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首都师范大学75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首都师范大学
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科目代码:754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本题共50分)
1.简述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2.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简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产生及其危害。
4.简述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的关系。
5.简述市场经济中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差异。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本题共40分)
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4.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本题共60分)
1.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2.试述当代资本主义金融一经济危机的新特点和新矛盾。
参考答案
首都师范大学
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本题共50分)
1.简述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答:(1)矛盾发展不平衡性是指事物都是由矛盾群构成的,事物矛盾群中的多个矛盾以及矛盾的各个方面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a.主要矛盾是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与之对应的是非主要矛盾。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
第一,主要矛盾规定和制约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和决定作用,主要矛盾解决的好,次要矛盾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得到解决;反过来,次要矛盾解决的如何,又会直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
第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即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a.不论是主要矛盾还是非主要矛盾,其矛盾自身内的对立双方也总有一方是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即矛盾的主要方面;与之对应的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
第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和决定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另一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着矛盾的主要方面。
第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转化,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2)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矛盾分析法:
①矛盾分析法是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的应用;
②“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矛盾分析法的实质。
2.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答:(1)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a.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
b.任何上层建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得到说明。
c.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a.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和依靠自己政治上、思想上的统治地位,通过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排除异己势力及其思想,力图将社会特别是经济关系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维护自己经济基础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
b.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③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a.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上层建筑的不完善部分、没有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都会同经济基础发生矛盾。
b.在不同性质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中,矛盾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新旧上层建筑之间、新旧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等。
c.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一般是适应的;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则是不适应的,其矛盾则变为对抗性的、全局性的矛盾。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里的“一定要适合”表明:
第一,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
第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3.简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产生及其危害。
答:(1)通货膨胀的产生及危:
①通货膨胀指因货币供给害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货膨胀。
②通货膨胀的危害:
在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必将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影响。如果社会的通货膨胀率是稳定的,人们可以完全预期,那么通货膨胀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很小。在通货膨胀率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会影响社会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因为这时人们无法准确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各种名义变量,以及他们应采取的经济行为。具体表现:
a.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b.在雇主与工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c.在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
(2)通货紧缩的产生及危害:
①通货紧缩的产生:
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应量少于流通领域对货币的实际需求量而引起的货币升值,从而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跌现象;通货紧缩,包括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三者同时持续下降;它是当市场上的货币减少,购买能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所造成的;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与经济衰退。
②通货紧缩的危害:
a.加速经济衰退,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物价的持续、普遍下跌使得企业产品价格下跌,企业利润减少甚至亏损,这将严重打击生产者的积极性,使生产者减少生产甚至停产,结果社会的经济增长受到抑制;
第二,物价的持续、普遍下跌使实际利率升高,这将有利于债权人而损害债务人的利益。
第三,物价下跌引起的企业利润减少和生产积极性降低,将使失业率上升,实际就业率低于充分就业率,实际经济增长低于自然增长。
b.导致社会财富缩水
第一,通货紧缩发生时,全社会总物价水平下降,企业的产品价格自然也跟着下降,企业的利润随之减少;
第二,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使得企业资产的市场价格也相应降低;
第三,产品价格水平的下降使得单个企业的产品难以卖出,企业为了维持生产周转不得不增加负债,负债率的提高进一步使企业资产的价格下降;
第四,企业资产价格的下降意味着企业净值的下降和财富的减少,通货紧缩的条件下,供给的相对过剩必然会使众多劳动者失业,此时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将使工人的工资降低,个人财富减少;
第五,工资不降低,失业人数的增多也使社会居民总体的收入减少,导致社会个体的财富缩水。
c.分配负面效应显现
第一,社会财富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分配是在居民和企业之间的分配。
第二,企业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由于产品价格的降低,使企业利润减少,而实际利率升高,使作为债务人的企业的收入又进一步向债权人转移,这又加重了企业的困难。
第三,为维持生计,企业只有选择筹集更多的债务来进行周转,这样企业的债务总量势必增加,其债务负担更加沉重,由此企业在财富再分配的过程中将处于更加恶劣的位置。如此循环往复,这种财富的分配效应不断得到加强。
d.可能引发银行危机
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有利于债权人而有损于债务人。通货紧缩使货币越来越昂贵。这实际上加重了借款人的债务负担,使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从而导致银行形成大量不良资产,甚至使银行倒闭,金融体系崩溃。
4.简述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的关系。
答:(1)三者的含义:
①经济制度是指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反映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建立、维护和发展有利于其政治统治的经济秩序,而确认或创设的各种有关经济问题的规则和措施的总称。它规定着这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总体方向和基本性质。
②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常为一个国家)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通常是一国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方式。是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或者说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
③经济运行是指各种经济主体利用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的过程。
a.市场经济运行是市场经济主体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指挥和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调控下,通过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市场进行经济活动的方式和过程。
b.宏观经济运行是各个企业、各个部门、各个地区以及国内外经济活动的交错和综合,主要反映经济总体的状况及其走势,通常被称为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及其走势,是宏观调控的依据。
(2)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
①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建立的前提和基础,不存在脱离经济制度而孤立存在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存在形式,不存在脱离经济体制而存在的纯粹的经济制度;
②经济体制不仅受到经济制度的制约,而且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军事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如在战争中的国家往往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战争服务;
③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有反作用。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完善和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相反,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体制则会阻碍经济制度的运行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一定的经济制度确立以后,经济体制的选择及其变革就显得十分重要。
5.简述市场经济中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差异。
答:(1)市场经济中的市场,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市场经济中的政府,是经济管理员与服务员的角色,是政府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干预和调控经济,达到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目的的行为。
(2)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资源配置。它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①合理有效的配置资源;
a.不同的行业之间通过资源流动使行业资源配置趋于较优的比例;
b.同一行业内部:通过企业竞争、合并,资源流向效益更好的企业。
②自动调节供求关系的平衡;
a.供大于求,价格下跌,消费者增加购买,企业减少生产;
b.供不应求,价格上升,消费者减少购买,企业增加生产
③为各类经济信息的传递提供广阔的“平台”;
④对市场各类主体进行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⑤优胜劣汰。
(3)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
①在“市场失灵”的场合干预资源配置;
②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以避免市场经济活动的过度波动;
③进行资源再配置和收入再分配,即对由市场决定的收入分配进行调节,以避免公共物品的匮乏和收入两极分化;
a.政府要致力于规范化的市场秩序和法律制度的建设以及现代化的教育;
b.政府对自身行为的约束。
④消除对改革的阻碍和反抗;
⑤建立新体制的各种基础设施;
⑥保持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增进市场和弥补协调失灵;
⑦努力保持机会的均等和社会的公正。
(4)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是发挥作用的主要力量,但是市场配置资源具有自身的一些弱点和缺陷,因此,必须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保证市场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本题共40分)
