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练习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中国历史基本知识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周口店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在我国云南泸沽湖畔的摩梭人家庭里,每个家庭成员都是一个母亲或祖母的后代。在家庭中“舅掌礼仪母掌财”,财产按母系继承,血缘按母系计算。吃饭时,由母亲统一分配,实行“分食法”。摩梭人的这种社会形态应属于()。

A.原始群

B.母系氏族

C.父系氏族

D.奴隶社会

3.在沧海桑田的宏伟历史变迁中。盐阜先民们在古老的盐阜平原上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在今天东台溱东、阜宁板湖等地都曾发现过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遗迹,并出土了一批磨制石器和玉器等。盐阜先民的新石器时代约相当于()。

A.元谋人时期

B.北京人时期

C.河姆渡时期

D.尧舜禹时期

4.原始社会的一个小孩,有时跟着妈妈去采野果子,有时在父亲面前撒娇。这种情形最可能出现在下面哪一时期?()

A.“正在形成中的人”时期

B.原始人群居时期

C.母系氏族时期

D.父系氏族时期

5.对于“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西方有“上帝创世纪”的故事,中国有“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属于()。

A.神话传说

B.历史事实

C.考古发现

D.科学幻想

6.下图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顶井架复原图,它反映了()。

①已会建造房屋 ②过着定居生活 ③私有财富的出现 ④手工业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7.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故乡”的遗址是()。

A.北京周口店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大汶口遗址

8.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最早制作者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9.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其中以水稻为主要种植作物的是()。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山顶洞人

10.黔东南苗家吊脚楼是苗族人民智慧的体现,无独有偶,远古时期人们在建造房屋时便能将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以下原始居民中,建造了利于通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屋建筑的是()。

A.元谋人

B.半坡人

C.河姆渡人

D.北京人

11.传说中他的发明为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神话传说人物是()。

A.黄帝

B.炎帝

C.尧

D.禹

12.下列对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的推举办法“禅让”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前任部落联盟首领任命

B.部落联盟会议推选

C.全体氏族成员表决产生

D.德高望重的人自由竞选

13.海内外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华人都是黄色皮肤

B.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C.炎帝、黄帝打败了蚩尤部落

D.我国原始居民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

14.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

A.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

B.大禹建立起夏朝

C.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D.原始农耕的出现

15.孙中山所述“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其中的“轩辕”指的是()。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伏羲

16.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A.牧野

B.涿鹿

C.长平

D.城濮

17.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始于()。

A.夏朝建立

B.商汤灭夏

C.启继承父位

D.武王伐纣

18.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A.夏朝

B.西周

C.东周

D.商朝

19.《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20.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大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领地国家”的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1.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二)王陵区的存在,(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四)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

A.一万年前

B.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C.商周时期

D.秦汉时期

22.右图文物体现了商朝青铜文明的辉煌灿烂,这件文物是()。

A.四羊方尊

B.后母戊鼎

C.象尊

D.毛公鼎

23.目前已知最早的汉字是()。

A.楷书

B.小篆

C.甲骨文

D.金文

24.“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什么时代的政治局面?()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5.下列各手工业不属于商朝时已很发达的是()。

A.青铜冶铸

B.玉器制作

C.酿酒

D.瓷器制作

26.在一部反映战国时期的影片中可能出现的场景包括()

①步兵手握兵器 ②农民用青铜农具生产 ③农民使用牛耕田 ④骑兵在战马上厮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27.著名古代文物后母戊方鼎和四羊方尊充分体现了商周时期哪一个领域的杰出成就?()

A.陶瓷制造业

B.玉器制造业

C.青铜铸造业

D.纺织加工业

28.根据《史记》记载,一位诸侯国的国君为了报仇雪恨,“苦身焦思,置胆于座,从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位国君是()。

A.吴王夫差

B.齐桓公

C.越王勾践

D.楚庄王

29.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霸主要是为了()。

①争夺土地和人口 ②帮助弱国、小国发展军事力量 ③争夺支配别国的权利 ④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联系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30.战国初期,发生了三家分晋的重大事件,“分晋”的三家是()。

A.齐、楚、燕

B.韩、赵、魏

C.赵、魏、秦

D.燕、韩、赵

31.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军大败楚军的战役是()。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3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这一事件应是()。

A.公元前7世纪70年代

B.公元前7世纪30年代

C.公元前8世纪70年代

D.公元前8世纪30年代

33.电影《赵氏孤儿》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氏惨遭灭门后,唯一幸存的赵氏孤儿报仇雪恨的故事。下面选项中,不属于由晋国分裂而来的战国诸侯国的是()。

