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学理论(代码647)考研真题及部分详解
中山大学
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647
科目名称:社会学理论
考试时间:1月16日上午
考生须知:全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纸上的不计分!请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答题要写清题号,不必抄题。
第一部分 社会学概论(7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印象管理
2内化
3结构性流动
4初级越轨
5文凭主义
二、简答题(每题13分,共26分)
1简述科层组织中的彼得原理。
2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普遍存在二元社会结构?
三、论述题(24分)
用有关社会学原理,分析我国人口红利期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联性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
第二部分 西方社会学理论(7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三阶段规律(孔德)
2集体意识(涂尔干)
3镜中我(库利)
4理性命题(霍曼斯)
5解构主义(德里达)
二、简答题(每题13分,共26分)
1简述马尔库塞关于资本主义“单向度”特征的基本观点。
2简述福柯的系谱学特征。
三、论述题(24分)
米尔斯是如何区分新老中产阶级以及新中产阶级的地位?你是如何认识中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当今中国的中产阶级现象和发展。
参考答案:
中山大学
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代码:647
科目名称:社会学理论
考试时间:1月16日上午
考生须知:全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题纸上的不计分!请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答题要写清题号,不必抄题。
第一部分 社会学概论(7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印象管理
答:戈夫曼认为,世界是一个大舞台,生活就是演戏,表演者最关心的是留给观众什么样的印象。他的理论主要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在别人心目中创造印象,所以又称为“印象管理理论”或“印象整饰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使对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应。
戈夫曼对互动细节的观察非常敏锐,对互动秩序和形式的分析也相当深入,他的理论观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戏剧理论也不乏批评。有人认为戈夫曼夸大了人类行为的表演性与虚伪性。
2内化
答: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最成熟的内化水平称为“自我同一性”,它反映了将内射和认同共同塑造到自我和他人的一致性形象中。
3结构性流动
答: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地位的移动。根据流动原因又可以将代际流动分为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结构性流动是指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而造成的人们社会地位的变化,如科技发展减少了农业人口,增加了城市人口。结构性流动是由外在原因推动的,不反映个人对这种流动所抱的种种态度。
4初级越轨
答:初次越轨是由标签理论学者提出的,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偶然发生的、程度较轻的越轨行为。标签理论认为,冲突在导致各个违法者的产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犯罪实际上是由社区规定的。他认为罪犯形成的过程就是一个指明、规定、识别、区分、描述、显示以及形成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过程。后来,学者们又分析了初次越轨和再次越轨,以说明社会反应的意义,并且认为,每个人都会发生一些不同程度的越轨,但大多数是偶然的,程度也不严重。如果这种越轨行为被其他人发现并公诸于众的话,他就会被贴上越轨者的标签,这时他的处境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就可能从初次越轨变为再次越轨,由平常人变为一个经常有越轨倾向的危险人物,越轨者就可能成为他的身份。如果重要人士不判定此行为为越轨,并对他进行教导,此人就可能不再出现上述行为。
5文凭主义
答:略。
二、简答题(每题13分,共26分)
1简述科层组织中的彼得原理。
答:(1)彼得原理的具体内容是: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职工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
(2)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
(3)彼得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的职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
(4)彼得认为加速提升到这个高地,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上面的“拉动”,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拉;其二,是自我的“推动”,即自我训练和进步等,而前者是被普遍采用的。
2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普遍存在二元社会结构?
