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核心使命与管理机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大学建设与伟大学校

林建华[1]

大学是很特别的社会组织,除了承担众多社会责任,还必须要坚守自己的核心价值,弘扬精神文化,才能凝聚人心,实现大学的使命和任务。大学像是一个大家庭,家庭成员一方面殚精竭虑,倾心学术研究,精心培育时代新人,努力创造辉煌;另一方面又各司其职,精心守护着大学的精神传统,维护着学校的声誉,努力保持着不竭的活力。

一、大学的功能、价值与社会期望

(一)大学的功能

大学的教育是为了让满怀热情、踌躇满志的青年人找到实现理想的道路,培养人是大学的核心使命,这既是政府和公众的诉求,也是大学声誉最重要的来源。因此学校的制度、资源和政策一定要以提升学生学习和成长体验为中心,建立起各方协同的制度和文化,才能真正实现学校的核心使命和任务。与此同时,要培养优秀人才,就要聚集最好的学者开展前沿的学术研究,就要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和学术支撑,这是大学的职能和本分。

学生的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思想品德的培养更不可或缺,立德才可以树人,真正好的教育都要调动学生的内在主动性,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思想品德,概莫能外。学生的思想品德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与其生活经历、教育背景和成长环境都有关系。因此大学既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健康成长,又要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每个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做到因材施教。

大学应当启迪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使其能够认识自己,理解生命的意义,做出符合自己天性的选择,找到发自内心的热爱并将其作为终生的事业。大学要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一切伟大创造都会在社会生活中完成,每个人灵魂深处的热爱推动整个社会发生更好的转变,只有在人类文明传统中,一个人的生命才能获得完整的意义。大学还要使学生真正懂得中国,认识几千年形成的中国文明、古典文明、近现代传统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点改革思想政治课程,将其纳入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范畴内,通过经典阅读、小班讨论、反思性思维训练,真正确立人生观、价值观,不盲目模仿西方,建立理论自信,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之路。大学也要让学生真正懂得世界,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借鉴其他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了解现实存在的世界,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了解世界格局,了解为什么世界会是今天这个样子。

大学的管理者应该付出更多的时间,认真研究办学规律,研究大学的内在逻辑,这样才能在无序中实现导向,在差异中形成共识,在多任务中实现平衡。他们的责任就是平衡各方的利益诉求,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并引导大家共同达成学校的使命和任务。通过换位思考,真正理解大学中各个群体的内在利益诉求,通过合理的制度机制,平衡各方利益诉求,通过传播和弘扬大学的精神和价值观,激发教育情怀,达成学校的使命和任务。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快速,社会公众和企业对人才和创新性学术成果有着很强烈的需求,而目前中国的优质教育资源比较短缺,因此中国的大学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个机遇,更好地借助社会力量发展自己,同时也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学术和人才支撑。优秀人才是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中国的大学能够聚集最优秀的人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很多具有重大意义的学术问题,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发展条件;二是可以营造出学者需要的学术环境。在政府、社会公众和大学这三个高等教育主要利益相关群体中,社会公众作为高等教育的利益主体对高等教育的主要诉求是得到更加公平和多元化的教育,政府作为举办者,大学作为承担者,都在努力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优质高等教育需求。

回顾大学的发展历史,其职能经历了多次变革,从传授知识、培养绅士,到发现新知识、发明新技术,再到运用技术、服务社会。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大学主要以教学为主,少数教师从事学术研究。当时的大学形成并保持了优良的教学传统和文化,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学术专业人才。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经历了从教学型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接踵而至的是教育多元化、校办企业兴起、科研成果评价量化以及各种大学排名机制。大学的主要职能是保存、传播和创造知识,持续了近千年,长久的时间既显示出大学持久的生命力,也积累了太多历史痕迹,使大学变得保守了。若要让大学保持思想的新锐与活力,必须在变化中守正创新,在改革中追求卓越。而大学发展的关键是人,只要能够把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大学就能办好。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建立起良好的制度文化自然就成了大学的责任。

