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北京话语气词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3 哪

大多数人认为“哪”纯粹是“啊”的语音变体(王力,1943;朱德熙,1982),包括《官话类编》的编写者:

哪Na1,4:和“啊”的意义用法几乎完全一样的一个句末小品词。仔细观察这个词的用法,可以发现它只是“啊”的语音变体,位于末尾为n的字后。请注意下面两个例句中两个字如何交换位置的:“李四,为人都有个天理良心,你这样糟蹋好人,是有罪的呀。”和“张三张三,我们姓张的脸,都叫你自己丢了。”没有明显的理由而将前字的末尾保留下来。(第六十一课)

“啊”变体说在早期北京话语料中遇到不少例外,难以用“啊”的变体来解释。有的不符合音变规则:

(45)秃儿要跟着太太出去,大奶奶说:“你别闹啦,你听门口儿拍花的要小孩子。”(《小额》)

有的换为“啊”则不合语境语义:

(46)这真应了话啦,安好了炉啦,竟等着收拾人。(《小额》)

可见,即便是n尾字后的“哪”,也不一定是“啊”的变体。吕叔湘(1942)认为“哪”是“呢”和“啊”的合音,但很难解释“哪吗”一类的连用语例:

(47)a.善二爷说:“那不是在果盘里哪吗?……”(《小额》)

 b.他住在这儿哪么,我以为是他还在东京哪。(《支那惯用语句例解》)

孙锡信(1999)认为“哪”是“呢”的强语气形式,这是基于对语义的体悟考察得出的结论,没有说明造成强弱分别的原因是什么。

《语言自迩集》将“哪”视为疑问语气词:

留下的是银子钱,是产业呀?注:哪na1,疑问语气词(an interrogative particle)。(问答章之二54)

此例“哪”在前一选项末,《语言自迩集》编写者将疑问句的语气归于“哪”上,既不符合语言事实,又以偏概全。《语言自迩集》中共31例“哪”,只有4例用于问句,并不能概括为疑问语气词。

太田辰夫(1950)注意到了“哪”和“呢”的历史源流和功能分工,将“哪”分为表示感叹语气和存在体两类,但也承认“哪”和“呢”有所交叉。如何界定“呢”和“哪”的性质和范围,二者的区别是怎么造成的,又是怎么合流的,还需要进一步考察。

从语义上看,“哪”实际上有两个,一个是“啊”的语音变体,一个相当于“呢”(包括表疑问相关的“呢1”和表持续、夸张的“呢2”)。为讨论方便,本书把前者记作“哪1”(如“真好看1”),把后者记作“哪2”。

以上分类的标准是语义,和语音条件有所交叉。“哪1”可能在非n尾字后,“哪2”也可能在n尾字后。持续义的“哪”与“啊”无关,如“那个骗子手在点心铺里吃点心2”的“哪”一定不能解释为“啊”的变体,所以是否“哪”在n尾后都不产生影响。但当“哪”在感叹句和疑问句句末时,即便是在非n尾字后,也可能是作为“啊”的语音变体表示对听话人的关注,如“甚么话1,办事吗!”。

孙锡信(1999)注意到了“哪”的n尾语音条件并不绝对,主要依据是《儿女英雄传》和《官话指南》。《儿女英雄传》有方言色彩,且不同传抄版本语气词写法多有差异,“哪”和“”常字形相混,证据不确。而在《官话指南》之前,“哪”的n尾条件就已经放宽,到1910年前后,大多数“哪”都不是放在n尾字后的,如1907年《小额》、1915年《支那商业会话》等(具体参见第三章)。

2.3.1 哪1

“哪1”出现的具体语音条件,参见本书3.3节所述。“哪1”的用法与“啊”一致,即起到关注听话人的作用,如:

(48)a.那姓阮的是个斯文人,生得虽软弱,说话做事可不软,你若想瓜儿拣着软的捏,他可软中有硬啊。(《寻津录》,感叹)

 b.我说:“到底是谁的伙计不留心?”(《官话指南》,特指问)

 c.这个地方买牛奶,是论斤,还是论瓶呢?(《官话指南》,选择问)

 d.少奶奶这当儿先给老者倒了碗茶,说:“阿玛,您歇歇儿吃饭?”(《小额》,是非问)

 e.太监那些个东西就知道贪赃受贿,那里懂得爱国爱民!(《北京风俗问答》,反问)

 f.你是明白汉字的人,要学翻译,很容易。(《语言自迩集》,陈述)

 g.那个人,是咱们旧街坊啊,眼看着长大的孩子。(《语言自迩集》,话题)

 h.官:张三,你的伤渐渐好了,官司还想要打吗?(《官话类编》,呼语)

