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环境
答:环境(environment)是指与有机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有机物的各组成因素和无机物的各组成因素,如大气、水、动植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教育环境、伦理环境、文化环境等。此外,心理学区分了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物理环境除包括自然环境诸因素外还包括人为的物理环境因素,如人际空间、建筑物等;心理环境是指人与人、人与物相互作用时所形成的环境。情境是指在一定场合下能被个体感知到的那一部分环境。
2.自然环境
答:自然环境(natural environment)亦称“地理环境”,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的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包括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即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因素以及它们有机结合构成的自然综合体。人类生活的地理空间和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发展生产和创造生产、生活资料的源泉。按人类对它的影响程度,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原生环境逐步变化为次生环境。其中,有的正日益适应人类生存的需要,促进了社会发展;有的则束缚并制约人类社会的继续进步和发展。
3.社会环境
答:社会环境是指人们生活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的环境条件。广义上指整个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它可分为物质环境(如器具、建筑、公用设施等)和精神环境(如风俗、宗教、伦理、艺术、政治、法律等观念形态)。社会环境不论是人造的各种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甚至是人自身的存续,都是经过人的力量改造的结果。人为性是社会环境区别于自然环境的主要差别。社会环境对于个体来说是纯粹客观的。它是对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影响的重要因素。社会环境的构成元素有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由人、物、关系所形成的观念系统,其中包括价值系统、知识系统和理论系统。所有这些元素综合为一体即构成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一个人要适应社会环境,就要不断地社会化,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4.物理环境
答:物理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指人类周围的外环境,包括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生活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生活相距较近、关系最密切的各种自然条件和人工条件,如大气、水、城市、乡村、居室和交通等。生活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程。生态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生活相距较远,由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大自然环境,如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生物条件、地理条件等各种生态因素。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状态的好坏,间接地或长时期、大范围内对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产生影响。
5.心理环境
答:心理环境(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是指人与人、人与物相互作用时所形成的环境。某一时刻与个体有关的所有心理上的环境因素。行为主义者认为,其特征基本上是物理的、客观方面的。格式塔理论家认为,它包括意象、想象和记忆方面的因素。精神分析思想家认为,它包括潜意识元素、动机等。心理环境亦称“准环境”、“准事实”。勒温拓扑心理学基本概念,指对人的心理或行为产生实际影响的环境,亦即人脑中由个体及环境两方面因素构成的整个情境。
6.行为环境
答:行为环境(behavioral environment)是文化上与固定的行为相匹配的物理环境,个体意识到的环境。这种行为包括群体行为和个体行为。考夫卡认为,心理学研究的是行为与心理物理场的因果关系。心理物理场具有自我和环境两极性。自我可用人格概念说明,环境可分为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人的行为是针对行为环境的,其范围小于苛勒提出的直接经验,只是引起个体行为的环境,而直接经验还包括自我及主观经验。相同的客观环境对不同的个体而言可能是不同的行为环境,产生不同行为。
