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溯源
区域协调发展源于经济学领域的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对区域发展研究最多的也是经济学。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
该理论继承亚当·斯密以来的经济自由主义传统,基于统一的开放市场和边际报酬递减的假设,对市场经济持乐观态度,认为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会使区域间要素价格趋于一致,从而使区域间的差距自动消失。由于这一理论无视发达国家在消除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中国家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一历史事实,也不能有效地解释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区域经济二元结构,因此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了与之对立的理论——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二、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这一理论包括: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威廉姆森的倒U形假说及以工业生产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萨伦巴和马利士的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等。上述理论都认为在市场经济及“二元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增长)发展必然伴随着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非均衡(增长)发展,市场机制并不能使区域间的差距自动消失,也都直接或间接地表明了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一)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在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中,瑞典经济学家、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冈纳·缪尔达尔的“地理二元经济结构论”影响最大。他运用一系列概念,如“扩散效应”“回波(流)效应”以及“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等说明了一国经济发展中地理二元经济结构的成因,并提出了克服这种二元结构的政策建议。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因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及外部影响要素不同,就会出现地区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作用下不断加强,使得自然条件较好、环境较先进的地区进一步发展,而落后地区会更加落后。这是由于发达地区要素生产率高、价格高,不发达地区的生产要素就会流向发达地区,而一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特别是对劳动力)的吸收是有选择性的,因此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落后地区高质量的生产要素不断流失并向发达地区集聚的过程。缪尔达尔称之为“回波效应”(“倒流效应”),并认为不存在当时主流经济学认为的“扩散效应”,即发达地区的发展会扩散到落后地区从而带动落后地区发展。随着贫穷引起要素“倒流”,贫困地区就更贫困,而更贫困就更“倒流”,如此反复“循环累积”,使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越拉越大。据此分析,缪尔达尔提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先次序的看法:主张当某些先起步的地区积累起发展的优势时,应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通过各种政策倾斜,优先发展这些地区,求得高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发展,并通过这些地区的发展来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地区间差距不能太大,要控制在一个合理区间,同时为避免“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影响,防止两极分化,不能消极等待市场力量自发作用,必须由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有序地扶持落后地区,刺激和帮助落后地区快速发展。缪尔达尔的理论不仅得到许多学者的认同,且经统计方法检验,大致符合不发达经济的实际情况,因而受到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的重视,被许多国家在规划区域发展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印度的坎德拉、巴西的马瑙斯等不发达地区的开发计划,我国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中提出的“两个大局”,都可说是其理论的政策反映。
(二)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其著作《增长极概念的解释》中第一次提出增长极理论。该理论认为,增长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部门或者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次出现在一些增长极上,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进而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影响;经济增长也不是在每个部门或者地区按同一速度平衡增长,而是在不同部门或者地区按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长;一些主导部门或是有创新能力的企业集中分布在特定地区或大城市,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增长极通过所在部门、地区产生支配性影响,进而使所在部门、地区获得优先增长,带动别的部门、地区迅速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需要那些率先发展起来的大城市作为区域中的“增长极”,利用“扩散效应”,带动区域内其他经济体的发展,实现区域发展的可协调。
(三)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区一般是指城市或者城市聚集区,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边缘区是指经济落后地区。它是由美国区域规划学家弗里德曼在《区域发展政策》中提出的。他尝试地说明了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转为彼此相连、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为相互联系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从极化与扩散关系看,经济活动的地域过程大致可分为离散、极化、扩散和成熟四个阶段。
(四)梯度理论
该理论认为,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因素是创新活动。由于创新活动一般都在高梯度地区发生,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生命周期阶段变化,生产活动会从高梯度区域渐渐向低梯度区域转移,梯度转移过程中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随着研究的加深,在其基础上又发展了若干理论,有反梯度推移论、并存论、主导论等。
(五)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这一理论最初是由波兰的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的。该理论核心是社会经济课题大多在点上聚集,通过现状基础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主要以下面两点作为依据:一是生产力地域组织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二是事物相互引力与扩散方式的普遍性。点-轴渐进扩散的结果是点-轴-集聚区的空间结构。
三、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区域发散理论
该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其从运输成本、聚集经济、规模经济、人力资本、外部性、递增收益、技术扩散等角度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进行全方位探讨,提出了区域间经济发展趋异或区域发散的观点。该理论认为: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及流动方向并非像新古典增长理论所假设的那样,仅受由稀缺性所决定的价格影响,除此之外,还受制度性障碍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劳动力的流向除受工资待遇影响外,还存在制度、文化差异、就业的信息成本、社会环境等障碍;资本也不总是从剩余地流向稀缺地,其流向会受到产业聚集和外部性所形成的递增收益效应的影响。因此,要素的自由流动并不会自动纠正区域发散趋势,也就不能自动纠正区域间发展的差距。政府的政策和制度会影响要素流动方向,不同的区域政策和制度会导致区域的不同发展,因此政府应该出台合理的政策以及创新体制机制来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