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心理学基础
2.1 复习笔记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现象
1.心理现象的结构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亦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①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为了弄清客观事物,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②情绪和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是人在认识周围事物的过程中,对它总持有一定的态度并产生喜怒哀乐等体验的心理活动。
③意志过程。意志过程是指人们为满足某种需要而产生一定的动机,自觉地确定目标,力求达到目的的心理活动。
(2)人格(个性)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①意识倾向性。意识倾向性包括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等。
②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如能力、气质、性格。
③自我意识系统。自我意识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3)心理过程和人格的关系
人的心理过程和人格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
①心理过程是从心理现象的组成来看,它有发生、变化的过程并具有共性规律。
②人格则从心理现象在个体的表现来分析,它较稳定地、经常地表现出有别于他人的特征,并具有差异性规律。
③对它们的分析研究是为了深入了解人的各种心理现象。将它们结合起来考察,则为了掌握人的心理全貌。
2.意识
意识指人对周围环境和自我的觉察状态。它广泛涉及自我感觉到的、有知觉的、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并与情感和意志过程有关。
(1)焦点意识
焦点意识是全神贯注于某事物时所表现出的明确的觉知状态。
(2)边缘意识
边缘意识是在注意范围边缘获得的模糊意识经验。
(3)下意识
下意识是在边缘意识之下的注意层次所得的意识经验。
(4)潜意识(无意识)
潜意识是个体对内在的身心状态或外界环境无所感、无所知的状态。
(二)心理学的起源与主要发展
1.从哲学的心理学到科学的心理学
(1)在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之前,心理学问题一直是古代哲学家们探讨的问题。欧洲近代哲学尤其是唯理论和经验论对心理学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2)冯特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至此,心理学真正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心理学的主要学派
(1)构造主义与实验心理学
创始人为冯特,由铁钦纳正式命名。冯特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首创系统实验方法。然而,冯特从心理化学的观点出发,研究分析构成各种心理复合体的元素,并把内省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而把实验法只作为其辅助手段。该学派最大的贡献是促进了其它学派的蜂起。
(2)机能主义
创始人为詹姆斯和杜威,是19世纪末产生于美国的心理学派。他们强调研究各种心理机能,把各种心理现象看作是机体有效地适应各种生活条件的活动过程。它不仅促进了对动物行为的研究,还推动了对儿童、智力落后和精神错乱者的研究。
(3)行为主义
创始人为华生,是1913年产生于美国的心理学派。华生主张只研究那些能够使用刺激与反应(S-R)之类的语言来客观地描述的可观察的行为,并尝试把动物心理学的实验程序和原则应用于人类,他断然否定意识的作用。华生在使心理学研究客观化方面发挥了巨大影响,其方法论是现今美国心理学的主流,并对行为疗法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4)格式塔心理学
创始人是韦特海默等德国心理学家,于1912年产生于德国。他们强调行为的整体性,认为心理现象都是一个整体,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先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性质。
(5)精神分析学说
创始人为弗洛伊德。他探讨了被传统心理学所忽视的无意识动机的力量,关注这些动机力量之间的冲突,以及这些冲突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梦的学说、泛性论等构成了精神分析的系统概念。后期还提出生与死的本能以及人格形成的系统理论,从而形成精神分析学说的完整体系。
3.当代心理学的研究途径
(1)精神分析途径
精神分析途径又称心理动力学途径,是依据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学说和他的追随者对此学说的修正而提出的一条途径。
(2)行为途径
行为途径产生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完形心理学的影响下,20世纪3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新行为主义者的研究在一些应用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人本主义途径
这条途径以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主要理论。它主张心理学应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人的发展自身的潜能。
(4)认知途径
认知途径把人看作主动的信息加工系统,将人的认识过程视为信息的接受、贮存与提取和加工的过程,并主张将人的行为同其他内在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构联系起来加以探讨。
(5)生理心理学途径
这是用生理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采用这种途径的心理学家关心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或脑与行为关系的生物学基础,希望了解的主要问题是脑功能的定位。
(6)心理生理学途径
这是研究心理或情绪活动对生理活动的影响。此途径的自变量是心理或情绪活动,因变量则是生理变化。记录生理变化的主要工具是多道生理记录仪,所测量的生理变化大多与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有关。
(三)心理的发生与发展
1.心理现象的发生
感应性是有生命的标志。心理的标志是生物具有了信号性反应,也就是能够建立条件反射。心理是在生物发展到一定水平上才有的,即出现神经系统才发生。
2.动物心理的发展
(1)感觉阶段
心理发展处于感觉阶段的动物只能对单一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射,即只能把单一的刺激作为信号。
(2)知觉阶段
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能把复合刺激当作信号建立条件反射。
(3)思维的萌芽阶段
动物在心理上发展的第三阶段是思维的萌芽阶段。
3.人的心理发生
劳动使人的心理上升为意识。人之所以有意识这样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是因为人有而动物所不具有的语言,语言是随劳动而产生的。人的心理是在社会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四)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1)心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2)心理的器官是脑。
(3)心理是在反射活动中实现的。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1)心理是观念的反映
①心理的反映形式是非物质的、观念的。心理在反射中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情况,支配身体某些部分去做出适当的反应。
②这种观念反映可为产生这些观念的主体所知觉,成为人的意识。
③观念的反映构成了人的精神世界,它使人认识外界,存储知识,制订计划,调节行为。它还使人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组织社会生活,创造新的世界。
(2)心理的内容来自客观现实
①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限于现在的事物,还涉及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而且后者又会影响前者。