A.韩

B.赵

C.齐

D.魏

34.他不计前嫌,任用管仲改革;他审时度势,提出“尊王攘夷”;他坐享东方,拥有鱼盐之利,终成春秋五霸之首。“他”是()。

A.楚庄王

B.晋文公

C.秦穆公

D.齐桓公

35.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王让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36.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

B.奴隶消极怠工

C.土地被少数人占有

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37.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秦国

B.楚国

C.燕国

D.齐国

38.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富国强兵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

39.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牛耕的推广

B.实行商鞅变法

C.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40.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请指出商鞅变法的哪项内容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为深远。()

A.建立县制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C.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41.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天府之国”美称的是()。

A.兴修了白渠

B.兴修了六辅渠

C.开凿了灵渠

D.兴修了都江堰

42.人类希望和平安宁,温馨和谐。中国的《道德经》成为世界上除《圣经》以外发行量最大的“畅销书”。此书记载的言论是关于()的。

A.孔子

B.墨子

C.老子

D.孟子

43.下框中的语句出自于()。

A.韩非子

B.老子

C.孔子

D.孟子

44.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施仁政于民,“民贵”“君轻”

B.墨子——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

C.孔子——“仁”“为政以德”

D.韩非子——“兼爱”“非攻”

45.小明期末考试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相互转化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46.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用严酷的刑罚镇压反抗的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47.教育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推进“均衡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下列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提出“仁”的学说

B.提出“为政以德”

C.创办私学

D.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48.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公元前221年是()。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3世纪早期

C.公元前2世纪晚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49.从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到秦朝实行郡县制度的变化,最主要的原因是()。

A.疆域拓展的需要

B.经济发展的需要

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奖励有功之臣的需要

50.郭沫若说:“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致命的打击”缘于()。

A.商鞅变法

B.秦始皇“焚书坑儒”

C.陈胜吴广起义

D.汉武帝削弱封国

51.课本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但不应背离学科的严谨性。下面是某班同学编演的秦朝历史剧的相关信息,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一位商人携带五铢钱前往南海郡做生意

B.读书人可以进私学并阅读列国史

C.各地官员均用大篆体写告示

D.农民缴税时用相同容量的“斗”

52.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下列属于他的功绩的是()。

①灭掉六国,实现统一 ②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④采用科举制选官 ⑤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⑥修建灵渠

A.①②③⑥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⑥

53.为实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愿望,陈胜、吴广在()起义。

A.咸阳

B.蕲县

C.大泽乡

D.陈

54.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中国人至今仍然称自己为‘汉人’,他们因为是汉代首次确立的典型中国文化和帝国伟大传统的继承者而甚感骄傲。”西汉建立于()。

A.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02年

D.公元25年

55.“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立的政权称西汉。被称为高祖的是()。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56.秦始皇、汉武帝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帝王。下列关于秦皇汉武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开国皇帝

B.都加强中央集权

C.都是有名的暴君

D.都推行儒学教育

57.西汉前期由于汉高祖等几代皇帝的努力,出现了()的局面。

A.光武中兴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58.关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吸取秦亡教训

B.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C.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

D.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

59.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建议的原因是()。

A.是当时有名望的学者提出的

B.当时读书人都希望精通儒学

C.为了统一思想,巩固封建统治

D.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已经解决

60.汉朝时兴办的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

A.国子学

B.大学

C.翰林院

D.太学

61.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分划自己的封地给子弟,建立小侯国的目的是()。

A.恩赐亲戚

B.树立皇帝权威

C.巩固统一

D.加强中央集权

62.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中央集权空前加强。下列属于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是()。

①实行“推恩令”②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3.“大丈夫当学卫青、霍去病,立功沙漠,长驱数十万众,纵横天下。”材料中的“卫青、霍去病,立功沙漠”打败了()。

A.匈奴

B.犬戎

C.鲜卑族

D.山戎

64.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65.下列两汉时期击败匈奴的名将中,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而留名青史的是()。

A.窦固

B.卫青

C.窦宪

D.霍去病

66.近年来,东突厥恐怖分子活动猖獗,他们鼓吹新疆独立,妄图把新疆从我国分裂出去。下列()史实最能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置驻藏大臣

C.丝绸之路开通

D.设置澎湖巡检司

67.在一次历史活动课上,小历同学设计了一条古代丝绸之路路线简图如下,“ ”应填()。

A.长安、欧洲

B.长安、中亚

C.洛阳、中亚

D.洛阳、阿拉伯半岛

68.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指出:“中国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的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汉文帝两次派人出使西域 ②西汉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现今的陕西西安 ③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④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9.下列关于我国中央政府对今新疆地区的管理措施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设立伊犁将军 ②设立新疆行省 ③设置西域都护 ④在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70.东汉的开国皇帝是()。

A.刘秀

B.刘邦

C.刘备

D.刘禅

71.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创作的史书成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这部书是()。

