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服务礼仪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礼仪的渊源、特性及原则

1.2.1 礼仪的渊源

人类的文明源远流长,在人类文明历史形成的同时,作为文明的表现形式之一的礼仪也随之出现。“礼”字的造字结构如图1.2所示。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礼仪起源于人类最原始的两大信仰:①天地信仰;②祖先信仰。这是因为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无法对种种自然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神秘力量支配的,于是就把自然力量人格化,想象出各种神灵,并采用祭祀仪式来崇拜这些神灵以期换取神灵的赐福。另外,对于原始人来说,生存繁衍是他们最强烈的企盼,而粮食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所以,“礼仪”是他们为祭祀天地神明,保佑风调雨顺,祈祷祖先显灵、拜求降福免灾而举行的一项敬神拜祖仪式。他们希望通过行礼,逃避天灾人祸,祈求五谷丰登,来年有一个好收成。

013-02

图1.2 “礼”字造字结构

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日趋繁荣和人类文明的日趋进步,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上不断展开,礼仪仅作为祭祀神灵的形式已经不能达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关系中节制人的行为的目的了,于是“礼”的外延逐渐扩大,由敬神转向了敬人。

1. 我国礼仪的起源和演进

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作为中华民族的基础,有着悠久的历史。

1)起源阶段

从仪式上说,礼起源于祭祀,产生于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时期,我国的礼仪规范就初具雏形。生活在距今约1.8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已经懂得用兽齿、石珠来打扮自己,并且为去世的族人举行仪式;而距今约五千年前的半坡人已经注意到了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等礼仪问题。

2)形成阶段

大约在奴隶社会的夏﹑商﹑周三代,我国的传统礼仪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西周时期,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记载“礼”的书籍《周礼》产生。随后,又出现了《仪礼》、《礼记》,把人们的行为举止、心理情操等统统纳入到一个尊卑有序的模式中。《周礼》、《仪礼》、《礼记》(简称“三礼”),反映了周代的礼仪制度,这也是被后世称道的“礼学三著作”。“三礼”的出现,标志着“周礼”已达到了系统、完备的阶段。礼仪的内涵,也有单纯祭祀天地、鬼神、祖先的形式,进入了全面制约人们行为的其他领域,而周公提出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则更是将礼推崇到了高于一切的地步。奴隶社会的礼仪旨在不断的强化人们的尊卑意识,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其统治地位。当然,不容否认,“三礼”,特别是《周礼》,对后世在治国安邦、施政教化、规范人的行为、培养人格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学术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我国礼仪也进入到了发展变革阶段。以孔子(图1.3)、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们发展并革新了礼仪理论。孔子堪称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礼仪学专家,他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求人们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们记录其言行的《论语》里有74处都谈到了礼仪问题,其语录阐述了礼和礼仪的本质与功能,把礼仪理论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继孔子之后,另一位儒学大师孟子则把“礼”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不仅如此,战国末期的儒学大师荀子更指出如“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就不仅把“礼”作为衡量人的贤愚和贵贱的尺度,而且把它和治国联系起来。儒家的这些礼仪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礼仪思想的基本精神,对中国礼仪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礼仪文化的基础。

014-02

图1.3 孔子

3)发展阶段

秦统一“六国”以后,实行中央集权制,奠定了封建体制的基础,中国由此开始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古代礼仪也随之进入了强化和衰落阶段。奴隶社会的尊君观念在这一时期被演绎为“君权神授说”的完整体系,即“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并将这种“道”具体化为“三纲五常”。按照儒家学派的说法,天地万物皆由阴阳合成,“阳”总是处于主导地位,而“阴”则总是处于服从地位。君、父、夫是“阳”,臣、子、妻是“阴”;“阴”要永远服从于“阳”,所以必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封建伦理道德的5种准则。

封建礼仪中的“君权神授”夸大、神化了帝王的权力,而“三纲五常”则妨碍了人个性的自由发展,阻碍了人类的平等交往。礼仪在这一时期成为窒息人们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锁。