②人还可以想象出从来没有见过的事物。心理的内容虽然可以远远超过面临的客观现实,但归根到底不能脱离客观现实,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源泉。
(3)心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的映像
①心理的主动性的最基本表现是反映的选择性,即反映外界事物随当时处境和过去经历及需要而转移。
②人的选择性不只取决于生物性,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人的社会需要。正是这种社会性需要才使人的心理的主动性上升为主观能动性。
(4)人的心理的社会制约性
①人的思维内容、注意的对象等心理内容,由他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来决定。这就是人的心理的社会制约性。
②尽管人的高度复杂的需要使人的心理有了高度复杂的主观能动性,也不是可以主观任意的。归根到底,人的需要本身还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二、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也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一)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是指个体对来自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器官加以选择、接受,在神经通路和脑中进行编码、储存,确定其意义,并运用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1.感觉
(1)感觉的概念
①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②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③感觉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2)感觉的分类
①外部感觉,是由外感受器引起的感觉。
②内部感觉,是由内感受器引起的感觉。
(3)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①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a.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b.绝对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它可以用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
c.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
②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a.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b.差别感受性是指人们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c.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在数值成反比关系。
(4)韦伯定律
①可引起差别感受的刺激变化量与原刺激量之间存在着固定的比例关系。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称为最小可觉差(JND)。这个固定比例对于不同的感觉是不同的。
②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了这一规律,提出了韦伯定律:JND=kI(k为韦伯常数或韦伯比率,I为刺激的数量或强度)。k值越小的该种感觉对差异越敏感。
(5)常见的感觉现象
①适应
a.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同一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引起感受性改变的现象。
b.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会使感受性降低,而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会使感受性增高。
c.视觉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②后像
a.后像是指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并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的现象。
b.后像根据性质不同可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其中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叫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叫负后像。
③感觉的相互作用。
a.由同一感受器同时接受两种不同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叫同时对比。
b.同一感受器先后接受不同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叫先后对比。
④联觉
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联觉属于一种特殊的感觉相互作用。
2.知觉
(1)知觉的概念
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②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在知觉中,人的知识经验起着重要的作用。
(2)知觉的特性
①知觉的选择性
人们只能选择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的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
②知觉的整体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不是孤立地反映刺激物的个别特性和属性,而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关系。
③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④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像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3)两种常见的知觉现象
①似动
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是观察者在主观意识上产生的一种假的移动。
②错觉
我们的知觉有时不能正确地反映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对客观事物的种种歪曲的现象。
3.记忆
(1)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指在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记忆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
(2)记忆的种类
①按记忆的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a.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保存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明显的直观性。
b.逻辑记忆是指用词的形式在人脑中以思想、概念或命题为内容的记忆。它具有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等特点。
c.情绪记忆是以个体体验过的情绪为内容的记忆。它往往不需要重复体验,一次形成经久不忘,并且可以具有一定的动机作用。
d.运动记忆是以人们操作过的动作为基础的记忆,也称操作记忆。它是人们获得语言、掌握和改进各种生活和劳动技能的基础,运动记忆一经形成,很难遗忘。
②按记忆保留的时间长短和编码方式分类:可有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之分。
a.瞬时记忆也称为感觉记忆,是指客观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的记忆。