A.《史记》

B.《汉书》

C.《通典》

D.《资治通鉴》

72.关于造纸术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西汉前期就已出现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C.东汉发明了造纸术

D.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73.假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你认为当时的最高成就有()。

①蔡侯纸 ②麻沸散 ③《九章算术》④望、闻、问、切四诊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4.下面对《史记》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C.《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史学名著

D.《史记》是一部文学名著

75.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式。

76.下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B.封建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77.下列人物没有生活在三国时期的是()。

A.刘备

B.曹操

C.诸葛亮

D.孙权

78.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图,名成八阵图”赞扬的是()。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诸葛亮

79.三国时期的夷洲指的是今天的()。

A.台湾

B.海南岛

C.西藏

D.广州

80.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长平之战

81.“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突然)革。三十已下,见(现)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魏书·咸阳王禧传》)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

A.改穿汉服

B.改用汉姓

C.学习汉礼

D.学说汉话

82.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有一位少数民族皇帝,要求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这位皇帝是()。

A.前秦苻坚

B.北魏孝文帝

C.西夏元吴

D.金太祖阿骨打

83.北魏孝文帝改革带头纳汉女为妃,让弟弟娶汉女为妻;改姓为元;对30岁以下仍讲胡语者“降爵黜官”。孝文帝的这些措施()。

A.得到了全体贵族的支持

B.有利于北魏统一全国

C.阻碍了汉族文化发展

D.促进了民族融合

84.东晋和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南方统治者施仁政

D.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85.“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通婚、学习汉族礼法。”这些内容与()有关。

A.管仲

B.商鞅

C.秦孝公

D.北魏孝文帝

86.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87.“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A.魏晋时期

B.唐朝中后期

C.南宋

D.元朝

88.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下列措施有利于孝文帝加强对黄河流域控制的是()。

A.说汉话

B.鲜卑族改穿汉族服装

C.迁都洛阳

D.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通婚

89.下列成语出自淝水之战的有()。

①风声鹤唳 ②三顾茅庐 ③纸上谈兵 ④草木皆兵 ⑤破釜沉舟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⑤

90.自孝文帝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与下列内容有关的是()。

A.北魏迁都洛阳

B.北魏改用汉姓

C.北魏改穿汉服

D.北魏学习汉族礼法

91.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出现的统一局面有()。

①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②前秦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 ③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④淝水之战后,东晋统一北方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2.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了条件

B.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C.为北魏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D.平息了北方少数民族间的战争

9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是()。

A.张仲景

B.贾思勰

C.顾恺之

D.祖冲之

94.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东晋有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人们形容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作品《兰亭序》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这位人物是()。

A.张旭

B.颜真卿

C.柳公权

D.王羲之

9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是我国一部综合性地理学专著对三峡两岸猿声的描写,这部专著是()。

A.《论衡》

B.《水经注》

C.《史记》

D.《齐民要术》

96.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A.《兰亭序》

B.《洛神赋图》

C.《女史箴图》

D.《帝后礼佛图》

97.中国古代有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史公”;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它就是()。

A.《史记》

B.《汉书》

C.《通典》

D.《资治通鉴》

98.汉字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形态最美、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99.北魏时期,潍坊一位农学家提出:“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他是()。

A.公冶长

B.郑板桥

C.贾思勰

D.陈介祺

100.北魏《齐民要术》记载,胡人的兽医术、相马术,制作毛毡、奶酪、油酥的技术,逐步为汉人所接受。形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民族融合

B.民族征服

C.民族战争

D.民族压迫

101.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京杭大运河最早是()统治时期开凿的。

A.隋文帝

B.隋炀帝

C.秦始皇

D.汉武帝

102.这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但它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同时,其在政治上确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影响深远。这个朝代是()。

A.唐朝

B.西汉

C.隋朝

D.东汉

103.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A.扬州、北京

B.杭州、北京

C.杭州、扬州

D.广州、杭州

104.古人赞颂大运河的历史功效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对此话解读最正确的是()。

A.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B.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105.他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使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他勤勉治国,锐意革新,缔造“开皇之治”,开启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他是()。

A.唐太宗

B.武则天

C.隋文帝

D.唐玄宗

106.隋朝大运河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分别在()。

A.涿郡、江都

B.洛阳、余杭

C.涿郡、余杭

D.洛阳、江都

107.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下列对隋朝特点的概括,最为全面而且符合实际的是()。

A.短暂而繁荣

B.二世而亡

C.经济繁荣

D.节俭盛行

108.今天,人们习惯上把本地高考的文理科第一名称为“文科状元”“理科状元”。“状元”一词出自下列制度之()。

A.九品中正制

B.君主专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

109.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实现国家统一

C.开通京杭大运河

D.社会经济发展

110.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 ②灭亡陈朝 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 ②建立隋朝 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 ②建立隋朝 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 ②开通运河 ③灭亡陈朝

