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内能与焓
(Internal Energy and Enthalpy)
内能(U)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指体系内物质所含分子及原子的动能、势能、核能、电子能等能量的总和。内能不包括体系宏观运动的动能和体系在外力场中的势能。化学反应的内能变化也不涉及与核反应相关的能量,包含在内能中的核能指的是核的平动、转动等能量。物质的内能由其所处的状态决定:物质处于一定的状态,就具有一定的内能,状态发生改变,内能也随之改变。物质经过一系列变化之后,如果又回到原来的状态,内能也回复原值。这种由物质状态决定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state function)。内能是一种状态函数,但是一定状态下,物质内能的绝对值无法直接测定。内能的大小可以体现在变化过程中,体系内能的变化ΔU可以通过测定变化过程的热(Q)和功(W)而得到。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体系内能的改变等于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的热量(Q)与功(W)的加和:
ΔU=Q+W (5.3)
式中,体系内能变化ΔU=U2-U1,U2是终态的内能,U1是始态的内能;Q是体系吸收或放出的热;W是体系对环境或者环境对体系所做的功。应用(5.3)式时,要特别注意每个物理量的正负号。如果是体系从环境吸热或者接受环境做功,则Q和W的值为正,体系内能增大;反之,若体系对环境放热或者做功,则Q和W的值为负,体系内能减小。这些变化关系的取值和物理意义列于下表:
例如,一定量气体的体系从始态变为终态,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内能变化亦不同。
(i)若吸收60kJ的热,且环境对体系做功20kJ,那么体系内能变化为(60+20)kJ=80kJ,内能增加;(ii)若吸收60kJ的热,而体系对环境做功20kJ,那么体系内能变化(60-20)kJ=40kJ,内能增加;(iii)若放出60kJ的热,环境对体系做功20kJ,则体系内能变化(-60+20)kJ=-40kJ,内能减小;(iv)若放出60kJ的热,且体系对环境做功20kJ,则体系内能变化(-60-20)kJ=-80kJ,内能减小。
此外,还需注意,功又可分为体积功(We)与其他功(W′),W′指除体积功以外的功,如电功、机械功等。功等于所有功之和W=We+W′,要注意正负号。对于气体体系的体积功,当气体对抗外压膨胀,对外做功,为负值;若气体被压缩,则是环境对体系做功,功为正值。
当体系在等容条件下变化并且不做其他功时,W′=0,等容时ΔV=0,则体积功We=0。根据(5.3)式,有
ΔU=QV (5.4)
即等容过程中的热效应等于体系内能的变化。上一节介绍的在密闭氧弹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所测定的反应热即为恒容反应热QV。
【例5.4】在78.3℃及1.00atm(1atm=101kPa)下,1.00g乙醇蒸发变成626cm3乙醇蒸气时,吸热204cal,求内能变化ΔU是多少焦耳。
解 本题所给单位既不规范也不一致,计算时要进行换算。
已知1cal=4.18J,1dm3·atm=101J,则体系吸收热量
Q=204cal×4.18J·cal-1=+853J
体系所做的功是指液态乙醇气化时所做的恒压体积膨胀功(忽略液态乙醇所占体积)
W=-pΔV=-1.00atm×0.626dm3×101J·atm-1·dm-3=-63.2J
此处为体系对环境做体积膨胀功,W为负值。
ΔU=Q+W=853J+(-63.2J)=+790J
以上结果表示,1.00g乙醇在78.3℃气化时吸收853J热量,做63.2J的功,其内能增加790J。
化学反应常常在等压的条件下进行,相应的热效应称为等压热效应Qp,这种热效应和体系中哪些物理量相关联?这里需要引入另一个状态函数:焓(enthalpy)。
当一个过程在等压条件下进行时,若体系只做体积功,W=We=-pΔV,那么(5.3)式则为
即等压过程中的热效应等于体系焓的变化。当化学反应在恒压下进行,所测定的反应热为恒压反应热Qp。
焓是一种与内能相联系的物理量,它也是一种状态函数。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在等压条件下是由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焓值之差决定,即
图5.3 焓变示意图
又如,在25℃、101kPa下,0.50mol N2(g)和1mol O2(g)化合生成1mol NO2(g)要吸收33kJ的热,这意味着生成物的总焓值∑H(生成物)大于反应物的总焓值∑H(反应物)。
至此,我们引入了两个重要的热力学函数:内能与焓,给出了这两个函数变化与过程的热效应及做功的关系式(5.3)~(5.6)。
在应用以上公式时,须注意(5.3)式的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是对任何封闭体系且不附带其他条件的通式;而(5.6)式则是该定律在等压下只做体积功的特定条件下的表达式,如等压下水的蒸发、乙醇的燃烧等都符合后面这些条件的。由前面的推导过程可见,H=U+pV是焓的严格数学表达式,而ΔH=Qp则指明在等压和体系不做其他功的条件下焓变的具体物理意义。
将(5.5)式与(5.6)式关联,还可以得到
ΔU=ΔH-pΔV (5.7)
进一步与(5.4)式关联,有
QV=Qp-pΔV (5.8)
综上所述,可知:
(1)焓(H)是人们在处理体系状态变化时引入的一个状态函数,其定义为H=U+pV。
(2)在等压、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体系的焓变等于体系内能变化和等压体积功之和,即ΔH=ΔU+pΔV。
(3)等压变化过程的热效应Qp可以直接测定;在等压条件下只做体积功的体系,其焓变等于Qp,即ΔH=Qp。
(4)恒容变化过程的热效应QV,也可以直接测定。不做其他功的体系,其内能变化等于QV,即ΔU=QV。