b.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从瞬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即当前一刻能够意识到的记忆。
c.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存储的记忆。
(3)记忆的基本过程
①识记
a.识记是反复感知事物,在大脑中留下印象的过程。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始和前提。
b.根据人在识记时有无明确目的性,识记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②保持与遗忘
a.保持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是一种内部潜在的动态过程。
b.遗忘是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再认或回忆有错误。
③再认和回忆
a.再认和回忆都是对长时记忆所储存的信息提取的过程。
b.再认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的心理过程。
c.回忆是指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4.思维、表象和想象
(1)思维
①思维的概念
a.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而实现的,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b.思维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以概念的形式进行判断、推理,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
②思维的特征
a.思维的概括性指的是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人们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b.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
③思维的过程
a.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最基本过程。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种属性;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特征和属性结合起来,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b.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其异同,发现其关系的思维过程。
c.抽象与概括也是重要的思维过程,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特征与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在抽象的基础上,人们就可以得到对事物的概括的认识,从而形成事物的概念。
④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a.发现问题是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
b.分析问题是分析问题的要求和条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关系,把握问题的实质,确定问题的解决的方向;
c.提出假设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或途径;
d.验证假设就是通过实际活动或认知操作验证所提出的假设是否可以真正解决问题,达到目的。
问题解决的各个阶段并非完全遵循这一顺序,当验证假设阶段发现某一假设不能解决问题时,思维过程直接再次进入分析问题或提出假设阶段,重新进行问题解决过程。
⑤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a.动机水平
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有利于问题的有效解决。
b.定势作用
在遇到同类问题时,原有的定势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在不同类型问题出现时,原有的定势倾向性则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c.知识表征方式
不同的知识表征方式往往影响问题的解决。
d.功能固着
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地解决问题。
(2)表象
表象是指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有关事物的形象。表象具有如下的特征:
①直观性
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构成表象的材料均来自过去知觉过的内容,因此表象是直观的感性反映。
②概括性
一般来说,表象是多次知觉概括的结果,它有感知的原型,却不限于某个原型。因此表象具有概括性,是对某一类对象或现象的一般特性的概括性反映,而不是对本质属性的概括。
③可操作性
由于表象是知觉的类似物,因此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
(3)想象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①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明确的目的性,可以把想象划分为不随意想象和随意想象。
a.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确定的目的、不由自主地产生的想象。
b.随意想象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有意想象又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第一,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符或相仿的新形象的过程;
第二,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的特点。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构成创造想象的准备阶段。
②想象的作用
a.补充作用
人的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东西,人类感知活动的这种局限性可以由想象得到补充。
b.预见作用
想象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
c.代替作用
当人们的需要在实际中不能得到满足,或者人的某些活动不能实际得到实现时,人们可以借助于想象得到满足和实现,以此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5.语言
(1)语言的概念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一种行为。
(2)言语的概念
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称作言语。言语活动是一种心理活动。
(3)语言的功能
①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类只有在掌握了大量具有概括性的词,才得以进行抽象思维,保持和表达思维的结果。
②通过言语活动人类能够较为准确地相互传递思想、经验。
③思维支配着人的言语活动,同时还受言语的调节。
(二)情绪和情感过程
1.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1)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2)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3)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的。
2.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1)情绪情感的区别
①情绪代表了感情的种系发展的原始方面,情绪的概念可用于动物和人;情感是人才具有的高级心理现象,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
②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体验;而情感是指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是比较复杂的体验。
③情绪带有情境性,变化快,某种情境的消失就会使得某种情绪消失;而情感是对事物的稳定态度,受到情境的影响小。
