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物流概述
1.1.1 物流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物流概念的萌芽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起源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Acrh Shaw)在《市场分销中的若干问题》(Some Problems In Market Distribution)中首次提出了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概念,并指出“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物质经过时间和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价值”。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进一步阐述了物流的概念:“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从军事需要出发,率先采用Logistics Management(当时译为后勤管理)这一名词,并对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进行全面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Logistics Management被美国人借用到企业管理中,包含了对企业的供销、运输、存储等活动所进行的综合管理,成为一个包含范围更广泛的概念。
1960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NCPDM),给出了当时最具权威的定义:“所谓物流,就是把完成品从生产线的终点有效地移动到消费者手里的广范围的活动,有时也包括从原材料的供给源到生产线的始点的移动”。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将英文名称改为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将物流的定义修改如下:“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日本于20世纪60年代正式采用物流这一概念。1956年,日本生产本部派出“流通技术专门考察团”,早稻田大学教授宇野正雄等一行7人去美国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弄清楚了日本以往叫做“流通技术”的内容,相当于美国叫做Physical Distribution的内容,从此便把“流通技术”按照美国的简称,叫做PD,并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使用。1965年,日本政府文件正式采用“物的流通”这个术语,简称“物流”。日本非常重视物流的研究与实践,日本的学者、行业和企业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是1981年日本综合研究所在编著的《物流手册》中给出的定义:“物流是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活动。”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欧洲各国都基本使用Logistics,而不再使用Physical Distribution。1994年,欧洲物流协会(European Logistics Association,ELA)公布的物流术语的定义:“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或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
1999年,联合国物流委员会对物流的定义:“物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终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存储计划、实现和控制管理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物流概念引入我国,至今已有30多年的时间。1979年6月,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一次引用和使用物流这一术语。1989年4月,第八届国际物流会议在北京召开,物流一词的在我国使用日益普遍。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对物流的定义:“物流即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动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从物流概念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物流是物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移活动过程,这里的物品不仅包括有形商品,也包括无形服务;物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并向更高层次扩展。
1.1.2 物流的基本功能
物流的功能是物流系统所具备的基本能力有机联系而形成的总体功能。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有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
1. 运输
运输是利用运输工具(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管道等)实现物品空间位置移动的物流活动。运输过程既不改变货物的实物形态,也不增加货物的数量,是物流各环节中最主要的部分。
2. 仓储
仓储是指物品在空间移动过程中的暂时存放、保管等活动。仓储可以解决物品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存在的矛盾,是物流创造时间价值的主要功能点。
3. 包装
包装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按一定技术方法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对物品销售包装进行组合、拼配、加固和标识等,形成方便物流的总称。包装主要是为了保护商品,促进商品的销售、方便物流以及方便消费等。