答:(1)“二元”社会结构的含义:
所谓“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面,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这种“二元社会”既表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又表现发展水平上的差别。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与“早发”国家和“后发”国家不同的现代化起点和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
(2)“二元”社会结构长期存在的原因:
①“早发”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一般是内部逐渐演变的结果,在这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中,整个社会逐渐形成了具有普遍性的制度结构。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甚至是大规模的社会冲突,但是,这些社会冲突是在现代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水平上发生的,因此,没有导致现代化进程的中断,反而成为现代化发展的动力。
②在发展中国家中,它们的现代化或者是对外来工业化国家刺激的反应,或者是殖民化的产物,而且正如前面已经指出的,它们一般接受了大量异质模式,并且一般采取集中资源重点推进的发展战略,因此,现代化的进程往往集中在那些与发达国家联系比较紧密的地区(城市)或经济部门。这些地区或部门由于发展的需要,更多地是与发达国家相联系,而不是与本国传统生产部门相联系。
③在发展中国家,“二元”社会结构不仅存在于经济方面,而且也渗透到社会政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
④对于一个正在进行重大社会转变的发展中国家来讲,“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在可以控制社会冲突的范围内,“二元”社会结构也许是迅速推动现代化的一种选择,但值得重视的是,“二元”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以及发展差距的拉大,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冲突。特别是处于相对落后的“一元”中的社会成员,不仅仅有可能对整个社会产生强烈的不满和对抗情绪,而且会形成与整个社会现代化目标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念。
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关键在于如何从本国的实际状况和发展战略出发,积极而慎重地协调“二元”社会结构的关系,使其与整个国家统一的社会现代化过程协调起来。“二元”社会结构只有在一个社会走上稳定的现代化道路之后,才能逐渐消除。
三、论述题(24分)
用有关社会学原理,分析我国人口红利期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联性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
答:人口红利期
(1)定义
在出生率下降初期,出生率下降速度快于人口老化速度,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少儿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在同一时期内都比较低,并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总人口“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使得劳动力供给充足,而且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年龄结构的这种变化将带来劳动力增加、储蓄和投资增长、人力投资增加和妇女就业机会增加等,从而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这段时期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或“人口红利期”。
人口老龄化或老化反映的是人口年龄结构的一种动态变迁过程。当总人口中60岁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升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比例相应降低,这一过程就称为人口老龄化。
(2)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特点不同于发达国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
①速度快。
②绝对数大。由于中国人口转变快,在人口数量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控制之前,就要面临年龄结构的老化,而且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光是比例问题,同时还包括数量问题,即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
(3)二者之间的关联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红利的促进下,经济迅速发展。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而且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和实施,使我国的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死亡率也进一步降低,使我国的人口增长率保持在较低水平。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我国生育政策的落实,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即青壮年的比例在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例在上升。这种现象的出现,正是我国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而人口老龄化正加快增长之时,二者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即人口红利期的结束伴随并推动了人口老龄化的到来。