④情绪往往由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带有冲动性;情感的产生则与对事物的深刻认识相联系,较少冲动性。
(2)情绪情感的联系
①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
②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
3.情绪的功能
(1)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情绪的适应功能根本在于改善和完善人的生存和生活条件。各种情绪的发生,时刻都在提醒着个人和社会去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和状态,以求得良好适应。
(2)情绪能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
情绪能够驱策有机体发生反应、从事活动,在最广泛的领域里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提供动机。
(3)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情绪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情绪的组织作用包括对活动的促进或瓦解两方面,正性情绪起协调、组织作用,负性情绪起破坏、瓦解或阻断作用。
(4)情绪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情绪通过面部肌肉运动、声调和身体姿态变化构成的表情来实现信息传递和人际间相互了解。
4.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1)情绪的分类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的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①基本情绪是人与动物共有的、先天的、不用学习就能掌握的,每一种基本情绪都具有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并有不同的适应功能。
②复合情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
(2)情绪状态的分类
①心境
心境指微弱、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心境不是对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②激情
激情是一种迅猛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
③应激
应激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应激状态的产生与人面临的情景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
(3)情感的分类
①道德感
道德感是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时产生的情感。
②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
③美感
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
5.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1)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
①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的肯定情绪是积极的、增力的,可提高人的活动能力,对活动起促进作用;
②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否定情绪是消极的、减力的,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对活动起瓦解作用。
(2)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
①激动是由一些重要的刺激引起的一种强烈的、外显的情绪状态;
②平静的情绪是指一种平稳安静的情绪状态,它是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时的基本情绪状态,也是基本的工作条件。
(3)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
在情绪的强弱之间有各种不同的强度,情绪强度的大小决定于情绪事件对个体意义的大小,较重大的情绪反应强烈,较小的则情绪反应弱。
(4)情绪的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人们情绪的紧张程度决定于面对情境的紧迫性、个体心理的准备状态以及应变能力。
6.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2)身段表情
身段表情是指情绪发生时身体各部分呈现的姿态,通常也称为“体语”。手势是一种重要的身段表情,它通常和言语一起使用来表达人的某种思想感情,也可以单独使用。
(3)言语表情
言语表情是指情绪发生时在语音的语调、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变化,是人类特有的表达情绪的手段。
7.情绪理论
(1)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
①詹姆斯认为情绪是由内脏器官和骨骼肌肉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兰格还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他们认为情绪产生的方式是:刺激情境一机体反应一情绪。
②詹姆斯——兰格理论提出了机体生理变化与情绪发生的直接联系,强调了自主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因此也称为情绪外周学说。
(2)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学说
坎农认为情绪产生的中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由外界刺激引起感官的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到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
(3)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
阿诺德认为情绪产生的模式是:
①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上传至丘脑,进而传至大脑皮层,在大脑皮层刺激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
②这种态度通过外导神经将皮层的冲动传至丘脑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并进而将冲动下行传至血管和内脏组织,引起血管和内脏反应。
③血管和内脏的反应进一步反馈到大脑皮层,大脑皮层进行再次评估,使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体验。
(4)沙赫特——辛格的情绪三因素学说
沙赫特提出情绪的产生是受认知过程、环境刺激、生理反应三种因素所制约,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关键作用。
①环境中的刺激因素通过感受器向大脑皮层输入外界信息;
②同时生理因素通过内部器官、骨骼肌的活动也向大脑输入生理变化的信息;
③认知过程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境的评估,来自这三方面的信息经过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之后,才产生某种情绪体验。
(5)情绪智力理论
萨洛维和梅约提出了情绪智力理论。情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情绪的知觉、评价与表达能力;
②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
③理解与分析情绪的能力;
④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的能力。
(三)意志过程
意志过程是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1.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和特征
(1)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
①采取决定阶段,它包括确定行动的目标,选择行动的方法并做出行动的决定。