宋代将封建礼仪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出现了以程颢、程颐和朱熹理学为代表的天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自然界天地万物无不体现天理,而人性的本质就是天理的体现。

“家礼”的兴盛是宋代礼仪的又一特点。道德和行为规范是这一时期封建礼教强调的中心,“三从四德”成为这一时期妇女的道德礼仪、标准。“三从”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即一切言行要符合忠、孝、节、义)、“妇言”(即说话要小心谨慎)、“妇容”(即容貌打扮要整齐美观)、“妇功”(即要把服侍公婆和丈夫当做最重要的事情来做)。按照当时封建统治者的设想,只要人人在家尽“孝”,在社会尽“忠”,每个妇女对丈夫尽“节”,那么封建社会各阶层就会“和谐相处”,封建统治就会长治久安。

明、清两代延续了宋代以来的封建礼仪,并有所发展,家庭礼制更进一步严明,将人的行为限制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范畴,从而使封建礼仪更加完善。

4)中西结合阶段

辛亥革命后,西方文化大量传入中国,中国旧有的礼仪规范和礼仪制度逐渐被抛弃,新的礼仪标准得到推广和传播。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礼仪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许多落后的封建礼仪,如“三从四德”等被淘汰,而一些优秀的礼仪传统,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则被保存下来,发扬光大。在对中华传统礼仪进行扬弃的基础上,中国现代礼仪还广泛地吸收了西方礼仪,真正做到了“中西合璧”。

2. 西方礼仪的起源与演进

西方礼仪对于我国现代礼仪有着明显的影响。人们习惯上说的西方通常是指欧美国家。这些国家的文化源流和宗教信仰都比较相近,尽管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而在礼俗方面有所差别,但是共性较多。

西方礼仪的形成及发展非常复杂,有着博采杂收而能协调融合的特点。

爱琴海地区和希腊是西方古典文明的发源地。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一些有关礼仪的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如古希腊的人们非常注重谦恭有礼、诚实守信。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中都有很多关于礼仪的论述,古罗马的思想家教育家们也对一些礼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西方礼仪形成于17至18世纪的法国,其间深受古希腊、古罗马、法兰西等国文化的影响。统治者极力宣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上等人统治、下等人服从统治是天经地义的。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并进而形成了严格、烦琐的贵族礼仪和宫廷礼仪。

“文艺复兴”以后,西方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后,不仅在经济基础,而且在上层建筑各个领域都进行了伟大的变革。这一时期西方礼仪有了重大的发展,属于少数贵族专利品的封建礼仪习俗,逐步被社会文明规范的礼仪所取代。今天国际上通行的一些外交礼节,绝大部分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并延续下来的。如鸣放礼炮礼仪起源于英国。当时英国是世界航海业最发达的国家,英国海军舰队在驶入别国海域之前,为了表示对对方没有敌意,就把军舰上火炮内的炮弹放空;在遇到别国的航船时,也同样把炮内的炮弹放掉,以表示同对方友好。后来鸣放礼炮变成了国际上接待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礼节。礼炮鸣放多少,要根据受礼人的身份而定。过去战舰的火炮多为7门,鸣炮时放7响,英国最大的战舰有21门炮,海军司令登舰时鸣21响,海军司令以下的将官登舰时鸣19响。以后,鸣礼炮21响就成了最高规格的致礼礼节,用于国家大典或迎送国家元首的仪式;19响为二级规格,用于迎送外国政府首脑的仪式;17响为三级规格,用于迎送外国政府首脑副职的仪式。

如今,西方礼仪已经在世界众多国家中通行,成为国际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中、西方礼仪植根的文化土壤不同,但它们都植根于文明,并伴随着文明不断发展。因此,尽管西方礼仪与中国礼仪的形式有所不同,但相同之处是很多的,比如都讲究对人彬彬有礼、衣冠整齐、敬老爱幼等。

