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2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理论(代码646)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山大学

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646

科目名称:社会学理论

考试时间:1月8日上午

考生须知:全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纸上的不计分!请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答题要写清题号,不必抄题。

第一部分  社会学概论(7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社会运动

2社会互动

3城市化

4初级群体

5社会不平等

二、简答题(每题13分,共26分)

1请简述现代化的主要构成要素(提示:可以从经济关系、经济活动、社会关系、社会分层、职业、家庭、宗教、文化等、政治以及心理层面进行描述,至少列举6个方面)

2简述导致社会变迁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至少列出五种因素)。

三、论述题(24分)

请结合社会学中关于社会越轨的概念、内容以及相关理论视角,并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外来人口犯罪问题的看法。

第二部分  西方社会学理论(75分)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有机整合(团结)

2法理型统治

3安全阀制度

4心理还原论

5场域

五、简答题(每题13分,共26分)

1如何理解哈贝马斯关于“生活世界殖民化”的观点。

2默顿是如何批评传统功能主义的理论假设的。

六、论述题(24分)

简述帕森斯行动体系理论关于AGIL分析模式的基本观点,运用这一观点对当今中国社会变迁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这一理论加以评价。

参考答案:

中山大学

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646

科目名称:社会学理论

考试时间:1月8日上午

考生须知:全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纸上的不计分!请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答题要写清题号,不必抄题。

第一部分  社会学概论(7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社会运动

答:社会运动是指一种以集体认同和团结为基础,以非制度性和超制度性手段为主要行动方式,而且组织性比较好、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追求某种社会变革的集体努力。社会运动的特征包括:社会运动是一种企图实现某种社会变革的集体努力。社会运动有比较明确的目标,即追求某种社会变革。社会运动的参与者内部有比较强烈的团结感和集体认同。社会运动一般有较好的组织性,并且活动的持续时间比较长。社会运动在行动中主要采取非制度性或超制度性的手段。

2社会互动

答: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社会互动的含义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不能互动。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3城市化

答:城市化又称都市化,通常是指伴随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农村人口比重下降是城市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城市化亦包含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转型。推动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是: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农业生产工业化的趋势必将改变农村社区的固有特点,从而推动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城市文明不断向农村地区传播,也是导致农村城市化的重要原因。

4初级群体

答: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复杂组织中的一些非正式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的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儿”群体等,也属于初级群体。初级群体的特点包括:成员有限;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成员难以替代;群体整合程度高;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

5社会不平等

答:社会不平等是指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社会不平等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阶级、各阶层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的就是人们社会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对社会不平等的考察,就是关注各种社会资源、生活机会在不同人群中分配方式的差异。考察社会不平等的第一对范畴是法律上的不平等与事实上的不平等,第二对范畴是稳定性不平等和暂时性不平等。

二、简答题(每题13分,共26分)

1请简述现代化的主要构成要素(提示:可以从经济关系、经济活动、社会关系、社会分层、职业、家庭、宗教、文化等、政治以及心理层面进行描述,至少列举6个方面)

答: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这是现代化发展过程和非现代化过程的本质区别。现代化,实际上包含着人类思想和行为一切领域的变化,其组成部分至少包括工业化、城市化、专业化、高水平的社会分化和社会流动、科层化、参政范围的扩大、文化的世俗化、行为的理性化等等,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普遍发生的社会变迁过程。

(1)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整合

一个社会进入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其最重要的社会基础之一,即是社会结构的分化。而且一个社会能否实现朝向现代化的转型,最重要的内在因素之一,也是社会结构的分化是否达到了相当程度。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的分化,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个人角色分化。个人角色分化是指个人所扮演或承担的社会角色的分离。个人角色的分化造成个人更有效地承担角色,按角色规范实现角色的社会功能,同时造成个人之间的角色互动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社会组织的分化。社会组织的分化表现为,承担多种功能的单一组织向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组织的转化。随着劳动分工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组织功能从传统的功能多元化的组织中分离出来。而高度专门化的、功能单一的社会组织能够实现更高的效率,更好地完成组织目标,从而更有效地满足社会需要。

社会地位的分化。多元化的社会分层体系有助于各种社会角色的发展,社会成员可通过各自的专门角色获得不同的社会地位,社会资源的分配途径和获得也日益多元化。这种社会地位的分化,有助于促进各种社会活动的发展和理性化,从而推动各种社会创新活动的成长,刺激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调动与有效使用,同时形成了更加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

