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简答题

1在一项典型的儿童前瞻性记忆实验中,先向儿童介绍一个叫嘟嘟的鼹鼠玩偶,并告诉儿童,鼹鼠嘟嘟有很多图片,但它在白天看不到东西,请帮它把这些图片的名字读出来,但是嘟嘟很害怕动物(如牛、羊、猪等),如果发现了动物的图片,就把它们藏起来

请根据实验任务的描述,回答下面的问题:[统考2014年研]

(1)该实验中前瞻性记忆的任务是什么?衡量的指标是什么?

(2)该实验属于哪种类型的前瞻记忆实验?

答:(1)该实验中前瞻性记忆的任务是让儿童将动物图片藏起来。衡量指标是选择图片的准确率。

(2)此实验属于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类型。

2简述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统考2013年研]

答: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形成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交往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儿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儿童社会化的动因之一,早期的同伴关系不良将导致以后社会适应困难。同伴关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同伴提供了儿童学习的榜样,通过互相学习,儿童认知能力和技能都得到最快的发展。

(2)提供了形成和评价自我概念的机会,有利于儿童的观点采择,共情等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

(3)通过同伴交往,儿童对归属感,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同伴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4)同伴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同伴既可以给儿童提供关于自我的信息,又可以作为儿童与他人比较的对象。

总之,同伴关系对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导致儿童孤僻,缺乏基本的交流技巧,认知能力发展受阻等,对儿童的身心造成长远的影响。

3简述并评价Kohlberg的道德发展理论。[中科院2007研]

答:(1)Kohlberg的道德发展理论

Kohlberg主要采用两难故事来评价儿童的道德推理水平。根据横向研究中不同年龄儿童对这些两难问题的反应,Kohlberg认为,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遵循三个可预测的水平,每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划分为两个成分:社会观点和道德内容,即Kohlberg道德发展理论的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水平。在前习俗水平,道德推理的前提是个体必须服从于自己的需要。

阶段1——他律道德。社会观点为:儿童不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倾向于自我中心,认为别人的想法与自己一样。道德内容为:相当于皮亚杰的道德现实主义阶段,道德的评价绝对化,只集中于情境的物理的或客观的特征。道德规则只能由权威来定义,而且必须遵守。

阶段2——个人主义。社会观点为:儿童理解他人有不同的需要和观点,但不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问题。道德内容为:当道德符合自身利益时才是有价值的,儿童遵守规则或与同伴合作,要视能否得到回报而定,社会交往被视为是否含有具体收益的事情。

习俗水平。在习俗水平,道德推理的基础是社会系统必须给予法律和规章。

阶段3——人际遵从。社会观点为: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认为两人间的共识比个人利益更重要。道德内容为:集中于遵从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行为,遵守规则是为了让你在意的人赞赏你,人际关系的基础是金科玉律。

阶段4——法律和秩序。社会观点为:从维持社会系统的角度来理解道德,个人需要没有维持社会秩序重要。道德内容为:道德的基础是严守法律和履行责任,规则适用于每个人,规则也是解决人际冲突的正确途径。

后习俗水平。在后习俗水平,道德推理所基于的假设是每个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力必须维持。

阶段5——社会契约。社会观点为:人们可以采择社会系统内所有个体的观点,认识到并非每个人都是与自己的观点或价值取向一致,所有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道德内容为:道德的基础是保护每个人的人权,关键在于维持一个完成此任务的社会系统,法律是用来保护而不是限制人们的自由的;有害社会的行为即便不是非法的,也是不对的。

阶段6——普遍的伦理原则。社会观点为:从个人原则公道性的角度来理解两难决策,每个人都有其个人价值,理应受到尊重,从前一阶段的社会导向发展为内在导向。道德内容为:超越法律之上有普遍的道德原则;生命的意义高于一切。