(4)这种关系出现的原因:
①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导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提高了全体人民的健康水平。
②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的人口增长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而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使得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③社会观念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观念也在转变,导致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
(5)带来的问题:
①人口老龄化将可能带来家庭结构、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生产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②社会负担加重,拖累经济的发展。
③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挑战。
④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维护。
⑤青壮年生活压力加大,维持家庭和谐的问题。
第二部分 西方社会学理论(7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三阶段规律(孔德)
答:孔德认为,社会历史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过渡,其根本原因是由全部社会现实的各部门的矛盾所引起的,它包括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和才智方面。但孔德认为才智是主要的,并根据“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将人类社会变迁与进步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又名虚构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又名抽象阶段;科学阶段,又名实证阶段。
(1)神学阶段,是人类思维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人类智慧的必然出发点。在这个阶段,神学占统治地位,人类解释各种现象的存在,都归因于生命体或与人类相似的力量。在这一阶段,人类智力的特征是:自由幻想,寻找事物现象的根源,探索万物的内在本质,追究事物的最后原因,即要求获得绝对的知识。于是,人们对自己所不能及的情况,便求助于超自然的力量—神,用神学的思维方法来解释探究世界上各种现象的原因。
(2)形而上学阶段,是人类思维发展的过渡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乞灵于抽象的实体,以形而上学(超经验)的抽象概念代替了超自然的“神力”,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来解释一切,以求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的绝对知识。在此阶段,科学知识受形而上学的支配,力求在经验的自然现象背后寻找抽象的物质或精神的本性,各种科学知识都是由形而上学的抽象概念构成。
(3)实证阶段,人类智力发展的最高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类只观察各种现象,并找出各种现象之间在某个时期或过去可能存在的经常联系。人们不想找出事情的缘由,而只是想找出支配各种现象的规律。就是说,在这个阶段人们不再以虚构的超自然的主体或抽象的原则来解释经验现象,“不再探索宇宙的起源和目的,不再求知各种现象的内在原因”。而把知识“局限在经验事实的范围内”,以“发现现象的实际规律”,即发现它们的先后不变的关系和相似关系。所以,这一阶段的科学知识都是经验的、实证的知识。
2集体意识(涂尔干)
答:涂尔干把集体意识界定为社会成员平均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他进一步解释说,集体意识尽管只能依赖个人意识而存在,但它又不同于个人意识,它弥漫于整个社会空间,是社会的精神象征,既有自已的特性,又有自己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模式。在涂尔干看来,社会分工是有机团结的物质基础,集体意识则是机械团结的精神基础。他继承孔德的思想,突出强调了社会共识对社会整合的重要性,提出了“集体意识”概念,这一概念在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机械团结以强烈的共同的集体意识为基础。在机械团结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里,集体意识几乎笼罩着全部的个人意识,驾驭着大部分个人,左右他们的日常生活,表现出强大的社会强制力。
在个人分化的有机社会里,虽然由于社会分工和个人异质性的发展而导致集体意识的外延和力量有所缩小,为个性的发展留下了余地。但是它并没有消失,只是削弱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调节作用,它仍然继续对社会团结作出贡献,加强了人们之间的功能性相互依赖关系。在复杂的现代社会里,集体意识不是表现为具体规范上的统一,而是表现为抽象价值层次上的一致,即由更一般、更模糊的思维、价值和情感所构成。
3镜中我(库利)
答:他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他将自我意识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①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②在做出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③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做出下一步反应。在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和人格。库利非常形象地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
