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4.4.1 简答题
1.简述评论标题与新闻标题的主要区别。[上海财大2007年研]
答:新闻标题与评论标题存在着以下四点区别:
(1)标题的任务不同
由于新闻与评论这两大类体裁肩负的任务不同,其标题承担的任务也有所不同。新闻标题以具体的新闻事实为根据,目的在于提示新闻中最主要和最值得注意的事实;评论标题以标明论题范围和传达作者的态度、见解为目的,即使以评论中由头或论据的主要事实为内容做题,也是为引发议论服务。
(2)拟题的手法不同
新闻标题往往采用客观叙述或描写的方式,作者的态度和倾向蕴含于事实的概括与叙述之中,即使对新闻事实做出评价,一般也较为含蓄,旨在帮助受众理解新闻;在评论标题中,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意向往往直接表现出来,除叙述、描写等手法外,还经常采用提问、感叹、反诘、商榷等方式做题,具有较为强烈的感情色彩。
(3)标题的结构不同
新闻(特别是消息)的标题结构较为复杂,一般由主题和辅题组成,辅题又包括引题和副题,主题与辅题间的配合与补充,使新闻要素在标题中得以充分传达;评论标题的结构比较简单,通常只有一行主题,极个别情况下才有辅题(多为副题)出现,显得一目了然。
(4)写作的要求不同
作为事实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新闻标题在简练的前提下一般较为具体,句式上也较为完整;评论标题则相对显得抽象,虚题较多,句式上也较为灵活,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也可以是一个词组、一个词语,甚至是一两个字,显得简洁、精炼。
2.报刊、广播、电视评论的标题的不同点有哪些?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相关内容。
3.新闻评论论证是否严密,其主要含义包括哪些方面?(复旦大学2008年研]
答:(1)新闻评论在析事明理的过程中,总是要通过严密的逻辑结构来论证文章的基本观点,以雄辩的逻辑力量来说服受众的。一篇新闻评论的论证是否严密,它的逻辑性强不强,其含义不外乎以下三点:
①是否能说得使人信服,使受众必然得出并且不得不接受你的结论;
②论述有条不紊,层次分明;
③思想、议论严格周密,思想的过渡首尾一贯,明白确切。
(2)为达到严密论证增强说服力的目的,首先要讲求文章中思想相互间的有机联系,使通篇文字的先后顺序,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衔接,每一部分的逻辑推理,都根据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按照事物发展的内部联系来组织,从而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形成一个严密的有机的整体。因此,论证的过程实际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
4.4.2 实务题
1.请列出评论标题的几个主要功能,并就最近的热点新闻事件各拟2~3个评论标题分别来体现这些功能。
答:评论标题的主要功能有提示论题、体现论点、表明态度、引发兴趣。
(1)提示论题
例如:《用集中整治杜绝“早恋”?》
《是什么让足协官员“染黑”》
《为何多数人感觉工资“被增长”?》
(2)体现论点
例如:《海地的不幸是人类的缩影》
《爱和善永远是社会主流》
《美国“兜售自由”的背后是霸权》
(3)表明态度
例如:《为中央撤“地方驻京办”鼓掌》
《凭啥说赵本山是春晚的“钉子户”?》
《手机扫黄当以北京移动为范本》
(4)引发兴趣
例如:《9个穷光蛋+1个千万富翁=10个百万富翁!》
《谁能守住50年的寂寞》
2.分析下面这篇评论的结构特点。
(材料略)
答:评论的结构,即谋篇布局,是对评论的总体构思和谋划,包括其逻辑思路与层次安排。按评论文章的结构顺序,可将其分为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在具体的结构布局中,则分别称之为引论、本论和结论。由于新闻评论以分析、议论、评价、说理为主要任务,因而其结构布局应注意几个基本原则:
(1)考虑文章的具体内容,根据评论所要分析的事物或所要论述问题的实际情况、内在逻辑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围绕论题和中心论点组织安排评论的观点、材料和先后顺序;
(2)考虑受众的实际状况,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认识规律和心理需求安排评论的逻辑思路和前后布局;