111.金榜题名源于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其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与“金榜”有关的进士科、殿试,分别开始于()。

A.秦朝、唐朝

B.唐朝、唐朝

C.隋朝、隋朝

D.隋朝、唐朝

112.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的作用时指出:中国没有世袭的官吏和贵族,皇帝通过考试等途径选拔官吏。凡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论出身如何,都有经过考试成为官吏的机会。该制度()。

A.削弱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

B.不利于尊师重教风气的形成

C.为普通士人提供了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的机会

D.提高了高门权贵子弟的地位

113.被严复评价为“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沿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的废科举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被废的科举制存在时间是()。

A.唐朝—清朝

B.隋朝—清朝

C.隋朝—中华民国

D.三国两晋南北朝—清朝

114.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①参观都江堰 ②到赵州桥上散步 ③用纸写诗 ④读《史记》和《资治通鉴》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⑥参加科举考试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⑥

115.一位同学构思了一部历史小说,书中描写了唐朝时期张三一天的生活情况,其中错误的地方是()。

①早上拿着交子去买馒头 ②街市游玩结识了一位回族朋友 ③突然听说鉴真去日本讲学了 ④晚上在家研读《大唐西域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6.“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宏愿心中藏,普度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

A.玄奘

B.鉴真

C.戒贤

D.戒日王

117.中华民族既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又有吸纳世界文化精华的魄力。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学习精神的是()。

A.文成公主入藏

B.玄奘西行

C.鉴真东渡

D.遣唐使来华

11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同学们纷纷投稿。其中无法通过小组长审核的是()。

A.漫画“焚书坑儒”

B.汉武帝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玄奘去天竺取经

D.清朝“文字狱”之我见

119.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A.释迦牟尼

B.鉴真

C.玄奘

D.郦道元

120.你一定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吧!那么你知道剧中的唐僧是依据历史上()的原型创作的吗?

A.玄奘

B.鉴真

C.戒贤

D.普照

121.古代历史上,友好交往是中日关系的主流。以下历史人物中,为中日友好交流做出贡献的中国人是()。

A.玄奘

B.晁衡

C.鉴真

D.空海

122.如果你想了解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请仔细阅读()。

A.《水经注》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金刚经》

1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唐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 ②唐朝时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③唐都洛阳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④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联系 ⑤玄奘西行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124.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事件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①郑和下西洋 ②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 ③鉴真东渡日本 ④清朝设驻藏大臣,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5.他的诗雄奇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被誉为“诗仙”。这位诗人是()。

A.王维

B.白居易

C.李白

D.杜甫

126.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

A.《丹经》

B.《旧唐书》

C.《金刚经》

D.《大唐西域记》

127.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A.王羲之、吴道子、李白

B.王羲之、吴道子、杜甫

C.张旭、顾恺之、李白

D.张旭、顾恺之、杜甫

128.脍炙人口的唐诗深受人们喜爱,唐代诗人辈出。郭沫若评价说:“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他赞誉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129.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一组是()。

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

C.《缀术》和《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

130.下列不属于隋朝的中国古代“世界之最”是()。

A.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B.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C.科举制被英国大百科全书誉为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D.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

131.河北民歌《小放牛》中唱道:“赵州桥来鲁班修,玉石栏杆是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扎了一道沟。”那么赵州桥的建筑设计者是()。

A.李冰

B.李春

C.郑板桥

D.鲁班

132.“澶渊之盟”发生在()之间。

A.西夏与北宋

B.辽与西夏

C.金与南宋

D.北宋与辽

13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政权并立

C.诸侯争霸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34.岳飞在《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135.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行纪》中写道:“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这里说得“此城”是指()。

A.大都

B.临安

C.泉州

D.东京

136.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137.小明是个对联迷,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他写了许多对联。下列哪一副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138.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合,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融合。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139.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人物,他们的名字中的“靖”“康”二字与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A.西夏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140.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到两尊铸铁跪像,写下了“自从贼后不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诗句。你知道这位读书人为了何事发出这种感慨吗?()

A.文天祥宁死不屈

B.王彦抗金

C.岳飞被杀

D.秦始皇实行暴政

141.“(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导致以上和好局面出现的因素主要有()。

A.唐蕃会盟

B.澶渊之盟

C.靖康之变

D.元朝建立

14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通过条约形式确认以大散关和淮水一线为分界的两个政权是()。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143.由黄晓明主演的《精忠岳飞》生动讲述了岳飞的传奇故事。下列关于岳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北宋著名将领

