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简答题

1.比较古典总供给曲线与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浙江大学2011研;华南理工大学2011研)

答:总供给函数是指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在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达即为总供给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与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由于对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进行调整所要求的时间的长短的看法不一致而产生的。

(1)古典总供给曲线

在古典总供给曲线中,认为在长期当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可以迅速调整,并始终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经济的产量水平也位于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因此,古典学派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其政策含义是增加需求的政策并不能改变产量,而只能造成物价上涨,甚至通货膨胀。

图5-1 总需求的扩张:古典情况

如图5-1所示,初始均衡位于点,对应的就业为充分就业。当总需求曲线从移动到时,价格水平上升为。也就是说,对产品需求的增加,只会带来较高的价格,而不是较高的产量。

(2)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表明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其含义或基本思想是:由于存在失业,厂商们可以在现行工资水平上,获得他们所需要数量的劳动。因而,他们的平均生产成本被假定为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于是,他们愿意按现行价格水平提供需求所要求的数量。

图5-2 总需求的扩张:凯恩斯情况

如图5-2所示,初始时,相交于。假如增加政府支出、减税或者增加货币供给,则曲线将移动到,新的均衡点位于。可以看出,增加政府支出、减税或者增加货币供给这些举动的唯一作用,是增加产量与就业,价格保持不变。

2.短期总供给曲线到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动态调整过程。(浙江大学2008研)

答:(1)短期总供给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黏性工资、黏性价格和错觉理论。黏性工资:名义工资的调整慢于劳动供求的变化。物价上升,实际工资减少,利润增加,就业增加,总供给增加。黏性价格:短期中价格的调整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由于企业调整价格存在菜单成本。物价上升时,企业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销售增加,生产增加,总供给增加;反之,总供给减少。错觉理论:物价水平的变动,会使企业在短期内对其产品市场变动发生错觉,做出错误的决策。当物价上升时,增加供给;反之,减少供给。以上三个理论表明,短期总供给与物价水平同方向变动,即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的直线。这是因为,在长期中,货币工资对价格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反应,即工资和价格都具有灵活的伸缩性,使得工资处于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水平。劳动市场在工资的灵活调整下,充分就业的状态总能被维持,因此,经济中的产量总是与劳动力充分就业下的产量即潜在产量相对应。即使价格水平再上升,产量也无法增加。因而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价格水平无关的垂线。长期总供给曲线说明,在长期中,经济稳定在潜在的产出水平上,此时,价格变动对总供给量不会产生影响。

(2)短期总供给曲线至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动态调整

新凯恩斯主义提出的黏性工资模型认为在短期内名义工资(货币工资)是黏性的。因为在劳动市场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和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个人通常通过谈判签订为期几年的长期劳动合同,名义工资由长期合约确定,当经济状况变动时,工资不能迅速调整。黏性工资模型还假定就业由厂商需求的劳动量所决定,因为企业与个人之间的谈判只决定了固定的名义工资,并没有事先决定就业人数,通常,工人同意按事先决定的名义工资提供企业希望雇佣的劳动数量。

图5-3 短期总供给曲线:黏性工资模型

在上述假定条件下,名义工资不易因物价的变动而改变,劳动供给量只会随货币工资的上升而提高。因此,在图5-3(1)中,劳动供给曲线的位置在短期内不发生变动,只有劳动的需求曲线发生移动,因为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实际工资水平,当价格由上升到时,实际工资水平下降,所以劳动的需求量上升。右移到,与交于点时,此时的均衡就业量为,产出上升至,经过图(3)的转换,图(1)的均衡点可以转换为图(4)的点,连接即为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当然长期内,劳动供给曲线会发生移动,从而形成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垂直情形。

总供给曲线的导出表明在工资黏性时,价格水平提高将使实际工资下降,这又使劳动需求量增加,就业量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在图中,总供给量随着价格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就表现为总供给曲线向右上倾斜。

3.目前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试在框架内画图分析回答下面问题:

(1)当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瞬时联动时,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将会对国内经济带来什么影响?国内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如何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2)当国内油价滞后于国际油价调整时,这时国内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将会如何应对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可能带来的影响?(中山大学2008研)

答:(1)当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瞬时联动时,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导致国内油价也随着上涨,则本国将遭受不利的供给冲击。假定经济体的初始位置为点,如图5-4所示,点不仅是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的交点,而且恰好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上。如果此时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国内油价也大幅提高,这意味着企业生产同一单位产出的成本大幅度上升,因此国内总供给曲线将向上平移至。相应的,经济体将从点运动到点,结果经济体的产出水平从降到了,价格水平从上升为,经济体出现了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共存的局面,即“滞胀”。

图5-4 不利的总供给冲击

理论上,不是一个稳定的均衡点,随着劳动力市场的缓慢调整,新的总供给曲线不断向右平移,最后恢复到。相应的,经济体沿着总需求曲线点最终返回到初始状态点。在这个过程中,产出水平不断恢复性地增长,价格水平不断下降。然而,现实中,面对经济体遭受衰退和通胀共存的局面,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可能无法怨受经济体自身那样缓慢的调整过程,于是可能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如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如图5-5所示,将总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到,那么此时经济体将从点运动到点,产出水平从增加到了,但是价格水平却从继续上升为。因此,在治理不利的供给冲击时,宏观经济管理当局需要权衡在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这两者之间进行权衡。

图5-5 不利的总供给冲击与需求管理

(2)假定经济体的初始位置为点,如图5-6所示,点不仅是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的交点,而且恰好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上。当国内油价滞后于国际油价调整时,如果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企业的生产成本并没有随之增加,但经济活动主体(家庭和企业)预期到国内油价在某一天肯定会调高,于是增加当期的消费和投资支出,这将造成一个有利的需求冲击,结果国内总需求曲线向右平移到。相应地,经济体将从点运动到点,结果经济体的产出水平从上升到,价格水平从上升为,经济体出现了经济扩张和通货膨胀共存的局面。