(3)反映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在遵循评论结构总体框架和基本规律的同时,在开头、结尾和层次安排上应体现自身的个性特征。
具体到《习近平短信:中南海与基层的直通车》这篇时评,在结构上具有以下特点:
(1)全文布局合理,层次明晰。第一段引论仅两句话,简明扼要,这句“尽管短信一共才61个字,但细细品味意义深长”自然引出后文的本论和结论,给全篇开了个好头。
(2)这篇评论在结构方式上采取的是递进式结构。递进式结构是一种对论题进行逐层分析,使议论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结构方式。它把每一层分析都建立在上一层分析的基础之上,既是上一层意思的补充,又是上一层意思的深化,通过逐层分析,帮助受众对事物或问题的实质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3)逻辑顺畅。写任何文章都要讲求逻辑,以逻辑思维见长、以逻辑推理为主要手段的新闻评论,更要注重结构的逻辑性,即谋篇布局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逻辑。认识事物的思维逻辑大都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评论的结构也大都是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最后提供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办法。
在这篇评论中,作者的行文安排合乎逻辑,顺应读者认识问题的规律。从“习近平短信”这一个别现象,到新兴的交流方式在各级党组织运作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再到党中央与最基层干部的互联互通、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一本质性的问题,借助于顺畅的逻辑结构,使受众更易理解和认同评论的内容。
3.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一篇800字左右的新闻评论,并拟出评论标题。[云南大学2007年研]
(材料略)
答:示例如下:
梦想——不抛弃,不放弃
58岁去念大学似乎不可思议,但是仝正国却这样做了。更让人吃惊的是,当自己适应不了云南的天气而只能退学时,仝正国也没有放弃,她选择了重读重考。这种勇气是一些年轻人都难以匹敌的。追逐梦想要有许三多那张“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自己的梦想只能自己去追,任何人都替代不了。去上大学是仝正国儿时的梦想,结果初中毕业后因为种种原因她没能去成。一晃就是几十年,也许有些人早就把儿时的梦想当成笑话来讲了,但是仝正国没有。她像许多十五六岁的孩子一样,读了三年高中,参加高考。这种做法非常脚踏实地,因为她既没有以年老为由让大学对她降低门槛。也不是自己跑到哪个大学旁听就权当上了大学。反观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倒没这么踏实地对待梦想。有些人空感叹,这现实太残忍了,梦想遥遥无期,还是算了吧。还有些人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觉得自己期望的那个人实现了梦想就相当于自己实现了梦想。这些都是缺乏勇气的表现。因为实现梦想的过程和梦想成真的喜悦都只有自己能体会,梦想只能自己追。
只要是美好的梦想,即使被人嘲笑,也要坚守不放。仝正国高龄上大学的消息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有些人就投来质疑的眼光:您这么大年纪了念大学还有什么用,这不是浪费国家资源吗?仝正国没有理睬这些。其实晚年大有作为的人多得是,谁说年纪大就做不出什么有意义的事情来呢?再者,老奶奶这种执着地追求梦想就已经给别人带去了精神动力,她那些年轻的同学就受到了鼓舞。以后也许会有更多的人为她所动,而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这就是功劳和意义所在。另外,如果每一个梦想的实现都是为了获得什么实际的利益,那么着梦想就未免太“不梦想”。梦想就像一颗魔法树上结出的果子,不一定每一颗都肥美好吃,但他们五彩斑斓,装点了这个世界的灿烂。
4.根据关于钱学森谈“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问题”的文章写一篇评论,1000~2000字。[上海交大2010年研]
(材料略)
答:示例如下:
没有大师,大学咋培养出创新人才?