(2)理性化

理性是指采取分析的态度,按照对象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对象世界,验证对象世界。

科学的精神即是理性的精神,是指现代科学和现代工业的发展,是一种特定形式的合理性——形式理性或工具理性的发展,这种合理性的发展反映在个人的日常活动中,反映在社会组织形式中,反映在社会的文化中。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理性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变迁的方向和结果,构成了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基础。

(3)科学技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水平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科学技术发展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互动形式和过程、社会的组织形式、各个领域的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观念。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财富、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向人类社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甚至带来了灾难。

(4)经济变化。包括非生物性动力取代生物性动力,经济活动与传统环境相分离,机器取代手工工具,第二、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经济角色和经济单位日益专业化,日益增长的工业化等。

(5)政治变化。包括国家统治权力的合法性是来自世俗人民的批准,是建立在对公民承担责任的基础上,政治权力不断扩散到全体成年公民,中央行政权力不断增强,地理范围逐渐扩大等。

(6)文化领域的现代化。包括文化制度主要因素的日益分化;一种新的文化观的出现,它以强调进步和完善,强调快乐、能力自由发挥、感情自由流露,强调个性发展的价值观,以及强调效率为特征;一种新的个性取向的出现,它显示于人们对社会环境更大的适应能力,兴趣范围的扩大,自我信心的增强,对现世的日益重视,对他人的日益尊重和信任,对科学技术的信赖,对按照个人贡献获取报酬原则的接受等等方面。

(7)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化的过程,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社会中,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以及农村中城市特质增加的过程。城市化作为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各种特征发展的综合反映,表明整个国家结构和经济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人类居住方式的这一变化过程,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人类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迈向现代化的综合反映,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2简述导致社会变迁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至少列出五种因素)。

答:(1)社会变迁的含义

在社会学意义上来看,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

(2)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

环境。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那些和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环境主要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指未经人类改造过的自然环境,亦可称为“原始自然环境”。第二类指经过人类改造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又称为“人化自然环境”。环境变迁及其对社会变迁的作用包括上述两个方面。环境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自然资源和物质条件,因而社会变迁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势必影响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环境对社会变迁的作用方式有所不同。当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时,环境的影响作用主要是依其自身变化规律自然而然地发生的。随着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人化自然环境”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人口。人口是社会变迁的基本前提。一定的人口状况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人口状况主要指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及流动,人口状况与整个社会发展比例失调,会给社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带来直接影响。人口数量过多和增长过快,会降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给就业、保健、教育等造成很大负担;人口数量不足,会造成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劳动力短缺;人口质量低,就无法适应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生产建设的要求,同时也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人口分布不合理,会造成某些地区人口过度集中,使城市人口拥挤、污染严重、交通堵塞、住房短缺、犯罪增多、城市管理困难;人口老龄化,会产生社会保险、道德观念、医疗保健、经济负担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或设置作为社会行为规范体系,既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又给予社会变迁以直接的影响。在各种社会制度中,除了经济制度外,人们特别重视政治制度对社会变迁的作用。政治制度既可以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又可以限制或束缚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的执行机构——政府还常常直接参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不仅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互动以及社会生活方式发生直接的作用。制度结构的性质及稳定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变迁的方向和过程。

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价值观念主要是指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评价的思想体系。人们的社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念指导下发生的。社会制度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即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体系。因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是整个社会变迁的基本方面,并且往往成为整个社会变迁的先声。生活方式常指人们在一定价值观念支配下,为满足需要而在各种生活领域中进行活动的行为习惯。

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指在社会体系中独立存在的知识系统。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对人类社会的变迁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成为推动社会变迁的主要力量。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增长,科学技术研究规模和组织形式的变化,不仅扩大了人类生活的范围,带动或直接造成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通过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及其所要求的组织和制度,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社会互动方式,直至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

经济。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是社会变迁最重要的因素和内容,对社会变迁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既包括社会物质财富量的增加,也包括质的提高;既包括不同社会形态生产方式的更替,也包括同一社会形态内经济结构、劳动方式的变化。从原始社会人类完全依靠猎取和采集自然界的动、植物而生活,到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的出现,从18世纪大机器工业的产生,到现代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为先导的新技术群和新产业群的出现,人类社会经历了巨大的经济变迁,从而最终改变了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

