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文说三国演义(下):星落秋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说客的能耐

第八十六节(上):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能言善辩,才思敏捷,应对如流,果敢无畏,凭三寸不烂之舌,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春秋战国到秦汉之际,衡量一个良臣谋士的重要标准。晏子使楚,就是在外交中发挥辩才的杰出范例,张仪苏秦,陆贾郦生,都以口若悬河,闻名于世。而诸葛亮舌战群儒,在《三国演义》中,更是脍炙人口的篇章。

谈判,是双方较量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谈判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负责与对方打交道的使者,通过口才,取得胜利,这类职业谈判者,古称说客。

只要有对峙的双方,说客,就是不可少的。其实,现代社会中的上自国家的外交官、谈判代表,下至公司里的推销员、公关小姐,他们所做的一切和所想达到的目标,与历史上的这些说客相比,除了内容变化,实质精神是没有什么差别的。总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一方,希望通过语言手段,从处于强势的一方那里,获得想得到的一切,而避免必须诉诸其他手段的较量。因为这种真刀真枪的局面,对于弱势后方,绝对难以取得胜利。因此,谈判桌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战场。

所以,孙权在得到荆州后,向魏文帝称臣,并派了使者赵咨去当说客,说服曹丕。使他一方面相信东吴的诚意,一方面又对孙权不敢藐视。这种分寸感是不易掌握的,臣服本是江东权宜之计,不打算真正投降,保持尊严是第一位的。因此态度强硬,容易激生事端,引发曹丕的警惕戒惧之心,但过于软弱,会被视作可欺,曹丕随时可以挑衅发难。要做到不卑不亢,而又维持吴、魏暂时相安的局面,赵咨不负重任,说动了曹丕,吴、魏由于荆州易主所产生的危机,安然过去。同样,邓芝使吴,重修旧好,当然也是西蜀的基本国策,另一方面,诸葛亮在刘备出川大败以后,需要一个喘息的机会,以便重整旗鼓。邓芝在热油正沸的油锅前面,侃侃而谈,陈述利害,终于赢得了谈判的胜利。

实力虽然是决定性的,但无论强方多强、弱方多弱,说客的作用是不应该忽略的。

《三国志·邓芝传》写他到东吴后,与孙权论辩,比《三国演义》中张昭给孙权出主意,“先于殿前立一大鼎,贮油数百斤,下用炭烧。待其油沸,可选身长面大武士一千人,各执刀在手,从宫门前直摆至殿上,却唤芝入见。休等此人开言下说词,责以郦食其说齐故事,效此例烹之,看其人如何对答”要高明得多。但听书者更乐渲染火焰之熊熊,油锅之鼎沸,不太耐烦双方之唇来舌往,洋洋洒洒了。

“先主薨于永安。先是,吴王孙权请和,先主累遣宋玮、费祎等与相报答。丞相诸葛亮深虑权闻先主殂陨,恐有异计,未知所如。芝见亮曰:‘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亮答之曰:‘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芝问其人为谁?亮曰:‘即使君也。’乃遣芝修好于权。权果狐疑,不时见芝,芝乃自表请见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权乃见之,语芝曰:‘孤诚原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偪,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

作为一个说客,不辱使命是当然的了。“权谓芝曰:‘若天下太平,二主分治,不亦乐乎!’芝对曰:‘夫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如并魏之后,大王未深识天命者也,君各茂其德,臣各尽其忠,将提枹鼓,则战争方始耳。’权大笑曰:‘君之诚款,乃当尔邪!’”看来,诚实,对着真人不说假话,也是获取信任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