刘国昌
钱学森晚年对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忧虑、对一些大学的评价等,在媒体发表后引起人们的关注与热议。这是一件大好事,它将进一步带动人们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
办好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等问题,这些年来一直在讨论。不能说一点效果没有,但议来议去,好象真正落实下来的措施和办法不是很多。相反听到、看到的却是大学里楼房盖了多少、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多少、又扩招了多少学生等。至于说这个大学的特色是什么、有多少出类拔萃的教师、培养出了多少有贡献的人才等,虽也有点“动静”,但似乎很少、很少。
这样就冒出了一个问题:办好大学的根本是什么?今后应该往哪些方面努力?现在我们实在应很好地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考虑这个问题,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的一句名言似有警醒作用。他说:大学者,乃有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此话虽短,但却深刻地道出了办好大学的实质。
办好一所大学,无疑需要很多条件。诸如良好的生源、一流的设备、充足的资金等,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但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特别是要有大师级的人物,此乃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办好大学的根本保证。
师者,传道释疑解惑之谓也。然师有高下之别、大小之分。大师者,必是学术造诣高深之人,必是教授方法灵活之者。由这些大师来执教,授课程之精细,究学问之高深,导研究之巅峰,效果俱佳自不待言。所以,中外一些大学都在聘请大师上不遗余力,招贤纳士,以壮实力。
当年北京大学在蔡元培先生主政时,“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着力聘请社会上不少知名教授来校任教,使北大声名鹊起。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校长也深谙此道,他说,他的第一位的工作就是从世界各地请到大师级教授来校执教。哈佛大学在这方面更不落后,迄今已吸引来130个国家的5300多名一流学府的教授来校担纲。由此观之,力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已成为当今时代之潮流、办好大学之要旨。
师者,需名实相符,具有真才实学。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论及文章时曾言:“文章如金精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大师级教授也是如此,非自我标榜能奏效,它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因而在聘任上务必要精挑细择,实行竞争上岗。这里,容不得“滥竽充数”,来不得迁就照顾,更不允许巧立名目,暗渡陈仓。唯其如此,才能确保一支高质量、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形成。
相形之下,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如何呢?重学历、看学位,这一点是做到了,不具有博士学位就别想到教室讲课。但博士中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教授虽学问不错,但用在本校教学的时间不是很多,更别说给本科生讲课。还有一些人是“满天飞”,一个讲稿到处演讲,赚点钱财了事。如此情形,怎么能有大师级的教授产生呢?而没有这些大师级的教授,又怎么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呢?
大师级教授,为大学之所需。现在应把这个问题摆上日程进行解决。只有将之认真做好、做实,则大学才真正有望矣!当前各大学正处于竞争发展时期,是甘居中游,缓慢前行?还是脱颖而出,卓然而立?其中重要一条就在于是否形成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培养出大师级的教授。此举已成为当务之急、迫在眉睫之事,望各大学的校长们思而行之,着力开拓出一个新的局面来。
(来源:《人民日报》)
5.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写作一篇新闻评论,题目自拟,1200字以上。[西南大学2010年研]
(材料略)
答:示例一:
拯救地球需举全球人之力
2009年,电影《2012》的上映让许多人对地球的未来充满了担忧。虽然电影是虚构的,但是电影里反映的问题却并非无稽之谈。比如,电影里涉及到的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等灾难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全球问题。解决气候变暖问题需要全球人一起努力。
