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不息的古华贤情
上海奉贤区奉城镇塘外村的村委会会定期举行“乡贤参事会”来解决村民的各种疑难问题。这些参与村委会治理工作的“乡贤”,有司法所的老所长、区政协委员、镇法庭江庭长、律师等能人、专家,也包括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等。“作为国家最基层的行政治理机构,一个村就是一个社会,我就是从我们奉贤古来‘敬奉贤人’‘见贤思齐’‘以贤治国’的传统中受到启发,搞了这个土法的‘乡贤参事’制度,通过邀请村内的党员干部和村外的能人、贤人一起来建设美好和谐乡村,为群众排忧解难、群策群力、答疑解惑、化解矛盾。”塘外村村支书陈凌冲说。在村委会“议事厅”的宣传栏中,奉贤的“贤”字显得特别耀眼。
“贤”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做如下解释:“贤”,多才也。特指有才德的人。“奉”,承也。手部曰承、奉也。特指用两手奉长者之手,以示恭敬。可见,“奉贤”两字在文字学层面,其原义是“尊奉才德之人”。
清雍正二年(1724年),当时的两江总督查弼纳上书清帝,以苏州、松江、常州三府地域太大,赋税诉讼等事务繁杂不易治理,奏请分县,其中,分华亭县东南白沙乡和云间乡为奉贤县。雍正四年(1726年),委任康熙甲午举人河南嵩县人张荫圻为首任知县。据上海著名方志专家、1987版《奉贤县志》主编姚金祥先生介绍,当时设置县名的用意为“奉贤”,一种原因是清政府用“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招贤纳士的亲民政治,吸引江南的文人、贤人来参与国家治理,推崇仁政,施行教化。
奉贤县旧城图
而奉贤这种推崇了294年的“敬奉贤人”“见贤思齐”文化,最典型的文化载体或许就是百年来流传在奉贤的关于孔子弟子言偃来奉贤讲学的传说。
言偃(前506—前443),字子游,春秋吴地常熟人,是孔子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又称“南方夫子”。关于他的言论,在《论语·为政篇》中有他与孔子关于“问孝”的精彩对答。孔子的政治理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就是言偃问出来的(《礼记·礼运篇》),可见言偃是孔子比较亲密的弟子。孔子去世后,言偃继续孔子的传道重任,南下讲学授徒,据言子后代在《言氏家谱》中的记载:“贤祖载道以俱南,吴中弟子从之游者以千计。”另有《同治奉贤县志》记载:“相传言子尝至斯地,为奉言子之贤也。”
言偃像
当时,言子从鲁国南下传道,古华亭的吴人是处于怎么一种落后野蛮的状态,我们可以从《史记·吴泰伯世家》中窥见一斑:“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就是说从中原来的文明人泰伯,为了符合吴地人民的风俗,也要剪短头发,纹身刺面。在《战国策》中形容吴地海边人民是:“信鬼神、好淫祀、断发纹身”,且野蛮好斗,“吴好剑客而士多创瘫”“轻死易发”(《正德松江府志》)。随着类似言子这种将中原先进文化带入吴地之人的努力,“尚圣贤,学礼仪,好读书”的风气在吴地播种。历经先秦两汉到隋唐,特别在北宋政权南迁后,中原的先进文化随大量移民“衣冠南渡”。古华大地成为北方士族迁居的重要地区,他们秉承书香门风,攻读诗书,出资建学,广授门徒,彻底改变了上海地区的人文环境和面貌。宋代以后,上海作为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富庶地区,良好的物质条件促进了文化和教育的发达,农家儿们得以摆脱“面朝滩涂背朝天”的种地生活,熟读“圣贤之道”,积极参加科举考试以求改变人生。
“耕读传家久,读书济世长”,对教育和人才的重视就成为上海人的传统,为上海人文的兴起创造了有利条件。仅明清两代,上海地区出现了七位状元,从元至治元年(1321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584年间上海共出现280位进士。而在奉贤地区,至明末清初,奉贤人“凡有子弟者,无不令其读书”,已成“海滨文墨之区”。明清两代,奉贤多出文武进士和举人。有的官拜御史、刑部侍郎,有的历任知县、知府,有的官至总兵、镇南大将军,还有的进国子监任博士、授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等。明末清初的“云间七才子”,奉贤人就占了三席。到了20世纪的1984年,奉贤有大学生2556人,其中留学生62人,在外工作的奉贤籍科技、研究人员约有千人,其中高级科技、研究人员百余人,先后有百余人被评为省、直辖市级以上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奉贤的人才储备、输出、引进量在当时的上海各郊县中遥遥领先。
另据史料记载,为了纪念南来教化上海人的言子和贤人,在现在的奉城镇,抗战前曾有一条奉贤街和一座言子祠。旧时奉城老街呈十字形,有东街、南街、西街、北街之分。大街之北有一东西绵亘的街道,叫奉贤街,后称“古游里”。在这条奉贤街上,就有修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的言子祠,同治八年(1869年)重修,民国后改为国民小学。1937年11月,日本侵略军炮轰奉城,奉贤街上的言子祠与古镇上的奉贤县署、文庙、学署、书院及部分城垣等古建筑全部毁于一旦。奉贤街与言子祠虽然没了,但古华大地上的奉贤人,喝水不忘挖井人,对带来先进文化和技术的贤人们,秉承“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传统与态度,“尚圣贤,学礼仪,好读书”的风范代代传承,并出现了无数新时代的贤人和贤事。
古华园鸟瞰
相关“贤人”:
“日行一善”的“奉贤好人”陈火培
陈火培,1932年出生于奉贤,现居奉贤南桥镇金港村,党员。陈火培老人出身贫苦,14岁时就跟做泥瓦工的父亲学技术,为乡邻盖房子,砌土灶,画灶画。1949年奉贤解放,同年10月,陈火培加入了共青团,后被分配在奉贤县建筑队做泥瓦工。1956年由于工作突出,被评为“上海市青年突击手”,1959年光荣入党。从那时起他把“为人民服务”牢记心头,并一生实践。
1963年,毛泽东主席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陈火培把雷锋日记和事迹看了一遍又一遍,牢记于心。1965年,陈火培作为上海市学习毛选积极分子被推荐去北京参加全国群英会,受到了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党给他荣誉,让陈火培暗下决心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有利于人民群众的人,一个不图回报勇于奉献的人。从此,他每天坚持做一件好事,做完好事不留名。虽然,陈火培一直在农村基层从事建筑工程的技术和管理工作,曾经在十八年中,没有向单位请过一天假,忘我地工作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但是陈火培也没有间断过坚持做好人好事的习惯和信念。看到路面坑坑洼洼,他就在晚上人烟稀少时,发挥泥瓦工的专长,从家里拿来黄沙、水泥把路面补好。看到地上有木板,就把木板上的钉子拔掉,以免伤人。看到村里的桥坏了,就去修补。外地来沪打工青年找不到工作,没路费回家,陈火培就用自己的工资资助他回家。
直到退休后,陈火培依然坚持每天做好事,为村里排忧解难,书写宣传标语。他的爱人说:“老头子,你为人民服务做好事,建设美好乡村,我支持你!”虽然,陈火培已经86岁了,但是他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党员干部就是要干到生命最后,坚持要为人民做好事,每天做一到两件。虽然自己做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我感到别人幸福了,社会和谐了,自己也很快乐。”2014年,做了六十年好事的陈火培受邀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五周年国庆庆典”嘉宾,被授予“共和国建设者”的荣誉称号。
采访奉贤好人老党员陈火培
(李晓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