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答案】题中观点是正确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解析】(1)意识和观念就其内容而言,它来自外部物质世界。“移入人的头脑”是指通过感觉和思维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把物质的东西变成人脑中观念的东西,也就是达到对物质世界的观念的把握。
(2)人脑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不是机械地照映外物,而是人脑对客观物质进行加工改造,人才产生出观念,实现对客观物质的观念把握。
①人脑改造物质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感性现象材料进行科学抽象加以改造,从而观念地把握客观物质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②观念的东西也就是意识。这句话的意思是: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③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④有了人脑不等于就有了意识。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先有各种各样的物质现象,然后在实践中人脑才能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它们,成为不同的意识现象。
(3)所以,“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句话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正确的观点。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案】题中观点表述正确。
【解析】这一原理不仅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的本质,而且进一步说明了实践在人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具体表现为:
(1)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任何生命物质都有自己的存在方式。社会的主体是人,人以实践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
①从人类生存的前提来看,正是实践活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②从人与动物的区别来看,动物是在消极地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人则是在积极地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2)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
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a.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
b.实践是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
c.人与其意识的关系也生成于实践活动中。实践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实践者头脑中作为目的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而这个目的又决定人们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d.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自然界。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a.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b.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物质生产实践具有基础和决定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首先是通过物质生产。
b.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是人们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实际体现。
(3)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社会的人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一切社会现象最后的根源。人通过实践活动把握物质世界,又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物质世界,并改造人自己。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是实践的产物和过程。
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答案】题中观点表述正确。
【解析】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主要原因有:
(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
①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
②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积极影响: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③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的影响: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第二,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第三,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第四,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主要表现是:
①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②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③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④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⑤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4.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答案】题中观点表述正确。
【解析】(1)公平是一个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的价值评价尺度,它是衡量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规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包括两重含义,即生产领域的公平和分配领域的公平。
效率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一般是指经济活动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的比率,即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也可以认为是劳动的绩效。
(2)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是一对矛盾统一体:
①其矛盾性表现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市场主体为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必然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率。这种经济效率的提高是在竞争中实现的,而竞争的结果必然使个人收入差距逐步扩大,最终形成收入分配上的两极分化。
②其统一性表现在:一方面,效率的提高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而公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当效率提高到一定程度,物质方面极大化,人民各取所需,社会公平得以实现。
(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没有效率就没有公平,没有公平就没有效率
a.没有效率就没有公平。只有效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使物质财富极大化,才有可能实现社会的公平;
b.没有公平就没有效率,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保障。只有财富和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才能激发各阶层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有经济的持续高效率发展。
②效率是手段,公平是目的
a.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上,必须先解放、发展生产力。体现在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上,即为了实现公平的目的,必须先提高效率。
b.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富裕”反映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即效率的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也是对社会公平的体现。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盲目追求效率,也不过分讲究公平,二者相辅相成,在矛盾运动中趋于统一。
④总之,效率与公平辩证统一的关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效率的提高是实现公平的前提和手段,同时社会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必要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者此消彼长,最终在共同富裕的理想下,二者在矛盾中趋于统一。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本题共60分)
1.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1)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其关键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使哲学在对象、内容、作用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成为全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总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的、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从根本上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实践以及各门科学紧密联系,给予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锐利的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成为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它是完备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学说。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建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所以列宁将其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明了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方向和道路,阐明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及无产阶级建党学说,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提供了揭示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2.试述当代资本主义金融一经济危机的新特点和新矛盾。
答:(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过一定时间就要爆发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这种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商品绝对超过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是一种相对过剩,即生产的商品相对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是过剩了。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2)资本主义金融—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新特点:
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即每隔一定时间重复出现一次的周而复始现象。
a.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供求矛盾得到缓解,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但由于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而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会重新激化,导致经济危机的再一次爆发。
b.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使资本主义再生产也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从一次危机爆发到下一次危机爆发,构成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周期。它一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a.危机周期的长短不规则,周期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b.周期进程中的阶段交替界限不清,每一阶段的特征不明显;
c.危机的程度有所减弱,但生产过剩和失业却成为周期性的经常现象;
d.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期间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涨”局面。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的。具体表现为:
①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导致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的破坏,当这种比例关系失调发展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引起大量商品过剩,就会导致经济危机。
②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与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相比,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本主义生产与消费的严重对立。当这一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市场上的大量商品就找不到销路,就会出现生产的相对过剩,从而导致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