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20世纪诗歌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单元 “九八年一代”和“一四年一代”

一 “九八年一代”: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

西班牙位于欧洲西南的伊比利亚半岛,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相互交融的国家。伊比利亚半岛最早受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的侵扰。公元前8世纪,凯尔特人从中欧经比利牛斯山迁移至此。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又将其霸权扩展到这里。公元4世纪,日耳曼部族入侵,西哥特人在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建立起自己的王国。8世纪初,穆斯林从北非入侵,占领了半岛南部的广大地区,从此开始了天主教徒与伊斯兰教徒之间长达800年的“光复战争”。1469年,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尔一世和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二世联姻。十年后两国合并,史称“天主教双王”。于是,他们的王国强大起来,逐渐吞并了其他王国,并于1492年攻克了穆斯林的最后堡垒格拉纳达,使西班牙成了统一的国家。

就在攻克格拉纳达的同时,伊莎贝尔女王在市郊的圣达非接见了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支持他的远航计划。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三艘帆船,从帕洛斯港扬帆起航。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终于在同年10月12日凌晨发现了陆地。哥伦布自以为到达了印度。他登上的这块土地,其实属于中美洲加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被命名为“圣萨尔瓦多”(萨尔瓦多是“拯救者”的意思)。

哥伦布的地理大发现震惊了世界。此后,西班牙远征军占领了从墨西哥到阿根廷和智利(巴西除外)的广大地区以及加勒比海诸岛(海地除外),后来又征服了北非的部分地区和亚洲的菲律宾。到了卡洛斯一世(1500—1558)时期,西班牙成了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卡洛斯一世同时是西班牙国王(1516—1556)、德意志国王(1519—1556)、尼德兰君主(1506—1555)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即查理大帝,1520—1556)。这个处于大航海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国王,他的“日不落帝国”比维多利亚的大英帝国早了三百多年。

西班牙当年从拉丁美洲掠夺了大量的财富,但是并没有用于发展经济和改造社会,而是醉心于穷兵黩武和奢侈享乐。大量的黄金白银流入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腰包,为他们的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正如一位乌拉圭作家所说:“西班牙养牛,他人喝奶。”[1]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英吉利海峡全军覆没。从此,这个不可一世的海上霸主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威严。虽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到了19世纪,当年的“日不落帝国”已是日薄西山,积重难返。19世纪20年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风起云涌,各地区纷纷摆脱了宗主国的统治。至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战争中落败,失去了古巴、菲律宾、关岛等绝大部分海外殖民地。这一年,在西班牙历史上被称为“灾难之年”;在我国,则恰恰是戊戌变法遭到镇压的一年。西班牙的历史与中华民族的历史不无相似之处。

“九八年一代”就是在上述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美西战争的失败,使西班牙封建君主制度的弊端暴露无遗,激发了年轻一代作家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忧虑,他们开始从各方面寻求国家腐朽没落的根源和民族复兴的途径。这一代作家大都出生在1864至1875年间,20世纪初期,正是他们创作的巅峰时代。

“九八年一代”的雏形形成于1901年:散文家和文体学家阿索林(1874—1967)、小说家皮奥·巴罗哈(1872—1956),以及一生变化无常、后来变得极为保守乃至反动的杂论随笔作家拉米罗·德·马埃苏托(1874—1936),在这一年共同发表宣言,成立“三人组合”,这便是“九八年一代”最初的核心。他们首先得到了时任萨拉曼卡大学校长的乌纳穆诺的支持,后来巴列因克兰、安东尼奥·马查多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需要指出的是,“三人组合”并不长久,1905年便因政治观点和创作理念的不同而分道扬镳。

“九八年一代”的称谓最早由阿索林提出,后经“二七年一代”诗人萨利纳斯具体论证,被大多数人认可,遂为文学史沿用。有的文学史家将其五位核心人物姓氏的第一个字母组合成一个简称“VABUM”,即由巴列因克兰(V)、阿索林(A)、巴罗哈(B)、乌纳穆诺(U)和安东尼奥·马查多(M)姓氏的缩写组成。在“九八年一代”的五位代表人物中,安东尼奥·马查多是西班牙当代诗坛的象征,乌纳穆诺的创作虽涉及各种文体,但自认为首先是诗人,巴列因克兰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和戏剧,但也有少量的诗歌创作。

“九八年一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矛盾激化的时代。在阿方索十三世统治初期(1902—1923),西班牙沿袭两党轮流执政的君主立宪制。在此期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社会矛盾日益激化。1909年7月26日至31日,加泰罗尼亚人民抗议政府出兵摩洛哥,从而引发了震惊世界的巴塞罗那“悲惨一周”事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班牙政府在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脚踩两只船”,大发战争财,一些经济部门得到了迅猛发展,肥了资产阶级,苦了无产阶级,农民破产现象日趋严重,贫富悬殊愈演愈烈。在大战期间,西班牙社会分为亲协约国和亲同盟国两派。就一般情况而言,前者倾向进步,后者趋于保守。尤其是1917至1919年这三年,罢工运动风起云涌,席卷全国,史称“布尔什维克的三年”,使得波旁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在这种“日薄西山,朝不保夕”的形势下,国王不得不依靠军方来维系自己的生存,在殖民战争中飞黄腾达的里维拉将军的独裁统治(1923—1930)由此开始了。他罢免所有的文职省长,禁止一切党派活动,将全国的最高权力集于一身。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知识界几乎无一人支持里维拉独裁政权。巴列因克兰、阿索林、巴罗哈、奥尔特加·伊·加塞特等著名作家都在反独裁共和联盟的宣言书上签了名。对摩洛哥的殖民战争给工人、农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民生凋敝,民怨沸腾,国家濒于瘫痪,国王又不得不从幕后走向台前。但这时的波旁王朝已是病入膏肓,无可救药。1931年4月14日,共和派在全国大选中获胜,迫使阿方索十三世退位,从此开始了第二共和国时期(1931—1939),其中包括给西班牙历史进程留下了深远影响的三年内战(1936—1939)。西班牙内战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其间涌现了多少伟哉壮哉的场景和可歌可泣的人物,为西班牙乃至世界诗坛提供了无限丰富的创作素材。众所周知,西班牙内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迥然不同:后者以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终,前者却导致了佛朗哥的上台,从而开始了西班牙历史上一个新的独裁统治时期(1939—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