4理性命题(霍曼斯)
答:理性命题是霍曼斯在其行为主义交换理论中提出的一项命题,是指人们在对两种行动进行取舍时,会根据他当时的认识,选择那种随着获利可能性增大,结果总价值也增大的行为。理性命题既是对成功命题、刺激命题、价值命题的概括,又是对它们的限定。它力图指出:人是一个会合理盘算的功利主义者。在行动前除了要考虑行动结果的价值,还要考虑有没有可能得到。如果报酬的价值很高,但可能性很小,那么行动者采取这一行动的可能性不会大。过一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明:行动=价值(可能性)。
5解构主义(德里达)
答:德里达是激进的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意在向传统挑战,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
(1)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
①德里达认为,西方传统文化基础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或以在场为中心的形而上学,它在二元对立的逻辑上建构自己。解构就是要分解或消解这种结构。
②德里达通过对言语中心论的解构来颠覆形而上学。言语中心论把言语看做是第一位的、本源的、在场的。说话者的“在场”使言语的意义是直接的、透明的、同一的、确定的,而书写则被认为是不在场的、间接的、多样的、充满差异而不确定的。
③德里达运用索绪尔的语言学中差异原则,即符号的意义存在于与其他符号的差异中,论证了能指和所指不是固定的,而是在差异中确定的,最后他得出了语言的本质是游移不定和差异。这样,言语/书写的二元对立就被颠倒过来。
④延异:说明符号和本文都是在与别的符号和本文不同的情况下才得以在场的,只有通过把那些本属于不在场概念的特征给予在场这个概念,才能理解在场概念的含义。
⑤解构的目的就在于永无休止、一次一次地解构,二元对立的等级结构永远无法建立。既然符号的意义是不稳定的、多变的,那么确立一种固定不变的意义秩序是行不通的,权威是不存在的。
(2)批判总体社会解构主义挑战了二元对立的等级结构体系,也就抽掉了社会等级体系制度和公共权威的基石。德里达认为社会制度不过是并未对主体形成限制的书写而已,它们根本没有能力限制人们。总体社会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奴隶,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覆亡提供了打破总体社会的武器。
二、简答题(每题13分,共26分)
1简述马尔库塞关于资本主义“单向度”特征的基本观点。
答:(1)单向度的含义:
①单向度是相对于双向度而言的。双向度是既有肯定的一面,又有否定的一面;只有肯定性,没有否定性、批判性,即是单向度。
②马尔库塞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不同于从前的对抗性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统治已取代了政治统治、对抗、矛盾已经或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整合与同化的趋势。因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正在失去其双面性,而变成为一个只有肯定、没有对抗的单向度社会。
(2)资本主义社会的“单向度性”的具体表现:
①社会政治成为“没有反对派”的单向度政治。
a.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富足的社会,它的高度发展的生产率通过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而造就出整合、包容所有社会力量的可能前提。
b.政治权力借助这个前提条件成功地制造出凌驾和超越任何特定个人和集团之上的利益从而牢牢地把民众“束缚在形形色色的官僚制度上”。结果国家的目的被普遍接受,“传统的麻烦点正被消除或被隔离起来,造成分裂的各种因素正得到控制”。“在政治领域中出现了对立立场显著同化或有所收敛的倾向”。
c.人们看到,不仅先前作为政治反对派存在的社会民主党、共产党放弃了暴力夺取政权的激进主张,而且传统上被认为是革命的社会力量的工人阶级也随着机械化、自动化对劳动的解放以及蓝领工人的白领化、非生产性工人的大量增加而失去了革命意志、革命理想,成为当今社会中丧失了批判与否定能力的温顺良民。
②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创造出崭新的生活方式,满足了那些可能会反抗的人的需要,促进了人们与现存制度的统一。人成为单向度的人。
a.马尔库塞说“人们早就已经适应于这种控制的接受器。决定性的差别在于把已有的和可能的、已满足的需要之间的对立(或冲突)消去。在这里,所谓阶级差别的平等化显示出它的意识形态功能。这种相似并不表明阶级的消失,而是表明现存制度下的各种人在多大程度上分享着用以维持这种制度的需要和满足”。
b.可见,由于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生活安定、富裕。人们就很容易为现存社会所驯服、操纵。按照广告、电视、电影、广播等传媒上不断涌现的刺激性宣传去追求社会强加在他们头上的“虚假需求”从而失去个性、失去反抗及否定能力。
2简述福柯的系谱学特征。
答:(1)福柯反对靠某种社会理论来把握某一社会或历史时期的基本结构与意义的意图。他认为普遍化理论的缺陷在于简单化倾向和排他性特征。要正确地理解千差万别的社会冲突与运动必须采用地方性、灵活多变、暂时性的话语。
①谱系学就是“能够阐明知识、话语、客体领域等事物之构成的一种历史形式,它不需要参照某个主体,不管这个主体是否超越了事件场,还是顶着空洞的身体贯穿于历史”。
②谱系学主要是揭示当前的主体话语与实践的起源与发展的过程,并试,图揭示出客观化的理性形式及其真理与知识体系作为历史性的偶然而非永恒的必然力量是如何形成的,恢复被总体化叙事所压制的自主话语、知识和声音。福柯指出,支配性话语对社会的规范化和对人的塑造,如肉体、欲望、自我、各色人群等都受到权威话语的约束和规范。
