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资本边际效率(中南财大2004研;中央财大2005研;中南大学2005研;华中科大2006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研;首都经贸大学2006研;北师大2008研)
答:资本边际效率是指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的贴现率,它可被视为将一项投资按复利方法计算得的预期利润率,其公式为:
式中,表示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表示使用期内各年份的预期收益,表示资本品在第年年末的处置残值,代表资本边际效率。
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曲线由左上向右下倾斜,表示资本边际效率之值随资本存量的增加而下降,而将曲线上各资本边际效率之值与利息率作比较,即可得均衡投资量。根据凯恩斯的观点,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
2.流动性陷阱(武汉大学2002、2012研;中南大学2003研;中央财大2004、2011研;山东大学2006研;北邮2006、2007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研;对外经贸大学2008、2012研;青岛理工大学2010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研;同济大学2010研;财政部财科所2011研;山东大学2012研)
答: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或灵活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具体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一种经济状态。
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
尽管从理论上可以推导出流动性陷阱的存在,但现实经济生活中还没有发现该经济现象。有的经济学家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经济类似于出现了流动性陷阱。
3.曲线(人大2002研;中南财大2003研;南京大学2005研;上海财大2007研)
答:曲线是指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联结起来而形成的曲线。它是反映产品市场均衡状态的一幅简单图像。它表示的是任一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相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样的水平上,投资恰好等于储蓄。在两部门经济中,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曲线右上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即产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剩的供给;位于曲线左下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即产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度的需求,只有位于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4.流动偏好(上海财大2002研;华中科大2004研;北邮2006研;厦门大学2007研)
答:流动偏好又称灵活偏好,也称流动性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该理论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M·Keynes)于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凯恩斯认为,流动偏好根源于以下三种货币需求动机:
(1)交易动机
交易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而持有货币的动机。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取决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从而为应付日常开支所需的货币量就越大。
(2)谨慎动机(预防性动机)
谨慎动机是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如个人或企业为应付事故、失业、疾病等意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数量货币。从全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上也和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
(3)投机动机
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投机动机所产生的货币需求量与利率成反比。
二、简答题
1.请严格陈述“投资边际效率”和“资本边际效率”的含义,并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投资边际效率曲线和资本边际效率曲线。(东北财大2010研)
答:(1)资本边际效率的含义
资本边际效率()是指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的贴现率,它可被视为将一项投资按复利方法计算得的预期利润率,其公式为
。其中,代表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代表使用期内各年份的预期收益,代表资本品在第年年末的处置残值,代表资本边际效率。
(2)投资边际效率的含义
投资边际效率()是指由于资本品供给价格上涨而被缩小后的资本边际效率,用来精确地表示投资和利率之间的关系。
(3)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和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如图14-12所示,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和投资边际效率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即都反映投资量和利率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但是,投资边际效率曲线较资本边际效率曲线更为陡峭,其原因在于在相同的预期收益下,投资的边际效率小于资本的边际效率。
图14-12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和投资边际效率曲线
2.位于曲线左右两边的各点表示什么?这些曲线以外的点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向 曲线移动的?(天津财大2004研)
答:(1)曲线是指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联结起来而形成的曲线。它是反映产品市场均衡状态的一幅简单图像。它表示的是任一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相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样的水平上,投资恰好等于储蓄。在两部门经济中,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如图14-13所示。
图14-13 曲线
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即产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剩的供给;位于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即产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度的需求;只有位于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2)实现机制
实现机制需要分两种情况来讨论,一种是曲线的左边,即投资大于储蓄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产品市场的需求是大于供给的,产品市场的价格上升,产品市场价格上升导致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后,投资会相应缩减,与此同时,利率上升会导致储蓄相应提高,最终会导致投资等于储蓄。
另外一种是曲线的右边,即投资小于储蓄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产品市场的供给是大于需求的,产品市场的价格下降,产品市场价格下降导致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后,投资会相应上升,与此同时,利率下降会导致储蓄相应下降,最终会导致投资等于储蓄。
三、计算题
1.已知某小国在封闭条件下的消费函数为,投资函数为,货币的需求函数为
,货币供给。
(1)定出曲线和曲线的方程;
(2)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
(3)如果此时政府购买增加100,那么均衡国民收入会增加多少?