4. 装卸搬运
装卸搬运是指在物流活动过程中,对物品在同一地域范围内的所进行的垂直及水平方向的短距离空间位置移动。装卸搬运完成了运输、存储、包装、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各环节的衔接。
5. 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是指在物流活动过程中,进行的辅助性加工活动。流通加工是为了弥补生产过程中加工程度的不足,更有效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物流效率,是物流创造附加增值价值的主要功能点。
6. 配送
配送是指将物品送至消费者手中的物流活动。配送几乎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是小范围内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一般的配送集装卸、包装、保管、运输于一身,是物流的最终阶段。
7. 信息处理
物流信息处理是指保证上述各项活动正常运作的信息服务,包括对物流体系的计划、预测,对物流动态信息(运量、收、发、存数)及其有关的费用、生产、市场信息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等信息的收集、汇总、统计、加工、分析、提炼等有效活动。
1.1.3 物流的分类
物流作为社会经济领域的一种活动,存在于各个经济领域和各类企业的各个经济活动环节,为了方便探索、分析、揭示和认识物流现象,需对此进行科学分类。常见的物流分类有以下几种。
1. 按物流活动地域覆盖范围分类
按照物流活动的地域覆盖范围,可将物流分为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
1)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的物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国际经济往来的日益扩大,物流的国际化趋势开始成为世界性的共同问题。由于各国的法律、人文、习俗、语言、技术等环境的差异,国际物流具有物流环境差异大、物流系统范围广、标准化要求较高、信息化系统复杂性和技术含量高、风险大等特点。世界各国只有广泛开展国际物流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积极促进国际物流合作,才能促进世界经济繁荣。
2)国内物流
国内物流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物流。相对于国际物流而言,由于国内物流所处的法律、人文、技术等环境基本相同,物流活动的风险和复杂性较低。但国内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标准、物流价格、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应该纳入国家物流整体规划,以便为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提供有力支持。
2. 按物流的社会化角度分类
从物流的社会化角度来看,可将物流分为社会物流、行业物流和企业物流。
1)社会物流
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整个社会为范畴,以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又称大物流。这种社会性很强的物流伴随商业活动的发生,通常存在于流通领域,往往是由专门的物流承担人来完成。社会物流对国民经济影响大,是物流业关注的重点,其物流活动带有宏观性和广泛性。
2)行业物流
行业物流是指在一个行业内部发生的物流活动。在一般情况下,同行企业往往在经营上是竞争对手,但为了共同的利益,在物流领域中却又常常互相协作,共同促进物流系统的合理配置,优化物流系统。
3)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是围绕企业经营展开的企业内部物品的流动。它是从企业角度研究与之有关的物流活动,是具体的、微观的物流活动的典型领域。
3. 按物流在供应链节点中的作用分类
按照物流在供应链节点中的作用,可将物流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
1)供应物流
供应物流是指企业为保证生产与经营活动的进行,不断组织原材料、零部件或商品的物流活动。对生产企业而言,供应物流是指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原材料、备品备件等物资的采购、供应活动所产生的物流;对流通领域而言,供应物流是指交易活动中从买方角度出发的交易行为所产生的物流。
2)生产物流
生产物流是指从企业的原材料入库起,直到生产过程结束,流至成品库的物流活动过程。企业的生产物流活动是指在生产工艺中的物流活动,主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燃料等辅助材料的装卸搬运、运输等。
3)销售物流
销售物流是指企业出售产品时,物品在供方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主要包括包装、运输、装卸搬运、储存(主要是成品储存)等物流活动。一般来说,销售物流伴随着产品所有权的转移,是销售过程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4)回收物流
回收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的流动。其主要包括企业在生产、供应、销售的活动中产生的各种边角余料和废料等的回收所伴随的物流活动。
5)废弃物物流
废弃物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和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产生的物流活动。
4. 按货物的流向分类
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是从货流流向角度界定的一组成对的概念,逆向物流是与正向物流流向相反的物流活动。
1)正向物流
正向物流是指通过生产、流通、消费途径来满足消费需要的物流活动,即对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流动过程。
2)逆向物流
逆向物流是指为了资源回收或正确处理废弃物,对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及相关信息高效和成本经济地从消费地向其来源地的流动过程,从而达到回收价值和适当处置的目的。