7.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答: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关于环境的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社会环境中的生活事件的直接影响,而且也受发生在更大范围的社区、国家、世界中的事件的间接影响。个体的社会生态系统包括五个子系统:①微系统,指与个体直接的、面对面水平上的交流系统;②中系统,是几个微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③外系统,是指两个或更多的环境之间的连接与关系,其中一个环境中小包含这个个体;④大系统,是指与个人有关的所有微系统、中系统及外系统的交互作用关系;⑤长期系统,是指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所有的社会生态系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有助于人们理解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制约作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缺点是无法进行实证研究。
8.空气污染综合征
答:空气污染综合征(air pollution syndrome)是指长期空气污染导致的疾病,主要有头疼、疲劳、失眠、消沉、烦躁、眼睛发炎和肠胃炎等症状表现。空气污染似乎不像自然灾害、拥挤或噪声那样引起身体上的痛苦,但是,它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也相当严重。空气污染至少会造成以下三种有害的影响:①它直接威胁到人类和动物的健康;②它通过大气层的变化和气候的改变从根本上影响人们生存的环境。这包括臭氧的耗尽、烟雾和酸雨;③它的潜在影响是通过腐蚀破坏人们的建筑物。最明显的空气污染迹象是人们所能看见的沙尘、烟雾、霾及所能闻到的异味。
9.社会密度
答:社会密度(social density)指在一个给定的空间里所拥有的人数,可以按每平方米的人数来计算。拥挤是一种感到空间不够大的主观感受。高社会密度会提高唤醒水平(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出汗增多,肾上腺素增加),但不一定是不舒服的。高社会密度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高社会密度容易使人们感到空间太小,产生拥挤感;②高社会密度能产生过度刺激,导致感觉超载,令人烦恼;③高社会密度可能会使人们感到自由选择受到限制,丧失了自我控制能力,容易导致愤怒与攻击行为;④高社会密度可能会使人们产生拥挤归因误差。
10.拥挤
答:拥挤(crowding)是指个体对可用空间量大小或空间密度的主观感觉。个体受到束缚或没有充足空间而产生的不适和消极的情绪状态。主要与个体要求更多的空间有关,也取决于个体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实验表明,拥挤会引起个体高度的生理激动、心理紧张,使个体对复杂作业操作失误,抑制其亲社会行为,甚至导致侵犯性行为或犯罪等。巴伦等人1978年提出的失控假设认为,拥挤会使个体对事件失去控制而产生紧张情绪。鲍姆l979年根据非预期互动假设认为,拥挤之所以产生消极影响,是因为人们在拥挤环境中的互动超出了希望的数量,自然就会回避过多的互动。
11.噪声
答:噪声(noise)是一种非周期性的、无组织的、不定型的听觉刺激。判断一个声音是否为噪声,有三个维度:强度、可判断性、可控性。测量强度的单位是分贝(dB),是物理的测量。当音强达到100分贝时,就会使听觉神经产生痛感,给听觉带来永久性的伤害。噪声既是一个污染源,也是一个应激源。对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人们认知行为的研究表明,长期的噪声使许多人试图将注意力从噪声转移到与认知任务有关的任务上,也就是说对噪声充耳不闻,以此来减轻噪声所造成的应激。噪声会降低工厂工人的效率,工作中常常失误。噪声还会引起多种疾病,扭曲人们对他人的印象,可能导致对他人的攻击行为。
12.文化
答:文化(culture)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狭义的文化是指观念形态的文化,仅限于意识形态;广义的文化则是指人类社会的全部遗产,囊括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行为文化。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文化的特征包括:①文化的多样性。特里安迪斯提出文化的多样性可以从规范、文化的复杂度、主动性—被动性、荣誉感、集体主义一个人主义和纵向关系—横向关系等不同的维度加以分析。②文化的共同性。文化的多样性蕴涵着文化的共同性。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发现,文化差异性下有“内在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就是人类共同的文化。
13.亚文化
答:亚文化(subculture)是指在社会的某一群体中形成一种既包括民族的一些主文化特征,也包括某些独特的文化特征的生活方式的一种群体文化。并非每个社会只有一个由其成员所公认的单一文化。一个社会的文化通常仅指构成总体文化的要素的共同部分。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文化是多元化的。有各种亚文化,如人种亚文化、年龄亚文化、生态学亚文化(如城市文化、郊区文化等)以及阶层亚文化等。亚文化对亚群体的影响是形成亚文化群的心理特征。
14.社会影响
答: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是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的方向上改变他人的观念和行为的过程,包括其他人或团体的社会影响。社会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复杂而多样,主要包括:①其他人对个体心理与行为影响的基本模式—从众与服从;②团体影响力的主要表现—社会促进、社会懈怠与去个性化。社会影响是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
