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记叙文的审题与立意
第一节 命题作文
【训练目标】
(1)学会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记叙文要符合题意和文体要求。
(2)根据命题意图确定积极健康的思想,要有明确、具体的中心。
【范文引路】
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它被天边的彩云所吸引,奋力飞腾,寒冷、饥寒、风雨都无法阻止它,它毅然决然地向上飞,飞上高山之巅,它已经精疲力竭,伤痕累累。一个声音问:“值得吗?”天地苍茫、彩云缭绕,它内心充实而满足,喃喃答道:“我愿意。”
根据上面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宿 命
我靠在昏暗、潮湿的小矮墙上,我正在思考我的人生——我是一头猪。我们祖辈都一样,有着极其悲惨的宿命。
宿命,宿命。
我一生不愁吃,不愁穿,我只需要吃好睡好,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日复一日……看着同伴们渐渐膘肥的身材,我却始终壮不起来,我有着自己的思想。我不愿臣服于我的宿命,因为我深知,我的自由之日便是我的受死之时。
夜幕降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了我被屠夫送进了屠宰场。那儿陈列着一行一行的猪头,一列一列的猪肉,我明白,我们身上的猪头、猪肉、猪肠通通不是我们的,除了我们自己的灵魂。我一个激灵醒了过来。
夜色朦胧,我站在猪圈门口,挥洒冷汗。同伴一个一个都睡着了,我沐浴着从断崖处吹来的山风,我的灵魂在内心躁动不安。我似乎听见了狼在断崖上嗥叫。我也情不自禁,摆正了姿态,嗥叫了一声,同伴们瑟瑟发抖,用痴迷的眼神望着我,显得很害怕。他们一定以为我患上了猪瘟,或者以为我是一只披着猪皮的狼。我没有解释什么,因为我只是顺从我内心的灵魂罢了。
我决定要逃跑。
“什么?”同伴们瞪着眼睛惊恐地看着我,此刻的我站在猪圈门口,继续沐浴我的清风。我知道他们不会理解我,就像人们不理解韩寒一样,我和他一样,都是叛逆的少年。就像汪国真说的: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我的内心似乎更坚定了。
明天,明天。
红艳的晚霞如期而至,浓重的雾气没忘记给大地披上一层灰色的银幕。我趁着夜色,拱开了猪圈门,玩命似的往断崖飞奔,迎面来的是凉爽的清风。逃跑时我回头望了一眼,看到了我的母亲,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到了肯定的目光,似乎是我做了她想做却又不敢做的事情。
断崖的清风不像猪圈,猪圈里的风夹杂着湿气和污臭。我摆正了狼的英姿,不断嗥叫,因为我战胜了我的宿命,我顺从了我内心的灵魂。
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在嘀咕:“你战胜了你自己的宿命,多么值得啊!”
夜幕下的断崖,依稀可见几颗星星,这勇敢的灵魂花,此时此刻,开得到处都是。
点评:文章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第一人称来构思全篇,写一头猪无法接受祖辈的宿命,决心从猪圈中逃出去,并最终出逃成功的事情。文章心理描写细腻逼真,拟人化地将一头猪的思想和情感一一展现出来,让读者在阅读中,由同情转为敬佩,从而油然地生出赞赏之情。另外,作者善用隐喻,如“狼”这一意象的反复使用,暗指猪心的叛逆。作为一篇记叙文,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能够很好地紧扣主题来叙述,使文章的内容与作文材料之间形成关联。作为一篇考场作文,具备如此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属不易。
【方法指津】
一、看准命题要求
符合题意,包含符合“标题”要求和提示的“注意”里的要求,保证文、题相符。
二、命题方式分析
依据命题的类型,先找到“范围、对象、题眼、数量”等关键词,再以此明确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思考立意。下面分析几种常见的命题类型。
(一)单独词语式命题
它的表意重心往往在这个词所代表的事物本质特点上,需要抓住它的本质特征进行思考,或写它的象征意义,或写它的比喻意义,或写它的引申意义。如:《路》《习惯》《桥》《松》《蜡烛》等。如果是动词,则侧重思考该行为的价值意义。如:《尝试》。
(二)偏正短语式命题
偏正短语的中心词应是在后面的名词,但从作文审题的角度分析,中心词规定作文取材的对象或者范围,中心词前面的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通常是“题眼”所在。审题时要抓住“中心词”,明确写作的对象或者范围;紧扣该“题眼”,做到准确立意。
如:《清晰的面孔》。从题目来看,中心词“面孔”,规定了选材的对象、范围:它可以是人的、动物的或是自然景物的、人文景观的。立意应确定在修饰语“清晰”上面,一般来说,应当带有回忆性的、想象中的或者是梦幻里的。这样,学生就能从自己的生活阅历中确定独特的主旨。
(三)动词性短语式命题
作文题目中有动词或者是动词性的词语,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充当谓语的词语,那么,这个词往往就是“题眼”,审题和立意,都要围绕这个“题眼”来确定。
如:《和你同行》。明确作文标题中的“你”的所指,一般来说,既可以把“你”理解为具体的人、事、物、景等,也可以理解为抽象的理论、情感等。这样,才可以选择了解最为清楚、理解最为深刻、感受最为强烈的“你”,来作为写作的对象。
“题眼”是“同行”,所有的材料,都应围绕“同行”来组织,要写清“同行”的表现和结果,特别要写清“同行”时的感受,从而抒发真情实感。
(四)完整句子式命题
作文题目是一个句子,一般来说,这种形式的作文题目较长,宜采用“切分法”。就是根据题目中的“范围、题眼、数量、人称”等来分析题目中每个词的含义和要求。
如:《我想握住你的手》。“我”“你的手”要求写的是“我”和“你”的关系;“想”:说明还只是一种渴望,还没有实现。这是很关键的一个词语,必须牢牢抓住;“握手”:表示两人的最后结局,“我”渴望中的最后结局,象征着和解、求助、鼓励、崇拜等。
