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答题
1液体守恒实验[东北师范大学2003研]
答:液体守恒实验是考查儿童对等量液体盛在高矮粗细不同的容器中后容量的认识能力的实验。
“液体守恒”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向儿童呈现两只相同的玻璃杯,杯中装有等量的液体,在儿童确知两只杯中的液体是等量的之后,实验者把其中一杯液体倒入旁边一只较高、较细的杯子中,液面升高,然后问儿童新杯子中的水比原来杯子中的水多一些还是少一些,还是一样多?
实验结果发现,大多数3~4岁的幼儿会回答“多一些”,因为他们只注意到了杯子的高度;5~6岁儿童处于守恒的转折阶段,他们似乎已意识到必须同时考虑杯子的高度和粗细,但在比较时却出现困难;8岁以后的儿童能够意识到一个维度的变化总是伴随着另一个维度的改变,水总量不变。所以,皮亚杰认为,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在思维上没有达到守恒。
新近的研究认为皮亚杰低估了儿童的能力。并用一些实验加以证明。
2简述儿童同伴关系的作用。[统考2013研]
答: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形成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同伴交往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儿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儿童社会化的动因之一,早期的同伴关系不良将导致以后社会适应困难。同伴关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同伴提供了儿童学习的榜样,通过互相学习,儿童认知能力和技能都得到最快的发展。
(2)提供了形成和评价自我概念的机会,有利于儿童的观点采择,共情等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
(3)通过同伴交往,儿童对归属感,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同伴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4)同伴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同伴既可以给儿童提供关于自我的信息,又可以作为儿童与他人比较的对象。
总之,同伴关系对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良的同伴关系可能导致儿童孤僻,缺乏基本的交流技巧,认知能力发展受阻等,对儿童的身心造成长远的影响。
3遗传和生理成熟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2013研]
答:(1)遗传因素
①作用:遗传因素奠定幼儿个性化发展基础同时也制约幼儿发展速度
遗传因素的不同是造成个别差异的重要基础,它规定了每个儿童心理不同发展的可能性。每个儿童具有他自己的遗传特性,这种不同的遗传特性是儿童心理发展与活动的个别差异的基础。但是,遗传因素也制约幼儿发展速度,遗传规定了个体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或什么范围。没有正常的遗传素质就不可能有心理的正常发展。例如,许多智力落后的儿童,常常有遗传方面的缺陷。虽然遗传并不完全预定或决定个体心理行为发展,但是它从很大程度上制约幼儿发展速度。
②理论基础:高尔顿的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认为认知发展由先天的遗传基因所决定,人的发展过程只不过是这些遗传决定论内在的遗传因素的自我展开的过程,环境的作用仅在于引发、促进或延缓这种过程的实现。
(2)生理成熟
①作用: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理学基础
生理成熟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譬如,孩子没有学会坐、爬、站时,他就不会走路。儿童不是生下来就会说话的,需要在一定的生理发育成熟时,即1岁左右才开始说话。可以说,生理没有成熟就不会产生语言能力。
②理论基础:格塞尔的成熟势力理论
格塞尔从对“双胞胎爬梯实验”结论分析出“成熟和学习”两者支配幼儿心理发展。影响发展的机制是生理上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变化过程。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
(3)遗传和生理成熟两者之间的关系:两者都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都是动态的,对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他们所起作用的大小不同。
(4)除了遗传和生理成熟之外,还有其他的其他影响因素:比如环境、幼儿主观能动性等都是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4为什么说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首都师范大学2011研]
答: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因在于:
(1)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它具有自主性、趣味性、虚构性、社会性和具体实践性等特点。
(2)游戏有利于儿童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3)游戏有利于儿童智能的发展。
(4)游戏有利于儿童探索行为的发展
(5)游戏有利于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6)游戏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7)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游戏是幼儿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及幼儿教育中采用最广泛而又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它不仅接近幼儿生活,带给幼儿快乐,而且还能使其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使其各种心理需要得到体验,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5请阐述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杭州师范大学2013研]
答:幼儿自我评价开始发生的转折年龄为3.5~4岁,其发展特点主要有:
(1)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
(2)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3)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4)从带有极大主观情绪性的自我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5)开始以道德行为的准则进行评价。
总的来说,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成人对幼儿的评价在幼儿个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成人必须善于对儿童作出适当的评价,对儿童行为作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对儿童都是有害的。
6处于他律道德或道德实在论阶段的儿童,其道德特点有哪些?[东北师范大学2005研]