15.从众
答:从众(conformity)是指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而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倾向。从众的原因主要有:①人们对规范的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反应。人们对社会规范是敏感的,懂得哪些是被社会接受的规则和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②人们对信息的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反应。尊重规范并不是人们从众的唯一原因,人们从众还因为团体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人们越相信团体的信息,越重视团体的观点,就越容易与团体保持一致,从众现象就越多。此外,任务难度会使从众现象增加,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影响着从众行为。
16.服从
答:服从(obedience)是指个体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下而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服从是在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意志下做出自己本不愿做的行为。在外在压力下被迫发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有关实验研究表明,当服从行为涉及第三者时,多数人宁肯牺牲第三者的利益也要表现出服从行为,不论民族、性别、文化程度都是如此。通常,使用说服、劝告、提供模仿的榜样等多种方法来使他人表现服从行为,但最重要的方法还是奖励和惩罚。在一定限度内,奖励得越多,惩罚得越重,导致的服从行为越多。
17.角色
答:角色(role)是指期望于个人的、训练个人的并鼓励他在一定社会情境中去完成某种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任何行为模式。一个人的角色就是他人对其所期望的东西,并在完全习得和内化特定的角色以后,最终成为他自己所期望的东西。在每个社会中,人们都会扮演许多不同的社会角色。家庭角色规定了父母与孩子、丈夫与妻子各自的任务;职业角色决定了经理与员工、教授与学生的正确行为;性别角色规定了男人和女人各自的适宜行为。每一种角色的特定要求都应满足,否则就会导致受到情绪上、经济上或职业上的惩罚。如果人们有意或无意地违反了角色要求,他们就会感到不自在,或者其他人就会设法使其感到不安。
18.社会促进
答:社会促进(social facilitation)又称“社会助长”,是指个体因他人在场而提高活动效果的现象。特里普利特1898年发现,多人同时参赛自行车竞赛,比单个运动员分别计时参赛速度要快。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扎琼克通过现场实验提出优势反应强化说。他指出,有他人在场可提高个体的动机水平,而动机水平的提高,可增强优势反应(已经学习和掌握得很熟练的动作),抑制较弱的反应(不熟练或复杂的智力活动),因此既可能对个体活动产生促进作用,亦可能产生促退作用。以后的许多研究者深化和发展了这一假说。有学者认为,社会促进效应是透过活动者的竞争动机和对他人评价的认识实现的。
19.社会懈怠
答:社会懈怠(social loafing)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视为一个总体时所产生的个体努力水平的下降现象。社会懈怠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80年代后期,研究者是法国的一位农业工程师林格尔曼。社会懈怠的原因是人作为团体的一员而行动时会感到自己责任小,没有人会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当个体认为自己的工作已湮没在团体之中,就会在团体中懈怠下来。因此,当团体规模增大时,社会懈怠程度越大。解决社会懈怠的方法就是让每个人的贡献都可以被评估。当人们相信自己的贡献能被评估时,社会懈怠就会消除。
20.去个性化
答: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是指个体把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融人群体情境的现象。人们无论是高兴的或是愤怒的,在大规模的、互不认识的人群中,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个性,似乎把“自己”交给了整个人群的情绪和行为,这是一种去个性化现象。人群中的个人被激发起来并处于匿名状态时,往往会产生去个性化现象。当人们处于一大群人中间或陌生情境中时,真正发生的事似乎并非是他们变得“没有头脑”或“毫不抑制”,而是创造了一个特殊的去个性化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很少关注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而关注群体及其情境。因此,如果所在群体情境是反社会的,就会出现反社会行为;如果是亲社会的,就会出现亲社会行为。
21.舆论
答:舆论(public opinion)即“公论”或公众意见,是指人们在共同关心的有争议问题上多数人意见的总和。舆论的对象总是人们关心的有争议的如社会事件、人物的言论和行为等问题,而争论之后所出现的多数人的意见,就是舆论。舆论在表达众人一般认知性见解的同时,其实还表达出众人的态度、信念、期待等,所以舆论是众人意见的总和。舆论对个人的心理与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舆论是一种行为指导;舆论是一种社会力量;舆论是一种社会压力。
22.风俗