三、论述题(24分)

请结合社会学中关于社会越轨的概念、内容以及相关理论视角,并结合具体实例谈谈你对外来人口犯罪问题的看法。

答:(1)社会越轨的概念。社会越轨,又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规范的行为。社会规范的功能是制约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和规定社会活动空间,它本身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由于人们社会行为的复杂性、社会成员自身素质及阶级地位的差异性,因此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在任何社会都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2)社会越轨的类型。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犯罪行为是违法行为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指触犯刑律而应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违警行为。违警行为是指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安秩序的规则、规定、条例的行为,严重的违警行为有可能转化为违法行为。违规行为。违规行为是指一切不按常规办事的行为,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社会越轨。

(3)社会越轨产生原因的三种理论视角:

生物学解释

生物学解释,即把人类生物、生理方面的特征作为社会越轨的原因,因此这种解释又可称之为体质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社会越轨是由于人的体质中的生理缺陷造成的。

心理学解释

心理学解释,即从人们心理方面寻找社会越轨的原因,其中以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代表。该理论认为,人的人格由三部分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是争取自私的满足。本我既无意识,它由欲望和本能冲动构成。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总是争取自私的满足。自我是一种认识过程,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通过与周围环境的接触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我的目的就是使个体维持在达到目标的轨道上。自我感受外界的影响,按趋利避害原则行事。超我是社会中的禁忌、准则、规范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超我代表社会的道德标准,按至善原则行事。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应该有一个协调、平衡的关系。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是人格中的超我和自我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破坏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使本我得不到应有的控制,从而导致个人越轨行为。但是,如果超我过分发展,也会导致社会越轨。

社会学解释

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社会越轨产生原因的理论主要有:社会失范理论、文化冲突理论、亚文化群理论。这些理论的共同特征是不赞成从生物学因素和心理学因素去寻求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而主张从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中研究社会越轨产生的社会原因。

a.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就认为失范是指这样一种社会状态:社会所规定的目标与决定着达到这些目标的规范不一致。默顿从价值上将社会结构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目标;一类是达到目标的手段。他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分享共同的价值,文化价值为社会树立起发展的目标,同时社会也为人们提供制度化的合法手段。默顿所指的文化目标是社会依据它的规范体系认为是值得有、值得存在的东西;制度化手段是社会认为是合法地获得文化目标的方式。根据默顿的社会失范理论,越轨行为(包括犯罪行为)就是文化目标与制度化手段之间矛盾的产物。

b.塞林的文化冲突理论

文化冲突理论将引起社会越轨的原因归结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因而将注意力集中到民族、宗教、职业等方面的文化差异,认为不同的民族、阶层、地域的人的信仰、信念、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各不相同,当不同集团的利益和目标发生矛盾时,往往引起冲突,这种冲突往往导致越轨。

塞林从文化冲突的角度指出了社会越轨的相对性,并将社会越轨归结为文化冲突的产物,这一理论对于现代社会的社会越轨状况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现代社会还是一个各种文化交流、融合都很迅速的时代,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化,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化,这时,文化冲突的日益激烈,人们从心理到行为都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文化,难以承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犯罪率上升就是这种变化的副产品之一。

c.科恩的亚文化群理论

亚文化群理论认为,一个人可能在这样一个集团或群体内生活,这个群体有一种稳定的、但与主文化的价值体系不同的价值体系,这样的群体称为亚文化群。个体如果长期生活在亚文化群体里,受其价值体系的影响,就可能产生犯罪。科恩认为,犯罪亚文化群产生和维护的价值观体系和行为倾向与主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相抵触、相背离,这是犯罪和非法行为的真正根源,而亚文化的产生是社会化过程的不完善、不适当引起的。

(4)外来人口的犯罪问题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外来人口的犯罪问题不仅是外来人口自身素质的原因,而且是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和社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分析外来人口的犯罪问题时,既要考虑外来人口的心理等原因,还要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差异性方面找原因。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外来人口由于受教育水平较低,因此对城市的各项规章不熟悉,使外来人口的人格中的超我和自我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破坏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使本我得不到应有的控制,从而导致个人越轨行为。

