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峻壮丽重威仪——荣国府
荣国府是故事主角的出生地,也是故事主线的发生地,倾注了曹公极大的心力。相比于宁国府的轻描淡写,荣国府可谓是浓墨重彩。为了既完整又细微的呈现荣国府的面貌,曹公运用了很多手法,比如“画家三染法”,其演说荣府一篇者……借用冷子兴一人,略出其大半,使阅者心中,已有一荣府隐隐在心,然后用黛玉、宝钗等两三次皴染,则耀然于心中眼中矣。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之后,便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故而,关于宁荣府第的描述皆细密周详,以其出自黛玉之眼也。鉴于宁荣府的格局以四合院为主,所以府中大多是一进又一进的院落。仅就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时拜访的院落而言,便依次有贾母院、贾赦院、荣国府正院、贾政院,然后从后房门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门,是一条南北宽夹道,北边便是凤姐院;再穿过一个东西穿堂,又回到贾母的后院。
除此之外,可以肯定的还有东北角的梨香院(第四回),后门院墙边的周瑞院(第六回),东大院及东边所有下人一带群房(第十六回),南院马棚(第三十九回),李、赵、张、王四个奶妈院(第六十二回)以及贾政的内书房梦坡斋(第八回)和宝玉的外书房绮霰斋(第二十四回)等。
荣国府正院
依据封建礼制,荣国府的正院当与宁国府的正院格局相似,是由“大门、仪门、内仪门”构成的轴线院落,从文章的描述来看,也是如此。书中写道:
一时黛玉进了荣府,下了车。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黛玉便知这方是正经正内室,一条大甬路,直接出大门的。进入堂屋中,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醢。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第三回)
此段文字“虚实相间、真假相生”,一方面极力渲染了荣国府的富贵、尊崇,一方面也客观反映了荣国府的格局、陈设。所谓先皇御笔的“书赐荣国公贾源、万几宸翰之宝”,郡王谦逊的“同乡世教弟穆莳拜手书”,以及高大的“赤金匾、紫檀案、墨龙画”,珍贵的“古铜鼎、金蜼彝、玻璃醢”,还有稀缺的“楠木椅、乌木联、錾银字”等,无一不是既表明陈设、装修的风格,又彰显气度、荣耀的地位。
有个细节值得玩味,既是先皇御笔所书之匾额,则落款“万几宸翰之宝”自然是先皇之印章。只是,该如何解释呢?所谓“万几”,即万机,指帝王日常处理的纷繁政务。唐代刘禹锡《唐故朝散大夫崔公神道碑》云:“建中初,德宗始亲万几。”而“宸翰”,即帝王的墨迹,一般指皇帝亲笔手诏、御札之类。至于“之宝”,则是古时皇帝印章的常用落款。因此,“万几宸翰之宝”是先皇印章无疑。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康熙皇帝有三枚常用的闲章,一枚为“万几余暇”,一枚为“康熙宸翰”,一枚为“康熙御笔之宝”。因此,有理由推断曹雪芹是从三枚闲章各取两个字,巧妙的组成了“万几宸翰之宝”的虚拟印章,也从侧面印证了《红楼梦》著书立说的时代。
再说这正房五间,名为“荣禧堂”。堂者,殿也,高也、明也、正房也,以其高大、开阔、明亮之故;荣者,繁荣也、富贵也;禧者,福禧也、吉祥也。因此,“荣禧堂”包含着繁荣昌盛、富贵吉祥的寓意,且“荣禧堂”的匾额中的“荣”字,也切合“荣国公”爵位中的“荣”字,可谓巧妙。
“堂”通常与“殿”连用,称“殿堂”,是古典建筑体系中最重要的建筑。从本质上来说,“殿”和“堂”属于同一种性质的建筑,且“殿”是由“堂”发展、变化而来。一般而言,规格较低、规模较小的叫“堂”,规格较高、规模较大的称“殿”。殿堂通常都位于院落的中心位置,典型的殿堂如皇城中的“太和殿”,坛庙中的“祈年殿”,佛寺中的“大雄宝殿”等。
因为“堂”在房屋的正中,其高度较高,开间较大,是家族聚集的中心,也是家族地位的象征。故而,衍生出一系列相关语汇,如高堂(对父母的敬称)、令堂(对别人母亲的尊称)、堂房(对同宗而非嫡亲的雅称)等。显然,“堂”的含义已经超出建筑本身,而变成家族、宗亲的象征。同时,堂作为旧时官吏议事、办案的地方,也进一步演变成朝廷的权力中心,如都御史称“都堂”,尚书称“部堂”,宰相称“中堂”等。
北京太和殿旧照
“中堂”本来是堂屋正中最重要的位置,一般挂着祖先的牌位、画像或装饰性的书画、楹联,摆着八仙桌、太师椅、几案等。后来,因唐朝于中书省设政事堂,以宰相领其事,故称宰相为“中堂”。到明清时,又因大学士在内阁办公,中书居东西两房,大学士居中,也称“中堂”。同时,“中堂”也变成国画装裱中直幅的一种体式,以悬挂在堂屋正中壁上得名。凡此种种,都表明“堂”在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民居宅第中最重要的建筑。直到现在,依然有“正堂”“堂屋”的说法。
苏州网师园万卷堂
且说这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通常四合院建筑遵循固定的规格,北面是正房,东、西侧是厢房,南边是倒座,中间是院子,四面都是房子,整体再由连廊贯通。按《清稗类钞·宅地卷》云:“京师内城屋宇,异于外城……大房东西必有套房,曰耳房,左右有东西厢,必三间,亦有耳房,名曰盠顶。”厢房,即正房两旁的房屋,一般呈南北向布置,称东厢房、西厢房。耳房,指正房或厢房两侧连着的小房间,因其进深窄、高度矮,相当于人脸两侧的耳朵,故称“耳房”。钻山,则指山墙上开门或开洞。
较为复杂的是“鹿顶”,据《汉语大辞典》解释:“鹿顶,指东西房和南北房连接转角的地方,亦借指厢房。”这个解释本不复杂,且易于理解,只是还有另一种说法,即鹿顶是“盝顶”的俗称,而“盝顶”是古典建筑的屋顶形式之一。其做法是将庑殿的尖顶部分除去形成平顶,并保留周围的屋檐和屋角起翘,也即上部是由四个正脊围成为的平顶,下部接庑殿顶。此解释也无不妥,只是用于此处并不恰当,因为《红楼梦》中多次出现“鹿顶”一词。如果按照第二种解释,那么书中“这丫头应了便出去,到二门外鹿顶内,乃是管事的女人议事取齐之所”(第七十一回)里的“鹿顶”就很难说通。然而,如果按照第一种解释,此处借指厢房,则毫无问题。
总之,荣国府的正院及正堂,更多的属于“礼制性建筑”,它是贾府显赫的社会地位和尊贵的家族气质的集中体现和典型代表,是一种象征,也是一种荣耀。其建筑规格、陈设、装饰更多的是遵循儒家思想、封建礼制和阶级地位,讲究居中、对称和有序。所有的一切都有礼法约束,不允许有太多个人的审美发挥,也没有太多个体的审美差异,显得过于理性和冷静而缺少感性与温馨,自然不适宜日常起居。因此,贾母选择另辟院子居住,贾政和王夫人也只住在正房东边的耳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