5. 按照物流的内容分类
按照物流的内容,可将物流分为一般物流和特殊物流。
1)一般物流
一般物流是指涉及全社会、各企业,具有某些共同点和一般性的物流活动。因此,一般物流研究的着眼点在于物流的一般规律,研究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普适性,研究物流的标准化,研究物流的共同功能要素,研究物流管理体制等。
2)特殊物流
特殊物流是指在专门范围、专门领域和特殊行业发生的物流活动。特殊物流在遵循一般物流规律的基础上,带有特殊制约因素、特殊应用领域、特殊管理方式、特殊劳动对象和特殊装备特点等。特殊物流活动的产生是社会分工深化,物流活动专业化、合理化和精细化的产物。按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其可分为石油及油品物流、煤炭物流、腐蚀化学物品物流和危险品物流等;按特殊的领域划分,其可分为军事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等。
6. 按照从事物流的主体分类
按照从事物流活动的主体,可以将物流划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
第一方物流又称自营物流,是指卖方、生产者或者供应方为其自身生产和销售物品的需要而组织的物流活动;第二方物流又称分销商物流,是指买方、销售者或流通企业以采购和销售物品为目的而组织的物流活动;第三方物流又称合同制物流,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第四方物流主要是指由咨询公司提供的物流咨询服务,咨询公司应物流公司的要求为其提供物流系统的分析和诊断,或提供物流系统优化、设计方案,或提供整个供应链整合方案等。
7. 其他物流种类
常见物流种类还包括虚拟物流、绿色物流、冷链物流、危险品物流和应急物流。
1)虚拟物流
虚拟物流是指以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等特点为战略目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物流运作与管理,将分布于全球的企业仓库虚拟整合为一个大型物流支持系统,实现企业间物流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以完成快速、精确、稳定的物资保障任务的物流方式。
2)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是指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它包括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
3)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4)危险品物流
危险品物流是指对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的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物质和物品所进行的以安全性为目标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
5)应急物流
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所需的物资、人员、资金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而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
1.1.4 物流的价值与作用
在经济社会中,物质的流动过程是价值流转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经济活动的物质表现形式,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物流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过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物流自身的不断发展也取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无论从微观经济的运行上还是从宏观经济的运行上,物流的作用都显得尤为重要。
1. 物流的价值
1)完成使用价值的流转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任何一个产品只有通过物流环节,进入消费者手中,才能使其成为商品,并具有商品价值、货币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的市场供求活动实际上是通过商品的实体运动过程,实现商品的所有权转移的过程。在实际中,其可能是通过一次或多次交易活动,使商品价值形式发生变化,将商品的所有权逐次转移,最后到达消费者或使用者手中。因此,物流的基本特征是实物的流转,即使用价值的流转。
2)创造时空价值和加工价值
(1)创造时空价值。商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具有不同价格,因此时间差别和场所区别给物流带来了“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物流的时间价值是指物品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物品从供给者到需要者之间的运动时间,通过改变这一时间差来创造经济效益。例如,通过加快物流速度,缩短物流时间来减少物流损失,降低物流消耗,提高物的周转率,节约资金等;通过弥补或延长供货时间,解决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的季节性、周期性等矛盾,实现时间价值。物流的空间价值是指在物流的运作与管理中,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往往处于不同的空间,可以通过改变物品的集中与分散存放形式、甲地到乙地空间位置等来获得价值差。
(2)创造加工价值。加工价值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对物品进行一定的完善、补充、增加性质的加工活动,这种加工活动不是创造商品实体、形成商品主要功能和使用价值,只是形成劳动对象的附加价值。
2. 物流对国民经济的作用