从默顿的失范理论来看,外来人口在城市中,希望能够实现他们的目标,满足自身的需要。但是,外来人口由于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关系的限制,以及对城市各项规范的不熟悉,使他们很难利用社会正常的渠道来达到自身的目标。而外来人口为了实现自身的目标,只能采取越轨行为。

从文化冲突理论角度来看,外来人口大部分来自于农村,他们的民族、阶层、地域的人的信仰、信念、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习俗各不相同,可能会导致他们之间以及与城市人口之间的文化冲突。这种文化的冲突,可能会导致外来人口越轨行为的发生。

从科恩的亚文化群理论来看,外来人口有着他们自己的亚文化,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他们群体的亚文化中,形成了自身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当他们来到都市,由于自身亚文化的存在,使他们难以融入城市生活中,导致外来人口的群体亚文化与城市的主文化出现了冲突,这种冲突也可能会导致外来人口越轨行为的产生。

第二部分  西方社会学理论(75分)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有机整合(团结)

答:有机团结是社会学家涂尔干研究社会现象中社会团结问题时所提出的,现代发达的社会就像一个具有各种器官的有机体一样,其中每个人都按照社会分工执行着某种专门的职能,因此涂尔干把这种社会中所出现的新的团结形式称之为有机团结。有机团结是建立在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一种社会联系方式。有机团结是最基本的团结形式之一,有机团结指的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形成的社会团结,它以社会高度分化、社会成员充分分工为基础。在有机团结中,维系社会成员的纽带是因为社会分工和社会专业化而造成的他们不可超越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各个方面,尤其以物质利益为根本内容的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方面。

2法理型统治

答:韦伯认为,法理型统治是建立在下列基础上的,即任何一项法律都是以目的合理性或价值合理性(或两者兼有之)为目标制定出来的,并努力加以贯彻,包括强迫使之得以实施。因此,法理型的统治类型所具有的主要特征是: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事务的运作要持续地受到规则的约束;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事务的运作是在一定的权限内进行的,出现了“机构”这种按章办事的运作单位;法理型统治具有固定的职务等级;法理型统治有明确的议事规则;在法理型统治下,行政管理班子同行政管理资源和生产资源完全分开;在理想的法理型统治下,不存在任职人员对职务的任何意义上的私人占有;法理型统治拥有行政管理档案制度。这种法理型统治可以采取各种极不相同的形式,而科层制则是其中最纯粹的形式。

3安全阀制度

答:安全阀制度就是在不毁坏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科塞认为安全阀制度对于任何社会都是必要的,对于僵化的社会尤为必要。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科塞发现敌对情绪和冲突是有区别的,敌对情绪不等于冲突。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像锅炉里过量蒸汽通过安全阀适时排除而不会导致爆炸一样,从而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都有这种现象,实际上这是一种社会安全的机制。科塞主张社会应将这种机制制度化,并成为安全阀制度。准确地说,安全阀制度就是在不毁坏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的情绪得以释放出来以维护社会整合的制度。科塞认为安全阀制度对于任何社会都是必要的,对于僵化的社会尤为必要。

科塞认为,敌对情绪有三种表达方式,即直接指向对立面、指向替代目标与没有对象的情绪发泄,其中将敌对情绪引向替代对象的制度就是“社会安全阀”制度,它就像不断推泄过量蒸汽的安全阀,使社会中的敌对情绪不断排解,而维护整个社会结构。尽管如此,科塞并不认为社会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理想的制度。因为它虽然可以发泄情绪、转移目标,但也只是暂时缓解而无法真正解决矛盾,并且还将因为阻塞发泄而使紧张聚集,可能形成毁灭性爆发的潜在隐患。

4心理还原论

答:心理还原论坚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或行为——是一种更高层级的现象,对它的研究可以用低层级事物(如原子、神经元、基因等)及其相关理论(如物理学、生理学、生物学)来加以解释与说明。心理学还原论还可以分为本体论的还原论和方法论的还原论。

5场域

答: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对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制度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都是客观决定的。而决定这些位置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分配结构中,各种位置实际和潜在的处境;另一方面是这些位置彼此之问的客观关系。