(4)计算(3)中的政府购买乘数;
(5)写出乘数定理中的政府购买乘数公式,利用这一公式计算(3)中的乘数;
(6)比较(4)和(5)的结果是否相同,请给出解释。(人大2001研)
解:(1)由可得:
解得: 曲线方程;
由得:
解得: 曲线方程;
(2)由方程组
得均衡的利率和国民收入分别为:,。
(3)由得,即。
由方程组
得:,。
所以当政府购买增加100时,均衡国民收入会增加100。
(4)。
(5)。
(6)两者得出的结果不同。因为(4)中的购买乘数考虑了利率的变化,利率由2.5提高到了2.9,所以抑制投资,而鼓励储蓄,即政府的财政政策存在“挤出效应”,从而国民收入的增加无法达到假定利率不变时的水平。而(5)中的政府购买乘数没有考虑利率的变化,所以(4)和(5)得出的结果不同。
2.已知消费函数为,投资函数为,货币需求函数为,货币供给。写出曲线方程和曲线方程,并计算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首都经贸大学2004研)
解:根据产品市场均衡条件,有:
所以曲线方程为:
①
根据货币市场均衡条件,有:
所以曲线方程为:
②
当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联合①、②解得:
,
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3900和0.17。
3.实际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2/3,经济增长4.5%,实际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0.1,利率从0.05增长到0.06,问为使下期通胀为1%,名义货币供给需增加多少?(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7研)
解: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为:,即
两边同时取对数得:
上式两边同时对时间求导得:
整理得:
(1)
由题中已知条件可知:
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
利率增长率为
经济增长率为
把上面的条件代入(1)式得:
即名义货币供给需要增加2%。
四、论述题
1.评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中南财大2000研)
答:(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为:。式中,为货币总需求;是指由交易动机和预防性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入水平,是收入水平的函数;是指基于投机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是利率,是利率的函数。
(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含义
①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是由三种动机决定的,即交易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动机。把货币总需求划分为出于各种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在分析方法上对传统理论进行突破的主要表现。
②交易动机和预防性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凯恩斯认为,交易媒介是货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用于交易媒介的货币需求量与收入水平之间存在稳定的关系,即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为收入水平稳定的正向函数。收入越多,此项货币需求越大;收入越少,此项货币需求也就越小。人们所拥有的依赖于收入水平的货币需求不仅出于交易动机,而且还出于预防性动机,即为了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等情况而持有货币的动机。交易动机和预防性动机所决定的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化都很不敏感。
③基于投机动机产生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水平。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某一适当时间进行投机活动而保持的一定数量的货币。这里的投机活动最典型的就是买卖债券,凯恩斯把资产分为货币和债券,二者之间,货币无收益,债券有收益但价格波动。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当前利率水平、投机者心目中的正常利率水平及投机者对未来利率变化趋势的预期。如果整个经济中有许多投机者,而且每个投机者所拥有的财富对于所有投机者的财富总额来说是微不足道的,那么,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就成了当前利率水平的减函数。可见,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
④就利率与货币需求的关系问题,凯恩斯又对一些特殊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流动性陷阱”假说: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将上升从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贮藏起来。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意义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被称为西方经济理论的革命,其突出贡献是:深入探讨了货币需求动机,提出了以投机需求为中心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从而把利率变量引入货币需求函数之中。这一“革命”为中央银行运用利率杠杆调节货币供应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凯恩斯把货币需求量与名义国民收入和市场利率联系在一起,这就否定了传统数量论者关于货币数量直接决定商品价格的说法,并使货币成为了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对运用收入政策和利率政策调控货币供应量以及促进经济增长有重要意义。
(4)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的缺陷及新的发展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凯恩斯把货币需求分为交易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认为前者取决于收入所得,与利率无关,但一些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他们发现利率对交易性货币需求也有较大影响。任何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都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在货币收入取得和支用之间的时差内,没有必要让所有用于交易的货币都以现金形式存在。人们可以把暂时不用的现金转化为生息资产的形式,待需要时再变现,人们持有现金的成本等于将有息资产转换为现金的实际成本和持有现金丧失的利息收入之和。因此,交易性货币的需求不但与利率有关,而且关系极大。
