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不忍则乱大谋
再矮的人有时也需屈身。
——吴晗(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孙子兵法》中有句话叫“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这句话的意思是作为国家的元首,是不能够因为一己的愤怒而发动战争的;作为军队的领袖,是不能够仅凭心中的怒火就贸然将军队投入战斗的。
为什么孙子有如此的告诫呢?这是因为心中的怒火会影响到人的心智,让人做出冲动而不计后果的决定。个人因为愤怒而犯下错误还有补救的余地,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如果犯下了错误可能就不会再有翻身之地了。因此越是地位高的人,就越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一时的愠怒而冲动,须知小不忍则乱大谋。
《三国演义》我们都看过,在演义中有关于蜀国极盛转衰的那段历史,相信每个人都熟悉。刘备汉中称王,关羽攻拔襄阳,本来很好的局面,却毁在了愠怒上面。
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擒杀。张飞闻讯,悲痛欲绝,将满腔的怒火发在军卒身上,严令三军赶制孝衣,为关羽戴孝,逼得手下将官无奈,最后铤而走险,将其刺杀后投奔东吴。刘备知悉后更加愤怒,为了报两位贤弟之仇,举兵伐吴,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一班人的苦苦相谏。
其实,在刘备伐吴之前,战争的天平就已经倾斜了,刘备伐吴的举动实际上是出于愤怒,没有丝毫理智可言,在这样统帅的指挥下,部队焉有不败之理。结果也正是如此,蜀军最后被吴将陆逊一把火烧得溃不成军,数万军士丧生,刘备本人带着残兵败将退归白帝城,羞愧交加,一命呜呼,蜀国运势也从此一蹶不振了。
同样还是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则很好地抑制住了心中的愤怒,最终化险为夷。公元231年,诸葛亮伐魏兵出祁山。作为当时魏军统帅的司马懿知道蜀军远来缺粮,求战心切,加之诸葛亮足智多谋,难以对付,于是据险扼守,不欲和其正面交锋。
诸葛亮求战不能,果然引兵退回,魏将张郃请求截击蜀军后路,司马懿不允,只是尾随观察,到达祁山后,诸将纷纷请战,司马懿登山修寨,依然不允。众将当面指责他畏蜀如虎,面对下属以下犯上的举动,司马懿虽然心中愤怒,但却不加理会。最后,众将一同向司马懿施压,明知不可的司马懿为堵住众将之口,命小股部队伺机进攻,结果果然战败,从此众将再无异议。
在对峙时,面对诸葛亮咄咄逼人的进攻,司马懿从来不与争锋,甚至在诸葛亮赠送他妇人首饰羞辱他时,他也欣然接受,忍辱负重,仍旧按兵不动。无奈的诸葛亮终于在壮志未酬的忧伤中死去,而失去诸葛亮的蜀国,从此以后也再不能对魏国构成实质性威胁了。
刘备和司马懿,一个不忍一个忍,结果就决定了两个国家的命运,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蜀魏两国给了我们很好的教训。
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学会忍住心中那些“小”情绪,不仅是愤怒,也包括欲望等,只有忍住了这些,才能够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不至于一时冲动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
所谓“忍小谋大”,作为领导者就应该有这种大局观,不然如何体现领导的气度。一个成熟的领导绝对不会为眼前的小是小非缠住手脚,在他前进的道路上,一定能够排除各种干扰,将目标直指最终的终点。
当年国共内战的时候,毛泽东面对“首都”延安都被胡宗南占领的局势,不还是一直采取隐忍的态度吗?当时共产党并非收不回延安,而是毛泽东不为一时的局面所困扰,不和国民党争一时之气,把目标放在全国这盘大棋上面,而最终的结果如何呢?国民党占了延安又丢了,共产党丢了延安却得到了全中国。
领导者不是小兵,不能够为一时之气而昏了头脑,不然如何体现领导的价值。一味地前进而不知后退之人,其勇气和精神固然值得钦佩和赞赏,但大多时候都是莽夫之举,难成大事。龙潭虎穴固然要闯,但如何能够通过指挥,以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该考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