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世界遗产
第一章 《世界遗产公约》: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密切相关的当代意识
第一节 历史背景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从其参与的一些事件中看到人们对保护古迹、环境和本国文化的态度有了变化。
1954年,埃及政府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实现现代化,决定在尼罗河上游努比亚地区的阿斯旺修建高坝蓄水,但是这个工程面临文化方面的重大难题,因为高坝建成后形成的水库将淹没大面积遗址和几十座古代神庙。努比亚是古代法老时期的一个重要的战略地区,有许多神庙、防御工事和城堡,还有后来的许多许多城镇和陵园。有许多大型石柱、雕刻和碑刻保存至今,更不用说仍埋在地下的无数珍贵文物了。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埃及政府一方面制定抢救努比亚古迹的计划,一方面于1959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交涉,请求教科文组织制定和实施抢救古迹计划,在物资、技术和科学方面给予大力援助。埃及方面的主要理由是,抢救古迹的工程规模浩大,要耗费巨额资金,埃及政府难以全部承担。埃及方面还指出,努比亚古迹虽然是在埃及境内,但也是整个人类遗产的一部分,因而抢救它应该是全世界关注的问题。几个月之后,与这项工程有连带关系的苏丹政府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类似的要求。
教科文组织后来为此向全世界发出呼吁,要求各国政府、公营机构和民间团体,以及有可能提供援助的各方面人士,为抢救努比亚古迹提供财政、技术和科学方面的援助。国际社会对教科文组织的呼吁做出了积极的回应,于是,抢救努比亚古迹的运动得以顺利开展。抢救工程主要有两项,第1项是把阿布辛拜勒的两座岩体神庙从山腰迁至山顶的水库水面之上,第2项是把菲莱神庙从原来较低的岛上迁至位置较高的另一座岛上。第1项抢救工程由于两座神庙规模庞大而十分艰巨,整个神庙岩体被锯成大块,再运到山顶拼合。到1967年,这两座神庙已经在山顶新址落成。本书作者1982—1983年在当时的西柏林访问德国考古研究所时曾经看过保存在那里的寺庙迁移工程的两大箱图纸。这次抢救努比亚古迹的行动规模空前浩大,它之所以能够完成,正是因为有教科文组织主持下的国际援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组织法里有这样一项规定:对于那些属于整个人类历史组成部分的重要古迹,各国都要集体承担责任。在这次抢救努比亚古迹的运动中,这个要求得以实现。
教科文组织1968年在巴黎召开第1次政府间环境会议,议题是各国共同利用和保护地球生物圈,制定了教科文组织的“人和生物圈计划”。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关于人类环境问题的会议。在会议上,国际社会强调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自然环境,以及人类创造的杰出成果。会议还确认了各国要对处于危险中的环境集体负责这一观念。
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公众和舆论,都强烈表示,他们国家和民族的重要古迹和建筑,以及长期以来居住和生活的自然环境应该受到充分的尊重。他们强调这些实物是祖先的杰出创造,而环境使他们的民族文化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这两者正是民族文化特殊性最实际的,往往也是最高的体现。他们还认为,除了依靠每个国家来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殊性以外,同时以国际集体责任的名义参加保护工作,也应是所有国家义不容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