②执行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一方面它要求个体坚持执行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好的行为程序,另一方面制止和修改那些不利于达到预定目标的行动。
(2)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①明确的目的性,这是意志活动的前提。
②意志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这是意识活动的核心。
③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2.意志的品质
(1)自觉性:是指能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其能达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2)果断性:是指人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断,并实现目的的品质。
(3)坚韧性:是指一个人能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战胜各种困难,不屈不挠地向既定的目的前进的品质。
(4)自制性:是指一种能够自觉地、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约束自己的行动和语言的品质。
三、个性
(一)个性概述
1.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个性的特征
(1)稳定性与可变性
①个性不是指一时表现出来的特点,而是指人在较长时间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②个性同时具有可变性,只是改变它是较为困难的事。
(2)独特性与共同性
①个性是在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先天和后天的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塑造了各自独特的个性特征。
②个性中还存在着共性。这种心理上的共性是在一定的群体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并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
(3)个性的整体性
个性是由许多心理特征组成的,个性具有多层次性、多维度性、多侧面性,并有低级与高级、主要与次要、主导与从属之分,其特征是错综复杂地交互联系、交互制约在一起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4)生物制约性与社会制约性
①人既有生物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人的生物属性是个性形成的基础,影响着个性发展的道路和方式,影响着个性行为形成的难易。
②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逐渐掌握了社会的风俗习惯和道德准则,成为具有个性的人。
3.个性心理结构
(1)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它以积极性和选择性为特征,制约着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它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方面。
(3)自我调控系统
自我意识是自我调控系统的核心,它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二)个性心理特征
1.能力与智力
(1)能力的概念
①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②在完成某种活动时,各种能力独特的结合称之为才能。
③如果一个人的各种能力在活动中能达到最完美的结合,能经常创造性地完成一种或多种活动,就可称之为天才。
(2)能力的分类
①一般能力
一般能力是指完成各种活动都需要的共同能力。它是有效地掌握知识和顺利地完成活动所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
②特殊能力
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特殊活动或专业活动所必需的能力。
(3)智力
①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②人的智力存在着个别差异,智力有高有低。
a.就智力的个体发展来说,一般智力从出生到青春期伴随年龄等速增长,以后逐渐减缓。到了20~34岁时达高峰期,中年期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到了老年开始逐渐衰退。
b.就群体来说,智力在人群中的表现服从正态分布的规律。即智力非常优秀和较差的处于两个极端,其构成较少,而绝大多数人处于中间水平。
2.气质
(1)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
(2)气质类型
①胆汁质
胆汁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兴奋型。胆汁质的行为特征是精力充沛,动作有力,性情急躁,情绪易爆发,体验强烈且外露,不易自制,易冲动。
②多血质
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是活泼型。多血质的行为特征是活泼好动,易感,敏捷而不持久,适应性强,注意易转移,兴趣易变换,情绪体验不深刻且外露。
③粘液质
粘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是安静型。粘液质的行为特征是安静沉着,注意稳定,善于忍耐,情绪反应慢且持久而不外露,容易冷淡,颓唐。
④抑郁质
抑郁质的高级神经活动是抑郁型。抑郁质的行为特征是反应迟缓,敏感怯懦,情绪体验深刻、持久且不易外露,动作缓慢,易伤感,孤独,善观察小事细节。
(3)气质的生理基础
①巴甫洛夫发现,神经系统最基本的过程是兴奋和抑制过程。这一神经活动过程具有三种特性: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
a.强度是神经细胞和整个神经系统承受强烈刺激或持久工作的能力;
b.均衡性指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两种神经过程的相对关系;
c.灵活性指兴奋与抑制两种神经过程相互转化的速度。
②这三种神经活动特性的不同组合就形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不同类型。最主要的类型有四种,即强一不均衡型,强一均衡一灵活型,强一均衡一不灵活型和弱型。
(4)气质的意义
①气质是个性赖以形成的条件之一,它体现了个性的生物学内涵。
②对于不同的职业从业者来说,对其气质有不同的要求。
③不同的气质类型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不同的影响。
④在教育工作中,气质特征为我们提供了因材施教的依据。
3.性格
(1)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性格的社会性:不同的价值取向是构成一个人的性格的重要因素。因此,性格具有社会评价意义,有好坏之分。
②性格的稳定性。
③性格的可塑性。
④性格是个性的核心特征。
(2)性格的特征
①性格的态度特征
首先是对他人、集体、社会的态度特征。也有个人对劳动、工作、学习的态度特征。还包括对自己的态度特征。
②性格的理智特征
表现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方面的个性特点。
③性格的情绪特征
当人对情绪的控制具有某种稳定的、经常表现的特点时,这些特点就构成了一个人的性格情绪特征。
④性格的意志特征
是指人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和调节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3)性格类型
①对立型模式的性格分类
a.内倾型与外倾型
荣格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外倾者的力比多活动朝向外部的事物,其心理活动主要由外界与自身的关系引起和支配。内倾者的力比多活动趋向自身内部,按自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来活动。
b.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
威特金把人的性格分成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两类。场独立型的人往往倾向于更多地利用自身内在的参照标志去主动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场依存型者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考有较大的依赖倾向。
②多元型模式的性格分类
a.个性维度理论
艾森克将性格分成四种类型:稳定一内向型、稳定一外向型、不稳定一外向型和不稳定一内向型。