(2)对Kohlberg的道德发展理论的评价

Kohlberg的道德发展理论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影响,但也存在很多质疑。

前提能力问题。Kohlberg的道德发展理论的基础是认知和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但通过考察具有较高道德推理水平的儿童是否同时具有较高的认知和观点采择能力,发现上述三种能力可能是平行发展的,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能表明一种因果关系。

可逆性问题。Kohlberg认为不同的道德阶段遵循不变的发展次序,但一些研究发现跨越阶段的发展和向较低阶段退化的现象都是很频繁的。

预测性问题。Kohlberg的阶段次序都是建立在假设的情境反应之上的,而不是儿童实际遇到的情境,因而一些批评者对这种阶段系统的真实性和意义表示怀疑。

学前儿童的道德判断。Kohlberg认为幼儿的道德推理完全是根据奖励、服从权威和为了避免惩罚进行的,但有研究者认为幼儿对道德的认识要比他们的表达深刻的多。

对女性的偏见问题。有研究者认为Kohlberg的理论存在性别偏差。

4根据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应如何进行品德培养?[北师大2004研]

答:(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对人的社会行为包括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著名的社会学习论。他提出,道德行为形成的决定因素是环境、社会文化关系以及各种客观条件、榜样和强化等,强调模仿与观察在学生形成道德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班杜拉认为,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被模仿者(榜样)受到奖惩或强化而产生自我强化作用。即学习者只要观察到榜样的反应,即使自己未直接受到强化,也未进行实际练习,也能形成某些相应的行为。他称这一现象为观察学习,认为人的道德行为主要是通过这种观察学习形成的,提出了“道德观念和行为经过后天的观察学习可以形成和改变”的观点,强调教师言行一致和为学生树立榜样的重要性,强调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品德形成的影响。他还强调了社会环境中的影视和书刊等传播媒介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正因为如此,班杜拉不赞成道德发展过程分阶段的观点。社会学习论者设计了一系列试验,如攻击性行为的实验、抗拒诱惑的试验、言行一致的试验等。这些实验均以其周密的设计、严格的控制以及与生活情境的接近,而令人信服地充分论证了以上观点。

(2)社会学习理论对品德培养的启发

在道德知识方面,需要选择合适的道德内容,包括语言和表象的形式作为教材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自我评价,领会知识,形成全面的认识,发展为观念;在道德情感方面,引导直接的情绪场景体验,也可以通过一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学习,发挥想象能力,提高道德认知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道德行为方面,学习榜样行为,增强道德意志,抗拒诱惑,养成良好的习惯,消除坏习惯。

5儿童知觉的发展有何特点?[华中师大2004研]

答:儿童知觉发展主要表现在空间知觉和物体知觉的发生和发展方面。空间知觉包括方位知觉、距离知觉,物体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

(1)婴幼儿时期知觉发展的特点

婴儿对外界事物的方位知觉是以自身为中心进行定位的,新生儿已能对逼近物体有某种初步反应,并具备原始的深度知觉。婴儿在3个月时具有了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在8、9个月以前就获得了形状恒常性。4个月以前的婴儿就已具有了大小知觉的恒常性,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能辨别大小。到幼儿时期逐渐开始发展和完善。

(2)小学儿童知觉的发展特点

在大小知觉方面,小学儿童不仅能熟练地用目测和比测进行直觉判断,而且还逐渐能用推理进行判断。在形状知觉方面,在小学教育的影响下,儿童形状知觉水平逐年提高,他们不仅能正确辨认几何图形,而且能正确绘制各种图形,最后还能用语言正确说明图形的特征,但对事物的本质特征还缺乏把握。在方位知觉方面,在小学教学的影响下,儿童在方位知觉上有了较大的发展。7~9岁儿童已能初步、具体地掌握左右方位的相对性,9~11岁儿童已能比较概括、灵活地掌握左右概念。

 

6简述少年期的一般心理特点。[北师大2004研]

答:少年期一般指13岁左右,大概是初中阶段。表现出的一般心理特点是: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