应用案例1-2

东西方礼仪的差异

一次,英国一访华观光旅游团下榻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大厦。一天,翻译小姐陪同客人外出参观,在上电梯的时候,一位英国客人请这位翻译小姐先上,可是这位小姐谦让了半天,执意要让客人先行。事后这些客人抱怨说:“他们在中国显示不出绅士风度来,原因是接待他们的女士们都坚持不让他们显示。”比如,上下汽车或进餐厅时,接待他们的女士们坚持让他们先走,弄得他们很不习惯,甚至觉得受了委屈。虽然我方人员解释,中国是“礼仪之邦”,遵循“客人第一”的原则,对此解释他们也表示赞赏,但对自己不能显示绅士风度仍表示遗憾。

1.2.2 礼仪的特性

礼仪虽然与很多学科都有着密切联系,但它作为人的行为规范,有着自身的特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共同性

人是社会的人。只要人类存在着交际活动,就需要有相应的礼仪来表达彼此之间的尊重和友好。因而,尽管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人们的种族、民族、生活方式都有所不同,但对于礼仪的需要却是共同的。此外,尽管各国、各地礼仪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但都具有一些共同之处,如敬老爱幼、真诚守信等。这是因为礼仪是文明社会的产物,有其道德要求,而人们对于道德方面的要求有很多都是一致的。

2. 差异性

礼仪的形式和内容都是由文化决定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礼仪文化。由于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地理环境、交通条件普遍存在着差异,礼仪也就具有了差异性。如中国人请客时习惯先说没有什么好菜以示谦虚,如果桌子上的食物被客人全部吃光会使主人很没面子,因为这意味着主人准备的饭菜不够;但是西方人请客时,主人习惯自己夸赞食物的精美,而且以菜肴被客人一扫而光为荣,因为那说明菜肴味道极好。

礼仪的差异性除了地域性的差异外,还表现在等级差别上。礼仪规范要求对不同身份地位的对象采用不同的礼仪形式。身份地位高的人一般会受到较高规格的礼遇,而身份低的人所受到的礼遇则相对来说低一些。如师生相遇时,学生应向老师行鞠躬礼,而老师对学生则不必以鞠躬礼相还,只要向学生微笑致意并问候就可以了。

礼仪的这种差异性要求人们在社交和礼仪活动中,既要注意各民族、国家、区域文化的共同之处,又要谨慎地处理相互间文化差异及身份差异。

应用案例1-3

赠送礼品的禁忌

国内某家专门接待外国游客的旅行社,有一次准备在接待来华的意大利游客时送每人一件小礼品。于是,该旅行社订购制作了一批纯丝手帕,是杭州制作的,还是名厂名产,每个手帕上绣着花草图案,十分美观大方。手帕装在特制的纸盒内,盒上又有旅行社社徽,显得是很像样的小礼品。中国丝织品闻名于世,料想会受到客人的喜欢。

旅游接待人员带着盒装的纯丝手帕,到机场迎接来自意大利的游客。欢迎词致得热情、得体。在车上他代表旅行社赠送给每位游客两盒包装甚好的手帕,作为礼品。

没想到车上一片哗然,议论纷纷,游客显出很不高兴的样子。特别是一位夫人,大声叫喊,表现极为气愤,还有些伤感。旅游接待人员心慌了,好心好意送人家礼物,不但得不到感谢,还出现这般景象。这些外国人怎么了?

原来,在意大利和西方一些国家有这样的习俗:亲朋好友相聚一段时间告别时才会送手帕,取意为“擦掉惜别的眼泪”。在本案例中,意大利游客兴冲冲地刚刚踏上盼望已久的中国大地,准备开始愉快的旅行,你就让人家“擦掉离别的眼泪”,人家当然不高兴,就要议论纷纷。那位大声叫喊而又气愤的夫人,是因为她所得到的手帕上面还绣着菊花图案。菊花在中国是高雅的花卉,但在意大利则是祭奠亡灵的。人家怎不愤怒呢?本案例告诉我们:旅游接待与交际场合,要了解并尊重外国人的风俗习惯,这样做既对他们表示尊重,也不失礼节。

