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阶级分析对象:宏观与微观
阶级分析范式的差异首先体现在研究对象的层次界定上。
一般来讲,阶级分析的研究对象可以被划分为两大类,即宏观层次的现象和微观层次的现象。格伦斯基等人在区分阶级分析的宏观对象和微观对象时指出,阶级分析的任务,一是在宏观层次上解释转型事件和大规模社会变迁,二是在微观层次上解释阶级对个人态度、行为和生活机会的影响。[1]宏观层次研究典型地表现为各种基于阶级理论的历史社会学,如斯考切波的《国家与社会革命》;微观层次研究则表现为各种基于个人调查数据的定量研究。在当代社会学中,一个趋势是阶级分析的议程从宏观分析向微观分析的转移。薇登和格伦斯基总结说:“在过去的25年里(笔者注:1980—2005年),阶级分析的目标已经从发展对集体行动、革命和其他宏观水平的结果变量的解释,转移到去解释在个人层次生活机会、态度和行为上的变异。”[2]他们甚至断言,“陈旧的宏观水平议程实际上已经被放弃了”[3]。[4]
结合上述宏观和微观的区分,对于现代阶级分析中的三种分析范式,我们可以列出一个阶级研究对象的清单,主要包括:(1)阶级结构和阶级流动,即划分当代阶级结构,研究阶级分化的形成过程、阶级位置在代内和代际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以及阶级的跨边界可渗透性等;(2)阶级形成和阶级行动,主要是宏观层次的研究,既包括以阶级为基础的历史变迁理论,也包括对阶级结构与阶级意识、阶级形成以及阶级斗争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3)阶级影响,主要是微观层次的研究,即阶级所产生的个人生活机会和生活选择后果,包括阶级对个人的收入、社会态度、生活机会、生活方式和消费实践等造成的影响。
虽然上述三种分析范式对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的区分有很大的一致性,但是赖特、戈德索普和格伦斯基的阶级理论在研究对象的具体范围以及侧重点上仍然存在很大差异。
戈德索普所代表的新韦伯主义范式集中于对阶级流动和阶级影响的研究,他把阶级形成和阶级行动问题看作是应从实证上处理的议题,并且倾向于认为“高水平的阶级形成和阶级行动都是历史上的特例而不是常规”[5]。实际上,戈德索普强烈主张从阶级分析议事日程中删除阶级形成和阶级行动问题。因此,有学者认为,反向地看,戈德索普的阶级分析可以被称为“四个没有”理论,即没有历史理论、没有阶级剥削理论、没有以阶级为基础的集体行动理论、没有政治行动的还原论。[6]格伦斯基所代表的新涂尔干主义范式与戈德索普的主张针锋相对。格伦斯基特别强调对阶级身份认同和阶级行动的研究,认为如果阶级理论家放弃了对阶级主观维度和阶级行动问题的研究,则无异于拿阶级理论的前途做一场没有丝毫胜利希望的豪赌。[7]赖特在阶级分析对象的选择上则较为传统和均衡,代表了一种温和的学院派马克思主义阶级范式。
当代三种主要阶级理论在研究对象上的差异,如表1—1所示。
表1—1 三大阶级理论的研究对象
注释
[1] See Grusky,David B.,Kim A.Weeden,and Jesper Sorensen.,“The Case for Realism in Class Analysis,”Political Power and Social Theory,2000,14:291–305.
[2] Weeden,K.A.,Grusky,D.B.,“Are There Any Social Classes at All?”The Shape of Social Inequality:Stratification and Ethnicit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edited by David Bills,Volume22,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Amsterdam,Elsevier,2005,pp.3–56.
[3] Grusky,David B.,Kim A.Weeden,and Jesper Sorensen,“The Case for Realism in Class Analysis,”Political Power and Social Theory,2000,14:291–305;Sorensen,Aage B.,“Toward aSounder Basis for Class Analysi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0,6:1523–1558.
[4] 正如我们已经指出的,西方阶级理论发生的这种转移的社会背景和环境与当代中国社会截然不同,它只是发生在西方阶级理论中的对西方现实的反映,而不应该成为评判中国社会和阶级理论的标准。
[5] Goldthorpe John H.,On Sociology Volume One:Critique and Program,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6] See Goldthorpe,J.H.and Marshall,G.,“The Promising Future of Class Analysis:a Response to Recent Critiques,”Sociology,1992,3:381–400.Holton,R.and Turner,B.,“Debate and Pseudo-Debate in Class Analysis:Some Unpromising Aspects of Goldthorpe and Marshall's Defence,”Sociology,1994,3:799–804.
[7] See Grusky,David B.,and Kim A.Weeden,“Decomposition without Death:A Research Agenda for the New Class Analysis,”Acta Sociologica,2001,44(3):203–218.Grusky,David B.,and Jesper B.Sorensen,“Can Class Analysis Be Salvaged?”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8,103:1187–1234.Weeden,K.A.,Grusky,D.B.,“Are There Any Social Classes at All?”pp.3–56in The Shape of Social Inequality:Stratification and Ethnicit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edited by David Bills,Volume22,Research in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Amsterdam,Elsevier,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