答:风俗(custom)是社会上自然形成的、多数人长期遵行的一种行为方式。其主要特点是自发性和持久性,即风俗伴随特定文化区域内的地理与文化特点自然形成,代代相传。人们将由地理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从意识形态的特征上看,风俗可能是进步的,能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社会的发展,也可能是落后的,阻碍社会进步的。风俗是借助自然形成的社会力量对其社会成员的行为起调控作用的,人们都自觉不自觉地遵行它、顺从它。
23.时尚
答:时尚(fashion)或流行是人们一时崇尚的样式。从服饰、发型等有形具体的东西,到歌曲、说话用词等无形抽象的东西,只要社会上一时崇尚,任何样式都可以成为时尚或流行。时尚或流行有两个显著特点:①反传统性,包括新奇原则和立异原则。②一时性,即只在一个时期里合时。广义地说,时尚包含时髦、摩登、时狂等流行现象,但狭义地说,这些现象和时尚有程度、规模和持续时间上的区别。时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年龄、性格、地区等。
二、问答题
1.举例说明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答:(1)环境是指与有机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有机物的各组成因素和无机物的各组成因素,如大气、水、动植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教育环境、伦理环境、文化环境等。另外,心理学还区分了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物理环境除包括自然环境诸因素外还包括人为的物理环境因素,如人际空间、建筑物等;心理环境是指人与人、人与物相互作用时所形成的环境。
(2)环境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普遍制约作用表现在:
①心理机能是对环境适应的结果。人类生存在地球上,地球哺育了人类,人类的生理和心理机能就是对赖以生存的地球这个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人的心理与行为不仅取决于当前的刺激和人格特征,而且也取决于整个环境及其特征。
②环境对心理与行为的普遍制约作用还表现在自然环境与人的交互作用方面。人类与其生存环境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果人类的行为使得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失去了平衡,那就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甚至会危及生命。生态学是一门独特的生物学分支,是研究活着的生物和它们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一个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是一种持续几个循环的交换。人们不满足于自然界的恩赐,着手治理和控制自然力:人工降雨,钻井,排去沼泽地的水,建造大坝,设计检验地震的建筑物,以及利用核能来增加能源。人们在改变环境的同时,也改变了动物、人类及其环境地位。这些改变一部分是有好处的,但一部分则相反。在生态学中,对一个地区有害影响的例子很多。例如,埃及尼罗河的阿斯旺大坝的修建是用来控制洪水和提供水力发电,但导致尼罗河沿岸生态破坏,自然居住地的文明被侵占,不少物种灭绝,也导致人类行为的改变。
③环境对心理与行为的普遍制约作用还表现在社会环境和人的相互作用方面。人在社会中生长,在社会中死亡。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社会关系不是存在于具体人之外的某种东西,而是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活动和交往包括在这一关系之中的。
总之,环境制约着行为,行为又会导致环境的改变。我们是不能离开环境来研究心理与行为的。
2.试论文化传统和拷贝世界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答: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3.举例说明社会对个体心理与行为影响的主要表现。
答:社会影响是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的方向上改变他人的观念和行为的过程,包括其他人或团体的社会影响。社会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复杂而多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众与服从
①从众
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而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倾向。例如,当你去参加一个朋友的生日宴会,席间有人即兴高歌一曲,尽管他的唱功并不十分出色,大家给他热烈的掌声,在这种情况下你也随大溜给予鼓掌欢迎。这就是从众行为。从众的原因主要有:a.人们对规范的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反应。人们对社会规范是敏感的,懂得哪些是被社会接受的规则和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b.人们对信息的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反应。尊重规范并不是人们从众的唯一原因,人们从众还因为团体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人们越相信团体的信息,越重视团体的观点,就越容易与团体保持一致,从众现象就越多。
②服从