3. 时代性

任何社会行为都要受到时代因素的影响,礼仪也不例外,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如我国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较低,所以人们拜见长辈或平辈的时候都要先问候男人,然后再问候女人。如果反其道行之,就会被视为不懂规矩。唐代的少数民族将领安禄山进京拜见皇帝和贵妃时先向杨贵妃问安,然后才问候皇帝,被当时的人们嘲笑为不懂规矩。但是随着中国步入现代社会,人们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日益加深,目前在社交场合都是先问候女宾,然后问候男宾。再如,本世纪初,少妇外出遛狗被视为有失风度;但多年后欧美遛狗成风,反而成为最有风度的行为。因而,礼仪必须正确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新的社会规范,确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更新其内容,改变其形式。

4. 继承性

礼仪的产生和完善,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一旦形成,通常会长期沿袭,经久不衰。例如,我国古代流传至今的尊老敬贤、父慈子孝、礼尚往来等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

1.2.3 礼仪的原则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则,礼仪也不例外。凝结在礼仪背后的共同理念和宗旨就是礼仪的原则,它是人们在操作每一项礼仪规则的时候应该遵守的共同法则,也是衡量人们在不同场合、不同文化背景下言行是否正确、得体的标准。

1. 尊敬原则

孔子对于礼仪曾有一句精辟的概括——“礼者,敬人也”。敬人,就是尊敬他人。这是礼仪的核心与重点。

作为一种社会性的高级动物,人类不仅有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更有获得精神、心理满足的渴求。一般来说,人们对于那些尊重自己的人会产生一种自然的亲和力和认同感。尊敬的原则要求人们在自尊、自爱的同时尊重他人的人格、劳动和价值,以平等的身份与人交往;同时,人们还要尊重他人的爱好和感情。可以说,在与人交往之时,最要紧的就是敬人之心长存。互谦互让、互尊互敬是交际成功的关键。在人际交往中,只要不失敬于人,即使具体做法一时失礼也能够获得对方的谅解。

2. 自律原则

礼仪规范是为了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而存在的,它符合每个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要求。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严格自律,自觉地遵守并执行礼仪规范,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所谓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反省。

礼仪规范都是由对待自己的要求和对待他人的方法两个部分组成的。对待自己的要求是个人培养礼仪修养的基础和出发点。古人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没有对自己的要求,只要求别人如何如何,那么遵守礼仪也就无从谈起。

学习礼仪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了解礼仪的内容,更主要是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礼仪。任何人,不管其身份如何都应该自觉地应用礼仪,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受欢迎的人,否则就极容易受到公众的指责,不但交际很难成功,还会严重损害个人形象,影响其个人发展。因此,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每个人都要时时注意自我约束、自我反省,避免给他人带来不快。

3. 平等原则

礼仪的核心是尊重交往对象。尽管在具体运用礼仪的时候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采取不同的具体方法,但是在面对众多各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交往对象时,必须一视同仁,给予他们同等的礼遇,不能因为交往对象之间存在着年龄、性别、种族、文化、职业等方面的差异而厚此薄彼。如握手时可以先与职位高者握,然后再与职位低者握;也可以先与年老者握手,然后与年轻者握手。但是不能只与职位高者或年纪老者握手而置其他人于不顾。在涉外交往中尤其要注意:不能根据对方所属国家的大小、贫富而区别对待外国人士,那样会破坏彼此间的关系,甚至会产生国际争端。

4. 适度原则

适度是指在实行礼仪的过程中必须熟悉礼仪的准则和规范,把握好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尺度,并据此确定自己的行为尺度,控制好与人交往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并保持健康、良好、持久的人际关系。

因为凡事过犹不及,运用礼仪时如果做得过了头,或者做的不到位,都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自律、敬人之意,进而影响到交际效果。一般来说,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如果言行过于拘谨,就难以形成宽松融洽的氛围,影响深入交流;但如果与他人交往时我行我素、目中无人,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易招人反感。适度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交际中要做到感情适度、谈吐适度、举止适度。既要彬彬有礼,又不能低三下四;既要友好坦率,又不能言过其实;既要优雅得体,又不能夸张做作。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注意技巧,把握分寸,在社会交际实践中积极地勤学多练,使礼仪行为成为自己的习惯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