三、立意方法
立意就是给文章定“灵魂”,立意需要注意以下四点:其一,正确、鲜明;其二,集中、单纯;其三,深刻、新颖;其四,积极、向上。有了这个“意”,就可以考虑全篇如何开头、叙写、过渡、结尾;分清主体中的主、次、详、略、疏、密、前呼、后应等。
(一)宽题窄作法
如《理想》《追求》《信念》等文题,从字面看,题目很虚、很大,这类题目最好从小处着手,可以写一个人,如一位老师、一位医生、一位工人、一个中学生,也可以写自己的追求,这样作文会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贴近生活,反映现实,抒发真情。
(二)探究寓意法
如《镜子》《阳光》《冬雨》等命题,除了本义,还有一种比喻义或者象征义,“探究寓意法”就是探究其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方法。立意时注意两点:其一,可以写它的本义,但一般来说,重点要写出它的寓意,即便你的作文要从其本义入手,但最终还得要写出它的寓意,这样才会使主题得到开掘;其二,寓意性的命题作文题往往是一种具体事物,因此,它的寓意就有一种开放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作者捕捉到自己最熟悉而理解又深的一点去写作文,力争把作文写得情文并茂。
以《镜子》为例。可以把镜子当成重要道具或线索;可以写以铜为镜正衣冠,以古为镜知兴替,以人为镜明得失;可以根据镜子“做出你同样的表情”的特点写“如果你乐观积极,生活会给你惊喜”;根据“凹凸镜子也失真”的特点写“要独立自主,相信自己的判断,审慎对待别人的建议和意见,不要盲从”等。
(三)增补信息法
有一些命题作文题比较宽泛,可以采用“增补信息法”,即在理解命题作文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在题目的前或后或中间加上限制词,增补新的信息或新的因素,从而达到缩小外延、化大为小、明确范围、方便入题旨的目的。
如:《台阶》。补外形——沧桑的台阶、朴实的台阶、整齐的台阶;赋象征——给别人一个台阶(宽容)、给自己一个台阶(善待自己)、给孩子一个台阶(家庭教育);析功用——上台阶与下台阶(人生态度)、永无尽头的台阶(修养、科学)、走自己铺设的台阶(创新进取);探成因——台阶的材料(人生态度);增关系——相互支撑的台阶等。
(四)即时顿悟法
如《得与失》《机会》《考场》《位置》等,均可以叙写发生在某一空间、某一时间瞬时的事情经过,收尾时点明悟出的哲理。
【升格练习】
一、训练题
请以《书包》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二、导练
题目的命题方式是名词,“书包”的表意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装文具、书本的工具,它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抽象含义,如象征知识、文明、文化等。所以写作立意的范围比较广。
每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与书包发生某种联系,也必然有一段特殊的关于书包的故事,可能是一段艰辛的求学路、温馨的读书史、坚持不懈的追求、十年如一日的陪伴等,在不同的故事载体下,蕴含着人间的真情、亲情、友情、师生情等。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体验确定作文的中心。
运用具体的立意方法,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重点内容、行文思路、描写方法和艺术手法。
三、佳作示例
书 包
乔 叶
每当看到现在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
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哪块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有一个花格子书包!
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家里没有碎花布。”妈妈平静地说。
“我要!”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
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地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
“好好学习。”她依然平静地说。
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书包意味着什么: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了这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点评:“母爱”是古老的但更是永恒的主题,不同的人总会有不同的阅历和感受,总会从一个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角度立意谋篇。文章以“书包”为故事的承载体,从自己的记忆中遴选一个普普通通的微小的片段提炼出感人肺腑的深沉的爱的主题,读后让人不忍掩卷。一个书包,一个手工制作的书包,何其之小,但是,对于一个贫穷的母亲,对于一个不愿求人、一向自尊的母亲来说,困难实在不小。爱心可以托起一座山,母亲以自尊为代价,终于拿出了“独一无二的新设计”的书包,这鲜艳的碎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是她那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而这一道道匀净的线路则是她那一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啊!
这中间不同寻常的意义岂止文中的“我”感受最深。在我们身边这一类的事犹如天上的繁星数也数不清,但在同时你是否也和作者同样感受到了母爱的珍贵呢?“伟大”这两个字是母亲平时一点点的呵护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