(2)福柯的权力谱系学分析,揭示了隐蔽在中立或友善面具下的权力与统治的实际运作状况。他把权力定义为:“各种力量关系的、多形态的、流动性的场,在这个场中,产生了范围广泛但却从未完全稳定的统治效应。”代权力是一种关系性权力,它在无数的点上被运用,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并且从来都不是某种可以获得、抓住或分享的东西。根本不存在或可供争夺的权力源泉和中心,任何主体也不可能占有它,权力纯粹是一种结构性的活动。
权力是分散不确定的、形态多样的、无主体性的和生产性的,它构建了个体的躯体和认同。权力和知识的历史分析表明,知识通过把人们构造为主体来生产权力,知识被用于支配主体。
(3)福柯的权力谱系学得出的结论是:“话语是危险的,那些掌握权力的人试图对那些他们认为对自己构成潜在威胁的话语形式施加控制”。因此,“在一个像我们这样的社会中,真正的政治任务应该是去批判那些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中立而又独立的制度的运作;应该用批判的方法揭去这些制度隐蔽地发挥其作用的政治暴力的假面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它们”。
三、论述题(24分)
米尔斯是如何区分新老中产阶级以及新中产阶级的地位?你是如何认识中产阶级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当今中国的中产阶级现象和发展。
答:(1)米尔斯的新老中产阶级观点
①老式中产阶级主要是指自由农场主、店主、小企业主。新中产阶级主要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和商店内外推销工作人员。消极地说,是从有产到无产的转变。积极地说,是一种从财产到以新的轴线—职业—来分层的转变。
②老式中产阶级的本性及健康状态可以从企业家财产的状况中得到最好的说明;而新式中产阶级的本性和状态,则可以从职业经济学和职业劳动学中得到最佳解释。中产阶级中较老的、独立的那些部分的人数下降是财产集中化的伴生结果。新的挣工资雇员的数量增加则是由于工业结构导致了造就新中产阶级的各种专门职业的出现。
③区别:
a.无论是自由农场主还是小企业家,老式中产阶级中的大多数人都拥有自己的财产;而新中产阶级则大多没有自己能够独立经营的财产,他们作为高级雇员为拥有大型资本的人工作。因此,从财产方面说,他们的地位和普通劳动者一样。而“从职业收入方面说,他们多少是‘处在中间的’”。
b.即使是在今天的美国,老式中产阶级(如肯塔基州的农场主)还是会自己动手从事一些体力劳动;但新中产阶级(除了大型百货超市中的售货员)从事的一般是脑力劳动,并且其中相当多的职业是专业技术性的。这既是新中产阶级也可以称之为“白领”的原因,也是这个阶级能够获取职业声望的资本。
(2)米尔斯的中产阶级观点
①给出了以“白领”为基本符号识别标识的新中产阶级的特征:
依附于庞大机构、专事非直接生产性的行政管理工作与技术服务、无固定私产也不对服务机构拥有财产分配权、较难以资产者论之、靠知识与技术谋生、领取较稳定且较丰厚的年俸月薪,与着蓝领工装并按周日支取工钱的体力劳动者相比,自然高出一个等级,思想保守、生活机械单调、缺乏革命热情,但为了维持其体面与其地位相称的形象而拒绝流俗和粗鄙的大众趣味。
②从职业结构的视角看:
白领们广泛而密集地占领了大型官僚机构的绝大多数部门,充盈着几乎所有现代机构:大公司、政府部门、军队、学校文化传播、商业、交通及各类服务性行业。他们居于社会运转的控制部门,行使着管理职能,在联接与协调上下层关系方面是无可替代的中介力量,尽管地位暧昧,性格分裂,仍默默无闻中建立自己的职业优势。
③在社会政治倾向上:
新中产阶级处于复杂的职业分割下,较难获得明确的自我意识和团结感,与以往阶级不同,新中产白领以没有统一方向和“政治冷漠”而自成一类。他们从旧有的社会组织和思想模式中游离出来,被抛入新的存在形式,却找不到思想归宿,只能专注于技术完善、个人升迁和业余消遣,以此补偿精神懈怠与政治消极,他们入世过晚,不能像工会那样拥有强大组织并自觉行动,同时又因为面目过新、潜心莫测,尚未进入历史招标阶段。
(3)中国的中间阶层
①两大理论流派:一派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另一派是韦伯主义的社会分层研究。国内学者四种观点:陆学艺的“十阶层理论”、李强的“倒丁字形的社会结构”、孙立平的“社会断裂理论”、李强、沈原与孙立平的“四个利益集团”。
②中间阶层的崛起及其研究意义: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先后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型:
第一次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标志的传统阶级体系的结束,整个社会阶级在宏观上简化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干部(或知识分子)。
第二次发生在改革开放至今。国人对“中产阶级”认识从一开始就不完整。
③两方面原因:
主观原因是受当时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客观原因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级;
a.1992年邓小平南巡,提出“发展就是硬道理”主张。
b.1992年,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全面确立市场经济框架,并将所有制形式从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单一形式修订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混合形式,私有制在政治上得到了认可。
c.1993年以后,加大了对外资的引进力度,包括跨国企业、国外先进技术、国际资本等等。在政策鼓励下,涌现大批个体—私营企业主。(人数从1989年21万增至2000年395万人)中央政府数次提高政府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机构人员的工资收入。产业结构中,服务业比重不断提升,新型行业与新职业人规模不断扩大。十六大报告“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4)中国学者对中间阶层研究的实践:中产阶级概念是否适用于中国社会研究
①持否定意见学者认为,把“中产阶级”界定为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相并列的实体性阶级,不符合社会现实,是一个主观虚构的“社会集团”。容易混淆阶级界限,把本来属于不同阶级的成员划分到同一个阶级里去。不利于工人阶级的团结,把本来不属于同一个阶级的成员划分到不同的阶级里去。
②持肯定意见的学者认为,中产阶级理论对中国具有参考价值。
(5)中国是否存在中间阶层
