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论性评语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供给侧改革绝不会一帆风顺。相对于需求侧管理来说,供给侧改革不是一个帕累托改进的过程,它会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并带来一定的震荡。那么,供给侧改革会对就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本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分析,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理论分析表明,供给侧改革会对就业造成三个阶段不同方向的影响。开始时,基于制度红利对新兴产业孕育期的刺激,以及行政机制对落后产业的过度保护,就业只有增量,没有减量,劳动力市场呈向好格局。但随着改革的推进,制度红利递减,市场机制发威,落后产业终被淘汰,市场开始加速排斥劳动力,而新兴产业中新建企业开始面临生存期的真正考验,大批死亡,并重新释放劳动力,此时就业总体呈下行趋势。只有当越过这一考验期后,结构转型才能成功,新兴产业的崛起带动新型就业岗位稳步扩张,而传统产业已消失殆尽,劳动力排斥过程结束。这时,劳动力市场才会迎来真正向上的拐点。
(2)基于中国的经验数据我们发现,自2012年供给侧改革启动以来,在最初的三年时间里,就业确实呈逆势上扬的趋势,其中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功不可没,而传统制造业也没有大面积地排斥劳动力。但从2015年开始,这一趋势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传统产业劳动力排斥速度开始加快,而服务业的就业扩张速度开始放缓,其中消费型服务业大幅度放缓,而生产型服务业就业尚未强劲崛起,可谓青黄不接。可以说,中国正面临供给侧改革第二个阶段就业特点的考验。
(3)基于美国、英国、德国三国的供给侧改革实践,我们又从国际经验比较的角度考察了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就业变化的趋势。结果发现,这三个国家在供给侧改革的早期阶段都曾出现过明显的就业震动。工业部门大面积排斥劳动力和服务业就业缓慢增长导致失业率不断攀升。经历大约3年~5年的阵痛期后,劳动力市场才能迎来真正的复苏。这能大致验证我们对改革后两个阶段就业变化的预测。
上述结论提醒我们,在供给侧改革纵深推进的今天,我们必须对可能出现的就业冲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而不能为暂时的就业繁荣所麻痹。对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首先,我国应对传统产业退出和新兴产业崛起的进度进行全面的预测和统筹,避免短期内火力过于集中而造成过猛的就业震荡。传统产业不能不退出,但也不能塌方式地退出。新兴产业不能不扶持,但也不能用违背客观规律的方式来扶持。市场作用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对就业变化做到心中有数。其次,供给侧改革要未雨绸缪,不能照搬西方。如果改革成功了,那么我们究竟要建立怎样的有效率的要素配置结构?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始终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不能光顾效率不顾就业。德国的无人工厂效率是高,但要搬到中国会出大问题。我们要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产业发展顺序。再次,为解决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的人的问题,我们应借鉴德国政府的做法,加大培训扶持,用“看得见的手”来解决培训领域的市场失灵,切实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避免可能出现的结构性失业。最后,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失业浪潮,应强化社会安全网的建设。利用政府、企业、个人及社会的多方力量,完善失业人员的救济保障。同时,为了避免欧洲曾经出现的“社会保障养懒汉”现象,我国还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既不能让失业人员没有饭吃,也不能让他们失去再就业的压力和动力。
参考文献
[1]调查称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5%.新浪新闻,2015-08-14.
[2]丁守海。中国就业弹性究竟有多大?——兼论金融危机的滞后冲击。管理世界,2009(5).
[3]格鲁伯,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4]统计局发布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国政府网,2015-04-29.
[5]贾康,苏京春。探析供给侧经济学派所经历的两轮否定之否定。财政研究,2014(8).
[6]经济“黑马”快递如何奔向新的增长极?.中国政府网,2015-10-18.
[7]九成处于亏损2016年下半年或迎创业咖啡倒闭潮。赢商网,2015-12-09.
[8]人社部:2014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比上一年略有降低。国际在线,2015-01-23.
[9]我国创业成功率仅为5%.渠道网,2012-03-29.
[10]月销售额2万以下免征“两税”8月1日起施行。金陵晚报,2013-07-25.
[11]张车伟,蔡昉。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2(5).
[12]中央出重拳!八大行业“僵尸”国企逐步退出。凤凰财经,2015-12-28.
[13]2014年我国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45.88%.新华网,2015-01 -22.
[14]Okun A.Potential GNP:Its Measurement and Significance.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Proceedings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Statistics Section,1962,98-103.
[15]Solow R.M.A.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6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