答:皮亚杰根据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和对公正的认识的考察和研究,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有序的阶段:前道德阶段(出生~3岁)、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 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对道德认识的表现有以下特点:
(1)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规则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是由权威给予的,而不能理解规则可以经过集体的协商来制定或改变;
(2)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在评定是非时总是持极端态度,非好即坏;
(3)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判断一个行为的好坏,是根据行为的后果而不是根据行为的动机;
(4)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赞成来历的惩罚,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还把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认为不端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
他律道德阶段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
7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东北师范大学2004研]
答: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具体形象性以及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
(1)思维的具体形象性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指思维活动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的,而不是凭借对事物的内在关系和本质的理解,即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进行的。例如,一个幼儿能够正确回答:“6个苹果,2个人平分,每人能分到几个”,却不能回答3+3=?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还派生出经验性、表面性和拟人化等特点。这些思维特点和儿童知识经验贫乏和儿童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有关。
(2)思维的抽象性开始萌芽
幼儿中期以后,开始出现抽象思维的萌芽。研究者发现,在解决同一个任务中,幼儿园小班儿童更多的是在感知水平上解决问题,而中班和大班儿童逐步地学会在词的水平上解决问题。
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在幼儿思维中所占的地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的水平比婴儿期有明显的提高,具体形象思维有很大程度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只是刚刚发展,幼儿对其经验范围内的事物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思维。
(3)言语在幼儿思维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研究表明,幼儿园小班儿童的动作主要是受视觉映象或表象调节的,言语在动作过程中不起什么作用,只有在做完这个动作以后,他才能在言语中把它反映出来;中班儿童往往是一面动作,一面言语,言语的计划作用还很差;大班儿童已能在行动之前就用言语表达想要做什么和如何做等,这时儿童的言语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幼儿晚期的孩子已能够运用一些抽象概念进行思维、了解事物本质属性。
8幼儿数概念发展观点对教育的启示是什么?[东北师范大学2003研]
答: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掌握数概念总比掌握实物概念晚些,也比较难些。所谓掌握数概念,包括理解:①数的实际意义(“3”是指三个物体”;②数的顺序(如2在3之前,3在2之后,2比3小,3比大);③数的组成(如“3”是由1+1+1,1+2,2+1组成的)。
幼儿数概念发展观点对教育有如下启示:
(1)儿童数概念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最初实物的感知,继之对数的表象,最后到数的概念水平这样的过程。
林崇德的研究(1980)表明:儿童形成数概念,经历口头数数一给物说数一按数取物一掌握数概念等四个发展阶段。2~3岁、5~6岁是儿童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年龄。
刘范的研究(1979)认为,幼儿数概念发展大约经历三个阶段:①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3岁左右);③数词和物体数量词建立联系的阶段(4~5岁);⑧数的运算的初期阶段(5~7岁)。
(2)国内有对比资料说明,现儿童的数慨念和运算能力比60年代同龄儿童有明显提高。另外,社会文化、教育水平也对幼JL数概念发展起很大作用。关于数概念发展的转折点一般认为在5岁左右。
9学龄前儿童攻击行为的变化特点是什么?[东北师范大学2003研]
答:学龄前儿童攻击行为的变化特点如下:
(1)学前期无缘无故发脾气的现象会不断减少,4岁之后就比较少见了。
(2)对攻击和挫折的报复性反应在儿童3岁后急剧增加。
(3)攻击行为的缘起随年龄变化。2-3岁的儿童攻击发作多在家长用权威方式反对他们的活动之后出现;年长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多出现在与同伴或兄弟姐妹的冲突之后。
(4)攻击行为的形式也随着年龄而变化。2-3岁的儿童多为踢打对手。发生争执的原因是争玩具或其他物品;年长的儿童较少动手,多为动弄对方,说闲话或嘲笑,给对方起外号等等;年龄越大,攻击行为越具有敌意。
(5)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频率会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10一个中学生4岁前跟奶奶生活,4岁后才回到父母身边,与父母关系疏远,问主要原因是什么,依恋对亲密关系的影响。[上海师范大学2012研]
答:该中学生与父母关系疏远的主要原因是在婴儿时期未与父母形成依恋关系。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在婴儿同主要抚养者的最多、最广泛的相互接触中,在同母亲的最亲近、最密切的感情交流中,婴儿与母亲之间逐渐建立起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
通常表现为,婴儿将其多种行为,如微笑、咿呀学语、哭叫、注视、依偎、追踪、拥抱等都指向母亲;最喜欢同母亲在一起,与母亲的接近会使他感到最大的舒适、愉快,在母亲身边能使他得到最大的安慰;同母亲的分离则会使他感到最大的痛苦;在遇到陌生人和陌生环境而产生恐惧、焦虑时,母亲的出现能使他感到最大的安全,得到最大的抚慰;当他们饥饿、寒冷、疲倦、厌烦或疼痛时,首先要做的往往是寻找依恋对象母亲,接近母亲的可能性大于接近任何其他人。如果从小跟着奶奶生活,奶奶就成为主要抚养者,因此会与奶奶形成较为亲密的关系。
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