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理想体质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中学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

一、研究背景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21世纪迎接挑战、培养人才的战略基础与重要措施之一,是提升全民素质和基础教育水平的重要保障。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主力军,这个时期也将是他们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过程中,生理和心理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完善、形成。在此阶段内,除了培养中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文化知识外,拥有一个健康的体质,则是其未来全面发展的基础。“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在我国《宪法》和《教育法》中都得到了明确阐述,拥有健康的体质同道德培养和智力提升同等重要。但是,现阶段诸多因素束缚着中学生体质的健康、均衡发展,最直接的体现是近年来中学生群体的近视率、肥胖率直线上升,身体各项素质持续下降。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随着经济发展,国民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都有较大程度的改善。中学生群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如性早熟、体力活动不足、超重、肥胖、近视、心理承受力较差等。由此导致的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工作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务委员陈至立在2006年12月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中提到,当前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体质监测数据显示,青少年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二十年来持续下降,超重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学生中超重与肥胖的男生已接近了四分之一,中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高达83%,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的高中毕业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这些数据给我们以强烈的警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已经威胁到民族的发展、国家的安全。

增强中学生体质健康,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头等大事。时至今日,尽管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中学生体质健康,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也纷纷建言、献策,但收效甚微,仍然无法有效的阻止学生体质持续下滑的局面。面对这些情况,单纯从加强锻炼,增加体育课时数,延长课外活动时间等角度或许已经无法有效的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应当换一个思路,从影响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各个因素入手,进行综合、细致的分析,建立一套完整的,能够引导中学生体质全面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对中学生体质进行有效评价,使其了解自身需要达到的体质水平,以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研究意义

体质是展现人一生中劳动能力的物质基础,其在形成、发展和衰退中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中学生正是处于体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其身体生长发育处于高峰期,这一阶段的体质发展水平将决定其今后生活、工作的质量,对其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如何让中学生体质发展始终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和良好的状态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重点。合理的体质评价标准可以促进中学生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发挥其最大功效。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就提出了体质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增强体质,并使之达到能够适应学习、工作和生活需要的良好状态的“理想体质”理念,指出研究“理想体质”的问题是体质研究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这也正是本研究的切入点和关注的重点。

(一)研究中学生理想体质是我国国情的需要

体质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健康的体质是中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康成长的基础,更是中学生能力发展的“催化剂”。目前,我国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受到了过多的宠爱甚至溺爱,使其养成了骄横、任性的不良习惯。再加上中国传统教育中重视智育而轻视体育,缺乏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所以,中学生要健康成长,必须培养其健康的体质。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自2005年以来,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城乡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胸围等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肺活量水平在连续20年下降的情况下出现上升拐点;学生营养状况继续改善,低体重及营养不良检出率进一步下降;中小学生爆发力、柔韧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滑的趋势开始得到遏制。与此同时,在此次调研中不难发现,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中,依然存在诸如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减幅下降;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倾向;肥胖和超重检出率继续增加;龋齿患病率出现反弹等主要问题。通过往年关于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的反馈可以得知,在2005年以前,中学生在体质健康方面中的某些机能和健康指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这也是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发展的因素之一。

因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发展问题。2007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重申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实施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阳光体育运动推进等具体措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政策,先后颁布或下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多项法规。另外,加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制度建设,完善了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大课间体育锻炼制度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实;连续3年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卫生经验交流会议,更是将学校体育卫生条件改善(包括师资、场地器材等)纳入相关教育工程和国培计划。一系列保障青少年体质发展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可见国家已经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提到至关重要的位置。研究中学生需要达到的理想体质水平,也是我国国情的需要。

(二)研究中学生理想体质是提升中学生体质的需要

目前,对于中学生理想体质的内涵和评价标准并没有严格的说明和统一的标准,而中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结果得到的仅仅是好坏。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专家、学者们大多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偏移度法对体质健康进行分级评价,也有使用类似的体质评价系统进行评价,如许多地方体育局网站的体质健康在线评价系统、专业的体质健康评价软件等,这些都无法全面、客观的对中学生需要达到的体质水平进行综合的绝对评价。当前,身体成分、心血管机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是与健康直接相关的主要因素,关系着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质量的认识已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认可,与健康相关体质测试项目及评价指标也被广泛应用于各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之中。当然,并不是每个中学生将来都成为竞技体育运动员,以追求身体素质的更高、更快、更强。所以,本研究所讨论的理想体质,正是基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依托我国现行的体质健康检测项目,各指标应当达到何等水平才最有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通过以上论述以及我国的国情来看,中学生理想体质的内涵和中学生理想体质评价标准的研究,符合当前所提倡的中学生健康体质管理的趋势。因此,中学生理想体质评价标准的建立关乎到是否能够有效的评价中学生群体的体质健康,关乎到是否能够正确引导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基于此,进一步加强中学生理想体质的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提升中学生体质的需要。

(三)研究中学生理想体质是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依据

目前,我国对中学生的绝对评价方式主要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中招体育考试。这种方式造成了学生“测什么项目练什么项目,什么时候测什么时候练”的现象,这种被动的发展局面也不利于学生体质的综合发展。这也就无法为中学生提供后续的体质健康保障和提升手段。所以,这种即时的、以达标为目的的评价和引导手段,使多数中学生只是关心体质测试的结果是否合格,而无法形成主动锻炼的终身体育生活方式,错过最佳体质健康促进时机。长此以往,必将影响这类人群的全面发展。

中学生理想体质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的初衷,是使中学生体质综合评价更加全面、简洁。通过对理想体质综合评价体系的设计,不仅使中学生了解自身各项指标应该达到的水平,有助于制订更加合理、全面的锻炼计划,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锻炼的意识,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生活方式。为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全面提升、持久发展以及健身习惯的形成、健康理念的固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言以蔽之,中学生理想体质的研究是在当前中学生体质下降的形势下和努力改变这种局面的同时,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中学生体质应该达到何等水平是我们追求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心理状况等指标应该如何评价?如何正确引导中学生在青春期发育阶段体质水平达到良好状态,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生活方式,是我们研究的重要方向。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中学生理想体质综合评价体系,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