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场域:可以将场域设想为一个运作空间,场域的效果得以在其间发挥,并且由于这种效果的存在,任何与该空间有关的对象经历的一切事情都必须参照场域中的关系来理解,而不能仅凭研究对象的内在性质来解释。场域也是一个争夺的空间。场域中各种位置的占据者利用种种策略来保证或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不断在场域中展开斗争。场域也包含一种投入。当一个人进入某个场域时,就同时进入了与场域相连的一套他本人很可能认识不到的前提预设。因此,一个场域是由身体和信念两部分组成的。

对场域的理解还必须坚持一种关系主义的方法论。研究的对象可能是场域中的某一件事物或者某一个行动者,但是我们在研究的时候必须将所关涉的一切事情都纳入研究之中,并且不能够保持一种静态的观点。这样,对场域的理解和把握既是关系论的,又是整体论的、结构论的,并且还是过程论的。

五、简答题(每题13分,共26分)

1如何理解哈贝马斯关于“生活世界殖民化”的观点。

答:(1)生活世界殖民化是指原本属于私人领域和公共空问的非市场和非商品化的活动,被市场机制和科层化的权力侵蚀了。现代社会的困境的其中一个主因,是系统控制了生活世界。用哈贝马斯的话说,是“生活世界殖民化”。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主要病症。

(2)哈贝马斯把这理性化过程分作四个阶段。在古代社会里,无论是符号意义层面或者是系统层面的创造,都是在亲族系统内进行的,因此,符号意义上的创造和系统创造两者同时在亲族系统里进行。这一种交换模式和活动慢慢地建立起一个社会网络,使得其他货物交换也变成可能。这些交换变得日益频繁,再加上一定程度上的分工,社会的结构出现了改变,不同功能的社会组织也相继出现了,并且也懂得利用资源有效地达至其目的。由于世代上的沿袭,出现了一些代表着权力的组织和家族。

就以上两种社会的情况而言,生活世界和系统并没有分开来,在这两种社会里,在具有神话色彩的世界观支持下,系统的发展是以生活世界里的符号意义做基础,这一个情况一直维持到政治权威的出现。权力机制跟亲族结构分离开来,慢慢形成了一种新的制度,我们称之为国家。国家跟前两种社会另一个重要不同的地方,是神话色彩的世界观给语言结构代替了。也就是说,人民在日常和政治事务的共识是透过语言对话而达至的。在这种社会结构里,货物在市场上的交易由金钱做中介。慢慢地金钱变成了主宰社会的机制。

系统和生活世界是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的。从另一个角度看,系统的发展是要依靠生活世界赋予符号意义的。哈贝马斯认为西方的理性化过程,首先出现在生活世界的层面。人原本在文化各领域如科学知识、法律道德和艺术上浑然不分的情况由于生活世界的理性化而各自独立起来。人类意识到不同范畴和层次的事物是有其各自不同而相应的真假和对错的标准,慢慢地,以前对权威和“神圣”事物的崇拜和尊奉,开始改而为理性思维所代替。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类在沟通、理解外在世界的事物、或者是作价值道德上的抉择时,只能愈来愈依赖自己的判断,权威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是相对地减弱了。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生活世界的理性化程序或者是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都变得日益复杂,人类似乎很难每事都只依靠自己的判断来解决了。

从哈贝马斯的理论看,理性化的过程原本是以语言代替了传统信仰做沟通或调节人际关系的形态而出现。但这一转变却反过来加重了人类在日常事务上的负担,即人类在众多繁复事务里要依靠自己的理性思考来做各种决定。这样也增加了人类沟通上的误解情况。

以金钱和权力作沟通媒介一方面是可以调节更复杂的人类互动网络,但另一方面,人类对自己的很多行为缺乏全面理解,因而减轻其对自己行为责任上的承担意识。这一种以金钱和权力作为人类行为的整合机制,虽然最初是由生活世界理性化所促生或引发,但其后的发展却独立于生活世界的理性沟通模式以外。理性化的过程首先源于生活世界的理性化,由此而导致或促生了系统层面的理性化,但最后却出现了生活世界被系统殖民化的情况。

虽然出现了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但在哈贝马斯看来,并不能由此就对人类的前景悲观失望。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沟通的合理化”,也就是让对话主体之间在没有任何内外强制力的情况下进行真诚的对话,在达致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沟通。