1)物流在微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1)物流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前提条件。一方面,一个企业的生产需要原材料、燃料、工具和设备等通过物流不断供给,各种物质资料也要在各个生产场所和工序之间互相通过物流传递;另一方面,产成品又必须通过物流及时销售出去,实现商品的价值,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系统的正常运行。
(2)物流是保证商流顺畅进行的基础。一方面,通过商流,实现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即实现商品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物流,实现商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空间转移,即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商流引起物流,但没有物流的服务,商流就不能最后完成,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就不能真正实现。
(3)物流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物流活动借助于现代网络信息、通信技术、交通运输技术等应用科学技术,加速了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转速度,为企业减少了消耗,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另一方面,物流的服务保障提高了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整体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2)物流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
(1)物流是社会经济的动脉,是联结社会经济各方面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纽带。物流像链条一样把国民经济中的众多的产业、部门、企业、人员,成千上万种物品,以及不同的地区、城市和乡村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有序运行的国民经济整体,不仅提高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益和效率,促使了商品交换市场的逐步扩大,而且促使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建立得到进一步巩固。
(2)物流对社会生产的规模、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要求流通规模必须与生产发展的规模适应,而流通规模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效能的大小。
(3)物流水平的提高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不仅直接影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决定着物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能否实现,而且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物流成本也是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发物流、改进物流、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对社会宏观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1.5 物流观点和学说
1. 商物分离及商物一体化
1)商物分离
商物分离又称商物分流,是指在流通过程中商品流通和实物流通各自按自己的规律和渠道独立运动。
从人类进化的朦胧时代到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生产方式,再到大规模生产的工业社会,人类就一直存在两种基本活动:生产与消费。随着社会进步,流通逐步从生产中分化出来,成为联结社会经济活动中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实现了商品的物权转移和商品在时空上的转移功能。
通过流通过程要实现两项功能:一是产成品从生产者所有转变为用户所有,即物的所有权转移的活动,是解决所有权的更迭问题;二是实现物的流转过程,即解决对象物从生产地转移到使用地以实现其使用价值的问题。随着社会大生产的分工和专业化的深入,流通过程中的这两种不同形式功能出现分离,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流通过程中的这两种形式出现了更明显的分离,从不同形式逐渐变成了两个独立的运动过程。这一点,马克思在19世纪就进行了论述,他说:“要使商品实际进行流通,就要有运输工具,而这是货币无能为力的。商品的实际流通,在空间和时间上,却不是由货币来实现的。货币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从而把商品所有权转让给买主,转让给提供交换手段的人。货币使之流通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权证书”。马克思所讲的“实际流通”就是商品实体的流通,“商品所有权转让”就是商品价值的运动。
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经济时代,商流与物流结合在一起的情况虽然仍然存在,但国际分工越来越深入,商业交易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甚至可以采取电子商务的形式进行虚拟化运作,交易双方只进行商流的运作,物流由专门的第三方物流组织负责。第三方物流组织不直接参与商品的交易活动,而是专门为客户提供货物储存、分拣、运送到指定的收货点等系列服务,配送活动与商流活动分离。这种商流运作和物流运作责任人的分离,第三方物流组织的出现,是网络经济时代商物分离的一个标志。
因此,商物分离是流通中的专业分工和职能分工。从马克思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商流侧重于经济关系、分配关系、所有权关系,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物流侧重于借助工具、设备及技术解决商品实体的运动,属于生产力范畴。商物分离的演变,是物流成为独立经济范畴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它使物流科学逐渐产生,进而形成独立的科学。
