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内部控制:基业长青的奠基石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纵观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历程,德隆、爱多、三株、华源、三九等一大批企业迅速崛起却又如昙花一现般很快消失;而海尔、华为、万科、娃哈哈、美的等企业虽历经风雨但屹立不倒。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企业在生死之间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别呢?究其根源,成功的企业都是以良好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作为奠基石,而失败的企业尽管各有各的失败表象,但最根本的原因可以归为其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失效。可见,企业内部控制及其执行体系,对于身处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环境的企业及企业家而言是何等的重要。内部控制薄弱,企业难免坠入失败的深渊;内部控制扎实,企业则有可能“基业长青”。

如何打造高质量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呢?这是当代具有风险意识的企业家所热切关注的焦点。在实际中,尽管随着2008年和2010年中国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与审计署等中央五部委先后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一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国有企业按照这一规范的要求实施了内部控制,但是无论是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视角,还是从内部控制评价的角度,实施的效果均不尽如人意。仔细分析,这其中既有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存在轻视及其他误区的主观原因,也有企业过于注重形式和琐碎的细节而不能充分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的客观原因。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一直致力于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一方面,密切跟踪内部控制领域的国际进展,深入研究内部控制理论;另一方面,关注中国企业实际,切入企业实际经营管理层面,为多家上市公司和国有及民营企业设计出操作上可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应用于实践。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我们期望在本书中打破传统的桎梏,在内容设计和结构安排上不仅追求“知其所以然”的效果,而且重视如何达到“所以然”的水平。在探寻内部控制本质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操作实务,既包括实施的整体框架,又关注实施的重点业务;特别是在中国企业具有普适性的投资、筹资、货币资金、采购、销售、资产管理、担保与合同管理等业务内部控制的设计上,详细介绍了每一项业务的流程划分、部门职责分工、关键风险点和基本控制措施,同时辅以实践案例,增强其可操作性。

为了使本书能够成为一本既有理论贡献的著作,又能成为引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实践的指南,我们一方面尽可能地在书中反映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在书中全面展现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践精华,同时在形式上追求活泼清晰,在文字上力争简练流畅。

本书由陈汉文教授与池国华教授合作完成。参加本书初稿写作的有韩洪灵、陈国记、李磊、赖智悦、杨博、邵军鹏、李陈静、李龙、刘鑫、杨金、王玮楠、吴佳维、高强、邹威、董望、程智荣等,同时还要感谢李锋、郭菁晶、李歆宁、赵一霖等研究生参与本书的整合与校对。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信息生态环境与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问题研究”(71332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内部控制、EVA考核与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治理:基于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视角的研究”(71372069),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指数研究”(10JJD630003)的研究成果。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国内外大量的文献和资料,并尽可能地加以注明,如有无意疏漏,敬请谅解。在此,向所有致力于内部控制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我们的目标是编写一本高质量的适用于企业管理层、MBA和EMBA的内部控制教材,但书中难免会有不妥及疏漏之处,恳请学界同仁、实务界朋友及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以共同推动中国内部控制理论的完善和实践的提升。

编者

201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