(5)对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而言,若将气体近似为理想气体处理,则有pΔV=ΔnRT,所以ΔH=ΔU+ΔnRT或Qp=QV+ΔnRT。
一般的化学反应,往往不涉及其他功问题。
【例5.5】1.00g可作为火箭燃料的联氨(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等容)时,放热20.7kJ(25℃)。试求1mol N2H4在25℃燃烧时的内能变化和等压反应热。
解 联氨燃烧反应方程式
1mol N2H4在等容下燃烧时放热
QV=-20.7kJ·g-1×32.0g·mol-1=-662kJ·mol-1
体系内能变化等于QV,按(5.4)式,ΔU=QV=-662kJ·mol-1,注意符号!燃烧时体系放热,所以QV=ΔU为负值,即体系内能降低。ΔH可按(5.7)式计算,在ΔH=ΔU+pΔV式中,ΔU已求得,pΔV怎样计算?在化学方程式中的4种物质只有H2O是液态,它的体积与气体相比很小,可以忽略,所以反应前后体积的变化可单从气态物质考虑。若它们都是理想气体,则可知
pΔV=ΔnRT
N2H4燃烧反应中,2mol气态反应物,生成1mol气态产物,所以Δn=1-2=-1,ΔU和QV是按25℃计算的,所以
ΔH=ΔU+ΔnRT
=-662kJ·mol-1+(-1)×0.00831kJ·mol-1·K-1×(273+25)K
=(-662-2.5)kJ·mol-1=-665kJ·mol-1
一般化学反应的摩尔反应热大致在几十至几百kJ的数量级,而有气体体积变化的反应中,Δn通常只是1、2或3mol,所以ΔnRT项也只是几个kJ,因此多数化学反应的ΔH和ΔU差值很小。如上述例题中的ΔH和ΔU相差仅2.5kJ·mol-1,尤其是溶液反应或固相反应中ΔH和ΔU往往只相差万分之几或十万分之几。显然,可以认为这些反应的ΔH和ΔU基本上相等。
以上提到的各种物理量中,p、V、T、U、H等都是状态函数,而Q和W则不是,凡只与体系所处状态有关,而与变化路径无关的物理量都是状态函数。各种状态函数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一定量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其体积、内能、焓都是确定的。如在25℃和101kPa时,1000g水的体积V=1003cm3,不论这些水是由蒸气冷凝,还是由冰融化或是由H2和O2化合生成,其体积都是1003cm3,也就是说,1000g水的体积由它所处的状态(25℃,101kPa)所决定,而与形成的路径无关。这1000g水的内能U在25℃和101kPa也是定值,因为温度、压力确定之后,体系的动能、势能等就是定值,这些能量的总和“内能”当然也是定值。由定义H=U+pV可知,在25℃和101kPa时U和pV既然都已确定,H当然也是定值;一旦改变压力或温度,V、U、H也随之发生变化。如升温到90℃,压力仍为101kPa时,1000g水的体积则变为1036cm3。内能则由U25变为U90,焓则由H25变为H90,图示如下:
1000g水由状态Ⅰ(25℃、101kPa)变为状态Ⅱ(90℃、101kPa)时,体积变化
ΔV=(1036-1003)cm3=33cm3
由于V是状态函数,所以ΔV与升温的方式或路径无关,在101kPa时1000g水温度由25℃升高到90℃,体积总是增加33cm3。同理,ΔU和ΔH也不随升温方式不同而异。但热和功不是状态函数,就不具有这种特性。
在讨论中,我们用到体系(system)、环境(surrounding)、状态函数等概念,体系可以进一步分为开放体系、封闭体系和孤立体系等。本节涉及多种热力学常用术语,现简要归纳如下:
体系与环境
体系:指研究的对象。可根据需要划分,有一定的人为性,可以是实际的或想象的。
环境:除去体系以外的一切事物。一般指与体系密切相关且相互影响的部分。
开放体系:与环境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
封闭体系:与环境有能量交换但没有物质交换。
孤立体系:与环境既没有能量交换也没有物质交换。
因此,体系就是我们集中注意力要研究的范围,它包含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物质。体系的外界就是环境。如何选择体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例如,讨论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的反应,镁条、氧气和氧化镁就是研究的体系。又如考虑水的气-液平衡,水和水蒸气是研究的体系;若考虑水的蒸发,那么根据所给条件和研究目的,液态水可以作为体系。
状态和状态函数
状态:体系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质量、温度、压力、体积、密度等)的总和。当这些性质不发生变化时,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若任一性质发生变化,则体系的状态也随之改变。变化前称始态,变化后的状态称终态。
状态函数:仅由体系状态决定的函数,在定态下有定值。其改变量仅取决于体系的始态和终态,而与变化的路径无关,如温度、压力、体积、内能(U)、焓(H)以及后面将要提到的熵(S)和Gibbs自由能(G)等等。
上述几种状态函数又可分为两类:一类与物质量有关,如V、U、H;另一类则与物质量无关,如T、p。例如在25℃与101kPa下,1000g水的体积是1003cm3,而1g水的体积则是1.003cm3。但不论是1000g水还是1g水,温度同样都是25℃。10g 25℃水和10g 25℃水混合之后,体积、内能、焓都加倍,但温度并不是50℃而仍是25℃。我们把与物质量有关、具有加和性的一类物理量叫做广度量(extensive quantity),而把与物质量无关、不具加和性的一类叫做强度量(intensive quantity)。各种形式的功都可以解析为这两类物理量的乘积。例如
而功和热与变化的路径有关,不是状态函数。如何理解这些概念,可以在应用中学习和体会,也会在后续的物理化学课程中进一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