2)商物一体化
物流科学正是在商物分离的基础上才得以对物流进行独立的考察,进而形成的科学。但是,商物分离也并非绝对的,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经济的飞跃发展,一些领域又提出了商流和物流在新的基础上的一体化的问题。
事实上,一些国家的学者和一些领域中的实际操作都提出了商流和物流在新的基础上的一体化的问题。欧洲一些国家对物流的理解本来就是包含企业的营销活动,即在物流研究中包含商流。许多企业,最初是把独立设置物流部门看做是一种进步,而现在,则更多的是进行综合的战略管理。
所以,商流物流一体化是指企业的销售活动和配送活动同时进行,集商流和物流为一体。在一体化过程中,企业既参与商品的交易活动,同时又向客户提供货物分拣、加工、配送和运送等一系列的物流服务,使销售和配送合二为一。
销售配送模式是商流物流一体化的重要标志。以销售企业为主体来开展销售配送活动,是把配送业务作为企业营销的一种手段与商流融合在一起,其根本目的是销售产品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配送企业为主体来开展销售配送活动,使企业获得了一定的资源优势,拥有了产品的所有权和支配权,有利于企业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
2. 黑大陆和物流冰山理论
由于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管理对企业赢利和发展的重要作用,1962年,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F·德鲁克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经济的黑色大陆》一文,他将物流比作“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流通是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认为在流通领域中的物流活动存在大片“模糊”地带,是一块人类至今尚未认识、尚未了解的“黑大陆”。由于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特别突出,德鲁克泛指的流通是流通领域中人们认识不清的领域,所以“黑大陆”学说主要针对物流而言。
物流冰山理论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日本物流成本学说的权威学者西泽修先生提出来的。他在专门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人们既没有明确物流费用的内涵,也没有准确的物流费用统计,可以说在这方面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的虚假性。1970年,他在《主要社会的物流战》一书中阐述道:“现在的物流费用犹如冰山,大部分潜在海底,可见费用只是露在海面的一小部分。”物流成本正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人们所能看见的向外支付的物流费用好比冰山的一角,而大量的是人们所看不到的沉在水下的企业内部消耗的物流费用,水下的物流内耗越深则露出水面的冰山就越小,即“物流冰山理论”。
3. 第三利润源与利润中心说
第三利润源泉是1970年西泽修教授在《流通费用》一书中,把改进物流系统称为尚待挖掘的“第三利润源泉”,从此,“第三利润源泉”的提法流传开来。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社会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历史阶段,由于市场商品匮乏,制造企业无论生产多少产品都能销售出去,于是其就大力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产品数量、降低生产成本,以此来获取高额利润,即“第一利润源”。当产品充斥市场,转为供大于求,销售产生困难时,也就是第一利润达到一定极限时,便采取扩大销售的办法寻求新的利润源泉,即“第二利润源”。当销售也达到了一定极限时,同时发现物流不仅可以帮助扩大销售,而且也是一个很好的新利润增长源泉。于是,出现了西泽修教授的“第三利润源泉”。
第三利润源泉是对物流潜力及效益的描述,认为物流作为“黑大陆”虽然没有被完全照亮,但如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照亮了这块“黑大陆”,那么这块“黑大陆”既有可能是一片荒蛮的不毛之地,也有可能是一片富饶之源。
经过人们几十年的实践探索,已证明物流领域绝不是一个不毛之地,肯定是一片富饶之源,尤其在经历了1973年的石油危机之后,物流“第三利润源泉”的作用已经得到证实。1973年爆发了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引发了能源、原材料及劳动力价格的全面上扬,传统的第一利润源泉和第二利润源泉反而成了企业巨大的成本负担。在此情况下,人们把挖掘利润的潜力主要转向流通领域的物流方面,许多企业经营管理者优化了物流系统,通过降低物流费用,有效地增加利润,使人们再一次认识到了物流的利润价值,物流成了降低企业成本的“第三利润源泉”。
利润中心说是指物流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直接和间接的利润,是形成企业经营利润的主要活动。不仅如此,对国民经济而言,物流也是国民经济中创造利润的主要活动。物流的这一作用,也被称为“第三利润源”。
4. 效益背反说和物流整体观念
效益背反是指物流领域中,物流的各环节经常存在矛盾,一个环节费用的降低就可能意味着另一个环节费用的上升。
效益背反是物流活动中的普遍现象,是这一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例如,在物流成本中,仓储费用随每次订货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平均运输费用则是会随每次订货量的增加而减少;包装费用降低时,简省的包装降低了产品的防护效果,会造成储存、装卸、运输的效益大减。所以如果降低其中的一项成本,就意味着要增加另一项成本的开支,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
物流整体观念是指人们将物流各要素看做一个整体,从整体的角度对物流进行系统研究,追求物流总体的最优。在认识效益背反的规律之后,物流学科迈出了寻求解决和克服物流各功能要素效益背反现象的这一步,进而有效地解决了效益背反。例如,美国学者用“物流森林”的结构概念来表述物流的整体观点,指出物流是一种“结构”,对物流的认识不能只见功能要素而不见结构,即“物流是一片森林而非一棵棵树木”。后勤学和物流的供应链管理等都是这种思想的另一种提法或者是同一思想的延伸和发展。