图5-6 有利的总需求冲击与需求管理

理论上,不是一个稳定的均衡点。因为当国内油价在下一期果真随着国际原油价格调整时,总供给曲线将向左平移到,经济体的价格水平进一步上升,而产出水平将逐渐回落。当总供给曲线最终调整到时,将保持不变,从而经济体在重新稳定下来,此时恢复到潜在产出水平,但价格已经上升为。因此,宏观经济管理当局对这种高通胀局面将无法忍受,他们可能采取紧缩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如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或者货币政策,使得总需求曲线由重新回到

4.一个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分别为:

其中,代表对价格水平的预期,为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为货币总量。为常数。

(1)若预期为完美预见(Perfect Foresight),求出均衡的价格与产出水平。

(2)若货币当局实行了一次意料外的并且是永久性的货币扩张,图解这次政策操作的短期和长期效应。(中山大学2006研)

答:(1)如果预期为完美预期,则,由总供给可得:均衡时的产出水平为,即产出为实现充分就业产出水平。

此时,由总需求曲线,可得均衡的价格水平为:

(2)若货币当局实行了一次意料外的并且是永久性的货币扩张,在短期内,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货币政策的改变,因此,人们将不会调整其对价格的预期。如图5-7所示,由于预期没有发生改变,短期总供给曲线为,货币扩张使总需求曲线从右移至,产出从初始充分就业的产出增至,价格水平由增至

图5-7 一次意料外的并且是永久性的货币扩张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但是,在长期人们就会意识到发生了永久性的货币扩张,因此,人们将修正其对价格的预期,如图5-7所示,总供给曲线将由上移至,产出重新回复到充分就业水平,价格上升为

因此,货币扩张在短期内提高了产出,但是在长期,人们调整价格预期后,产出维持在充分就业产出水平不变,货币扩张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升。

5.总供给曲线有哪些类型?请分别说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1研)

答:总供给曲线的理论主要由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理论来反映,在劳动力市场理论中,经济学家对工资和价格的变化及调整速度的看法存在分歧,因此不同的经济理论推导出不同的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主要有三类:古典供给曲线、凯恩斯供给曲线和常规供给曲线。

(1)古典总供给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运行没有阻力,在工资和价格可以灵活变动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得以出清,使经济的就业总量维持在充分就业状态,从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的产量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或潜在产量水平上。因此,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古典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的垂直线。

(2)凯恩斯的总供给理论认为,在短期,一些价格是刚性的,从而不能根据需求的变动而调整。由于工资和价格刚性,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是一条水平线,表明经济中的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基础思想是,作为工资和价格刚性的结果,劳动力市场不能总维持在充分就业状态,由于存在失业,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所需劳动,因而它们的平均生产成本被认为是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的。

(3)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古典的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分别代表着劳动力市场的两种极端的说法。在现实中,工资和价格的调整经常介于两者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以价格为纵坐标、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延伸的,这即为常规的总供给曲线。

总之,针对总量劳动市场关于工资和价格的不同假设,宏观经济学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总供给曲线。

6.凯恩斯主义的减税与供给学派的减税有什么本质区别?(清华大学2011研)

答:虽然在政策建议上,凯恩斯主义和供给学派都主张减税,但是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凯恩斯主义是站在总需求的角度主张减税的。凯恩斯主义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经济萧条,而刺激总需求的最有力、最直接的手段就是财政政策,其中减税就是财政政策手段之一。

供给学派则是站在总供给角度主张减税的。供给学派认为不是需求决定供给,而是供给创造需求,而刺激供给的主要手段是降低税率。因为累进税制的高税率政策会严重挫伤企业主的经营积极性,使储蓄率和投资率下降,劳动者工作热情低落,从而使生产和就业停滞,并由此导致“滞胀”。只有大幅度减税以增加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进而促进储蓄和投资,刺激工作和经营积极性,才能使生产率提高。

7.试述供给学派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特征。(浙江大学2004研)

答: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国家出现“滞胀”局面时,供给学派兴起。该学派的理论特点是强调供给效应,反对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主要代表人物有蒙德尔、费尔德斯坦、拉弗、罗伯茨、吉尔德等。供给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是:

(1)否定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主张恢复萨伊定律。

(2)反对高额的边际税率,力主减税、增加供给。

(3)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加强市场调节。

(4)认为应在刺激供给的同时,实行限制性货币政策。

从供给学派对经济政策的供给效应和供给学派经济理论的基本命题中,可以直接看出供给学派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1)减税。滞胀的原因在于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所引起的不利的供给效应。减税可以提高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增加劳动供给,又可以提高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增加资本存量,这样既可降低失业率,又可以增加产量,从而降低供给小于需求造成的通货膨胀。

(2)在减税的同时,削减社会福利支出,因为供给学派认为社会福利制度一方面增加了政府支出,从而增加了税收,产生了不利的供给效应,另一方面助长了穷人依赖政府的思想。

(3)紧缩性政策反通货膨胀也会产生不利的供给效应,结果反而引起价格水平上涨,反通胀的需求管理是提高税率和减少货币供给,提高税率会减少劳动供给和资本形成,减少货币供给会提高利率,从而减少投资,这些都会减少产量,导致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使价格水平提高。与此相反,减税和适当增加货币供给会抑制通胀。

(4)稳定币值,恢复金本位制。

(5)减少政府的规制,让企业更好地按市场经济原则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