(1)少年期心理发展存在着矛盾性。具体表现为: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初中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不服从权威,常处于一种与成人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与此同时,在初中生的内心中并没有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内心闭锁但又表现出愿意结交朋友,了解外界的开放性;表面上表现出勇敢,但某些场合又表现出怯懦;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偏差等。

(2)思维品质存在着矛盾发展。初中生在思维发展上最主要的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性,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成分还起作用。思维品质的矛盾性具体表现为: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思维的片面性和表现性依然存在;思维中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

(3)少年期个性存在不平衡。具体表现为:不平衡性和极端性或偏执性;自我意识高涨,有强烈的维护自尊的愿望;反抗心理严重,比如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易片面看待问题。

(4)情绪表现出矛盾的特点。具体表现出两面性: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情绪表现有时像“疾风暴雨”;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常从一种情绪转为另一种情绪;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有时会故意隐蔽自己的某些情绪。

7青少年的情绪发展有哪些特点?[华中师大2004研]

答:青少年的情绪和情感已趋向成熟和稳定,但与成人相比,又显得动荡不稳。其主要特征有

(1)热情、容易激动

青少年办事积极、富于热情,伤感易被激发,行动迅速,表现为奔放、果断。但由于生 理和自我意识上的急剧变化,有时青年的情绪、情感容易过于激动。

(2)情感的内容越发丰富、深刻

青少年的几种基本情绪如愤怒、恐惧、欢乐、悲伤和爱的起因以及表现特点与儿童期不同,表明其情绪情感已经从不成熟发展到成熟。由于智力和社会需要的不断增长,青少年慢慢地形成许多具有明确道德意识的社会性情感,如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和民族自豪感等,其深刻性和持久性明显提高。

(3)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情感逐渐稳定

这一方面表现在青少年情感持续的时间延长,情感不再像儿童那样容易转换,受外部情境的影响减少。另一方面表现在青少年的情感类型正从外倾型向内隐型过渡,他们能根据条件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表现出外部表情与内心体验的不一致。

8儿童的体格发展有哪些规律?[华中师大2004研]

答:儿童生长发育包括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两个方面,广义的身体发育包括形态、生理和运动能力等多个方面。体格发育是指外部形态发育,可用人体测量指标来反映。

(1)体格发育的一般规律

头尾规律:在青春发育期之前,儿童头部生长快于躯干和四肢。2个月的胎儿头长为身长的1/2,出生时为身长的1/4,而成人头长为身长的1/8。这种发育规律称之为头尾发展规律。

近侧发展律:在婴儿期,儿童体格发育表现形式之一为躯干的生长先于四肢,四肢的近端生长先于远端,称之为近侧发展规律。

向心律:在青春期,青少年身高发育遵循由足至小腿、大腿再到躯干的发育规律。

(2)生长发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生长发育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连续过程,儿童的生长发育时刻在进行着,但是在不同时期(年龄阶段),各器官组织生长快慢不同,体现出阶段性的特征。脑细胞的发育主要是在6岁以前,特别是3岁以前。6岁以后甚至一生,脑细胞仍在不断地发育成熟,只是其发育的速度减慢。出生后体重和身高有两个突增时期即婴儿期和青春期,其他时期仍有增加,只是速度较慢。

(3)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

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为儿童期各个器官系统的发育不是以同一样的速度和同一情况进行。神经系统发育最早,在6岁以前发育最快,特别是3岁以前。生殖系统发育最晚,在青春发育期以前,生殖系统一直处于幼稚期。到了青春发育期,生殖系统开始加速发展,在短短的10年左右便发育成熟。个体的淋巴系统到12岁左右发育到人一生的最高峰,随后淋巴组织开始缩小,所以,在儿童12岁时可以触及其颌下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在8岁之前或20岁以后还能触及淋巴结则是一种异常情况。

(4)生长发育速度的不均衡性

在整个生长期内,个体的生长速度是不均衡的,有的时期快,有的时期慢。因此生长发育速度呈曲线、呈波浪式。从胎儿到成人,全身大多数器官有两次生长突增的高峰,第一次在婴儿期,第二次在青春期。

