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权必须有威
一去归期不复闻,故乡目断会稽云。
乌江空堕将军泪,蜀国曾招望帝魂。
两壁衣冠存古貌,千年城郭说邦君。
遗民尚指专画骨,老树槎牙枕庙门。
——陈必复《防风氏庙》
涂山会后,形势其实并没有大禹想的那么糟糕,各诸侯大都安分,毕竟大家在大禹的领导下,各氏族间的争斗少了许多,世界似乎没有比此刻更安详的了。但大禹知道,防微杜渐,人心都在自己的肚子里,叵测难料,夏氏族绝对不可大意。
但是,怎么才能让各诸侯在夏禹的领导下安顺有序呢?尧舜都以德治天下,但还是会有三苗、共工的祸乱。他们是如何平治祸乱的呢?依靠威望来号召各氏族,依靠联盟军队来剿除敌人。换句话说,各酋长都默认:尧舜的敌人便是联盟的敌人。但是德行如果不够号召其他酋长呢?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均商,都没能保持这种德行的延续。既然德行的延续不好控制,那么,什么容易控制并能较好地传递下去呢?
王权。
德行的养成需要数十年的修身,被大众认可则需要无数艰辛的考验。养成已为不易,更何谈认可。大禹被认可,是因为他把洪水制服,征服三苗,这绝不是简单的事情。王权则不必那么麻烦,因为王权是非常私有的一个东西,既然私有,那么就容易父传子,子传孙。但是遇到耍赖的人、悖逆的臣呢?
这时候就需要王威了。
有了王权,很容易产生王威;但是如果一直都没有王威,那么王权也就很容易失去。
王威,让拿了你东西的人承认拿了,做了你的臣听从你的号令,而且如有违背,必然会为此付出代价。
既然王威这么实用,大禹该如何获取呢?
或许会有人说,大禹不是有威吗?大禹当时的“威”只是“威望”,是诸侯民众各自心中许给大禹的;这里说的“王威”,则是大禹必须种在各诸侯心中的“威严”。威望只能服众;而这威严,是可以杀人的。
当大禹正在寻觅建立威严方式的时候,一个不起眼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故事是这样的:
话说涂山会后的第三年,大禹南巡至越地的茅山(今浙江绍兴境内),并在此停了下来,下令召集各方诸侯、方伯于次年春齐聚茅山相会。此次聚会的原因是:自涂山之会以来,各氏族诸侯都按时按制向夏都进贡,并且遵行大禹的命令各安本分,所以借此次聚会,按照各诸侯贡献多少,大禹要论功行赏。
于是各方接到诏令后,都纷纷置办进贡的方物,并计算路程远近后,相继启程前去赴会。
此时大禹的威望已波及四海,所以到了相会之期,固然是万国来朝。大禹便在茅山的行宫接见各诸侯、方伯,纳了朝贡,并举行祭祀大典,祷告上天和祖先。接着大禹便按照各诸侯的功劳多少,分别加以封赏。封赏结束便宣以德教,鼓励诸侯们注重农时,教以礼仪,告知法度,不许以强凌弱,不准互相攻伐,实在争执不下者可进夏都,让大禹亲自调解判决,等等。众诸侯都表示听从教化,唯命是从。于是大会进行到最后一项,篝火晚会,又是一片其乐融融。然而,正在纵享欢娱的时候,一个不和谐的身影,被篝火照映得越来越近。
这是谁的身影呢?大家面面相觑,有认识的人交头接耳,说这是防风氏。
谁是防风氏呢?
防风氏曾经帮助过大禹治水,并且颇有功劳,但治水成功后,大禹却没有给防风氏相应的奖赏。上次涂山大会也是,防风氏虽然响应大禹的号召前来赴会,却依然没有得到预期的封赏。或许是因为心中不平,或许真的是途中遇到山洪,总之防风氏是迟到了。
按照许多史料的记载,防风氏是故意迟到,而大禹也杀得理所当然、毫不留情。不管正史野史,我们相信,事实上大禹通过诛杀了迟到的防风氏,迅速建立起自己的王威,从此后诸侯们不仅口中钦服,而且心中畏服。
有了王威,大禹的王权也更加巩固坚实,这是不是就能够更容易地向下传递呢?请看下篇:家天下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