②凯恩斯在货币投机需求理论中认为,人们对未来变化的预期是自信的,并在自信的基础上决定自己持有货币还是债券。由于个人预期不同,因此总有一部分人持有货币,另一部分人持有债券,二择其一,而不是两者兼有。然而现实情况往往与凯恩斯的理论不吻合,即投资者对自己的预期往往是犹豫不定的。一般人对财富持有选择都是既持有货币,同时又持有债券,即人们持有财富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资产组合,而不是单一资产。
20世纪5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这些新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鲍莫尔-托宾的交易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相当敏感的“平方根定律”,二是托宾的多样化资产选择对投机性货币需求影响的“资产选择理论”。
2.试用凯恩斯理论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原因。(财政部财科所2005研;青岛理工大学2010研)
答: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是迄今为止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最为严重的一场灾难,对其成因的分析一直是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根据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该次经济大萧条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大萧条的出现是由于总需求的急剧下降造成的
凯恩斯对大萧条的解释改变和影响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凯恩斯的解释强调了总需求的不稳定性,认为大萧条的出现是由于总需求的急剧下降造成的。他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又是因为心理上的消费倾向、灵活偏好以及对资本未来收益预期的作用。总需求或有效需求不足是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不足的结果,心理上的消费倾向使得消费的增长赶不上收入的增长,从而引起消费需求不足。灵活偏好及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使预期的利润率有降低的趋势,从而与利率水平不相适应,导致了投资需求不足。
(2)资本边际效率的作用尤为重要
凯恩斯认为,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即资本边际效率的作用尤为重要。凯恩斯十分强调投资支出的不稳定性,他认为大萧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资本效率的突然崩溃。在资本边际效率宣告崩溃时,人们对于未来之看法,亦随之而变得黯淡,于是灵活偏好大增,利率上涨。在资本边际效率崩溃时,常连带着利率上涨,由此导致投资量减退得非常厉害。不仅如此,若资本边际效率降得很厉害,消费倾向也会受到不利影响。这是因为资本边际效率的崩溃引起了证券市场价格急剧下跌,而消费者决定其消费行为受其投资价值之涨落影响大,从而对消费倾向产生不利影响。自发支出的下降反映了有效需求的不足。
(3)自发支出的下降加剧了萧条
自发支出的这些组成部分的下降通过乘数效应,导致实际收入和价格水平的下降。由于自发支出急剧持续下降,萧条变得十分严重。
凯恩斯是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猛烈冲击使资本主义岌岌可危的情况下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何在,以及如何扫清这些障碍而创建其经济理论的。也就是说,他以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为背景,解释了社会生产总量和国民收入是由何种因素决定,以及严重失业、“富裕中的贫困”的矛盾现象,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凯恩斯明确承认,他的这一理论是关于“经济繁荣内部何以会孕育着使其自身趋于毁灭的种子”的理论。
3.评述凯恩斯主义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江西财大2013研)
答:(1)有效需求理论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是建立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三大定律基础之上。
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按照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曲线是以递减的速率单调上升,因此消费的增加存在一个上限,存在一个极大值。当消费达到极大值时,如何增加可支配收入,消费都不会进一步增加。如果达到极大值时的消费不能实现充分就业,那说明消费是不足的。
②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是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投资的收益率(资本的边际效率)低,投资者不投资或少投资,这样经济更加萧条,投资的收益率(资本的边际效率)更低,投资更少……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后果是:投资的增加存在一个上限,存在一个极大值,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
③流动性陷阱。利率的下降有一个下限,达到下限时,无论如何增加货币供给,都将转化为人们手中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对不再产生影响。由此可见,货币的价格也存在刚性,货币政策会失效。
三大心理规律结合在一起,得出的结论是:由于消费和投资的不足(不可能无限增加),总需求是不足的,必然小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干预必不可少,并且主要手段是运用财政政策,所以凯恩斯主义被认为是财政主义。
(2)根据凯恩斯关于有效需求不足产生非自愿失业,过度需求造成通货膨胀的判断,经济稳定无疑包括两个方面:萧条时期反萧条,通货膨胀时期反通货膨胀。总的政策手段就是调节有效需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需求管理”。
凯恩斯认为引起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他主张通过扩大政府公共支出来摆脱经济衰退。凯恩斯认为政府的作用在于控制任性的资本主义的方向盘,使资本主义这辆高速运行的车不要偏离繁荣的轨道。
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假定价格和名义工资刚性,但是没有阐明为什么价格和工资具有刚性。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认为,由于工资和价格的刚性和其他的原因,投资未必常等于充分就业状态中的储蓄,总供给未必经常等于总需求,为了稳定宏观经济的运行,国家必须执行干预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主张实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