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锵和鸣:凤凰卫视的角色制造与节目生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凤凰于飞:生产机制与角色的演进简史

在改革中国的场景中,凤凰卫视的节目生产作为角色制造之“模式化的社会行为”的载体,受到转型社会施予的“规范性期待”(来自宣传管理部门等)和“信念性期待”(来自观众个体和社会对媒介功能的共识等),它的生产机制和角色以一种体现出自身“偏好性期待”的情境化方式得以实践和实现。因此,三种不同的角色期待在“凤凰于飞”的十六年中(1996—2012年)构筑起一个“模式化”的范畴,而在这一范畴内,凤凰卫视在自身的社会行为中尽力发挥媒介组织的最大能动性,并在公司运作与社会责任、境外身份与内地传播、制度环境与技术环境以及话语空间与宣传管理等方面形成“复调”,当这种“复调”唱响之时,“舞台”本身、“导演”、其他“角色”以及“观众”也受其影响,产生联动。

本章即在一个较为广阔的坐标系之内,简单回溯凤凰卫视生产机制实践和角色制造的演进历程,以期勾勒近十六年来“凤凰于飞”的腾挪身姿,并对接续三章(新闻生产、历史—人文生产和全媒体生产)中生产机制与角色的演绎情节做出社会—历史铺垫。

关于回溯,需要补充说明两点:(1)试图避开两项危险,即主张每件事会变得愈来愈糟,或是假定每件事将会持续地进步——上述两种主张,通常极具说服力且表现出色,但我们还是要否定“潮流会朝着单一面向发展”这样的暗示(注:Asa Briggs,Peter Burke:《最新大众传播史:从古腾堡到网际网路的时代》,李明颖译,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4页。);(2)本章回溯并非“某年某月某一天”、“某地某人某一事”的“有闻必录”。“在历史的每个时点上,传播者的直接意图、策略和技巧,都需要和传播者操作于其中的脉络产生关联”(注:同上书,第6页。),于是,笔者将在转型中国的格局中,致密呈现不同阶段、不同情境的真实图景,展示媒介组织在演进之中的成长与长成、偶然与必然以及可为与难为。

具体而论,本章根据标志性的事件,将凤凰卫视的演进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注:此处的划分,是为了便于揭示凤凰卫视演进的特征和规律;在社会世界中,“历史的长河”并不会因为认识层面的划分而改道。),分别是创始期(1996—2000年)、发展期(2001—2006年)和成熟期(2007—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