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曹操去世,刘备托孤
第八十五节(下):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曹操去世,刘备托孤,标志着那一代人的结束。
曹操死于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刘备死于蜀汉昭烈帝章武三年(223),两人都在死前留有遗嘱。
刘备的遗嘱,见《诸葛亮集》载先主遗诏敕后主曰:“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临终时,呼鲁王与语:“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
刘备的这番遗言,一是鼓励,二是希望,三是明确指出“父事丞相”,这是他遗诏的最主要之点。因为他向诸葛亮托孤以后,必须要向另一方当事人,他的继承人交割清楚的。这样,他就可以放心地闭上双眼离开这个世界。第一,他的儿子阿斗,继续坐在他坐过的位置上,他放心了。第二,他的军师诸葛亮,继续像辅佐他一样地辅佐刘禅,他更加放心了。因此,刘备的死,要比他的对手曹操干净利索,说走就走,心无遗憾。曹操的死,就比较迁延、反复、拖沓和麻烦。也许这两个人的病情不同,刘备可能系消化道引发的脏腑器官衰竭,死亡过程较快,而曹操则是他宿疾头风而致脑部产生癌变,故而弥留时间较长。从他断断续续的《遗令》看,显然是他半昏迷、半清醒状态下呢喃之语,由身边人记录下来的。
看曹操的这份《遗令》,你马上会想到什么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他真是难舍难分与他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这个世界,他也实在还不清与他有过缠绵感情的那一大串风流债啊!
正史《三国志》载:“二十五年(220),春正月,庚子,王崩于洛阳,年六十六。遗令曰:‘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谥曰武王。二月丁卯,葬高陵。”《遗令》只有44字,简洁明顺。而稍后至晋惠帝元康二年(292),由江东来到洛阳的陆机,任太子洗马、著作郎,有机会接触秘阁文书,从中发现了曹操的遗令,并写进了他的《吊魏武帝文》中,于是,世上出现了陆机版本的《遗令》,看到了另一个碎嘴的、唠叨的、婆婆妈妈的,甚至有点感情失控的曹操。
“吾夜半觉,小不佳;至明日,饮粥汗出,服当归汤。吾在军中,持法是也。至于小忿怒,大过失,不当效也。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吾有头病,自先著帻。吾死之后,持大服如存时,勿遗。百官当临殿中者,十五举音;葬毕,便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上,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珠宝。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于台堂上,安六尺床,下施(纟左惠右)帐,朝脯设脯糒之属。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辄向帐中作伎乐。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履组卖也。吾历官所得绶,皆著藏中。吾余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共244字。
在其《吊魏武帝文》中,还有诸如“持姬女而指季豹以示四子,曰:‘以累汝!’因泣下。伤哉!曩以天下自任,今以爱子托人”等未见于《遗令》的词句,分不清是曹操的话,还是陆机的文,因此,这篇由《吊魏武帝文》中辑出的《遗令》,既不为陈寿所取,也不为裴松之所引,甚至也不被最反曹的吴人所著《阿瞒传》采用,可见陆机此说,确有很大的存疑之处。何况其祖陆逊,其父陆抗,吴国之干城,一生与魏相敌,更加之陆机还是一个善于投机的文人呢?
不妨姑妄听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