B.是抗辽名将

C.曾取得郾城大捷

D.牺牲于战场

144.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不识干戈。”这最能说明澶渊之盟()。

A.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B.促进了宋辽人口急剧增长

C.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

D.维持了宋辽间长久的和平关系

145.从东汉末年到南宋,促进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并最终超过北方的原因有()。

①北方人口南迁 ②民族交往 ③南方相对稳定 ④南方生产技术历来比北方先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6.下列对“古代中国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朝商业繁荣,出现了市、坊分开的局面

B.宋朝时期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明朝从南美洲引进粮食作物——玉米和甘薯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杜绝一切对外贸易

147.宋史中记载的“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最准确的意思是()。

A.南方的人口超过北方

B.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C.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D.南方是粮食主要产区

148.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宋代南方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A.推广种植籼型杂交水稻

B.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C.棉花的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

D.江南新辟许多茶园

149.“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

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

B.封建政府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

C.江南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D.江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150.宋代海外贸易频繁,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香料到泉州出售,他到达泉州港后应该去()办理手续并缴税。

A.蕃市

B.坊

C.市舶司

D.都护府

151.“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152.宋高宗曾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宋朝“司舶之利”主要得益于()。

A.周边少数民族朝贡

B.海外各国进贡

C.开封等城市商业贸易

D.海外商品贸易

153.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中不可能遇到的是()。

A.安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远航

B.人们传诵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C.人们在瓦舍中观看戏剧《窦娥冤》

D.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

154.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做到的是()。

A.去勾栏欣赏各种表演

B.除夕夜,挂年画,贴桃符

C.诵读苏轼、李清照的词作品

D.研读八股文

155.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走进一栋大型建筑物。里面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的地方。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D.好汉比武的擂台

156.小明编写了一部关于北宋的影视剧,下面是场景之一(东京汴河沿岸),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道路两旁有瓦顶平房

B.错落有致,街上的人熙熙攘攘,他们穿着棉布做的衣服

C.有人在路边小摊买红薯

D.河中轻舟小船荡漾

157.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史实能够有力证明这一点的有()。

①唐朝时设置西域都护府 ②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 ③清朝时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④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158.1368年,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北伐进入山西,占领了太原。第二年,在山西设行中书省,这是山西建省的开端。行省制度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59.元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下列事件发生在元朝的有()。

①统一蒙古 ②马可·波罗来华 ③回族形成 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160.他是一位蒙古族的杰出首领,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他重视发展农业,治理黄河,下令开凿新运河,还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他就是()。

A.铁木真

B.忽必烈

C.阿骨打

D.元昊

16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162.在“情系玉树,大爱无疆”赈灾募捐晚会上,汉藏两族歌手同台演唱:“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西藏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63.下列有关元朝民族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朝的统一,为民族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B.忽必烈即位后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C.蒙古族的形成,是元朝民族融合的重要事例

D.元朝人分四等的改革带有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性质

164.史书记载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的朝代是()。

A.西汉

B.唐朝

C.元朝

D.宋朝

165.秦、隋、元是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朝代,在许多方面有着相似点,主要表现为()。

①都是由汉族人建立的统一政权 ②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③都对台湾进行了有效的管辖 ④都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66.元朝中央政府为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在中央()。

A.采取和亲政策

B.册封首脑

C.设立宣政院

D.设置军机处

167.元朝统一全国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广大疆域的管理。为加强对东南沿海岛屿的管理而设立的机构是()。

A.户部

B.市舶司

C.海关

D.澎湖巡检司

168.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在我国历史上,蒙古帝国的建立者是()。

A.秦始皇

B.忽必烈

C.阿骨打

D.成吉思汗

169.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下列反映宋元时期时代特征的是()。

A.繁荣与开放

B.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C.大一统

D.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170.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这些发明中在北宋时期发明的是()。

①造纸术 ②火药 ③活字印刷术 ④指南针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171.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章回小说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文学成就的主要表现形式,且涌现了不少的杰出人物。下列人物中属于元曲重要代表人物的是()。

A.关汉卿

B.李白

C.苏轼

D.吴承恩

172.《清明上河图》有助于探究北宋城市()。

A.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

B.兼收并蓄的对外交往

C.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D.数量众多的自由工匠

173.小赵从《历史辨析》栏目中下载了四句话,请你帮他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一句()。

A.春秋时,有人在野外行走,带着司南辨识方向

B.唐朝时,在军事作战中有人使用火药武器

C.西汉时,有人用活字排版《伤寒杂病论》

D.秦朝时,有人在纸上书写一种小篆字体

174.明朝时期官吏诚惶诚恐,老百姓提心吊胆,这是()的设置所产生的后果。

A.三省六部制

B.厂卫特务机构

C.行省制

D.三司

175.丞相是古代皇帝的重要辅臣,设置和废除这一官职的朝代是()。

A.隋朝和清朝

B.秦朝和明朝

C.唐朝和明朝

D.秦朝和元朝

176.明太祖所设立的直属中央的三司中,分管民政和财政的是()。

A.按察司

B.都司

C.民政司

D.布政司

177.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178.位于北京北郊的明十三陵中,没有明太祖的陵墓。那么,你知道他的陵墓在哪个城市郊外?()

