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天下的开启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屈原《国殇》
▲夏王启
“传承”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别说大禹的时代王权还没有那么集中,就算是在君权越来越集中的后世,想要传谁就传谁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在那个从氏族联盟向国家转变的时代。
大禹虽然有了王权王威,并实际控制着诸夏,实力强大,但也未必能随心所欲。如果按照传统,尧传舜,舜传禹,那么禹要传位,也必须传给一个德高望重的“外人”。皋陶便是一个很好的人选,他不仅以正直闻名天下;而且帮助尧、舜、禹三代推行“五刑”“五教”,功绩斐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他已经很老了。怎么这么说呢?其实,禹一方面指定了名义上的后继者皋陶,另一方面却将部落联盟的很多事务交给了自己的儿子启来管理,使之积聚威望,成为实际上的后继者。“家天下”的伏笔也就此埋下。
但是现实和理想总是不同平面中难以相交的两条直线——皋陶似乎死得太早了。这个名义上的后继者居然在禹这个委任者之前便死掉了。于是,为了尊重传统的禅让制,禹不得不再次指定东夷族的伯益为继承者。然而,此时联盟的实权基本已被启控制了。此时的伯益却因为想象中的美好前景而飘飘然,以至于浑然不觉。
于是在禹死后,按照部落联盟的传统,伯益为禹举行了丧礼,并为之挂孝、守丧三年。期满之后又根据传统跑到箕山脚下隐居,期待诸侯们的来迎。但是左等右等,不仅没有看到来“接驾”的锦幡,却得到一个令自己错愕的消息:诸侯都去朝见启,说他是大禹的儿子,要让他承接大位。
▲伯益
从伯益跑下山并监禁启来看,伯益是很不甘心,而且是极力想要夺回领导权的。那么伯益是怎么干的呢?擒贼先擒王,必须先将启控制住。伯益不算糊涂,下山后很快就拘禁了启,并对外宣称启的所为都是不道德的;但是伯益也不算英明,居然察人不明,把看守启的重任交给了一个心向启的内臣。结果可想而知,逃出生天的启马上集结与自己亲近的部落讨伐伯益,孤注一掷的伯益被一直积蓄力量的启打败。《竹书纪年》说“益干启位,启杀之”,“干”(gān)是什么意思,是“冒犯”“触犯”的意思,看来真的是成王败寇:由大禹直接任命的继任者,居然是“干”了启的大位。
我们且不论史家对此的评论,但就史实来讲,“家天下”便从此开始,而夏王朝也就正式建立了。
知识链接 夏王朝名字的由来
首先,“夏”这个称谓,是长久以来历史上对其的惯称。至于其名字的来源,则不下十余种。比如说:夏的后人以“华夏”自称,久而久之便成了中国的代名词;且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载,“夏”意为“中国之人”,便是如今国际上认同的证据。不过在笔者自己看来,另一种讲“‘夏’乃是华夏图腾的象形字”的说法,对应其当时刚刚脱离原始社会的背景,则更为可信些。当然,大史学家司马迁则根据所查,觉得“夏”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等十二个氏族组成的部落名号,因为他们以“夏后”为首,所以建立王朝后就以部落名为国号,是为“夏朝”。之后唐朝的张守节完善补充了太史公的说法,他认为“夏”是大禹受封在阳翟为“夏伯”后而得名,开始是个地名,随后便演变成了部落名,最终成为国名。
王朝初兴,尤其刚刚从公天下转变为家天下,天下必然不服。而且如此空前的权力,谁看了不会眼红?
虽然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彼此间构成了夏王朝最核心的领导集团;但是夏朝在建国之初,启的统治形势是很不乐观,至少是不安稳的。于是,他采取了一系列的改制。比如说:夏氏族原姓姒,但从启开始改用国名“夏”为姓;而且启为了区别自己和联盟首领的不同,不再使用“伯”这个称号,而改用“后”,即“夏后启”;然而最重要的,则是启称他的权位是“恭行天”的,这便是之后周朝“天子论”的雏形。
但有扈氏显然并不买账,他们于夏都郊外起兵,与启率领的部队大战于甘地,一时间沙尘滚滚。启能战胜愤怒的有扈氏,从而巩固新生的夏政权吗?请看下篇:伐有扈而享钧台。
知识点思考 尧传舜,舜传禹,是真心实意的禅让吗?
禅让自古有之吗?不是的,是从尧开始的。因为从尧开始,中原为了抵抗蛮夷狄戎,已经结成了部落联盟,而非散落单一的部落。禅让的出现,可以让联盟内的各大部族分享最高权力。注意,这时候还不是王权。王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涂山?不是,涂山之会是加强了禹的王权,并不是给了禹王权。王权的开始应该要早一点,但不会太早,大约便是在尧舜的时候。不过尧舜时期的王权应该相当有限。但权力这种东西,自从有了,便会一日一大,追逐权力的人也绝不会因满足而止步。所以尧用舜二十年,并让其摄政八年,致死都没放手,使得舜六十一岁才践帝位。舜就更不用说了,因为担心夏后氏强大的实力,竟然“殛鲧于羽山以死”,禅位给禹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真心实意的禅位,恐怕也只是无可奈何的妥协。禹传启,便是“能不让就不让”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