大学须在变化中坚守核心使命,纵使大学的职能经历万般演变,但根本使命始终是培养人才。要通过高水准的教学、卓越的学术研究和良好的社会服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适应和引领未来的高素质人才,这是大学对国家和社会最大的贡献,也是学校长远发展的基础。

(二)大学的价值

大学须在变化中坚守自己的基本价值。价值是履行使命的保障,也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

学校的价值包含三个基本层面:首先,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校为社会提供的产品,学生的培养质量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学校应当调动一切资源,努力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服务。其次,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源,大学制度的设计、文化氛围营造的最终目的是使教师们的潜力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我们的制度体系应当使每位教师都了解自己未来的发展目标与路径,应当使每位教师都能积极进取、追求卓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最后,大学必须坚持学术独立,形成兼容并包、宽容失败的氛围。要相信教师,并在制度上要求教师坚持真理、严谨治学、坚守诚信、代表社会良知,坚决反对急功近利、学术不端、狭隘偏激、哗众取宠等违背基本学术道德的行为。

(三)社会对大学的期望

今天的社会对大学充满期待,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都对大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他们或期望大学发现新知识,发明新技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为国家和地方的福祉和发展作更多的贡献;或期望大学为公众提供更好、更广泛的优质教育,培养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和素质良好的劳动者,期望大学维护弱者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或期望大学保持传统,坚持学术独立,追求真理,培养社会精英,代表社会良知,评议和影响社会舆论,引领未来社会发展方向。

二、大学的建设与发展

大学中最重要也最复杂的问题,莫过于人才培养了。我国在过去十年每年都做教育改革,教育部也有很多教改的项目和措施,但教育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中国大学的培养模式仍很传统,重知识传授,强调专业体系;我们的授课方式也仍很传统,课堂讲授多,教师与学生互动少,教学计划僵化,大多实行学年学分制,学生可选择的余地很小。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也都明白必须改变,但就是难以撼动,因为教学改革需要举全校之力,需要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需要整体的、综合性的改革措施。过去的改革之所以成效不很明显,根源就在于就事论事、急于求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到浮出表面的问题,没有去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大学评价问题

在大学发展过程中,科研成果量化评价以及大学排名等因素,导致原有的教学传统和教学文化被忽视、被侵蚀。学术上的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等不良倾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良好学术文化和氛围的形成。随后的大学合并、大规模扩招、科研规模扩大、新校区建设等一系列机遇,使大学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外延拓展,而教育体系、评价体系、认识体系、大学制度等内涵建设相对滞后。

实事求是地讲,过去几十年中,我们的教育模式变化并不大,仍然沿用着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潜力并没有被充分激发出来。中国大学的这种状况受到了社会公众的质疑和批评,也制约了国家人力资源水准的进一步提升。推动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任务。本科教育改革最核心的问题,是建立激发教师教学热情的体制机制。杰出大学的魅力就在于宽松的氛围和合理的制度文化,使各类人才的内在潜能被充分释放出来。

(二)大学的发展机遇

中国大学现行的教育是比较经典的专业教育,这主要是从苏联的教育模式继承来的。我们的培养方案是以院系为基础、以学科为中心、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这就导致更加注重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师生互动相对缺乏,教学和学习氛围较为沉闷。

近代以来,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经历了无数政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变革,有一批大学没有在困难的形势和挫折中沉沦,而是一次次重新崛起,始终保持着青春活力,引领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中国大学的发展很快,进步不小,但总体看,仍然是延续一种比较粗放的模式:考虑近期发展比较多,长远战略布局少;对学术研究关注多,人才培养的进展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多,体制机制建设的成效少。很显然,这种粗放发展模式是难以为继的,要加快大学体制机制的建设,并且向内涵建设模式转变。

国家现代化、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双一流”建设,为中国大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立志经过几十年奋斗,实现国家现代化,成为社会主义强国,这对中国的高等教育完善、科学技术发展和文化传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的学科布局和构架必须进行深刻变革。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为各个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工具,各学科都将面临深刻变革。未来的学术前沿将更多地出现在跨学科领域。未来的大学不仅要聚焦核心使命,培养引领未来的人才,创造更多影响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新思想和前沿科技,还要为国家和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提供更有力的人才和学术支撑。