5. 后勤理论
后勤理论认为物流活动主要是作为其他经济活动的后勤保障,它对其他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后勤理论的思想既具有战略性又着眼于既得利益,是企业发展的战略举措,是企业制定战略的一项基本原则。后勤活动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客户服务、订单处理、配送联络、存货控制、交通和运输、需求预测、仓库与储存、工厂与仓库布局选址、物料搬运、物料采购、备件和维修服务保障、包装、退货处理、废弃物处理等。
6. 供应链理论
供应链理论认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从采购开始,经过生产、分配、销售等过程直到用户,这些生产经营活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的一定物流量的环环相扣的供应链,应该在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通过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把供应链中的企业物流活动作为一个统一过程来进行管理。供应链管理在欧洲较为盛行,在欧洲的物流观念中,始终强调综合观念,而不太强调分功能观念。
7. 物流产业理论
物流产业理论认为,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物流产业是以降低社会物流费用和提高物流效率为目的,以从事物流活动为基本共同点的企业群体,其发展程度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社会分工体系中,物流活动或物流业务有其不同于其他经济活动的职能,是一种独立化、社会化的经营业务,应该把物流作为一个产业从宏观上进行发展和管理。
8. 其他物流学说
成本中心说是指物流在整个企业战略中,只对企业营销活动的成本发生影响,物流是企业成本的重要产生点之一,企业需要通过物流管理和物流的一系列活动降低成本。成本中心说表明物流活动既是企业主要的成本产生点,又是企业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等说法正是这种认识的形象表述。
服务中心说代表了美国和欧洲等一些国家学者对物流的认识,他们认为,物流活动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润,而是在于提高了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该理论特别强调其服务保障的职能,借助于物流的服务保障作用,企业可以通过整体能力的加强来压缩成本、增加利润。
企业战略说是指物流具有战略性,是企业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一项具体的任务。企业战略说是英国学者约翰·盖内特在《有效的物流管理》一书中提出的,这种看法把物流放在了很高的位置,着眼于物流的总体和长远发展,将物流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直接联系起来,对促进物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材料1-1
欧洲物流的“绿色变革”
欧洲物流企业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尽力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实施具有环保功能的物流解决方案。欧盟15国交通运输所排放的废气相当于欧洲地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1%,其中还没有包括国际航空和海运。而上述国家公路交通废气排放量相当于交通运输排放总量的93%。欧盟组织所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要求从1990年起到2020年底交通运输废气排放量必须减少20%。物流企业也制定了有关降低二氧化碳等废气排放量的应对措施和保护生态平衡等解决方案。
1. 循环使用包装品和废品
目前德国大部分物流集团和相关服务公司均在积极开发“生态物流概念”,其主要参与者是汽车制造商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从产品始发地到终点客户的全程中,按照相关环保法律法规严格实施包装品和废品管理,主要目标及任务就是鼓励使用经久耐用和环保功能优异的集装箱设备。其实在生态和经济两者之间找到和谐平衡点谈何容易?一是要必须加大投入、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二是要必须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的生产活动,使其不断扩大,而这一切似乎又要牺牲生态环境。严禁使用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托盘和包装材料,促进木材、纸张和金属等包装材料循环使用和废品及时回收再生,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2. 坚持保护生态
欧洲物流企业还积极提倡二氧化碳减排的交通运输模式。世界著名物流TNT集团于2008年初在荷兰发起“行星与我规划”,其中包括不断扩大使用电动车辆,减少内燃机车辆,计划到2025年减少该公司车辆二氧化碳废气排放量的一半,进一步扩大该公司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量透明度,主动要求政府、环保团体和社会公众密切监督,进一步大幅度提高物流效率,减少环境污染风险,使公路和铁路一体化并用而不是各自为政,通过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全面实施环保的一体化公路和铁路经营理念,在物流服务全程操作中的公路和铁路运输模式不分家,所有的集装箱和托盘等货运设备全部通用于公路和铁路,至少提高短途和远程等交通运输物流服务效率的50%,其中仅仅德国每年可节约至少580万张办公用A4纸用量,从根本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有力确保环境保护。
(资料来源:http://www.chinawuliu.com.cn/cflp/newss/content1/201008/772_33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