2默顿是如何批评传统功能主义的理论假设的。

答:默顿提出,功能分析是社会学解释中的一个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方向,它依赖于理论、方法和资料的结合。但认为以往的功能主义者多偏重于理论解释,忽视了功能分析的方法问题。功能主义既是解释社会现象的有效理论,也是收集资料的有用方法。因此,默顿从他的中层理论观点出发,强调功能分析在资料收集和理论解释中的实效性。

(1)默顿首先对以往流行的功能主义观点做了澄清。他指出以往的功能主义有三个错误的假定:

社会的“功能一体性”假定。

即认为社会系统对其各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整合性,每一事项或部分都承担特定的功能。但默顿指出:“文化事项是否都一致地对作为一个系统的社会以及社会中的所有成员履行功能应是一个经验问题,而不是一个公设。”

“普遍功能主义”假定。

即认为所有标准化的社会或文化事项都履行积极的社会功能。但默顿指出,实际上对不同的系统,社会或文化事项具有不同的功能结果。它们既可能有正功能,也可能有负功能,或者是无功能的。即强调做净功能分析。

“不可或缺性”假定。

即认为某些事项的功能是不可缺少的,或履行功能的这些社会或文化事项是不可或缺的。但默顿指出,功能需要是经验性和多样性的,实际上存在着“功能选择”或“功能对等”或“功能替代”的情况。

(2)为了使功能分析规范化,默顿提出了功能分析的一套范式,要求澄清如下方面的问题:

功能归属事项

即明确功能分析的对象,这些对象必须是标准化的事项。

主观意向概念(动机、目的)

要求区分主观假设和研究问题,避免混淆作为主观范畴的动机和作为客观范畴的功能。

客观结果概念(功能、反功能)

功能是所观察到的结果,它促进系统的适应或调整;而“反功能”削弱系统的适应和调整,实际上也可能存在“非功能”的结果,即所考察的事项与系统无关。另外,要求区分“显在功能”和“潜在功能”两个概念,前者是指被人们设想到和认识到的客观结果,而后者是指未被人们想到和认识到的客观结果。

功能指向单位的概念

即功能是针对何类对象或单位的,这些单位有不同层次:个人、群体、社会系统等。

功能需要的概念(需求、前提条件)

功能需要是功能分析的重要概念,但也是最含混和有争议的概念。因此,要求区别功能需要的不同类型(普遍的与特定的),确立验证这些功能需要的程序。

功能实现机制的概念

要求功能分析对功能实现的机制,主要是其社会机制做出“具体详尽”的说明。

功能选择的概念(功能等价或功能替代)

即我们一旦放弃了功能不可或缺的假定,自然就要承认功能选择、功能等价或功能替代概念。

结构脉络的概念(结构强制)

要求注意某一特定的社会脉络(背景)如何限制事项的变化,在此变化范围内,该事项能否有效地满足功能需要,等等。

动态与变迁的概念

过去的功能论者倾向于社会结构的静态分析,忽略社会变迁研究。但这不是功能分析论的本质。社会学家应该注意如何评估社会系统中逐渐积累的紧张和压力,注意变迁的方向是否会导致紧张的削弱等问题。

功能分析的效度问题

首先要求社会学分析的程序严格,最大程度地接近实验研究的逻辑,还需要系统地评价比较分析(跨文化和跨群体)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⑪功能分析的意识形态蕴涵问题,应该注意功能分析学家的社会地位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到他对问题的选择,影响到他的假设和概念等。

六、论述题(24分)

简述帕森斯行动体系理论关于AGIL分析模式的基本观点,运用这一观点对当今中国社会变迁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这一理论加以评价。

答:(1)帕森斯的行动体系理论关于AGIL分析模式的基本观点:

无论是整个社会行动系统,还是构成社会的小群体、家庭和比较复杂的社会组织,都具有一些最基本的共同的结构,这些结构在其运行中既要求着也发挥着某种特定的功能。把这些具有一般共性的功能要求和功能作用概括出来,就建立了一种关于一般系统的结构功能框架——A—G—I—L框架。然后这种框架可以用来研究各种社会系统、子系统或社会结构的功能。

A——适应,即社会系统对环境的适应功能。包括对环境给系统的限制和压力的顺应,以及对环境的积极改造。由于帕森斯所说的环境亦即情境,包括人、群体、文化和自然等因素,因此适应作为社会系统对环境的顺应与改造,就展开在这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社会系统同周围环境的多层面能量交换,通过这种交换获得维持社会系统存在的资源与能量。