各国必须竭诚合作对待气候,不能心存侥幸。气候问题是全球人面临的共同问题,关系到每一个地球人的生存,如果一个国家光把希望寄托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身上,这是非常危险的。有这样一个故事,讲一个以酿造葡萄酒而闻名的村庄,在庆祝葡萄丰收时,每一个人都要从家中拿一瓶酒,倒入一个大酒缸里,供大家享用,其中有一个人倒了一瓶水,他想,“我倒一瓶水,大家肯定尝不出来”,结果呢,那个大酒缸里装满水,而没有一滴酒,因为每一个人都这样想。对待气候问题时也这样,如果一个国家觉得我们国家多排放一点没关系,其他国家少排放一点就行,每个国家都这样想,地球的气候就会加速的恶化,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无处生存。
气候问题触犯的利益方需立足长远,支持温室气体减排。解决气候问题不是一个抽象的问题,这牵涉到实实在在的要求。有些企业虽然利润高,但是排出的温室气体也很多,那么,这样的企业可能就要整改。面对这样的情况,国家和企业可能都不太愿意放弃某些利益。但是,如果冷静地考虑,要是气候恶化,人类失去赖以生存的空间,这些企业创造再多的利润也是枉然,并且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地球气候恶化,这些企业早就不能存在。所以,相关国家和企业必须立足长远,不要只顾眼前利益。另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也是和每个地球居民息息相关的。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油、气、煤等传统矿物能源的碳排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尽量减少使用私家车,空调少开一会儿,多植树多种草,这样多少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如果人人生活中都有这个意识,不仅自己做好,而且监督社会,那么节能减排就能落到实处。
要积极进行科学研发,为解决气候问题提供更多可能。现在全球变暖的问题之所以如此严重,这跟人们生产生活中使用的能源有直接关系。如果能有替代的清洁能源取代这些传统的矿物能源,那么全球暖化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了。所以,各国要合作进行科学研究,探索有没有可能找到更好的能源。
全球暖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各方面要通力合作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为自己和子孙后代留下安全的家园。
示例二:
哥本哈根大会亟须“自由秩序理性”
唐学鹏
12月7日,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出席,哥本哈根气候会议试图用即将到期的《京都议定书》确立下一步“全球反暖化”的战略纲领。
战略纲领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减排目标;共同但有区分责任的划分以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帮助。这其实也是延续了《京都议定书》的遗产。但阻碍哥本哈根会议达成一个全面协议的因素是减排目标的确认和分配。
我们认为,正确的思路或许并不是像戈尔那样,通过强烈的夸张修辞来制造“2012式的气氛”,并让政治家激进地按照最悲观的模型来设计碳排放计划——以平均每年耗费40万亿美元的代价,在2100年内将温度上升控制在2度以内。而温度超越2度造成的气候损失每年大约上升为1万亿美元左右,也就是说,这是项用40倍的代价来换取的计划。
很多人强调全球暖化造成的所谓“不可估量的伤害”,例如戈尔说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或将上海和纽约变成泽国。坦率地说,海平面从19世纪以来一直都上升,本世纪会上升30厘米,但据联合国利用卫星测量数据,上升速度并没有加快,跟150年来的海平面上升均速是一致的,最近几年还下降了。另外,全球暖化也许同人类活动(碳排放)高度相关,但它们之间的关系高度复杂,例如测量全球海洋热容量其实是一直稳定的,也就是说我们不清楚全球变暖所带来的热量去了哪里。而北极融化只能部分用全球变暖解释,因为更主要的原因是北冰洋风力循环造成的,使得冰雪被吹进了北冰洋。
这并不是说,我们要走到攻击“气候门”的保护主义阵营、否定全球暖化、排斥碳限制,而是应当采取一种连续的、历史的、可交易的和非激进的理性来权衡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实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法则来刻画这种权衡:“使经济福利增长边际受益和碳排放边际成本之间相等”,从而使得人类在经济、脱贫、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利益最大化。
比如以欧盟提出的2020年比1990年降低20%碳排放为例,它需要付出10万亿美元成本,但仅仅在2100年前阻止1/60度上升,1美元仅仅产生不到5美分的环境收益。欧盟经常提到,暖化将导致疟疾肆虐,在2100年疟疾威胁人口增加3%,但其实另外一种解决之道在于每年拨款30亿美元购买蚊帐和无害DDT喷雾,就可以在10年内让疟疾人口下降50%。
当我们用哈耶克的“自由秩序扩展理性”、以“经济福利增长边际受益和碳排放边际成本之间相等”原则来看待哥本哈根会议时,我们希望“里约—京都”路线应当提高适应性,比如尊重非洲森林的碳汇功能,并纳入CDM机制里面给予交易性补偿;赞同共同带有区分的责任,使中印等国碳强度减排具有“自主和自愿”色彩、鼓励各国拿出GDP0.5%左右汇为低碳技术研发基金;改变对化石能源的过度反感,集约化地使用它们,而降低生物燃料需求(生物燃料增加导致砍伐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