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当代中国教育

3.1 复习笔记

  一、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新中国初期十七年的教育历程

  (1)1949~1952年

  建国初期的教育基本方针政策。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规定了新中国教育的性质与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建设的总方针是:“以老解放区的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对旧教育的改革。当时采取了以下几项改革措施:第一,接管和改造旧学校,掌握学校的领导权;第二,改革旧学制、颁布新学制,实行全日制学校、干部学校、业余学校同时并举的“三轨制”,为工农特别是工农干部提供受教育的机会;第三,所有设施都向工农劳动人民开门;第四,清理教师队伍,对教师进行思想改造;第五,对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以便更切实地为经济建设的需要服务。

  (2)1953~1957年

  这一时期是大规模学习甚至照搬苏联教育模式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我国大量引进苏联的教学大纲、教科书,邀请苏联专家讲学、参加学校管理,仿照苏联的学校管理模式,根据苏联的教育理论指导我国的教育工作。

  在教育理论方面,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对我国影响最大、最深远。它对我国教育思想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建设社会主义国民教育制度的原则。强调学校的国家性、统一性、非宗教性、男女平权和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教育目的。规定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成员为教育的任务,实现这一任务最主要的途径则是掌握自然、社会和思维科学的各科知识,并实现“门门五分”。

教学为主的思想。强调智育的首要性,主张德育主要也是通过教学来进行的,同时它也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材、课堂活动的主导作用。

(3)1958~1966年

1958年以后,我国教育界开始抛弃苏联的教育模式,寻求符合中国国情的、体现中国人未来社会理想的教育模式。

2.“文革”十年中的教育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中国的教育事业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事业的全面停顿;

(2)各级各类学校陷入无政府状态;

(3)违反教育规律,教育教学工作混乱。

3.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改革

  1976年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整个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出现,中国教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改革时期。

  (1)教育上的拨乱反正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教育界的迫切任务是拨乱反正。经过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工作,纠正了冤假错案,对被错误打击、迫害的干部和师生员工予以平反昭雪和落实政策,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此外,在恢复学校正常秩序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例如:恢复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从学校撤走宣传队;停止执行中学生一律上山下乡的政策;收回被占校舍和重新调整被关、停、迁、并的学校。经过一系列工作,学校教育秩序逐步得到恢复。

(2)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20世纪80年代的教育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路线,对外开放汲取了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有益经验,推动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邓小平1983年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成为此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针。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教育改革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展开的,具体改革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确立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战略地位;

b.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发展方针,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改革教育体制。1985年5月,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做出了以下重要决策:第一,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第二,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第三,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的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第四,加强领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保证教育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世纪之交的教育改革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新形势,1993年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了20世纪末到2l世纪初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目标,即“两基”、“两全”和“两重”。“两基”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全”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两重”指到21世纪初重点建设好一批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

  第二,改革办学体制。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第三,深化中等教育体制改革,继续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

  第四,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和招生与就业制度。高等教育要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实行高校收费制度和自主择业制度。

  第五,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克服学校教育中不同程度存在的脱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

  第六,落实教育经费投入的“六个渠道”、“三个增长”的要求,力争在20世纪末国家财政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

  第七,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第八,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德育,把德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九,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十,对教育方针做出新的表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战略思想,从“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加强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等方面,确定了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思路、原则和方法,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新的转型奠定了基础。

c.《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了以下12项重大行动:

  第一,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

  第二,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第三,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加强高等学校科研工作,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第四,继续并加快进行“211工程”建设,大力提高高等学校的知识创新能力。

  第五,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第六,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第七,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带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为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出贡献。

  第八,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加快高教改革步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第九,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第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调动各方面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第十一,依法保障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切实增加教育投入。

第十二,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二、当代中国教育的现状

1.义务教育

  (1)近几年中国小学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

(2)自1990年以来,在已经基本普及小学教育的地区,进一步实施初级中等教育(含职业初中),即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2.高中阶段教育

  为了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技术素质和职业能力,各级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实行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民办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国家“九五”和“2010年发展规划”中提出基本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在这些政策的鼓励下,我国民办教育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200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将对民办教育的发展起到持久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4.高等教育

  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两种办学形式。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也趋向合理,初步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

  普通高等学校在数量大发展的同时,大力进行体制改革,对布局和层次结构、科类结构进行了调整,规模效益有了明显提高,适应了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的需要。

  5.教师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人数不断增长,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主要表现为教师学历的提高。

  6.教育经费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政府强调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使教育经费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概念。教育目的是一定教育价值观的体现。教育目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受到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无论具体培养社会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因此,教育目的对所有的学校具有指导意义。

  意义。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与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要受教育目的的制约。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价值观决定了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活动。

  (2)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总要求,但它不能代替各级各类学校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还有各自的具体培养目标,这便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广义教育目的的各层次的目标有上下位次之分,依次为:教育目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目标(课程或教学的)。

  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具体人才培养要求或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从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培养任务出发,针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针对的是特定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的关系是特殊和普通的关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教学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就越容易操作,越便于评估和改进。

  2.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经过多次变动。

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78年,我国的教育目的在人大会议通过的宪法中被表述为:“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1986年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1995年3月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1年6月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

  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培养他们的意志力的教育。

  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德育。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美育并不等于艺术教育,也不仅是“美学”的学习,它的内容要比艺术教育与“美学”学习宽阔得多。

  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五育”之间既是相对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在教育实践中,应坚持使学生在体、智、德、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防止和克服重此轻彼、顾此失彼的片面性,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