因此中国大学必须联合起来,共同拥抱机遇,积极变革,迎接挑战。只有面向未来、守正创新、勇于变革,才能建立可以持续完善的大学体系,才能够实现学校的改革发展。

(三)探求合适的教育模式

实现国家现代化,教育必须现代化。大学必须要回应社会公众“上好学”的诉求,回应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学术和人才支撑的要求。所有这些都对高等教育布局、管理模式、办学理念、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青年一代的创新能力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也是各国政府和大学最为关注的问题,创新能力当然是与大学教育有关的,但更重要的是整体的环境和文化。

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未来挑战,我们不能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也不能胸无大志、鼠目寸光,围绕枝节问题绕圈子,而是要解放思想,登高望远,站到未来看今天的问题。对中国高等教育,我们是有充分自信的,这种自信源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能够学习和借鉴一切有利于中国教育发展进步的思想和理念,这既包括西方理性文化的优点和长处,也应当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这种自信同时来源于反思精神,我们有很好的文化传统,要继承和弘扬,但也要深刻反思、摒弃糟粕,使我们的文化更有力量、更适应未来。

因此要实现改革目标,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需要认真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制定出真正符合中国实际的教育方案,走出一条自己的教育改革发展之路。借鉴经验的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建设适合国情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在经历“混乱”到“有序”的过程之后,必然会自然生发出健康的教育生态,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出合适的教育模式。

1. 加强通识教育。我们应当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紧密结合,通过向学生提供启迪心智的通识教育,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人文情怀和跨文化思维,提高口头和书面的交流沟通能力,使他们成为有修养的人,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学校应该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提供更多与教师一起探索创造的生动经历,使学生能够真正受益于综合大学独一无二的创造性氛围,在探索、创造和挑战中,保持好奇、进取和激情。

2. 培养创新精神。中国在变化,世界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今天的世界已不同于以往,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起到主导作用,科学技术快速进步,信息的传递加快,这都使人才竞争、产业分工越来越全球化。这就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的教育必须给予学生更加广阔和生动的体验,使他们能够认识和发现自己,懂做人、懂社会、懂中国、懂世界,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增强自信;使他们更具独立、进取和开拓的精神,始终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激情和探究。我们的教育应当更加面向未来,使他们能够担当重任,成为引领未来的人。因此,我们不能再停留过去,应该审视过去,深刻反思,面向未来,勇于创新。

3. 树立正确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判断是非的基础,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既有历史的沉淀和传承,也有理性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人类对美好社会的共同向往,也是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内涵。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还有很多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学校应当帮助年轻一代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让学生深入实际,了解社会存在的问题,帮助社会中的弱者,使学生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建设美好社会。当然,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立社会道德的基本底线,这些底线应当是神圣的,不可触犯的,建立底线既需要教育界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四)本科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本科教育是大学最重要的基础,也是牵涉面最广、最重要和最困难的一项工作。本科教育改革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我们不应当停留在一些概念和模式的争论、炒作上,而是应当更加关注本科教育的真正目的和内涵,找到阻碍实现目标的主要问题,集全校之力加以解决。教育发展的关键之一是改革本科专业教育体系,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本科专业教育体系建设。

第一,要打破以院系为基础、以学科为中心的沉闷教育氛围,破除学科之间的藩篱,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不同学科的丰富内涵和魅力。除个别专业外,理应实现学生在学部内自由地转专业;各专业要明确毕业的最低专业课程学分要求,鼓励学生跨专业选修第二专业;完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学生跨学院、跨学部选课和学习;鼓励设置更多的跨学科教育项目;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联合为低年级开设前沿和跨学科的课程。