A.南京

B.西安

C.洛阳

D.开封

179.“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的记载可能和哪些史实有关?()

①胡蓝之狱的株连 ②廷杖制度的严酷 ③锦衣卫的无孔不入 ④文字狱的无中生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80.下面一则材料,是对某机构的描述:“最初只是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后转变为常设的地方大行政区。但即使在它完全定型并地方化之后,它仍然带有中央派出机构或者说是中央分支机构的性质。”“明清时期一直沿用”。这个机构是()。

A.三省六部

B.郡县

C.行省

D.军机处

181.某班四位同学撰写了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性错误的是()。

A.《论文成公主对西藏地区的影响》

B.《趣谈孔子的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创建》

C.《从交子看北宋的商品经济》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182.“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主要讽刺批判了()。

A.焚书坑儒

B.明朝八股取士

C.独尊儒术

D.清代的文字狱

183.下列各项中,朝代名称与建立时间、人物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A.秦朝—公元221年—嬴政

B.唐朝—618年—李世民

C.明朝—1368年—朱元璋

D.清朝—1636年—努尔哈赤

184.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是说二者都()。

A.削弱了儒学地位

B.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C.损害了国家的统一

D.引发了文字狱

185.某班学习小组以“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展开历史探究活动,其收集的资料中不恰当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文天祥抗元

186.“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这段话描绘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对外航海活动?()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鉴真东渡日本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187.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清朝设置台湾府的相同意义是()。

A.加强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C.我国开始对台湾行使主权

D.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188.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成功平息东南沿海倭患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文天祥

D.戚继光

189.郭沫若同志写过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这副对联称颂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邓世昌

190.下列与郑和远航的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A.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B.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

C.推动了华侨移居南洋

D.比著名的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晚半个多世纪

191.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是一项英雄业绩,下列事件属于这一主题的是()。

①戚继光抗倭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郑和下西洋 ④雅克萨之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从废除丞相到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A.皇权日益加强

B.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

C.皇权日益衰落

D.皇权与相权协调

193.你看过小说或者电视剧《鹿鼎记》吗?康熙小小年纪计擒“满洲第一勇士”鳌拜,一定会令你赞叹不已!下列还有哪些事件与康熙有关?()

A.陈桥兵变

B.靖难之役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

194.有人说:“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其法理依据是()。

A.清朝疆域图

B.《瑷珲条约》

C.雅克萨之战

D.《尼布楚条约》

195.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进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伊犁将军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乌里雅苏台将军

196.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册封五世班禅、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97.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与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共同作用是()。

A.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驱逐了殖民势力

C.增进了中外友好交往

D.巩固了清朝海防

198.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并巩固,清朝前期的疆域奠定了今天我国版图的基础。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面到()。

A.外兴安岭

B.大散关

C.西伯利亚

D.葱岭

199.乾隆皇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许多贡献,他自称有“十全武功”。下列属于“十全武功”之一的是()。

A.收复台湾

B.组织雅克萨之战

C.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200.万里长城自秦始皇修建后,许多朝代不断整修,明朝又大规模修筑,达到完善的地步。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C.西起玉门关,东到山海关

D.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二、简答题

1.请简述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及作用。

2.请简述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影响。

3.请简述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4.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成就有哪些?

5.请简要评价秦始皇。

6.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

7.简述西域的范围、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

8.列举西汉对西域加强联系和管理的史实。

9.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10.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有何历史意义?

11.比较秦朝和隋朝,看看它们有哪些相似点?

12.唐朝是如何对科举制进行完善的?

13.科举制有何历史意义?

14.列举我国隋唐时期科技方面有哪些世界之最。

15.为什么说新疆、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16.唐朝对外交往为什么会出现盛况空前的局面?

17.与《史记》相比,《资治通鉴》有何特点?

18.元朝统治者在巩固国家统一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

19.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有哪些?

20.清朝前期的统治者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结果如何?

三、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

请回答:

(1)材料一这句话所称赞的李太守是谁?他是什么时期的人?

(2)材料二讲的是李太守主持修筑了一个什么工程?材料二中所说的“天府”是指什么地方?谈谈你对该工程的评价。

(3)伯禹是谁?他有什么典型事迹而把他与李太守相提并论?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请回答:

(1)文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的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2)从第二段资料看,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

(3)两者相比,你认为哪一种是进步的?你喜欢哪一种?

