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长式语文课堂核心理念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说:“一个教师即使著作等身,荣誉无数,如果缺乏自己的教学主张,从专业上讲,他依然还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经过十八年的实践和反思,笔者提出生长式语文课堂的教学主张:诊断学情,主问题导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有困惑、有结构、有活动、有生长力(语用力、思维力、审美力和文化力)的语文课堂。可提炼为“三主四有”理念和“语文主问题导读教学法”。生长式语文课堂教学主张有三个理论来源。
一、教育即生长
关于什么是教育,千百年来,中外教育家、思想家都有自己的理解与解释。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柏拉图认为理想的教育是开放的、平等的,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夸美纽斯通过其《大教学论》呼唤“教育的平等”,卢梭在《爱弥儿》中倡导儿童中心说,又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他的平民教育方案。
及至19世纪,杜威从教育自身出发去寻找教育的目的,指出“教育即生长,生长本身就是目的”,“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不断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学校教育的价值,它的标准,就看它创造继续生长的愿望到什么程度,看它为实现这种愿望提供方法到什么程度。”[1]他强调的“教育即生长”,主动参与,主动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
作为杜威的学生,陶行知先生准确把握中国国情开展教育活动,将杜威理论进行了中国化的改造。1926年,他在《我们的信条》中提出:“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
“人(学生)的回归”是此次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可以说,这次改革契合了杜威的“教育即生长”理念。笔者提出的生长式语文课堂教学主张中的“生长式”一词,即来自杜威的这一理念。
所谓“生长”,是在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上向上生长。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中,一直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实发展水平,一种是潜在发展水平。在这两种水平之间有一个区域,即“最近发展区”。如果给予适当的教育引导,那么“最近发展区”就会变成“现实发展区”。维果茨基明确指出了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教学促进发展,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是学生智力水平发展的促进者。从“现实发展区”到“最近发展区”就是生长,而且是循环往复,没有止境的。维果茨基指出教学的目标,要求我们关注:教学将把学生带到哪里去?学生将会有什么样的提升,发展到什么程度?
如何把握“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必须“立足学情”,进行学情诊断。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扉页写道:“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奥苏伯尔指出“学情诊断”的意义,提醒我们:教育教学应从哪里开始?在什么基础上发生?
诊断学情是一切教学的逻辑起点,离开了学情的分析,教学就成了无的放矢,课堂也必将是低效的甚至无效的。所以,没有学情诊断,就没有生长式语文课堂。
二、钱梦龙先生的“三主”理念和“语文导读教学法”
钱梦龙先生是当代语文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坚守课堂六十多年,众多课例脍炙人口,倡导的“三主”“三式”语文导读教学法对笔者的影响最深。钱先生在《我这样上语文课》中说:“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一直是我的教学实践的教学理念,它支配着我上的每一堂课。”笔者一直坚定追随钱梦龙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反复研读钱老的《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在自己的课堂上不断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着眼于学生的“会学”;“教师为主导”则是把教师的作用定位于“导”(引导、指导、辅导),着眼于教师的“善导”。而学生的“会学”和教师的“善导”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必然归于一个“训练”过程:“训”就是教师的引导、指导;“练”就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基本形态。钱先生的“语文导读教学法”问世以后,针对其导读训练时有批评之声,这是极大的误读。实践是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而实践必然离不开训练。排斥训练(实践),无异于抽空语文教学的内容。
笔者所提炼的“三主四有”理念和“语文主问题导读教学法”,并非凭空臆造,也不是舶来品,而是扎根于钱梦龙先生的“三主”理念和“语文导读教学法”基础之上。
“三主四有”的“三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为主线”即源于此。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替代“训练”,其本质是一样的。
“语文主问题导读教学法”是在钱老的“语文导读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了限定词“主问题”,旨在引领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力求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课前,在收集、分析学生学习困惑的基础上,整合、梳理出“主问题”,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有利于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探究,同时也能将教学的重难点凸显出来,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能确保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
钱梦龙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三主”理念和“语文导读教学法”,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语文学科教学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时代潮流滚滚向前,不适应、不合要求处,必须跟随时代的要求改革创新。笔者有幸多次得蒙钱老教导,希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前再跨出一步,哪怕是一小步,终是一种进步。
三、《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
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载体,并在学生个体言语实践活动中得以实现的。
“三主四有”的“四有”:有困惑、有结构、有活动、有生长力,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有困惑的课堂。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有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其设计充分顾及问题导向。要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需开展问题化的学习。从讲授中心的课堂转变为学习中心的课堂,中间有一座桥梁,就是问题化学习。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线去设计,必须以学生的问题展开,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让笔者懂得了课堂要围绕“真实问题”展开。通过读《论语》可以发现,孔子总是在和弟子讨论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解疑释惑,传授其理念和价值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题激发兴趣、问题促进思考,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一个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去思考、去研究、去质疑,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指点、引导。
(2)有结构的课堂。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设计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每个任务群都有各自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彼此之间又渗透融合、衔接延伸。教师可根据学习任务群的特点、学生的学习程度,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教学风格,有创造性地实施教学。并加强课程整合,通过有结构的教学,例如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现实中的教学往往是碎片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碎片化的知识,进行一些碎片化的训练,也就是强化知识点的学习,而不是让学生先把握事物的整体构架,再进行局部学习和研究。这样学生很难建立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但是,一些有经验的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往往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就要进行一次主题式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内在关系,让知识形成大的模块,从见树木到见森林,再从见小森林到见大森林,从而达到简约而不简单的教学境界。简约在于展示学生、过程与环节;不简单在于把握学情、研究教材、教学智慧等。
(3)有活动的课堂。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的多元性。”并设计了18个语文学习任务群,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这给未来的“语文课堂活动”划出了边界,也指明了方向。
教学过程缺少真实的情境,只是把知识符号化。知识符号是表达知识体系的,如果不将知识体系同生活建立联系,只是背熟、认知、复述知识符号,去对付考试,学生就很难形成核心素养。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学习。
(4)有生长力的课堂。“有生长”主要是指“语用力、思维力、审美力和文化力”的生长。“语用力、思维力、审美力和文化力”的提法,则分别对应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的主要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尤其是“语用力、思维力、审美力和文化力”的生长。
金生鋐说:“每一个人在接受教育时,并非仅仅把智力技能投入进去,而是他的所有的完整性,包括他的情感、态度、个性、性格、气质、意志等人之为人的一切。每一个人通过教育也不仅仅获得知识的增长和智力的发展,他获得的是整体的人生经历,是整体的精神。因为任何一个人,不论在接受教育还是进行生产实践时,他都是作为人在活着,就个体精神运动而言,他获得的是整体的精神成长。”[2]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是点燃求知欲和道德信念火把的第一颗火星。”让课堂燃烧起来,充满青春与活力,让学生爱上语文课,这是教师最高的追求,“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生长式语文课堂教学主张的三个理论来源中,理论基石是钱梦龙先生的“三主”理念和“语文导读教学法”。生长式语文课堂最大亮点在于:找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人的精神生长(语用力生长、思维力生长、审美力生长和文化力生长)。可以说,这是钱老“三主”理念和“语文导读教学法”在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背景下的最新发展成果。
理想的教育是化“牵”为“导”,让学生获得主动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而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获得真经验。“学生立场应是现代教育的根本立场”,这已经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与重视。只有用“学生立场”的视界,通过“在学生中”落实,才能达成“为了学生”的教育目标,才能落实核心素养,才能让学习者真正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才能让学生具备优秀的语文学习力。
注释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7.
[2]金生鋐.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