早期北京话的“哪”常常作为“老”的音变形式放在“您/你”后面,与语气词“哪”无关。

北京话第二人称尊称“您”经历了“你老人家——你老(nǐlǎo)——你纳(nǐ-na)——您纳(nín-na)——您(nín)”的发展历程(刘云,2009;刘云、周晨萌,2013)。从“你纳”到“您”的过程中,语流同化不完全就成为nín-na,各语料大多数时候采用“您纳”形式记录:

(49)a.那堂子胡同住的张爷您纳认识不认识?(《语言自迩集》)

 b.我请问您纳,您当初也做过买卖么?(《官话指南》)

也有记写为“您哪”的用例,在句法上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

(50)a.喳,托福好啊您哪。(《英清会话独案内》)

 b.您哪好啊!(《英清会话独案内》)

还有1例记写为“您呐”:

(51)您呐贵姓?(《华语跬步》)

以上两组例子的“哪/呐”是“老”的音变形式,后文关于语气词“哪”的讨论均排除此类用例。

但“你”后的“哪”也可以是相当于“呢”的“哪2”:

(52)a.——让他进来。——大人让你!(《语言自迩集》)

 b.刚一到额家门口儿,正赶上李顺出来,说:“孙先生,真早班儿呀,太太正让我找你。”(《小额》)

对比“您纳”和“您哪”的用例数据,此消彼长的情况反映了从不完全同化nín-na到完全同化为nín的过程,当“您”最终稳定下来,“哪”与之分离,回归成为单纯的语气词。

表2.4 “您纳”“您哪”用例统计

2.3.2 哪2

2.3.2.1 相当于“呢1”的“哪2

各语料中,相当于“呢1”用法的“哪2”用例不多,1880年《参订汉语问答篇国字解》才有“哪2”用于问句的用例,且每部语料的用例数不超过10例。1922年以后的每部语料都有用例,有的语料用例数还不少。如:

(53)a.你病了有多久?(《参订汉语问答篇国字解》,特指问)

 b.那白的是冰,是瀑布?(《日清会话附军用语》,选择问)

 c.有新近来的没有?(《警务支那语会话》,反复问)

从类型看,问句中的“哪2”最早用于特指问和反问句,这两种类型用得也最多。有的语例看起来是“哪2”用于是非问句,实际上还是与持续义有关。如:

(54)额大奶奶说:“少爷还没回来?”(《小额》)

“哪2”也可以用于“无疑问词+呢”格式,具体意义取决于上下文。如:

(55)a.——你们上那儿去?——从这儿我们俩要上上野的地方儿。然而你?——要回家去。(《英清会话独案内》)

 b.——大致不错,就是第二句、末一句不妥当,你再想想。——我想不起来了。——第二句是“……”,你看上下文。——啊,对了,那么末一句?——末一句是“……”。(《华日教室会话》)

有1例“哪2”用于祈使语气,和“呢1”一样可以看作是“……好不好”省略而成(参见本书2.2.1.1节):

(56)你先不用跟他说话,你看他一脑门子的气,大概是在别处受了气来了。(《支那语书取研究》)

2.3.2.2 相当于“呢2”的“哪2

目前最早可见的“哪2”的用例是1834年《正音撮要》中:

(57)还有外面的症候哪:长疮的、长秃疮的、长疥疮的、火丁疮的、长痂瘩的。(第十二段)

此后,1853年《正音咀华》仅有2例“哪2”:

(58)a.拿醒酒汤来啊!你们做什么,都瞧不起我吗?(齐人有一妻一妾)

 b.寡人的园囿,不过四十里,比文王的,还差一半,那百姓们反说我的太大了。(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

前例带有疑问词,但从上下文看,并非发问,而是醉汉的感叹,是夸张的情态,后例虽然位于n尾字后,但句中有“还”与之相配表示持续,故均归入“哪2”。

表2.5 “哪2”使用情况统计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