(5)个体的差异性

由于受机体内、外因素如遗传、环境、营养、教养、性别等的影响,可产生相当范围的个体差异。

9简述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的主要表现。[北师大2003研]

答: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的主要表现为

(1)反抗性与依赖性并存

由于初中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成人感,进而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但是,在初中生的内心中并没有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只是依赖的方式较之过去有所变化。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他们还是需要成人帮助的,尤其是在遭受挫折的时候。

(2)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

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渐渐地将自己内心封闭起来,与此同时,他们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希望能有人来关心和理解他们。他们不断地寻找朋友,一旦找到,就会推心置腹,毫不保留。因此,初中生在闭锁的同时,又表现出很明显的开放性。

(3)勇敢和怯懦并存

在某情况下,初中生们似乎能表现出很强的勇敢精神,但这时的勇敢带有莽撞和冒失的成分,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特点。这是因为,首先,他们在思想上很少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和束缚;其次,由于他们在认识能力上的局限性,使其经常不能立刻辨析出某一危险情景。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初中生们也常常表现得比较怯懦。例如.他们在公众场合,常羞羞答答,不够坦然和从容,未说话先脸红的情况在少男少女中都是常见的。

(4)高傲和自卑并存

由于初中生尚不能确切地评价和认识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征,很难对自己做出一个全面而恰当的估价,而是凭借一时的感觉对自己轻下结论。这样就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自信程度把握不当。几次甚至一次偶然的成功,就可以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材而沾沾自喜;几次偶然的失利,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无能透顶而极度自卑。这两种情绪往往交替地出现于同一个初中生身上。

(5)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

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认为,自己的一切行为都应该与幼小儿童的表现区分开来,力图从各个方面对自己的童年加以否定,从兴趣爱好到人际交往方式、再到对问题的看法,他们都想抹去过去的痕迹,期望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出现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在否定童年的同时,在初中生的内心中又留有几分对自己童年的眷恋。他们留恋童年时那种无忧无虑的心态,留恋童年时那种简单明了的行为方式及宣泄情绪的方法,尤其当他们在各种新的生活和学习任务面前感到惶惑的时候,特别希望仍能像小时候一样,得到父母的关照。

10简述有关语言发生发展内在机制的理论。[北师大2003研,华南师大2003研]

答:关于言语发生、发展内在机制的代表性理论假说主要有四种,这些理论的争论焦点主要在于:语言是先天的还是后天习得的、是被动学习还是主动创造的、以及认知(尤其是思维)与言语发展的关系等。

(1)强化说

巴甫洛夫和斯金纳都认为,言语的获得是条件反射的建立,而强化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斯金纳还特别强调“强化依随”在婴儿言语形成和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即言语活动出现后马上给以强化。“强化说”可以解释某些低级言语的发生过程。

(2)转换生成说

这是乔姆斯基提出的一种语言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语言是利用规则去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通过模仿和强化得来的;语法是生成的,婴儿先天就具有一种普遍语法,言语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化的过程,这一转化是由先天的“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每一个句子都有其深层和表层结构,句子的深层结构(语义)通过转换规则而变为表层结构(语音),从而被感知和传达。

(3)模仿说

这是由奥尔波特率先提出的关于言语获得机制的最早理论。他认为,婴儿言语是对成人言语的模仿,是成人言语的简单翻版。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认为,婴儿的言语能力主要是通过对各种社会言语模式的观察学习,即模仿而获得的,其中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怀特赫斯特对传统的模仿学说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选择性模仿”的新概念,认为婴儿对成人言语的模仿是有创造和选择的。

(4)认知说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发展理论则强调环境与主体相互作用对言语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影响。皮亚杰认为,语言是儿童的一种符号功能,语言源于智力并随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在这种交互作用过程中,由于动作的发展和协调才产生了逻辑,由此才导致了语言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