3.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左传》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扫六合:指统一中国),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从材料一看,被分封做诸侯的主要是什么人?

(2)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举出受封者必须承担的两个义务。

(3)材料二中所说的“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一年?秦朝统一中国后,对管理的地方不再推行西周的管理制度,而是实行什么制度呢?

(4)西周和秦朝在管理地方上所实行的制度虽然不同,但在当时都起到了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4.考察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发现:改革(变法)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我校初一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中国古代改革(变法)”专题探究,请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商鞅变法的措施:改革土地制度,国家承认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励农耕;奖励军功,贵族及其后代没有军功就不能获得世袭特权;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商鞅变法触犯了保守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最终商鞅被处以“车裂”之刑。

材料三:北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定遭到鲜卑贵族的反对。公元493年,这位皇帝以南征为名,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一路长途跋涉的鲜卑贵族和官兵们疲惫不堪,到洛阳后不愿意继续前进了。于是这位皇帝趁机说道:“行军途中,怎么可以无功而返?如果不愿意继续南征,可以先定在此,以后再做南征的打算!”后宣布定都洛阳,次年正式迁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仲相桓公”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有哪些可以促进秦国经济的发展?

(3)材料三中的“皇帝”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主持的这场改革在历史上起到什么作用?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

5.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材料三:相传孟子受业于子思,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鲁国、滕国、薛国等。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

材料四: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是很明显的。至于西方,18世纪儒家思想远涉重洋,对欧洲民主启蒙以至辩证法思想的形成,曾经有过正面启发或触媒作用,一度备受颂扬。但随即被贬为无用之物,弃之唯恐不及。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东周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具体内容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文化”中哪个学派主张服务于“专制主义”?哪个学派思想主张体现“以民为本”?

(3)根据材料三回答孟子的学说为什么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4)根据材料四分析,儒家思想对其他国家或地区起到怎样的影响?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孙鞅说秦孝公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材料二:公元前356年,秦国颁布新法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支持变法的秦国国君是谁?

(2)材料二中的哪项措施招致旧贵族的激烈反对?哪一项对后世国家行政制度影响深远?

(3)请简要说明变法对秦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4)《史记》记载,秦国国君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5)商鞅变法改变了秦国,伟大领袖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带动中国经济腾飞。现在,人们对以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寄予厚望:深入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早日实现中国梦。请你简要谈谈改革与国家强盛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7.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和孟子都是民主的倡导者……孔子总是引用尧和舜的话,因为他们不把帝国据为自己的世袭财产。虽然他们的政府名义上是君主专制的,但事实上却是民主的,这就是孔子为什么要赞誉他们的原因。

——孙中山

材料二:孔子认为禀赋在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禀赋在中等以下水平的人,则不宜讲授高深的学问。他主张根据学生的才智、性格、特点等不同情况实施不同的教育。

材料三: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过:“儒学的发扬首先当然要感谢孔子,其次西汉的一个皇帝的功劳却是不能抹杀的。”

材料四: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赞誉尧舜统治的原因,并简要指出孔子的治国主张。

(2)材料二反映了孔子在教育上的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孔子被誉为大教育家的原因。

(3)请你结合所学说明“其次西汉的一个皇帝的功劳却是不能抹杀的”的含义。

(4)据材料四,谈谈在当今社会弘扬儒学教育的主要目的。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拓展了汉王朝的视野,引发了汉王朝与中亚、西亚各国相互贸易的强烈愿望,促成了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有记载以来的第一次中外交流,史称“张骞凿空”。

材料二: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建立西域都护府,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西域都护府的建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材料三:2007年7月31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教科文组织已就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达成共识,希望它成为全世界的共同遗产而被永远铭记,永远呵护。丝绸之路是一条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贸易往来之路,文化交流之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是整个亚太地区第一个作为“文化线路”申报的世界遗产,对今后亚太地区在文化线路的保护和申报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请回答:

(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请用史实说明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艰辛。

(2)张骞出使西域为什么被称为“张骞凿空”?有什么重大作用?

(3)以上材料中的哪一史实最能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请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并说明丝绸之路被称为文化交流之路的原因。

(5)今天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联合申遗有什么现实意义?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翻译自《史记》

材料二:江南之国为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三: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二《宋书》里描写的南朝时的江南与材料一司马迁《史记》里描述的汉朝时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开发?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何重大的影响?

(3)与此同时,我国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材料三中,为顺应这种趋势进行改革的皇帝是谁?这段材料反映了他改革的哪项措施?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姑苏晚报》载:作为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的一条人工河流——京杭运河将在“十二五”期间迎来新生。京杭运河苏州段穿越我市相城区、高新区、金阊区、沧浪区,吴中区、吴江市……

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隋炀帝统治时期开凿的大运河最北是哪里?大运河开凿有何重要意义?