第二,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方式,加强师生互动和以发现与探究为中心的学习。要改革学生评价体系,不仅评价专业课成绩,更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把著名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院系和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本科人才培养,展现研究型大学的丰富性、多元性、规模性和广阔性;要特别关注新生一年级的教育,开设更多能够激励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激情的研讨课,积极改变高年级学生学习热情衰退的现象;鼓励更多学生参与教师的学术研究,特别鼓励学生跨学科地参与学术研究,真正地把本科生的专业教育变成一个探索、发现和创造的过程,使他们能够保持朝气蓬勃、富于想象、热情洋溢的学习状态。

第三,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推进教学和学习方式的转变。鼓励教师开展“翻转课堂”,让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课程的基本知识,而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研讨和探究问题上。要鼓励跨区域、跨国度教学,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一起学习和研究。要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网上交流讨论,形成更加活跃的网上学习环境。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企业家精神认同培养,使学生认识到创业是艰难的进程,要对失败做好充分准备,将失败作为经验而不是挫折,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

(五)研究生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关键环节,因为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学术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一所学校学术队伍和学术研究状况的综合体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代表学校学术状态的综合指标。在每个学科领域中,大家都会想到几个公认的顶尖机构,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聚集了世界最优秀的学者和学生。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综合改革的重点之一,院系的学科调整、队伍建设、资源配置等都要与之相配合。尽管培养研究生一定要使其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但我们不能忘记,参与科研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而不是作为完成科研项目的劳力。忘记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是违背研究生教育基本理念的,也是不允许的。因此,教师应当精心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鼓励学生对重要的基础性问题开展研究,加强学术研究过程的指导。与此同时,要建立合理的研究生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充分利用资源配置手段,调整结构、规模控制、提高质量,这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研究生教育改革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建立双向选择机制。学生入学时不应直接为他们指定导师,而是要让他们经过一段时间了解,熟悉各位导师的研究领域之后,再确定指导教师,这样能够使学生真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合适的导师,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第二,建立合理的、可以持续改善的研究生助研津贴政策体系,保障研究生基本生活,让大家能够安心学习、专心做学术,同时,提高研究生助研津贴也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导师责任意识,激励大家争取国家科研项目,并且更加精心地挑选和指导学生。助研资助体系改革也是调整结构、控制规模的有效方式。

第三,根据院系的教学情况,设立助教岗位,把研究生的资源配置与院系本科教学联系起来,既有利于调动院系的教学积极性,同时,教学训练也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是未来成为学者的基本要求。学院和院系要组织好助教的培训,教学工作要作为博士生培养的必修内容。

第四,改革导师遴选制度。青年教师指导博士生既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也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应该把博士生导师资格审核前置,放在教师聘任过程中,同时要开放博士生导师的职称限制,使青年教师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更好更快地成长。

第五,学术型人才的成长除了好的条件和导师的精心指导之外,学术方向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改革教师的评价体系,鼓励教师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国家需求,开拓新学科,特别要鼓励跨学科领域研究,解决科学重大问题和国家重大问题。同时随着国家博士生培养规模的增大,我们应当对未来的就业市场做出一定的预判,特别要对学术性岗位的需求情况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调整研究生布局,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六)妥善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教育是大学的基础,但在很多研究型大学中,人们迷失在众多的大学职能和诱惑中,忘记了根本,也削弱了大学的根基。

一所大学最重要、最宝贵的资产就是学者。调动起学者们的创造力,大学就会办活;唤醒学者们内心的价值和精神追求,大学就会风清气正;激发起学者们的主人翁责任感,大学的发展就有了根基。

现代大学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创造新的知识成果,教师最看重的也是自身的学术发展。如果大学不能提供好的学术发展条件,优秀的学者就会散失,大家也就会离心离德,非但科研做不好,教学也很难改进。在大学这样一个复杂体系中,如何抓住主要矛盾,四两拨千斤,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共同达成学校的使命任务,是大学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事情。科研是以教师兴趣为基础的,而教学涉及“教”与“学”两个方面,既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生的主动性,还要两方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都是人类探索和创造性的互动,只有在没有任何思想束缚的情况下,才能充分发挥创造潜力。