G——目标达到,即社会系统确立总目标的功能。社会系统确立了总目标,可以把社会成员的社会活动集中指向某种目的。目标达到功能表现为一种过程,包括确立目标和组织社会成员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付诸实践。确立目标同适应功能的关系是动机与手段或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仅有适应过程而无目标确立的社会系统运动是无方向的;而仅有目标而无适应过程的社会系统是无效的。

I——整合,即协调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使它们达到某种程度的团结而开展有效的合作。整合功能是通过适当情感联系实现的,或者说情感因素在整合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整合功能中的情感联系不必取决于利益获得和某种目标实现,因此具有一定的超功利性质,否则,整合功能将因为功利冲突而不稳定。

L——潜在的模式维持,即根据某些规范与原则,维持系统行动秩序与活动方式连续性的功能。社会系统不会因为运行的间歇性而中断,它将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和原则使自己的运行模式潜存下来,一旦社会成员进入这些规范和原则作用的范围内,系统又重新运行起来。这种情况就是潜在的模式维持功能。

A—G—I—L框架既是关于社会系统结构功能的实然性概括,又是关于社会系统结构功能的应然性判断。因此,A—G—I—L框架既可以用来分析社会系统结构功能的实际存在状况,又可以用来指导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行。

(2)当今中国社会变迁的问题:

在社会学意义上来看,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

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社会变迁除了最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外,还取决于许多其他因素的作用,因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受到自然环境、人口、国家制度、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的社会变迁,还要受到种族特征、民族特征和各个国家、民族历史传统的影响。社会结构体系中的所有要素,都以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具体地、历史地表现社会变迁,使社会变迁成为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国的社会变迁也是各种因素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从社会变迁的定义和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并结合中国当今的状况来看,中国社会变迁速度加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高速发展,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还表现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由于中国社会变迁速度太快,使原来的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难以适应现当代的这个社会,出现规则真空和规则失灵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产生,可能会导致中国社会的整合功能下降,使中国社会的团结度下降。虽然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中国社会的适应力,但是,整合度的下降会使中国社会的文化传统遭到破坏,尤其是在极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而维模系统的破坏,又反过来制约了中国社会的适应力,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出现问题。中国社会变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自然环境遭受极大的破坏,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环境所受到的污染和破坏越来越严重;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庞大是中国人口的一大特色,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执行中国的人口问题已经逐步得到解决,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中国养老问题的凸显;优良传统的遗失也是其中一个问题,陌生人不敢扶被撞倒的老人等现实又无奈的行为也让我们反思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制度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偏颇和遗漏。总而言之,这些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影响着中国的社会变迁。

(3)评价

社会行动系统,即“以科学的观点把(个体行动者的)互动过程看作一个系统,并运用已成功地应用于其他科学的对系统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加以考察”。

系统理论基于如下的基本假设:系统化的理论本身对任何科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社会学基础的理论体系必须比社会学自身的体系更具一般性,它必须是社会系统的理论;最重要的是这个系统化的理论必须符合“结构—功能”分析模式,这一模式已体现在生物学理论,特别是生理学之中;这一理论的形成必须限于所谓的“行动”参考框架之内;理论体系的建构必须尽可能地借助于专有的操作性概念。

在帕森斯理论中,既能够看到对社会结构、结构功能的概括,也能感到微观层面的社会学问题。由帕森斯实现的这种从微观研究向宏观研究的转变,一方面说明了微观研究对于宏观研究的基础性,即微观研究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要提出宏观概括问题;另一方面说明了微观研究的局限性,因为社会学面对的是社会整体,仅仅局促一隅地凝注微观问题,回答不了错综复杂、难以细分的社会问题,也完成不了对社会进行综合性和整体性研究的使命。

功能主义理论观点的提出,使社会学理论研究出现了突破,并且开始重视经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结合。从而使社会学的发展和应用进入了新阶段。

帕森斯的理论由于高度的抽象概括,只能提供一种解释的框架,但是难以运用于具体的社会调查中,并且难以在得到经验的检验,而被称为华而不实的“大理论”,故20世纪60年代后他的功能主义观点受到强烈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