①持否定意见的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阶级结构变化仅仅体现在两大阶级变化、阶级内部结构变化以及内部阶层的变化。私营企业主阶层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间阶层。
②较为普遍的观点是,认为现阶段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新中间阶层。
陆学艺认为,类似西方现代化社会中的中间阶层已显示雏形,但边界尚不清晰。
郑杭生认为,现阶段出现中等收入及新老中间阶层的交替。
李强认为,现阶段新老阶层交替,年轻一代替代了中老年一代,占据了中等阶层的地位。
孙立平认为,调查发现一个新的中上阶层、中间阶层及中下阶层。为了促使“中间阶层”向“中产阶级”转化,需要清明和宽松的政治环境、经济的持续增长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普及。关注的焦点就是:如何让这个新兴的社会阶层获得健康发展,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稳定作用。
(6)中国中间阶层如何界定
①广义上看,它指的是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处在社会结构中的中间阶层,即在社会经济地位上居于中间层次的群体。
②狭义上看,中产阶级专指西方发达国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兴起的一个独立的结构性群体,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以农场主、商人、自由职业者以及没落贵族为代表的旧中产阶级,人员构成上以随着大公司经济的发展、从事非体力劳动的“白领”为主,具有明显的“后工业”色彩,又称新中产阶级。
③认可的中间阶层特征:
a.在职业构成上以各种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包括政府雇员在内的各级政治和经济管理、技术工作者等脑力劳动职业者为主要成分。
b.除少数高级政府官员和高层企业管理人员之外,已形成了一个由“靠工资谋生”的雇佣劳动者组成的集团。
c.他们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待遇一般明显优于体力劳动者,相当一部分人都程度不同地拥有对劳动过程的直接控制权。
d.政治态度、生活方式、个人素养、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观念,不仅和普通的体力劳动者有着明显区别,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意识形态。
e.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及影响力。
④张宛丽设立了衡量中间阶层的操作指标:一定的知识资本及职业声望资本;职业的工作、劳动方式;职业权利;收入及财富水平;就业能力;消费及生活方式;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
(7)中国中间阶层的规模
李强认为,从职业的角度来划分中产阶级,认为目前中国的中产阶级大约占经济活动人口的15%,人数大约接近1亿。李春玲博士认为,通过实证方法来确定,其标准是职业、收入、消费及生活方式、主观认同,即职业中产15.9%,人数为1亿3千万;收入中产24.6%,人数为2亿;消费中产35%,人数为3亿,主观认同中产46.8%,人数为4亿。
(8)中国中间阶层的构成特点
肖文涛认为,中间阶层在全社会总人口数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大,约占全国总人数的20%—25%,主要集中在沿海和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其特点求稳怕乱、职业道德感较强,有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学识水平和个人素质;积极参与政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生活方式超前,具有独特的消费特征。
李正东认为,中国中间阶层是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产物,有着共同的利益;受教育程度高等化的趋势正在日益增强;职业特征主要是脑力劳动;组织形式是网络组织结构;中西方文化兼容,现代社会价值道德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也是显著特征。
张宛丽认为,受现阶段社会结构转型的多元性、过渡性所规定,现阶段中国中间阶层的构成呈现出多元分割的特征。受双重转型的影响,现阶段分层结构中出现“新中间阶层”,构成上呈现独特的异质性。主要由三种关系进入,即由权利授予关系所作用的行政型进入、由市场交换关系所作用的市场型进入、借助社会关系资本作用的社会网络型进入。
(9)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功能
总体而言认为,中间阶层是社会的“稳定器”。
李强认为,政治层面,介于高层与底层之间的缓冲层。思想层面,中间阶层在社会上代表温和的、保守的意识形态,对抑制极端思想和冲突观念有积极意义。经济层面,中间阶层是引导社会消费的最主要群体。
李正东认为,中间阶层的聚合性与同化性促使社会结构的再整合和社会稳定的巩固;协同性促进社会结构的再整合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缓冲性调节着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导向性,是社会结构整合新机制的动态描述。
张宛丽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示范功能;现代社会价值观及社会秩序的创建、引导功能;社会利益矛盾的缓冲功能。
(10)中国中间阶层的培育机制
有学者认为,扩大中间阶层需要加快城市化进程,要通过职业结构的调整,要普及高等教育,要建立覆盖社会多数人口的社会保障机制。
有学者从扩大中等收入者的途径来分析,认为要坚持发展生产力,要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要调节过高收入,要坚持打击非法收入。
李强认为,特定的经济结构、职业结构和教育结构是中间阶层赖以形成的土壤。
胡峻认为,生产力高度发展,绝大多数居民都能过上小康生活,职业结构由以蓝领为主转变为以白领为主,高等教育普及,严格税收调节,缓和两极分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