教学与科研并非是对立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甚至根本就不是对立的。从教师的精力和时间看,两者会有冲突,但从更广的角度看,这两者更多的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我们应当既坚持学术的独立性,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情怀、重实际、守纪律、爱他人的好传统,使师生树立高远的理想和情怀,为家、为国、为人类、为学术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对学术研究,特别是理论前沿问题,需要鼓励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勇于提出独到见解、创新观点。高校应该有研究未知、探索新知的氛围,有鼓励争鸣、学术创新的空气。因此我们的大学要实现从学习到超越、从跟踪到引领的转变,就应营造宽松自由、严谨求实的学术氛围,把学生的创造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使命和价值上的彷徨,教学与学术文化上的偏颇,管理架构和流程上的紊乱,都会影响大学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人们困惑不安、束缚手脚。只有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制度文化,才能使学校中各个机构、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共同为达成学校的使命而奋斗。改革大学内部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迫在眉睫,它须在大学使命和价值观的指导下,明确学校的愿景,确定阶段性的战略重点目标,制定配套的综合改革计划。为提高执行力,我们还需要认真梳理管理架构和流程,明确责任、权力和资源配置方案,充分调动基层单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校的有限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三、伟大的大学

伟大大学与一般大学的差别有两个:一个是能否聚集最优秀的教师和学生,另一个是能否让师生的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有两个方面要特别关注:一是学生是否受到最好的教育,二是学者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果这两点都做得很好,优秀的学生和教师都会云集而至,反之就会离心离德。大学的教育和学术研究都是创造性劳动。创造性劳动是一种自我激励性质的活动,只有在没有束缚的情况下,人的创造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因此,伟大的大学应当努力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使学者能够安心学术、精心教学;让学生在创造中成长,在错误和失败中变得更加坚强。

对一所大学而言,学科的整体布局很重要。可以说,学科布局定义了一所大学。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大学的教育模式和学术研究也必须随之而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处于学科发展的最前沿。学校要宏观地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补齐短板,同时要使现有的特色学科充分发挥潜力。既要有前瞻性,也要考虑学校的学科基础和国家的重大需要。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在一些主流的前沿领域布局,应该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大胆跳出原来的格局。基础条件和环境的改善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热情,很多领域的进步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因此大学教育一定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对人才的需求。创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不仅要立足中国,解决中国问题,还应当面向世界,以中国的视角观察和研究世界,建立中国的学术体系。这不仅需要中国学术界的共同努力,还要聚集全世界优秀的学术力量和资源来研究中国、研究世界。

除此之外,要成为一所伟大的大学,必须要守正。守正就是要坚持核心价值,坚持核心使命,使大学真正成为人类文明的灯塔,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大学所面临的挑战,不仅包括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人文精神缺失,还有功利主义造成的公信力危机,因此坚守道德和价值底线,坚守正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大学排名层出不穷,不仅有国内大学排名,还有世界大学排名。社会评价大学,对大学进行排名并非坏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不能因为大学排名存在问题和不足就全盘否定它。但这并不是衡量学校的唯一标杆,要真正了解学校的内在发展情况,还需要做更深入的考察。实际上真正优秀的大学都有充分的自信,不会特别关注排名,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明确目标,坚持自己的特色,独树一帜。要办好大学,必须排除任何外界的干扰,摒弃浮躁,才能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成为一所真正伟大的学校。

纵观今天中国大学的教育,一方面整体水平不高,教学目标迷失,教学内容陈旧;另一方面,各学校教学水平差距很大,有些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和课程质量都难以保证。更现实的情况是,家庭较好、能够接受较好基础教育的孩子有更大的机会进入好大学、拥有好的未来,而家庭条件较差的孩子则机会较小。从知识传授角度看,教师水准参差不齐,有些老师教学方法落后,不鼓励学生发展兴趣,不注重能力培养;从学生角度看,应试教育使学生迷失方向,缺乏学习和创造的激情。所以中国的大学教育仍然需要促进思想的新锐与活力,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产生促进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新思想、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通过不断革新、不断进取,发展成为伟大的学校。


[1]林建华,北京大学教授,全国人大常委,曾任重庆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