(3)材料三中的“苏湖”在当时有什么特别之处?综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材料二:(唐太宗)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缨望之继事。

——王定保《唐摭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制度?它正式诞生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2)唐朝皇帝对这一制度采取了哪些完善的措施?

(3)这一制度对当时社会有什么影响?

(4)请你就如何促进今天我国考试制度的改革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向唐朝派遣留学生,日本的“遣唐使”有学问僧,也有留学生……唐朝,很多西方国家的宗教传到中国,一方面是来自西方的传教士,另一方面也有中国人到国外去学习佛教的……

——孟宪实《唐朝的中外文化交融》

材料二: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材料三:明清两朝由于禁止民众出海,在陆地和海洋上都把国门给封闭起来了……虽然清朝有为的君主比明朝的多,但是在思想领域的保守使进步和发展成为“不合祖制”的罪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到国外去学习佛教”和唐朝时期六次东渡日本的著名人物分别是谁?

(2)材料二中“惊人的海上远征”指什么事件?“海上远征”最远到达了哪里?

(3)材料一和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和清朝各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的发明。火药把骑士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的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

材料二: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治病,中国却拿它来当饭吃……

——鲁迅

请回答:

(1)中国的火药、罗盘针、印刷术分别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2)这三项伟大的发明是经过哪条中西贸易要道,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3)三大发明在中国遭到冷遇甚至被用来搞封建迷信,在西方却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开封市“大宋年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今天上午在郑州举行,为进一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活跃春节期间广大群众的旅游生活……中共开封市委、市政府……努力打造年文化品牌……确定于2010年春节至正月十五期间,正式推出开封市“大宋年文化节”……届时将举办规模盛大,多姿多彩的宋文化民俗庙会、灯会、展演等系列活动。

——2010年2月9日豫台网讯

材料二: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商品可以在白天、夜间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开封市“大宋年文化节”举办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2)材料一中的“大宋”在定都开封期间,出现过哪些与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北宋东京的商业繁荣有哪些特点?(写出两条即可)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影响深远的变化。

材料二: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盛产水稻的苏州湖州成为天下闻名的“粮仓”。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也超过了北方。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

材料三: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民族侵扰,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共计数百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指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它出现在什么朝代?它的出现有什么重大意义?

(2)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影响深远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终什么时候完成?

(3)从材料三可知,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所参决……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请回答:

(1)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谁?

(2)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

(3)材料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4)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1年1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位于我国河北省赵县的这座大型石拱桥,最近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评定为最悠久的“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对“国际历史上土木工程里程碑”的评选极为严格,要求必须是世界历史上最辉煌的土木工程范例。

材料二: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三:(书中)介绍的生产技术,如北京王麻子、杭州张小泉的剪刀,使用“夹钢”“贴钢”的技术;采煤时,已经能除瓦斯;纺织业使用了精巧的提花机等,在当时世界上都是第一流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座大型石拱桥”指的是哪座桥?由谁设计和主持建造的?属哪个朝代?该桥的世界意义是什么?

(2)请问指南针发明于何时?它的发明有何重要意义?

(3)材料三是哪本书的内容?作者是谁?国外是怎样称誉这本书的?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从民族融合和对待外来文化态度的角度,说说古代中国能产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的原因。

18.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二:“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是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结果他被斩首……

请回答:

(1)材料一抨击了明朝怎样的选官方式?为什么这种方式“有甚于咸阳之郊”?

(2)为了加强专制集权,明清两朝还创立了哪些制度?

(3)材料二反映了清朝统治者采取的什么措施?有什么危害?

(4)以上两则材料中的措施主要侧重于哪一方面的统治?有什么共同目的?

1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图1 清明上河园

图2 西藏的布达拉宫

图1清明上河园是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基地。它是以写实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以游客参与体验为特点的文化主题公园。

图2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布达拉宫是西藏曾经的政权中心,这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世界上海拔最高、最雄伟的宫殿也无限延伸着藏文化的灿烂,是真正属于世界的遗产。

请回答:

(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描绘的是哪个城市的繁荣景象?

(2)宋朝政府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3)文成公主入藏加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那么当时的藏族地区被称为什么?西藏作为正式行政区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最早开始于哪个朝代?

(4)在古代,我国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对西藏的管理,列举清朝政府加强管理西藏地区的史实两例。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诗是流传千古的中华文化瑰宝,是唐代文化最为光辉的成就。……明清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突出表现于小说,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通俗文学著作。

材料二: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中写道:“从3世纪到1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地位,明清以后逐渐落后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举出唐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和明清时期代表我国古典小说高峰,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我国让“西方望尘莫及”的重大科技成就。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建筑的主要成就。

(4)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和文化政策两方面分析明清以后中国科技逐渐落后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