b.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个人特质又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卡特尔将人的特质区分为独特特质、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c.现代特质理论
研究者们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发现大约有五种特质可以涵盖个性描述的所有方面。它们是: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神经质、开放性。
(三)个性倾向性
1.需要与动机
(1)需要
①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需要的分类:
a.按照起源,需要可以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自然性需要是机体本能的需要,这类需要也称作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是后天习得的需要,为人类所独有。
b.按照对象划分,需要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既包括人们对自然界产物的需要,也包括对社会文化物品的需要。精神需要指人在认识、交往、道德、审美和创造等方面的需要。这是人所特有的需要。
③需要层次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主要需要依其发展顺序及层次高低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a.生理的需要是指对阳光、水、空气、食物、排泄、求偶、栖息和避免被伤害等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是指对生活在无威胁、能预测、有秩序的环境中的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指对友伴、家庭的需要,对受到组织、团体认同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是个人对自己的尊重与价值的追求,包括“人尊”和“自尊”两方面。
e.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充分发挥个人才能与潜力的需要。
(2)动机
①动机的概念
a.动机是一种驱使人进行活动,从而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
b.动机对活动有三种功能:始发功能、指引功能、激励功能。
c.动机的特征:选择性和活动性。
②动机的种类
a.根据动机的性质,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起源于有机体生理需要的动机称为生理性动机。起源于社会性需要的动机称为社会性动机。
b.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可把动机分为长远动机和短暂动机。
长远动机一般来自对活动意义的深刻认识,它持续作用时间长,作用范围广,不受外界偶然情境变化影响,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质。短暂动机常常由对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所引起,它只能对个别具体活动一时起作用,容易受情绪的支配和影响,而且不够稳定。
c.根据动机在活动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可以把动机分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活动的动机及方向是由主导动机控制的。
d.根据引起动机的原因,可把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是指行动的推动力是外力诱发出来的。内部动机是指人的行动出自本身的自我激发,无需外力推动。
③动机冲突
在动机结构中同时有一些性质和强度非常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使人难以取舍,这就形成了动机冲突,或称动机斗争。
2.信念和世界观
(1)信念
信念是指人坚信某种认识的正确性,并经常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的个性倾向。
(2)世界观
心理学所讲的世界观是指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个人的世界观,是人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在对世界认识基础上产生的积极的态度和为其信念而奋斗的决心和意志行动,它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表现形式,一经形成,就成为个人行动的调节器。
(四)自我意识系统
1.自我及自我意识的概念
(1)詹姆斯把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即把自我一方面看作主体来认识,另一方面看作活动的对象或内容来认识。
(2)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主体和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自我意识的特点是:
①自我意识的社会性
②自我意识的能动性
③自我意识的同一性
2.自我意识的构成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是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调节控制的前提。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它是伴随着自我认识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
(3)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意志行动上的表现。
3.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1)自我意识的确立
自我意识的确立是在与自然和社会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
(2)社会化
社会化指个体的观念及行为纳入到社会规范的过程。
(五)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1.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1)生物因素
①遗传基因
遗传基因影响个性。但遗传因素对个性各部分的作用不完全相同,气质和智力受其影响大些,而价值观受其影响就小些。
②神经系统的特性
神经系统的特性不同,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不同,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的水平不同,会使人们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显示出不同的特点。
(2)环境因素
①家庭影响
包括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家庭情绪气氛、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以及言行榜样所造成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
②学校影响
课堂教学的内容、班级集体的气氛、师生之间的关系和教师的管教方式等,对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中管教方式的影响尤为深刻。
(3)实践活动
某一特定的实践活动,要求人反复地扮演某种与这一活动相适应的角色,久而久之,便形成和发展了这一活动所必需的个性特点。
(4)自我教育
一个人在个性形成的过程中,是有一定的自主权的,这取决于每个人对自己采取怎样的自我教育。
2.人生各阶段的个性发展
(1)人的个性发展是一个从初级到成熟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既有连续性,又表现出阶段性。
(2)根据一些心理学家的观点,个性的发展可以划分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发展的特定主题,即存在某些“关键期”。如果不能顺利渡过这些关键期,个性就会出现某些偏差。
(3)个性形成的标志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社会化的完善。前者标志着形成了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心理内涵;后者标志着完成了社会角色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