间的流动说明形成平均利润率的原因。

第五,任何资本家都不会把自己生产的剩余价值无条件地送给其他资本家。

三、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不能通过资本流动说明剩余价值如何转移

在资本生产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总是在不同企业、不同部类或部门之间转移。也就是说,从微观方面看,资本不停地流动。从宏观方面看,如果流入一个部类的资本大于流出的资本,那么,可以认为资本流入;如果流入的资本小于流出的资本,那么,可以认为资本流出;如果流入的资本等于流出的资本,那么,可以认为资本不流动。

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各部类的生产规模不变。从宏观方面看,资本不流动。因此,不能通过资本流动说明剩余价值如何转移。

四、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不能通过资本流动说明剩余价值如何转移

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各部类的资本都增加,不存在资本从有机构成高、利润率低的部类或部门被抽走的问题。

在外延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各部类的资本等比例增加,每个部类内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也是等比例增加,资本有机构成不变。对于资本有机构成高、利润率低的部类来说,资本不是流出,而是流入。因此,不能通过资本流动说明剩余价值如何转移。

在内涵扩大再生产条件下,通常伴随着全社会技术进步,也就是总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由于第一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通常高于第二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总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要求第一部类生产增长高于第二部类生产增长,即第一部类的资本增长高于第二部类的资本增长。对于资本有机构成高、利润率低的第一部类来说,不仅资本流入,而且资本流入的比例大于第二部类资本流入的比例。因此,也不能通过资本流动说明剩余价值如何转移。

此外,如果两部类资本周转速度相同,例如每年周转一次,那么,每次周转资本家都必须得到平均利润。资本家用得到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追加资本,扩大再生产。不能用下一次周转中生产规模扩大或资本流入说明本次周转如何实现平均利润。

因此,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也不能通过资本流动说明剩余价值如何转移。

五、资本流动与剩余价值转移中的矛盾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在不同部类或部门之间转移,不能说明剩余价值如何在不同部类或部门之间转移;资本不在不同部类或部门之间转移,也不能说明剩余价值如何在不同部类或部门之间转移。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不能通过资本流动说明剩余价值如何转移;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也不能通过资本流动说明剩余价值如何转移。在外延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不能通过资本流动说明剩余价值如何转移;在内涵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也不能通过资本流动说明剩余价值如何转移。剩余价值在不同部类或部门之间转移是如何实现的,成了难解之谜。

产生这个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剩余价值与在流通过程中分配剩余价值,分别满足不同规律。在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各种劳动,必须满足等量劳动创造等量价值,也就是满足价值规律。在流通过程中分配剩余价值,要满足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要求。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26-42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3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12.

[4]同上书,203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