服从是指个体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下而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与任何事物一样,对权威或对情境规则的服从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任何团体中,都必须要求人们服从相当多的规则,同时服从权威对个体和社会都是有益的。如果所有公民都无视交通规则、欺骗纳税、随意倾倒垃圾或斗殴,那么国家将无法正常运转。如果人们想工作就工作,那么所有部门都将无法正常行使其职能。当然,服从也有其不好的一面,历史上的暴行和大屠杀常常是以服从为借口而制造出来的。
(2)团体影响
①社会促进
社会促进是指个体因他人在场而提高活动效果的现象。例如,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观察到:自行车手在一起比赛时,他们的成绩比各自单独与时间赛跑时的成绩要好。他人在场有时促进而有时阻碍人们的表现的重要原因是他人在场能引发个体的唤醒状态。这种唤醒状态会提高简单任务的作业成绩,但会降低复杂困难任务的作业成绩。
②社会懈怠
社会懈怠是指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视为一个总体时所产生的个体努力水平的下降现象。社会懈怠的原因:人作为团体的一员而行动时会感到自己责任小,没有人会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当个体认为自己的工作已湮没在团体之中,就会在团体中懈怠下来。因此,当团体规模增大时,社会懈怠程度越大。解决社会懈怠的方法就是让每个人的贡献都可以被评估。当人们相信自己的贡献能被评估时,社会懈怠就会消除。
③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是指个体把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融人群体情境的现象。人群中的个人被激发起来并处于匿名状态时,往往会产生去个性化现象。例如那些将脸部涂抹或戴面罩使自己无法被辨认的士兵们比那些露出面部的士兵更加倾向于对敌人进行杀戮、折磨和致残。不论是在聚众闹事场合、摇滚音乐会、球赛或是在礼拜活动中,进入去个性化状态的人们更能响应群体行为。
4.举例说明舆论、风俗和时尚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答:舆论、风俗和时尚等大众心理现象属于个人生活中的一种环境因素,它们对个人心理与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很大。具体如下:
(1)舆论
舆论是指人们在共同关心的有争议问题上多数人意见的总和。舆论的对象总是人们关心的有争议的如社会事件、人物的言论和行为等问题,而争论之后所出现的多数人的意见,就是舆论。舆论在表达众人一般认知性见解的同时,其实还表达出众人的态度、信念、期待等,所以舆论是众人意见的总和。
具体来说,舆论对个人的心理与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舆论是一种行为指导。人们往往借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因此,真正代表民众利益的正确舆论将引导个人走向积极向善的道路,而代表某个集团狭隘私利的舆论则可能使得个人误入歧途。
②舆论是一种社会力量。俗话说“众志成城”、“众怒难犯”,众人正当意见的舆论制造者和传播者个人会深切地感受到众人的力量,坚定其信念和斗争的勇气,意欲压倒其他意见。
③舆论是一种社会压力。置广泛社会共识于不顾,冒天下之大不韪者,必然会受到舆论谴责,感到四面楚歌、众叛亲离,也可能因此而产生顺从行为。
(2)风俗
风俗是社会上自然形成的、多数人长期遵行的一种行为方式。其主要特点是自发性和持久性,即风俗伴随特定文化区域内的地理与文化特点自然形成,代代相传。从意识形态的特征上看,风俗可能是进步的,能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社会的发展,也可能是落后的,阻碍社会进步的。正月十五耍龙灯,端午节划龙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反映了“龙的传人”勤劳、勇敢、聪慧、进取的民族精冲。但表亲联姻,给妇女裹小脚等一些陈规陋习则长期禁锢人们的头脑,给整个社会带来危害。风俗是借助自然形成的社会力量对其社会成员的行为起调控作用的。人一生下来就处于一定风俗的社会环境中,风俗渗透于个人社会生活所有领域,有民族风俗、地方风俗、职业风俗,还有校风、家风等,这些传统习惯潜移默化,对个人心理与行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3)时尚
时尚或流行是人们一时崇尚的样式。从服饰、发型等有形具体的东西,到歌曲、说话用词等无形抽象的东西,只要社会上一时崇尚,任何样式都可以成为时尚或流行。时尚古已有之,比如尚玉,比如喜肥。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的时尚的形成、发展、传播和衰退都日益加快,种类也日益繁多。流行音乐、流行装扮、流行语、流行动作、流行彩铃甚至流行的思维方式等各种流行元素充斥着社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时尚的流行,常有两种相反的心理交织在一起:一方面是求新求异,追求表现个性,使自己的优越感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是从众、认同,追求合乎社会流行的标准。
时尚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就年龄段而言,青年人(18~23岁)显然比幼儿和老人受到的影响要大;就个人性格而言,活泼的人较易受感染,保守人士则较难接受;就地区而言,城市中时尚变迁较快,对人的影响较大,而农村中生活较稳定,风俗、传统的力量较大,时尚变迁较慢,对人的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